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_李奎,胡春磊

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_李奎,胡春磊

(杭州凯达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1100)

摘要:随着城市电网建设的发展,用户对供电质量及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配网自动化就是提高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扩大供电的能力、实现配电网高效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智能电网的重要基础之一。目前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缺陷,,本文就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存在问题;探讨

1 引言:

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的实现,不仅是用电安全的基础,还提高了电力系统的供电能力。电力系统即节约了用电成本,也实现了经济效益。虽然我国有很多企业已经开始使用配电自动化技术, 但是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使得配网自动化没有真正的发挥作用。所以不断提高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的水平,成为了我目前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2 配网自动化的定义及现状

配网自动化的定义就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现代电子技术,集成配电网数据和用户数据及电网结构和地理图形信息,构成一个完整的自动化系统,实现配网管理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提高了配网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近年来,配电自动化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国家在这方面也投人了大量的资金,已经有企业成功的研制出满足配电自动化系统要求的产品,因此在技术上实现配网自动化已经没有困难,但是目前全面实现配网自动化还有很大的难度。因为我国当前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还有好多的问题没有进行解决。有些供电企业比较注重建设,从而忽视了在维护方面的投入,只建设系统完成部分之后,就不重视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维修。

3 配网自动化的意义和重要性

3.1 降低损耗,提高供电的质量

目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对用电量的需求也随之迅速增加,电力系统越来越高度重视电网的经济运行。降低网损,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效率和系统输电效率成为了电力系统运行部门面临的重要难题,这也是电力系统研究的主要方向。

3.2 缩短停电的时间、减小停电的范围

经过改造后的配网,采用负荷开关将线路分段,这样就使正常计划检修时可以分段检修,避免了因线路检修而造成全线停电,大大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高事故处理的效率。还可以运用馈线自动化系统对配电线路进行故障检测,以实现故障点自动定位和隔离,及非故障点的自动恢复供电,减小故障停电范围,缩短故障停电时间,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3.3 节省总体投资,提高经济效益

在实施配网系统自动化后,不仅降低了运行人员的劳动强度,还提高了工作效率, 使工作人员对配电网络的运行状况得以更全面的掌握, 更快捷的为供电企业创造经济和效益。与以往传统的方式比较,通过配网自动化,供电系统与用户之间发生商业举动时手续可以非常简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透明度,这主要是因为从抄用户电能表到电价计费的全过程实现了自动化服务。此外,还可以遥控用户计量设备, 比如负荷、 电需求量、更改电价及扫描用户用电量数据等。

4 配网自动化存在的问题

4.1 配网自动化设计单一,技术水平低

提高供电可靠性.是配网自动化系统功能设计的思路。但根据电力可靠性中心简报上的数据表明.目前影响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原因是例行检测时配电网停电.在这个阶段停电远大于配电网故障导致的停电时间。所以不断提高配电网管理水平的同时还要减少例行检测的次数和停电时间,这是发展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技术是实现这一系统自动化的关键,主要问题包括设备及系统的可靠性、 通信方式、网络平台的选择及操作电源的提取问题等. 由于技术上的限制,制约了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的实现。

4.2 只追求功能的完善 ,没有注重核心

片面追求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完善以实现较高的水平,却未形成一个完善的网架系统,提不出完整而准确的需求,直接导致后期无法实用化,执意追求狭义的故障处理和恢复功能。或者只解决了一部分配电网的自动化,没有对整个配电网自动化实现科学运行,这将直接导致产能不够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并且配电网自动化处在超负荷状态或者运行环境比较恶劣时,容易引起系统故障,这就需要加强对配网数据进行监视,及时有效发现并解决,以提高供电的稳定性。

4.3 不能形成统一结构设计, 与建设之间存在限制

在配电系统实际运行当中时.往往会有主控方与受控方信息不相关的现象,网络传输的能力跟不上,一次设备陈旧,导致新老设备不兼容。特别是将先进的二次设备和陈旧的一次设备整合时,会造成系统无法正常运行,严重影响配网自动化功能的实现. 从配网自动化设计单位选择,依靠专业的配网自动化设计公司。从主站、 通信、土建、设备、管理模式、实现方式等全方位的研究。配网自动化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职责不确定,运行管理工作跟不上,数据维护和系统应用工作薄弱。

4.4 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对配网进行管理

配电网一直就是电力系统技术、管理薄弱环节,存在专业人员匮乏,技术能力不强等状况。但是配网自动化不仅涉及到通信、自动化、还涉及到一次设备 、配网运行等一系列相关工作人员的协调,人员的培养和管理就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如果急于求成的话 ,就会导致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不能成为解决配电网管理的工具, 相反成为工作负担。所以配网自动化的软硬件基本成熟情况下, 它的运行维护、管理和人员培养将极其重要。

4.5 当前与长远的配网自动化衔接问题

配网自动化技术涉及面比价广,投资金额大,不仅要考虑到企业未来的发展需要,还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系统.因此,电力企业应从技术,管理上来采取措施.为配电自动化功能完善及其系统扩容做好准备。在实际生产运行中,应该开发和利用功能扩展性强的先进设备和可扩展的管理系统模块;在管理的过程中.不能鼠目寸光只注重当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应该积极提倡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运营理念,解决当前与长远利益的权衡问题。

5 如何进一步实现电力系统的配电网自动化

5.1 配电自动化的计算机系统的应用

具体来说就是由计算机网络系统硬件、软件、 数据库和应用软件组成。在创建配电自动化系统时,其应用软件是跟据用户需求的功能目标而开发实施的,由于计算机技术迅猛的发展,因此开发商和用户在选择配电自动化的计算机系统时,都应慎重考虑.防止系统建成后缺少一个延续升级换代的环境支持。

5.2 提高故障定位与隔离技术

故障定位与隔离是配网自动化最基本的功能,对用户的投诉及自动报警进行分析,在地理图形上显示停电方位,列出因停电受影响的设备清单,分析停电额原因,确定故障点,隔离正常部分,对停电用户实行尽快抢修或使用其它方法尽快恢复供电,使停电的时间缩小到最短。

5.3 提高电力负荷控制

电力负荷控制就是指对用电户的负荷进行控制的措施。“电力负荷控制系统” 不仅是实现计划用电、 节约用电和安全用电的技术手段,还是配电自动化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负荷控制,使日负荷曲线变得比较平坦,就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电力设备,推迟扩建资金的投入。减少发电机组的启停频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 降低能源消耗。对系统的稳定运行及提高供电可靠性大有益处。

5.4 加强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

加强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以提高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灵活性、经济性,不断提升运行管理方面的水平。 要以提高电压合格率和供电可靠率为突破口开展配电网的各项工作开,即开展配电变压器三相不平衡度、配电网电源合理布点、 配电网无功补偿优化等研究。

6 结语:

随着电力事业迅速发展,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的意义重大。配电自动化的实施使电网运行安全、可靠、经济 、优质 、高效。同时也可以减少因停电造成的电费损失,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降低运行维护费用降低线损,最大限度地提高电力企业长远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莫从元.探讨城市配网自动化及其配网规划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8)

[2]陈永春.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在电力建设中的应用[J].广东科技,2009(22)

论文作者:李奎,胡春磊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0

标签:;  ;  ;  ;  ;  ;  ;  ;  

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_李奎,胡春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