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新视界东区眼科医院 201301;2贵州安顺光明眼科医院 561000
【摘 要】目的:研究超声乳化吸除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共50例,收治时间在2015年2月~2015年12月期间,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2组,A组患者给予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房角分离手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给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术后的视力、眼压等情况。结果:A组患者术后眼压高于B组,p<0.05;B组中央前房深度加深为1.81±0.33,低于A组,p<0.05;房角形态分级中,A组为3.92±0.21,B组为3.62±0.44,p<0.05;A组并发症低于B组,p<0.05。结论: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或房角分离手术均是较好的手术方法。
【关键词】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
在眼科疾病中,青光眼是比较常见的临床病症类型之一,其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因为晶状体的不断增厚,使得虹膜隔前移造成的前房角关闭,进而导致眼内的房水不能及时排出[1]。超声乳化技术在临床治疗眼科疾病中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使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手术安全得到了较大的提高[2]。为更好地提高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进行超声乳化吸除术的有效手术方式,我院进行了本次研究,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共50例,收治时间在2015年2月~2015年12月期间,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2组。其中青光眼均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
研究组:患者有25例,患眼有40只,女性患者有15例,男性患者有10例,平均年龄为(70.22±7.56)岁;
对照组:患者有25例,患眼有41只,女性患者有14例,男性患者有11例,平均年龄为(70.23±7.57)岁;
对比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p>0.05,可以进行良好的组间比较。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均给予综合降眼压的治疗方法。B组患者给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在角膜缘3点位置使用穿刺点行侧切口,并向前房内注入透明质酸钠,于10~11点角膜缘行板层切口约为2.8mm,使用截囊钩环形撕囊,约为5~6mm,进行水分核、水分层。使用超乳针头进入囊袋内进行超声乳化吸除手术,IA吸除残留皮质。随后再注入透明质酸钠撑开囊袋,扩透明角膜缘切口,于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调整位置,IA吸除透明质酸钠。在上直肌牵引缝线,并在角膜缘的12点~2点位置做结膜瓣,将球筋膜分离后做巩膜瓣,分离至透明角膜内1mm后,做小梁切除(3×1mm),虹膜边缘切除1/3,间断缝合巩膜瓣后冲洗前房,再缝合结膜瓣,随后恢复前房,涂抹典必殊眼膏,加压包扎。
A组患者给予: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房角分离手术进行治疗。超声乳化吸除手术与B组基本相同,完成人工晶状体植入后,沿着前房角360°注入透明质酸钠,分离前房角,IA吸除透明质酸钠后,侧切口注入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以恢复前房,随后控制眼压,涂抹典必殊,覆盖辅料。
1.3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SPaeth房角分类法下房角形态。并统计患者治疗后并发症。
1.4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用spss20.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作为有统计学意义,眼压、中央前房深度加深情况、房角形态和视力水平用T检验(计量资料),并发症发生率用卡方检验。
2.结果
A组患者术后眼压高于B组,p<0.05;B组中央前房深度加深为1.81±0.33,低于A组,p<0.05;房角形态分级中,A组为3.92±0.21,B组为3.62±0.44,p<0.05;A、B两组视力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表2
注:*与B组比较,p<0.05
注:*与B组比较,p<0.05
A组患者发生并发症:1例角膜水肿,1例前房炎症,瞳孔人工晶体粘连1例。B组:2例角膜水肿,1例前房炎症,3例浅前房,脉络膜脱离小梁2例,瞳孔人工晶体粘连2例。A组并发症低于B组,p<0.05;
3讨论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当后房的房水蓄积到一定的程度之后,会引发眼压的增高,使得周围巩膜推挤和前移,致使前房变浅,最终关闭房角[3]。与此同时,由于晶状体的改变,会加宽晶状体核虹膜之间的接触面积,引发瞳孔阻塞[4]。
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其接触了生理性瞳孔组织,且促进周边前房加深开放,利用人工晶体厚度不足1mm的优势减小了眼内容物,术后前房深度增加,睫状突与晶状体周边不相贴,促进了房水循环,且超声震荡和灌注液对前房均有冲击作用。
小梁切除联合术与房角分离联合手术,均避免了患者再次手术需要接受的痛苦,减少了并发症,也降低了分次手术难度。其中小梁切除术建立了新房水流出通道,可以增加房水外引流,进而降低眼压。而房角分离则通过手术将房角扩开,促进其开放,使房角小梁网有房水引流功能,进而降低眼压。房角分离手术术中创伤相对较小,有效地保留了角膜缘手术区域,且避免了术后眼球壁瘢痕形成,但是其降眼压效果不如小梁切除术。
本次研究结果中说明了小梁切除术降眼压效果较好,其不但扩张前房角,而且加深了前房深度,加宽了房角,减少了眼内容积,起到了多方面的叠加效应。而房角分离经过手术开放了房角,眼内房水流出通过房角小梁网,对前房和房角的支撑作用更大,因此房角形态及中央前房深度加深更优。
综上所述,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或房角分离手术均是较好的手术方法,其中联合房角分离手术虽眼压控制效果一般,但在房角形态、术后并发症及中央前房深度加深情况方面均较优。
参考文献:
[1]杜青卫,王理论,冯延琴.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J].国际眼科杂志,2015,15(8):1438-1440.
[2]韦涛,梁凤康,何敏.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合并急性原发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分析[J].重庆医学,2013,42(30):3680-3681.
[3]孙洪周.同轴微小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在闭角型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中的应用[J].眼科新进展,2014,34(8):776-778.
[4]王中华.临床护理干预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围手术期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1):246-247.
论文作者:谢丙贵,樊闻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7
标签:白内障论文; 青光眼论文; 超声论文; 眼压论文; 患者论文; 小梁论文; 手术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