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土资源是人类文明和发展的基础,但是随着科学技术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尤其是水土流失问题,为了保证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对水土保持,并且进行生态文明的建设。本文通过对生态文明建设与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德尔科学内涵进行介绍,然后对实施的基本思路进行分析,再根据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的成效和经济提出未来实施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工作的若干策略,希望能有效的提高人们对水土资源的保护意识,建设文明生态环境,保证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生态文明建设;水土流失;科学内涵;
水土资源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其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在我国,水土流失现象严重,而且对生态造成严重的影响,对人口、资源、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加强我国对水土资源的保护势在必行,防止水土流失,恢复已经流失的水土以及生态文明的建设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本文通过对生态文明建设与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德尔科学内涵进行介绍,然后对实施的基本思路进行分析,再根据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的成效和经济提出未来实施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工作的若干策略。
一、生态文明建设与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
1.1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建设实践
我国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而生态文明的建设是指人们通过对大自然规律的分析,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基础,进一步促进自然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以说,世间万物的一切规律都是遵循大自然的定则,如果违背大自然的规律必定导致这个文明的灭亡,所以在建设生态文明的时候需要遵循大自然的一切规律。生态文明的内涵主要包括生态文化、完善的生态制度、发达的生态经济、适度的生态生活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以在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对上述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这样才能有效的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也需要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然后制定符合我国生态文明发展的计划,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质量,进而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存发展做出一定的保障。总而言之,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目标就是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良性循环,推动美丽中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1.2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的内涵与基本思路
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是指在特定的土壤侵蚀地区,通过解除生态系统所承受的超负荷压力,根据 生态学原理,依靠生态系统本身的自组织和自调控能力,或辅以外界人工调控能力,使部分或完全受损的生态系统恢复到相对健康的状态,最终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保护。
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不仅仅是对水土流失的地区进行相应的修复,还要加强水土为流失地区的稳定性,这样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具体来说,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的过程就是加强对水土流失地区水土的修复,可以采取一些措施进行水土的补给,将该地区流失的水土补回去,这是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最基础也是最普遍的方法。除此之外,还可以从根本上对水土流失进行修复,通过改善水土流失地区的生态环境,植树种草,这样可以有效的改善该地区的生态环境,还可以引入新水源,将流失的水源补回去,并且加强对该地区水资源的保护,这样对水土流失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土流失的问题。通过上述两种修复思路,可以有效的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对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且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1.3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以生态系统自然修复能力恢复植被,加快水土流失治理速度为基本经验,解决好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的基本特色和重要原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由此可见,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对水土资源的有效保障,可以有效的提高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尤其是农田土地的利用,对农民有很大的帮助;另外,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可以将这些水资源进行南水北调,进而解决我国北方缺水的问题。所以说,加强对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还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有力保障。
二、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成效与经验
在我国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且通过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的过程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总结出一些经验,希望可以对未来实施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工作有一定的帮助。在过去的几年内,我国通过加快水土流失治理进程、大面积改善生态环境,修复72万 km2的土地资源,解决了我国五个省22个县缺水问题,除此之外,还建设了1400万hm2的农田,成功解决了我国大部分农民的温饱问题。由此可见,我国我国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果。通过对我国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工作的分析,总结出一下几点经验,第一,坚持生态修复与人工建设并重的技术思路;第二,因地制宜地建立农业主导产业的生态产业体系;第三,倡导人文生态伦理,建立现代生态价值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保障我国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工作的顺利进行,进而保障我国水土资源的受流失,并且有效的保障我国国民的生活质量,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未来实施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工作的若干策略
通过对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工作的成效和经验进行分析,下面提出一些未来实施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工作的若干策略,希望能对我国未来生态文明的建设有一定的帮助。第一,拓展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与生态产业结 合的发展路径;第二,积极利用科学技术引导生态自然修复;第三,完善生态自然修复体系系统性;第四,拓展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投融资机制;第五,加大相关法律、政策研究,加强执法监管与 政府支持力度。上述五条未来实施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工作的若干策略是对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希望能对未来生态文明得建设有所帮助,避免我国水土资源的流失,进而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水土资源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根基,所以其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水土流失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对水土资源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存的意义进行分析,提出加强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与生态文明建设实在必行,而且对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的成效和经验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未来实施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工作的若干策略,希望能有效的加强我国对水土资源的保护,并且有效的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对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存发展有举足轻重的 。
参考文献:
[1]刘震,黄凯,郑飚,马文静. 认真贯彻《意见》精神更好发挥水土保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J]. 中国水土保持,2017,(10):125-135.
[2]胡建忠,黄渤,赵敏,黄赛佳.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辩证思考——以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配置与开发为例[J]. 中国水土保持,2016,(05):223-227.
[3]范克虎,王东,李永红,彭珂珊,高照良. 新时期我国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辩析——以陕西北部地区为例[J].农业灾害研究,2016,5(04):138-149+160.
[4]庞珺,赵瑞,冯旭,高洁. 基于生态文明的干旱区湖泊湿地景观环境综合评价及改善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6.335-339+360.
作者简介:
申鹏,1976年生,男,汉族,本科学历,研究方向:水保工程,当前职务:副队长,当前职称:助工。
论文作者:申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3
标签:生态论文; 水土保持论文; 自然论文; 我国论文; 水土论文; 文明建设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