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2006年起,过去的12年间,“三支一扶”计划已顺利实施两轮,目前正在实施第三轮。2015年9月15日前以当地具体情况为依托,以摸底调研为手段,系统总结一、二轮“三支一扶”计划的发展状况、重大成绩,严谨归纳经验做法,透彻分析现有的人才引进问题,进一步提出推进“三支一扶”计划的政策实施。因此,全方位、多层次的调查研究及报告总结对我国“三支一扶”计划的长远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依据以上内容,将山东省烟台市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三支一扶”计划中人才引进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烟台市;“三支一扶”;人才;问题;对策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2017年山东省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四新四化”建设提上日程,需要大量专业型“三支一扶”帮扶人员加入其中。以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基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关乎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人才战略落实到位,才能更加高效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另外,2018年开始在全国9余个省份(含山东)实施考核考察“期满落编”政策,山东省作为试点省份之一,对烟台市“三支一扶”计划具有推动作用。
(二)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三支一扶在近些年快速得到广大毕业生的认可,参与报考人数愈来愈多,但对其理论的研究还较为薄弱,甚至关注于此的学者们较少。因此,在三支一扶的研究中相对缺乏理论研究,尤其是烟台市的研究暂无。
现实意义:我国是一个人口稠密的大国,合理安排并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迫在眉睫。所以,这有利于政府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各部门健康有序发展;有助于基层经济社会事业进步,保障社会急需人才录入;有利于维护农民切身利益,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有助于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 烟台市“三支一扶”人才引进的现状及特点
(一)人才引进大致呈周期性变化
依据表1中第二、三轮“三支一扶”计划的数据可知,2011年~2014年烟台市引进人数逐年递减,直至2015年第二轮“三支一扶”计划最后一年开始人数有明显的上升。对比数据,人才引进大致呈周期性变化,如表1。
表1 2011年~2017年烟台市“三支一扶”引进人数(单位:万人)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相关数据整理
2015年~2017年,“三支一扶”引进人才大幅增加。一方面,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突破700万与非应届毕业生待就业人员总数甚多,扩增“三支一扶”人才引进政策势在必行;另一方面,“考公”和“考编”政策对非应届毕业生的限制,以及“面向基层项目人员”对其的吸引力,使众多高校毕业生积极响应政府号召。
(二)占山东省引进人数比例较大
烟台市是山东省的对外通商口岸之一,其往来贸易促进着当地经济发展。为了减少城乡差距实现新农村建设,引进相关人才促进“三农”发展,与其他16个城市相比,烟台市“三支一扶”计划引进人员占据山东省相当大一部分,如图1。根据图1计算所得,2011~2017年烟台市人才引进数量占山东省的比例分别是:8.8%、7.7%、6.4%、6.2%、9.6%、13%、13.3%,均超出各市平均占比量,且第三轮“三支一扶”计划引进人数比例明显大幅度提升。
图1 2011-2017年山东省与烟台市引进人数对比图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数据整理
(三)人才引进竞争力增大
据统计,2017年实际引进的1492名人才与上一年相比减少38.63%,实际报名人数高达3.1万人之多比上一年提升23.68%,报考比例大约21:1,而上一年报考比例是10:1。总体来看,毕业生数目的增加及相关政策的支持使大多数人踊跃参与其中,增大了就业竞争力,也对人才引进的专业性、知识性、整体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烟台市长岛县的北隍城乡综合事务服务中心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报考比例则达到318:1,成为烟台市最高竞争比例。
三 “三支一扶”人才引进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引进范围广
一直以来,“三支一扶”计划人才引进通常要求教育及医疗方面需要报考人员达到硬性要求外,支农与扶贫并无所学专业、学历(原则上本科及以上)的限制,比比皆是的毕业生为了减少考公路上的阻碍、逃避社会工作压力而纷纷欲试。
(二)人才利用形式化
由于“三支一扶”计划实施以来均采用2年工作期限,较短的工期难以得到相关基层重视。在农村中也存在对选拔高校毕业生进入基层实践学习认识不足的现象,流于形式化的工作,使相关单位疏忽于对“三支一扶”人员日常管理与考核。
(三)工作积极性不高
“三支一扶”计划独有的薪资待遇使“三支一扶”毕业生与单位内在编人员从事相同的工作,既没有编制又没有相同工资待遇,在“三支一扶”毕业生执业期间,很多人会选择学习“考公”“考编”有关内容,而忽视其本职工作,在心里极其不平衡的情况下大幅度降低工作效率。
四 “三支一扶”人才引进对策研究
(一)优化参与人选结构
基层单位应明确岗位需求,引进符合其发展需要的专业型人才,形成基层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三支一扶”人员作用,全面调动基层就业人员的积极性,发挥整体效能,及时对不合理岗位进行调整,高效利用人才资源。不断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机制,优化人选结构,提升基层人才的实用性、技术性及知识专业性,为基层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发挥其自身能动性及创造性。
(二)创新人才利用模式
创新人才利用模式,能够提高乡镇基层工作单位的人才引进办事效率。在国家层面,创新型模式的落实需要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与激励,使省内各市区能够协配合并完善。在基层单位层面,应深刻意识到流于形式化的工作模式对基层事业发展所存在的消极影响。解放、转变基层管理人员思想,以爱才如命的职业道德道德重视“三支一扶”人员。在“三支一扶”人员层面,应严格按照相关政策、法律法规来规范自身行为,绝不姑息自身所能为基层创造的每一部分价值,热情饱满的参与其中。
(三)强化人选心理素质
在保证三支一扶参与者基本利益的前提下,可以进一步强化公务员定向考录范围。每年拿出一定的岗位面向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学生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定向考录。如此可以提高相关“三支一扶”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此同时,服务人员应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强化心理素质,不盲目攀比,从而能实现人生更高的价值追求。
(四)培养高能力毕业生
学校作为引导和培育学生的小社会,开展就业、创业指导课堂为毕业生通往大社会做铺垫。省内各高校应将就业、创业课设为必修课,切实增强每一位毕业生综合实力。在校期间保证大学生能够接受足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强化专业技能,丰富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减少其毕业前夕的躁动。亦可邀请“三支一扶”前辈与大学生分享工作经验、经历体会,让有兴趣的大学生了解更多相关实情,为前去基层“增砖添瓦”做准备。
参考文献:
[1]山东三支一扶办公室http://www.sdbys.cn/col/col181/ 报纸文章
[2]李杭.“三支一扶”高校大学生就业政策调查研究[J].北方经济.2012.(5).
[3]王伟.三支一扶人员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及社会支持状况调查[J].人力资源开发.2013(09).
[4]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网站:http:www.mohrss.gov.cn/index.html
论文作者:孙圣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9
标签:三支论文; 烟台市论文; 山东省论文; 人才引进论文; 基层论文; 人员论文; 计划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