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研究论文_林旭波

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研究论文_林旭波

【摘 要】虽然建筑结构设计阶段的设计费仅占工程全寿命费用很小的部分,但其对造价的影响非常显著,几乎超过3/4,所以在建筑结构设计阶段不仅要通过高质量设计满足建筑工程性能、施工进度与可操作性等方面的要求,而且要发挥有效控制造价的作用,在此背景下,本文为对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产生更加全面的认知,推动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水平提升,在对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方法和途径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进行验证分析。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

前言:工程造价,故名思议是指工程的建造价格,而建筑结构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建设工程进行全面的规划并对具体的实施意图进行描述,为具体的施工提供指导,可见建筑结构设计阶段会间接或直接的对项目投资、经常性费用等产生影响,可见建筑结构设计阶段进行工程造价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方法和途径分析

(一)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方法

1.限额设计方法

限额设计法控制是以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和投资估算控制为依据进行初步设计,并在初步设计批准后以其总概算为依据进行施工图设计,与此同时在保证设计满足建筑性能要求的前提下,以分配的投资限额为依据进行设计优化,并在此基础上对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变更进行控制,以此保证工程造价在总投资限额的范围内,可见此方法属于事前的主动控制,是在对限额设计总值进行科学合理的确定的基础上,以对工程设计产生影响的静态投资项目为控制对象,通过分解逐层落实限额设计,达到工程造价控制的最终目标[1]。此控制方法虽然工程造价控制效果显著,但在应用的过程中仍存在问题,例如受限额设计值分配方法和操作技术不明确影响,可操作性较差;对设计人员的创造性具有限制作用;对项目寿命周期成本挖掘程度不够等。

2.价值工程

价值工程控制即通过建筑结构设计相关领域的写作,对建筑结构功能、费用等进行系统分析和创新设计,最终达到提升建筑结构设计价值效果的控制方法,可见其强调功能分析、功能与成本之间关系以及建筑寿命周期成本,对建筑结构设计阶段的设计人员队伍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法

此控制方法将项目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作为项目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其可以对建筑设计人员综合项目建造、运营、维护等方面的成本具有指导意义,通过设计人员选择更加合理的建筑设计和建筑材料,达到降低项目寿命周期成本的效果[2]。

在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或多种控制方法,达到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

(一)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途径

1.建立健全设计管理体制

首先需要对建筑结构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责任主体进行明确,使相关负责人认识到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并在实际设计、管理的过程中落实造价控制工作;其次建立与项目规模相匹配的组织管理体系,使建筑结构设计在质量、进度、造价控制方面均得到全面的落实并能满足建筑工程的实际需要[3]。

2.在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引入招投标机制

业主应结合建筑项目的实际情况,从公开、邀请招标和委托设计各种形式中选择合适的招标形式,并在全面告知设计单位工程造价要求的前提下,从诸多设计方案中选择在保证工程使用性能前提下,造价控制最合理的方案,提升建筑结构设计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优化设计收取费办法

现阶段我国设计费的收费方法主要包括工程造价×费率和建筑面积×单方费用标准两种,这两种设计方案并不利于工程造价控制的落实,甚至会使设计单位为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而恶意提升工程造价,所以应结合激励约束机制对其进行优化,建立设计费用=概算数额×基本费率+(概算数额-预算数额)×减奖罚费率的计算方法,以此调动设计单位主动控制工程造价的积极性。

4.在强化设计队伍的基础上,落实造价控制责任制度

建筑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需要结合技术、经济两方面进行,所以建设单位应有意识的加大设计单位经济型技术人员或工程型经济管理人员培养力度,提升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的双重审查力度,为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保驾护航;而设计部门应将造价控制工作责任落实,提升相关人员工程造价控制的能力,为造价控制水平达到建设单位要求创造条件。

5.落实设计概算编制工作

设计概算是制定项目投资计划和进行项目投资管控的依据,甚至对确定投资最高限额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应注重设计概算的编制准确性,杜绝过高或过低编制,使投资计划的真实性和投资额的科学分配等难以保证,这要求设计单位在编制设计概算前全面的落实工程相关资料查阅、现场调查等工作。

3.建立设计监理制度

建筑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需要政府、设计单位、设计监理等共同实现,设计监理制度的建立可以使建筑结构设计在满足建筑使用性的同时,造价控制达到一定的水平,而且对推动设计单位结构、管理等方面的优化具有积极的作用,设计建立制度在制定和落实的过程中应落实对设计全过程的跟踪,尽可能发现设计中存在的缺陷,另外,在建筑结构设计完成后组织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等对设计的水平、缺陷等进行探讨,使建筑设计的水平和工程造价控制的程度等达到最优化,在此过程中,对设计方案的深度分析,可以有效的降低后期设计变更的可能,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缩减了工程造价超出最高限额的可能。

二、结合工程案例,分析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

某建筑项目共六层,平面设计中要求底层平面尺寸和层高分别为24.78×20.13m和2.8m,地面面层采用面砖,构造层厚度为5厘米,另外,对屋顶、里面、室内装修、楼梯、门窗、阳台、楼板等结构也进行了平面设计,但在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分别以砖混结构、矩形柱框架结构和异形柱框架结构制定的设计方案,通过计算发现,异形柱结构设计与矩形柱结构设计每平方米造价提升只有13.21元,而砖混结构每平方米的造价相比混凝土结构设计少541.3元。为对案例工程结构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比值利用价值工程方法,对三种结构设计方案进行比较分析,价值工程以提升建筑结构设计价值为目标,选择安全性、可操作性、美观性和实用性作为价值工程判断的标准,在成本系数和价值系数计算后,可以发现,虽然砖混界都的工程造价最低,但其在功能上相比异形柱设计方案较差,而异形柱设计方案虽然在造价方面相对较高,但其价值系数也较大,所以应选择最优价值工程异形柱设计方案、在设计方案确定后,通过结构布置、构件截面、地基基础、构造措施等方面的概念设计,对设计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使其造价控制水平进一步提升。

可见在建筑结构设计阶段进行造价控制具有必要性,需要结合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成本控制方法,由于建筑设计阶段工程造价会受到宏观、微观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在确定结构设计方案后,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设计优化,使各方面影响因素都发挥积极的作用,以此达到建筑工程设计既满足建筑使用性能的要求,又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的设计效果,案例工程利用价值工程控制方案,实现每平方米造价缩减近90元,整体缩减工程造价近26万元,可见建筑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

结论: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现阶段人们已经认识到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有意识的结合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不断进行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探索,这对提升建筑工程经济效益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嵘.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探讨[J].四川水泥,2014,12:299.

[2]陆海龙.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研究[J].江西建材,2015,07:260+263.

[3]冯锋.探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工程造价控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1:149+152.

论文作者:林旭波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7

标签:;  ;  ;  ;  ;  ;  ;  ;  

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研究论文_林旭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