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地理教材选修有关问题的商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材论文,高中地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材应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权威性和示范性。一本好的教材,能使教师教起来容易,学生学起来轻松。当然,好的教材也存在不断补充和完善的内容。笔者在教学中发现,高中地理教材选修(二)中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内容,现按教材顺序列出。
“海陆分布”应改为“海陆位置” 教材第3页第二自然段中有这样一句话:“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年降水量的分布则从东南向西北方向递减”。“海陆分布”一词欠妥当,应改为“海陆位置”。因为海陆分布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具有非地带性特征。比如,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寒带苔原带,就是由于南半球该纬度带内缺少陆地的分布。而海陆位置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具有地带性特征。比如,我国大陆自东南向西北离海逐渐遥远(即海陆位置不同),降水量也随之减少。
“以外”应改为“此外” 教材第7页右栏:“以外,本区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以外”一词让人费解——是什么以外?仔细琢磨该段内容之后,笔者认为应将“以外”二字改为“此外”。该段主要介绍了“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的自然特征。首先简要介绍该地区的地表结构特征,紧接着详细介绍气候特征。在气候特征方面,又着重介绍了气候的几个基本要素,如降水、光照,除此之外,还有气温。据以上分析,“以外”二字改为“此外”,更合乎语言逻辑。
“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应改为“青藏高寒区的水平与垂直差异” 教材第8页中的小标题——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应改为“青藏高寒区的水平与垂直差异”。这一部分有两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用较大篇幅、较为详细地介绍了青藏高寒区内部的水平差异,第二自然段介绍了青藏高寒区内部的垂直差异。这两者在该部分中的地位,不管是从内容上看,还是从篇幅上看,都应为并列关系。但标题中偏偏只提及“垂直差异”,显然不妥。
句子修改 教材第27页中的第一句话:“……自然环境条件不够稳定,表现为地质地震灾害、水旱灾害和气象灾害,以及水土流失、土壤侵蚀等自然灾害比较频繁和严重。”应改为“……自然环境条件不够稳定,表现为地震、水旱、水土流失、土壤侵蚀等自然灾害比较频繁和严重。”修改理由有两点:一是同一句子中多次出现“灾害”一词,有拖沓冗长之嫌;一是水旱灾害与气象灾害两者在概念上为从属关系,不能“相提并论”。
乌兰布和沙漠为次生荒漠吗? 教材第36页的第一自然段主要介绍原生荒漠与次生荒漠的成因及其改造条件。在举例次生荒漠(即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荒漠)时,课文是以乌兰布和沙漠为例的。但是,学术界对乌兰布和沙漠形成的主要原因仍然存在较大的分歧。有人认为乌兰布和沙漠是由于西汉时期屯垦造成的,即认为主因是人为因素。而牛俊杰等研究认为,该沙漠北部的形成是在西汉之前,并非之后,其成因是由于黄河改道与湖泊干涸,而不是人为原因。贾铁飞等人也认为,历史时期以来,乌兰布和沙漠风沙活动主要受自然环境变化的制约,沙漠化过程是自然因素为主,人为因素为辅,后者只是一个叠加因素而已。既然该沙漠形成的主因尚无定论,就不应该将它作为一个次生荒漠的例子写进教材。如果将该例子更换为呼伦贝尔沙地或浑善达克沙地(小腾格里沙地)是否更为妥当呢?
图例更正 教材第37页图4.4中的图例“原过渡带”与“可能变动带”是否应该相互调换?课文中提到:“西北地区大规模移民开垦发生于近300年间。……到1931年,内蒙古地区的农垦规模基本已与现在类似。在内蒙古地区东南部形成了一条广阔的农牧过渡地带,它将秦汉到明代长期形成的农牧界线向西北推进了几十到几百千米(大致到阴山北麓)。”由此可见,图例说明中的“原过渡带”(位于蒙古的东南部,即图示范围内的西北部)应改为“可能变动带”。该图下方有一段小字说明:“万里长城大致经过内蒙古高原和鄂尔多斯高原的东南边缘,它既是西北于旱区和东部季风区的分界,也是古代中国农业和牧业的分水岭”,也证实了笔者的上述观点。在此顺便一提:上述两个图例比较相似——都用斜线表示,容易给读者造成视觉上的迷糊,建议将其中一例改用点状表示更为合适。
容易混淆的两个“核心” 教材第41页的右栏第一段中提到:“荒漠化的发展使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进而影响到西北地区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因此,人与自然协调是荒漠化防治的核心……”。教材第42页的右栏第一段中又提到:“贫困迫使旱地居民无可选择地以牺牲长远利益来争取短期的生存,尽可能地开发现有的极少资源。因此,任何有效的防治荒漠化的战略和对策都应以消除贫困为核心……”。上述两个核心是否同一回事?仔细推敲,其实不然。第一个“核心”告诉我们,防治荒漠化应以“人与自然的协调”为最终目标或最终目的,它应该包括三方面的涵义,即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第二个“核心”告诉我们,决策者们在制定防治荒漠化的战略和对策时,应以“消除贫困”为立场或出发点,它侧重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方面。两者的侧重点不同,但教材都冠之以“核心”的地位,这容易给读者带来疑惑。建议将教材中的第一个“核心”改为“最终目的”,将第二个“核心”改为“出发点”,也许更为合适。
课文标题的修改 教材第五单元的第二节标题——《百万移民及其安置》应改为《百万移民的安置》。因为该节内容通篇介绍移民安置问题,即移民安置任务的艰巨性、移民安置条件及移民安置方针——开发性移民,并未介绍百万移民本身。
病句修改 教材第52页右栏第二行的句子:“三峡库区百万移民是非常艰巨的”有语病,应改为“三峡库区百万移民的安置任务是非常艰巨的”。
地名更正 教材第53页图5.10“分县(市、区)淹没耕地数与耕地总数对照图”中有多个地名与事实地名存在出入:(1)应将“中县”改为“忠县”;(2)应将“武陵”改为“武隆”(武陵为万州区的一个建制镇);(3)应将“巴县”改为“巴南区”(1995年初,重庆市进行行政区划调整,撤销巴县,设立重庆市巴南区);(4)应删除“万县”地名,更名为万州区,并将图中的万州区耕地总面积柱状图更改为6.67万公顷(即约100万亩)、被淹耕地面积柱状图更改为1670公顷(即约25044亩)。(资料来源:重庆市万州区公众信息网)
“林地”应改为“林木” 教材第88页第二自然段中,有这样一句:“东北地区目前采伐以皆伐为主,即被采伐的林地不分树龄全部伐掉。”此处“林地”应改为“林木”,即被采伐的是树木,而不是土地。
整合区位优势 教材第104页《海南岛开发的地理背景》一节中,在介绍海南岛的地理区位优势时,教材主要从海陆位置、经济区位、交通区位3个方面列出了4点表现,其中,第三点与第四点的表现均属交通区位优势。但是,笔者认为,第四点表现有牵强附会之嫌。理由如下:一是,海南岛——并不算大的岛屿,如何“连接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呢?二是,虽说“南海是我国通往东南亚、印度洋到非洲、欧洲的海上通道”,但这毕竟是南海海运交通位置的重要性,而非海南岛的交通区位优势。因此,笔者建议将第三点表现与第四点表现整合为以下一点:位于西太平洋环行带上,处在日本到新加坡的中段,南海又是我国通往东南亚、印度洋到非洲、欧洲的海上通道,该岛靠近国际深水航道,海运交通位置重要。该句删去了原第三点中的“直接面向东南亚”,是因为考虑到第二点表现中已经提及海南岛与东南亚的位置关系,在此不应赘述。
以上内容是笔者在教学中的部分积累,意在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的读者朋友共同来研究教材,以使我们的教材日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