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教学模式在儿科教学中应用的研究论文_李玲娜

云南省德宏职业学院 云南德宏州 678400

摘要:目的:探讨目标教学模式在儿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校2016届和2017届三年制、五年制临床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介入目标教学模式,将两届学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2016届79名学生,教学中未实施目标教学模式,观察组为2017届85名学生,教学中介入目标教学模式,比较两届学生考核成绩、教学效果问卷评分及学生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理论考核及技能考核成绩都更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教学效果问卷评分及学生满意度都更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标教学模式能显著提高学生考核成绩,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满意度,在儿科临床教学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目标教学模式;儿科;临床教学;应用研究

教学模式滞后对临床专业发展及毕业生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在医疗服务水平不断增高的背景下,教学模式与临床应用不匹配的矛盾更为突出,为有效提高我校儿科临床专业教学水平,本文将目标教学模式应用于日常教学中,现将应用效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学生资料 选择我校2016届和2017届的164名三年制、五年制临床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男95名,女69名,年龄在19-23岁之间,按照儿科教学中是否介入目标教学模式,将164名儿科临床专业学生分为两组。观察组为2017届的85名专科学生,此届学生教学中实施目标教学模式,男49名,女36名,平均年龄(21.2±1.4)岁,其中三年制37名,五年制48名,医院实习时间在9个月之间,平均时间(9.1±1.6)月,实习医院中三甲医院25名,二甲医院49名,二甲以下医院11名,对照组为2016届的79名专科学生,此届学生教学中未实施目标教学模式,男46名,女33名,平均年龄(20.8±1.7)岁,其中三年制34名,五年制45名,医院实习时间在9个月之间,平均时间(8.8±1.9)月,实习医院中三甲医院23名,二甲医院46名,二甲以下医院10名,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教学方法 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日常教学中则介入目标教学模式,具体措施包括:制定阶段教学目标,依据儿科临床专业所学课程,由我校教研室制定详细的阶段教学目标,目标内容包括学生成绩、解决问题能力及学习兴趣等,根据制定目标对任课老师进行培训。定期进行教学效果考核,依据课程设定及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专业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等,对于无法量化的考核指标,可聘用专业机构进行评估或问卷调查,依据考核结果对教学情况进行修订[1]。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届学生考核成绩、教学效果问卷评分及学生满意度。考核成绩主要包括理论考核部分及技能考核部分,其中理论考核成绩占比60%,技能考核成绩占比40%,通过比较两组的考核成绩,评价不同教学模式对学生成绩的影响。教学效果问卷由我校教研组负责组织制定,并组织专人对两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专注教学、课堂氛围、教学进度、教学民主、启发激励及教学重点共计六个维度,每个调查项目都采用五级级评分制,评分在1-5分之间,1分表示教学效果非常差,2分表示较差,3分表示一般,4分表示较好,5分表示非常好[2],通过比较教学效果问卷评分,评价不同教学模式对儿科教学质量的影响,本次调查共发放164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64份,问卷发放和回收率均为100%。学生满意度采用我校自制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共计包括13个问题,具体问题包括教学模式能否提高学习效率,能否激发学习兴趣,能否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能否提高专业点记忆能力,能否提高问题分析和归纳能力等[3],根据调查结果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较好、不满意及非常不满意五类。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医学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两组资料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采用x2检验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考核成绩及教学效果评分比较 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为(52.3±2.2)分,技能考核成绩为(34.5±1.7)分,对照组理论考核成绩为(39.1±2.4)分,技能考核成绩为(25.7±1.9)分,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理论考核及技能考核成绩都更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教学效果问卷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教学效果问卷评分比较

3 讨论

目标教学模式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活动,使教学效果达到预先制定的教学目标,确保各项教学活动在目标控制范围内,该教学模式一般包括设定目标、教学实施及效果评定三个步骤,此三个实施步骤也是一个互相作用的过程,效果评定是目标是否实现的最终判断,并以此对教学实施进行动态修改。本文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考核成绩更高,且教学效果问卷评分和教学满意度都高于对照组,由此说明,目标教学模式能显著提高学生考核成绩,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满意度,在儿科临床教学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莉萍.目标教学法在小儿耳鼻喉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6):70-71.

[2]雷贤明,徐晖,胡敏,等.导师制教学模式在儿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15):2391-2393.

[3]陈广玲,缪雪.分层次目标教学法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7,16(3):174-176.

论文作者:李玲娜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1

标签:;  ;  ;  ;  ;  ;  ;  ;  

目标教学模式在儿科教学中应用的研究论文_李玲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