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度逐渐加剧下,现代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管理能力与管理成效,将成本投入降至最低,才能有效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更好地适应时代与市场发展潮流。因此目前许多企业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开始尝试应用目标成本管理,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将从简单介绍目标成本管理的基本内涵入手,针对企业经济管理中目标成本管理的应用策略进行简要分析研究。
关键词:目标成本管理;企业经济管理;应用研究
引言
近年来,以电子产品、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中国制造业迅速崛起,加速了国际和国内相关市场的竞争,在竞争激烈的状态下,成本端的价格传导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企业经济管理中目标成本法的运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目标成本管理的简要概述
目标成本管理,是通过将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作为根本目标,在执行各项具体管理操作时将管理放在关键位置,利用核算的方式分别从事前、事中以及事后对成本予以全程管控。在要求企业各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参与下,将目标成本管理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等各项环节中,从而对企业各项内容予以有效监督管控。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下,企业间的竞争愈益激烈,企业在产品类型、产品质量等方面的竞争差异越来越小,因此企业需要通过积极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合理运用目标成本管理,充分发挥其应有效用,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管理成效,达到扩大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想效果。
2企业经济管理中应用目标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2.1目标成本管理是企业产品定价营销决策的必要过程
竞争市场的产品是完全可以替代的,通过目标成本管理可以确定竞争市场的目标价格,并在此基础上确定目标营业收益,再确定单位目标成本,从而帮助企业制定出产品组合、价格、渠道和促销策略。因此,营销策略的实施与目标成本管理相辅相成。
2.2加强对经济成本管理中约束机制作用的发挥
对于现代的企业发展而言,要想占据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掌握责权和竞争的主体,要想企业的运营正常与稳定,需要有完善有效的约束机制。所以在企业进行经济管理时,需要有廉洁开拓创新团结的领导团队,这样就能彻底发挥好企业财务监督工作的作用的发挥。就像交通规则一样,如果红灯不能发挥其约束作用,绿灯也就无法正常地通行。完善的约束机制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以及监督作用的发挥意义深远。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需要自身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道德约束,必须要有较高的责任感,针对那些不按照各种规章制度进行办事的人来说,必须要勇于加以抵制,然后向相关部门进行情况的反映,对于企业的财务人员来说,其财务工作的实质是要对资产加以负责,需要明确并不是要对某一个领导者进行负责。站在法治的角度上而言,企业还需要对财务人员的个人权益以及员工职责进行保护,将两者加以结合,对于财务工作的监督作用才能切实得到发挥。
2.3目标成本管理是企业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
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活动中涵盖了成本、收入、利润和投资等内容。目标成本管理的过程,在经营活动中表现的是管理者的责、权、利相对等,管理者必须为接受权责考核的经营活动负责。目标成本管理在制定了目标后就需要落实到具体的管理控制活动中,以便促使管理层的经营决策与投资者的目标一致,因此可以更好地激励管理者去实现企业目标,并为管理者的奖惩系统建立公平的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企业经济管理中目标成本管理的应用策略
3.1针对消费者需求以及市场需求为导向展开目标成本的设计工作
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在开展目标成本管理工作时,需要在最初对企业的内部产品的特性进行充分的考虑,第一就是对于产品要实施目标成本的规划,通常而言,如果企业要开发一条新的产品线,则应当有一个领导小组成立,根据产品的市场构想的基础对于产品的销售价格和销售数量进行科学合理的设定。然后需要和相关的职能部门进行深入有效的沟通与交流,然后指定开发产品的计划。第二,就是在产品设计小组完成相应的规划之后,需要对成本进行设计,在操作中要对各个部门加以合作,促进企业部门间的通力发展,借助价值方程的方式实现对目标成本的设计。
3.2目标成本分解与落实
在具体实施目标成本管理方式的过程中,目标成本的分解与落实是极为关键的一环,是针对目标成本进行分析,讨论起可行性,并针对企业上下各个层面所进行成本有关责任制。随着目标成本管理方式的发展与成熟,目前企业中已经形成两种较为熟练的分解方式:首先是以产品的生产设计与销售信息作为参考依据,然后在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将其分为若干个不同的目标成本;其次是以企业自身的成本管理信息为参考依据,将整个生产线按照大小与个人来进行划分,划分为总产、分产、车间以及个人,然后在根据所划分的目标成本来确定责任成本指标,从而将责权与利益细化、具体化,这样做的好处便是能明显的提升的凝聚力,间接起到目标成本管理与控制的作用。
3.3合理确定必要利润,避免极端考核方式
3.3.1收集企业经营中目标成本的相关数据并进行合理分析
与目标成本相关的数据包括:产品市场竞争价格、标杆企业(或竞争对手)实际数据、企业过去年度的成本数据、投资者对目标的预期、行业和经环境变化的数据等;合理分析数据应从定量和定性的层面考虑,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采用多维成本结构和因素分解的方法,横向纵向逐一确定合理因素。
3.3.2确定目标成本管理重要性的标准
目标利润形成的系列环节经营活动纷繁复杂,需要企业明确自身的资源状况和生产能力等与内部环境相适应的重要标准,避免非重要事项干扰目标利润的制定和实施。
3.3.3持续修订必要利润
企业确定一段期间的必要利润后,不是僵化不变的,随着市场和企业内外部条件的变化,企业应考虑出现的问题和风险,持续修正必要利润,更好地执行目标成本管理。
3.4目标成本信息化管理
在信息化时代下,现代企业在经济管理中运用成本目标管理时若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理念与人工管理手段,显然无法满足其多样化的管理需求,达到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目的。因此本文认为,在运用成本目标管理的过程中,企业也需要立足自身实际情况,积极运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针对成本目标管理建立起专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并适当使用智能的数据采集装置,负责对产品设计、生产、企业财务管理等各方面产生的信息数据进行自动搜集与分类整理。另外,通过灵活运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技术等,可以有效帮助企业充分利用现有的各项信息资源,对其进行深入挖掘,从而结合企业具体的成本管理目标,生成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案。
结语
而言之,对于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而言,进行目标成本的制定时,需要确保经济效益、市场化以及权责利的一致性,科学地根据目标成本来对生产程序进行设置,继而做出最为科学合理的决策,实现提高目标成本计划可操作性的目的。在经济管理过程中运用目标成本控制和管理方法时,不但需要把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以有效且充分地发挥出来,还能够确保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可以长久生存下来。
参考文献:
[1]张斐斐.企业经济管理中目标成本管理法探讨[J].产业创新研究,2019(01):60-61.
[2]张艳君.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关键要素探究[J].纳税,2018,12(33):229.
[3]刘彦呈.企业经济管理中如何有效应用目标成本管理[J].经贸实践,2018(17):247.
论文作者:黄文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7
标签:目标论文; 企业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成本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产品论文; 利润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