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六大基本趋势_高等学校论文

21世纪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六大基本趋势_高等学校论文

面向21世纪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六大基本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教育论文,趋势论文,世纪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是国际社会的重要一员。自“冷战”终结以来,世界各国之间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越来越广泛。由此,在探讨我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前景的时候,也应当探讨和明了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趋势和未来走向,以利于我国高等教育逐步成为国际高等教育发展主流的一个部分。

那末,面向21世纪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走向如何?概括起来有以下六大基本趋势。

一、高等教育与产业界以及整个社会生活的关系将会越来越密切

据世界银行的一些专家对国际高等教育发展总趋势的调查研究,其中得出的一个结论认为,从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19世纪和19世纪以前,宗教与高等教育的关系密切,教会对教育的影响强大;进入20世纪以来的主要特征则是民族国家的政府与高等教育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政府对教育的影响强大;在行将到来的21世纪,企业界乃至整个社会与高等教育的关系将会越来越密切,尤其是企业界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强有力。

高等教育与政府的关系和在未来与企业界乃至整个社会生活的关系所以会越来越密切,主要在于高等教育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高等教育已从社会的边缘逐步走向了社会大舞台的中心。在古希腊时代,高等学校是进行哲学思维的场所;中世纪的大学则主要是传授人文科学知识和绝对道德真理的圣殿。在英国的工业革命中,古典的牛津和剑桥大学几乎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但是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学逐渐成了推动工业化的一支重要力量,成了社会服务站。二战以来,高等学校越来越成为高深知识生产、传播、存储和应用的组织,成为社会的一种核心机构。有人把这种现象上升到理论,提出了高等教育轴心论。高等教育轴心论的理论基础有两个,一是知识产业论,另一个是后工业社会论。知识产业论是美国教授弗里兹·马克卢普1962年在《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布》一书中最先提出的,马克卢普指出,在美国存在着一个知识产业群。包括主要从事生产知识,接收、处理和传播知识及其工具的组织。知识的生产包括新知识的创造和向更多的人们传播已有的知识。马克卢普列举的知识产业集团有:教育、研究与开发、艺术创造与交流、传播媒介、信息服务及信息设备。其中教育是知识产业中最大的集团。后工业社会的概念是70年代初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贝尔最早提出的。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纳斯比特认为,“后工业社会就是信息社会”。“在工业社会里,战略资源是资本,……在信息社会里,战略资源是信息。”“知识生产力已成为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成败的关键因素”。

上述知识产业论和信息社会论,包含着与高等教育有关的几个重要思想:

第一,知识已成为现代社会的“轴心”。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其核心因素在于知识的掌握、创造、传播和应用。

第二,知识阶层越来越成为起引导作用的社会集团。

第三,促进社会进步的关键是扩大高等教育机会,使尽可能多的人受到尽可能多的教育。

第四,高等教育系统成为社会的轴心组织,大学成为现代社会的轴心机构。

二、高等教育将进一步向大众性和普及性的方向发展

早在1973年,美国学者马丁·特罗(Martin Trow)就曾把西方工业化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各发展阶段除了在质的方面存在差异以外,他认为在量的方面,一国的高等学校能够容纳适龄人口大约在15%以内的为英才教育阶段,能够容纳适龄人口大约15%到50%的为大众教育阶段,能够容纳适龄人口50%以上的为普及教育阶段。

1987年,特罗又修正了他的理论,即他认为欧洲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并非像他曾经预想的那样快,这主要是由于欧洲具有精英教育的传统。尽管如此,欧洲各国,以及日本、澳大利亚和世界上的许多发展中国家自60年代以来都陆续步入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美国则正在由大众化阶段步入普及化阶段。据前加州大学总校校长、卡内基高等教育理事会主席科拉克·科尔的研究,美国高等学校入学人数占18—21岁人口比例的长期发展趋势是:

1890年3%

1940年16%

1950年30%

1990年40%

科尔认为,这一趋势将会继续。到2000年,高等学校在校学生只有达到占同龄人口的50%,才能满足估计的下世纪初对劳动力的需求。到2013年,根据对劳动力需求的预测,上述比例要求达到60%。但如果继续1950年到1990年的趋势,到2030年,高等学校在校学生占适龄人口的比例为53%,在更远一些的未来,比例为54%。

三、高等教育由单一系统向多元系统转变

以往提供高等教育的机构主要是正规的高等学校系统,但仅靠这一系统早已不能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广泛需求。因此,世界各国纷纷尝试设立新的高等教育机构,如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成人继续教育学院等等,以便向人们提供更多的高等教育机会。为了把新的高等教育系统涵盖在内,美国联邦政府自1972年始,在教育统计和政府的文献中,已把高等教育改称作中学后教育。目前,美国的中学后教育已有五大系统:

第一系统是那些非赢利性的正规的公私立学院和大学。目前这一系统包括3638所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有在校学生1435万人。

第二系统是业主所有的(Proprietary)、赢利性的专科院校,其历史同第一系统的院校几乎同样悠久。目前这类专科院校总数多达7000余所,在校学生相当于第一系统按全时折算学生总数的5%。

第三系统包括由工商企业、工会和军队等主要职能并非是从事教育的组织提供的教育和培训项目,每年注册的学生超过800万人,经费支出400余亿美元,接近第一系统所有四年制学院和大学年财政支出的总和。

第四系统,即电子教育系统,包括视频唱片、计算机系统以及电视卫星教育等等。目前教育领域的“技术革命”,即电子教育可能正处在巨大发展的边缘。

第五系统,即非正规的在职培训。雇员工作中实际使用的所有技能的一半以上大概是通过这种培训获得的。

由于第一系统的学院和大学不可能满足劳动力市场的全部的各种各样的复杂需要,或者说不可能提供个人所期望的所有教育,因而其它教育系统今后将会继续发展。

上述情况说明,传统的高等教育及其观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代的“大教育”体系和“大教育”观念已开始并将在未来的世纪居于主导地位。

四、高等教育经费主要由政府负担将转向更多地由社会和受教育者个人负担

历史上,高等教育原本是民间的事业,全由民间自筹经费办理。但随着高等教育作用的扩大,国家的介入也不断增强,提供的经费也日益增多。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高等教育国家化甚至成了世界性的潮流。在英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央政府曾负担了大学教育和科研的全部费用。在瑞典、比利时和澳大利亚等国,60年代曾先后实行了高等教育的国有化,国家拨款成了高等教育经费的唯一来源。在私立高等学校势力强大的美国,政府拨款也曾达到过占高等学校收入的60%以上。然而,到了70年代中后期,由于世界性的严重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以及许多发达国家国内政治形势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这种情况开始发生明显的逆转。各国政府纷纷削减高等教育支出,鼓励和促使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多样化,尤其是把更多的经费负担转嫁到受教育者及其家长的身上。在美国,自1975年—1985年的十年间,公立高等学校学费年均增长14%,私立高等学校的学费年均增长则达15%以上,远远超过了同期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增长以及通货膨胀率。据预测,这种趋势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将会继续发展。一些专家把这种现象称作高等教育的私有化(Privtiztion of Higher Education)。高等教育私有化的国际性浪潮必将给21世纪各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和变化。

五、高等教育将日益国际化

应当说,早在古希腊时代,高等教育就具有了国际性,只不过是在当时已知的非常狭小的范围内。高等教育所以具有这种国际性,其基本原因在于知识具有的普遍性。中世纪的大学所追求的也是这种普遍性,认为人文学科(语言、文学、哲学)是一切知识的基础,一切学问在范围上都是全球性的。正是基于这种观念,拜占廷的学者在波伦亚和佛罗伦萨受到欢迎,来自欧洲各地的学者在巴黎、牛津和剑桥仿佛是生活在自己的家园一样。然而,16世纪欧洲的基督教改革运动在学术界树起了种种宗教的樊篱,从而严重破坏了知识普遍性的观念。继而民族国家的边界进一步加固了这些樊篱。1648年的威斯特发里亚和约(结束1618—1648年持续了30年的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战争的和约),使学术界的基本价值观变得更进一步从属教派和地方势力。直到现代欧洲的早期,由于科学的兴起,才出现了相反的发展趋势。自19世纪以来,学术界的国家主义和世界主义两种倾向都得到了加强。但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知识的世界普遍性被越来越广泛地承认。尤其是东西方“冷战”状态的结束,使各国普遍开始意识到新的国际化时代的到来。在这个时代,国际竞争已从主要是军事对峙转向了经济,包括技术、知识、人才的竞争;以往各国所面对的许多问题已越来越成为国际性问题,如环境问题、能源问题、贫困问题、发展问题、种族问题、妇女问题、和平问题等等;知识日益全球化。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的传输已越来越不受国界的限制,各国的发展也愈益依赖知识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有越来越多的学生相信,要在未来的就业市场获得成功,就必需具有国际的知识和经验。因此,要适应时代的要求,高等学校就必须面向国际发展。面对新的形势,科拉克·科尔疾呼:我们需要一种超越赠地学院传统(即学校为地区发展服务)的新的高等教育观念,这就是高等教育要面向世界,要国际化。美国不少研究型大学都把创办“全球性大学”作为未来发展的一个基本目标。欧洲的英国、德国、法国,亚洲的日本、韩国,澳洲的澳大利亚等也都把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作为本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可以预见,在行将进入的21世纪,必将是一个新的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的时代。

六、高等学校将更加注重人文及宽广知识的教育,培养更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从古希腊直到19世纪初叶,西方的高等教育一直被博雅教育的思想和办学模式所统治,大学为学生提供的是“心智训练”,培养的是能够从事任何职业的“有教养的人”。但产业革命的兴起和工业化步伐的加快,使得专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蓬勃发展起来,大学教育要为职业做准备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赞成。二次大战以后,尤其是在70—80年代,在许多国家,“职业至上论”甚至统治了大学的校园。然而这种职业至上论所导致的“人人只关心满足个人需要,而缺少共同的责任感”,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文化品位日益下降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一些学者甚至发出警告:如果大学一味重视职业教育,忽视和轻视人文学科和人文教育,就“必然导致整个民族精神水平的下降,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的庸俗化”。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大学生仅仅学会某一职业或专业技能,已明显不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由此各国普遍开始注意人文和宽广知识的教育,力争培养更为全面发展的人才。早在1978年,美国“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关于共同基础课的报告”就明确规定了由文学艺术、历史研究、社会分析和伦理道德问题研究、科学和外国文化五个学科领域组成的全校的共同基础课,“目的是要保证所有的学生,不管他们主修什么学科,都能获得学院认为是具有普遍与持久价值的知识、技能与思考习惯”。1987年,由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欧内斯特·博耶主持的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研究明确提出设立普遍教育的“综合核心课程”方案,目的是使学生了解“那些人类共有的普遍经验和共同的活动,没有这些活动,人类之间的关系将受到损害,生活也会黯然失色”。到了1992年,美国的一些大学校长甚至进一步提出,大学要培养具有国际知识和国际经验的人才。1995年,日本大学审议会提出:在全球化时代,日本的高等教育应该培养“视野广阔,富于创造性和综合判断能力,掌握高深的专门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跨学科的学术研究,向世界提出独创性的研究成果,并活跃于国际社会的‘国际人’”。为此,日本在修订的“大学设置标准”中废除了一般科目与专门教育科目的界限,“希望各大学认识一般教育的理念、目标的重要性”,并为之努力。法国的学者也主张“大学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具有知识与道德特点的普遍价值意识”,呼吁把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结合起来。德国科学审议会在1993年也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具有“宽广的基础知识,同时注意跨学科性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之,传统的博雅教育已经成为历史,偏狭的职业至上论也无法适应迅速变革的社会的需要,注重人文教育,注重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培养更加全面发展的人才,正在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普遍趋势。

引文均见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美、日、德、法当代高等教育思想研究”报告,1996。

标签:;  ;  ;  ;  

21世纪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六大基本趋势_高等学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