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及相关问题研究论文_胡俊凤

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及相关问题研究论文_胡俊凤

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海淀区 100039

摘要:随着低碳环保概念的深入,如今装配式建筑应用越来越广。当前注重装配式建筑设计策略研究,有利于提升其设计水平,促使其实践应用中能够达到现代城市建设要求。在运用不同的设计策略时,需要充分地考虑装配式建筑设计要求及功能特性,增强设计策略适用性,满足装配式建筑设计要求。同时,应对基于不同设计策略作用下的装配式建筑实践应用效果进行评估,从而为各设计策略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设计;相关问题;控制要点

1装配式建筑设计的主要特征分析

装配式建筑设计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第一,设计质量的可靠性。装配式建筑设计的构件图绘制详细,构件工厂加工,都使构件质量充分得到保障。构件类型相对较少,形式统一使现场施工标准化、规范化。外墙采用混凝土外墙,外墙的窗框、涂料或瓷砖均在构件厂与外墙同步完成,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窗框漏水和墙面深水的质量通病。第二,设计多样化。过去的建筑承重墙多、开间小、分隔死、房间的空间无法灵活分割。而装配式建筑则采用大开间,用户根据需要可灵活地利用组合式墙体分割成“随心所欲”的空间环境。第三,制造设计标准化。装配式建筑设计以标准层每层、每户为单元,根据结构特征和便于构件制作和安装的原则将结构拆分成不同种类的构件(如墙、梁、板、楼梯等)并绘制结构拆分图。相同类型的构件尽量将截面尺寸和配筋等统一成一个或少数几个种类,同时对钢筋都进行逐根的定位,并绘制构件图,这样便于标准化的生产、安装和质量控制。

2装配式结构设计存在的相关问题

在现实的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时,一些问题会对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发生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对装配式建筑设计时的相关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

2.1 接缝和节点问题。装配式建筑的关键是要考虑接缝和节点问题,这两个因素对于建筑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最后建筑的使用性能都有着明显的影响。如果接缝和节点的设计不合理,可能就会出现防水、耐久性与抗震不足的现象,从而引起安全隐患。因此,增强对接缝和节点的设计与检测水平,降低节点与接缝带来的安全隐患。

2.2 运输问题。构件在运输过程中有些时候会由于外界因素而受到干扰,从而引起构件损伤的现象,从而会使得装配式建筑出现设计质量不能达标的情况。另外,由于吊装设备的设计不合理,也会出现梁柱倾倒的现象,从而致使装配构件被损坏。

2.3 平面不规则情况。具体设计时,受到建筑使用者的要求,建筑的平面设计存在较大的差异。如根据平面的不同设计来选择适合的磨具进行制造,则会使成本增加,这就使得装配式结构的构件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2.4 专业的技术人员的缺乏。由于传统的建筑行业的影响,装配式建筑业目前还面临着专业人才缺少的瓶颈,主要体现在以下的三个方面:一是专业设计人才缺乏。现在,在我国大多数建筑类高校所开设的课程中与装配式建筑相关的较少,而且一些开设的学校也仅仅是简单的做一个介绍,并未涉及到设计施工的实际问题;二是专业的施工人才缺乏。装配式建筑在施工时把许多人工环节省去,对于人员的需求数量较少,但是却对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三是专业的管理人才缺乏。在整个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会有新的施工方式增加进来,因而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这一施工情况,需要有新型的管理模式来代替。在装配式建筑完成施工后,还要在后期对建筑实施维护,这样的人才也是比较缺乏的。

3装配式建筑设计控制要点

3.1设计施工图纸

装配式建筑的基础是施工图的设计,通过借助施工图可以将建筑的各类结构构件、施工设备以及内部装饰品等的设计参数展示出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直接联系着施工人员对于各项施工工艺的选择以及对施工质量的控制。而且,施工图纸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还需要对装配式建筑连接点的隔声、防漏与防火等进行综合的设计,使建筑的各种功能得到保证。

3.2预制构件设计关键点

在设计预制组件时需要遵从标准化和模数化的准则,减少构件的种类,从而减少费用支出,同时,增强组件的防火及耐用性能。预制外墙板的选择要满足相关的标准保证具有较强的保温和隔热效果,针对不同的空间要选定差异化的建筑构造。对于承重墙之外的墙体,选择材料的标准是隔音性能、拆卸简单等。对于主体构造和承重墙之间的连接要以安全性为基础,要具备较强的抗震效果。厨房和卫生间等空间,其特点是湿度较高,为此设计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防水及清扫的便捷性。楼盖要选用叠合楼板,对于那些开间面积较大或者平面设计相对繁复的楼层要选用现浇楼板,楼板之间及楼板和墙体之间的连接不能破坏构造的整体性。

3.3平面与立面设计要点

装配式建筑前期设计中的基础是对平面和立面的设计,其中对于平面的设计,要求根据建筑构件之间装配的具体情况,来对相关尺寸以及套型模块需求进行分析,从而对建筑空间的内部布局进行综合的选择,从而完成对承重墙以及管井位置的布置,使得建筑内部空间的各个功能区的体现与划分得到保证,并确保整个建筑的美观性。

3.4节点连接设计

通过节点连接设计后,能提升适应性。双皮墙连接设计是重点,在预制管理基础上,需要确定混凝土区域结构,结合不同层次的设计要求,内外墙板设计的过程中确定受力形式,预制部分的设计符合要求,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作业类型比较多,相关性分析还有,能提升整体优势,实现整体进步。环形筋连接设计也是重点,在整个链接设计阶段,提前进行浇筑和实施,主要特点表现为进度快、成本低等,后续设计和实施的阶段,组合设计后能满足要求,梁采用的是钢筋混合框架形式,梁、柱节点采用现浇混凝土。其优点是节点连接便捷,且竖向构件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提高结构整体的抗侧刚度;水平构件采用钢梁,可减小自重,实现大跨度等设计要求。

3.5装配式建筑设计关键技术分析

根据现有构件形式和创新设计的类型等,需要掌握关键性技术的形式,在预制装配管理中,通过一定的技术措施后,能符合混凝土构件要求。结构设计是重点,在标准层分析阶段进行连续性掌握工作,高度和宽度合理化设计是重点,控制管理是关键,必须明确钢结构的截面面积,结构±0.000嵌固部位墙肢边缘构件竖向连接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小于计算或构造要求的1.2倍。框架结构的设计符合要求,在各个控制和实施中,提前确定连接部位,首层底部连接控制后,进行面积分析和掌控。进一步创新后,地下室、楼梯间和电梯间等需要提前预设,提升稳定性。创新设计符合要求,首层设计后,提升适应性。底部连接钢筋面积不小于柱纵筋面积的1.2倍。创新装配设计后,对连接处的节点进行细化,便于进行装配和实施,提升整体效率。

4结论

总之,对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要点进行分析,对装配式建筑设计的相关问题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并就存在的问题给出的建议与解决措施,给予相关的控制,达到提高装配式建筑设计经济性以及可行性的效果,使得装配式建筑的功能性和安全性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宋竹.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要点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06):68.

[2]刘晓全.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解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24):33+75.

[3]井长源,李开明.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实践及问题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6(06):35.

[4]单翠.我国装配式建筑研究综述[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7,34(05):8-13.

论文作者:胡俊凤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3

标签:;  ;  ;  ;  ;  ;  ;  ;  

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及相关问题研究论文_胡俊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