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21世纪初印度外交战略的调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初印论文,度外论文,战略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印度是中国的邻国,与我国有着数千公里长的边界。同时印度又是个文明古国,与我 国有着数千年的文化交往,如今印度的崛起正对我国及亚洲乃至世界产生着越来越重要 的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印度政府对外交战略的调整特别引人注目。
一、印度的外交基础
印度21世纪外交战略的调整和理论及观念上的转变与突破,均与印度渊远流长的文化 与国内政治和决策机制息息相关。这是印度新世纪外交战略调整的基础。
首先是文化因素。印度的传统文化丰富的内涵、独特的个性与价值体系,自始至终影 响着印度独立以来外交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印度文化的宗教性、包容性、多样性及地域 性是其特有的。重精神轻物质,非暴力不杀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是其始终 追求的价值观念。尼赫鲁的“大印度联邦”的构成及其外交战略的设想,就是以印度文 化为基础的。他的“不结盟”外交战略的萌生和实施,更是深深地烙上了印度文化的印 记。从中我们也看到了尼赫鲁对印度文化的深刻悟性。“不结盟”在反对强权政治和推 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古杰拉尔主义”外交战略思想的诞生和实施,从另一个方面强调了印度文化所追求 的和谐与统一的价值观念。而瓦杰帕伊与曼莫汗·辛格政府主张的印度民族主义实力外 交和现实主义外交政策,其中也体现印度文化和谐与统一、非暴力思想等观念。
其次是综合国力。一个国家外交战略的制定与实施还得依据国力的发展状况。国力的 强弱是外交政策的基础,弱国无外交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国力分软国力和硬国力两个方面。目前印度的综合国力排名虽在世界前10名,但是印 度是个古国兼大国,其软国力有着极其优越的条件和基础。印度成功地实行了议会民主 的政治体制。虽然印度存在着严重的教派、种姓与民族的矛盾斗争,但是其社会基本上 是稳定的。印度的硬国力在独立之初还是相当薄弱的,印度为了快速增强硬国力“三要 素”(经济、科技、军事)的水平,独立50多年来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如今印度已成为世界第四个经济最富有活力的国家,而印度科技的发展更是取得了引 人瞩目的成就,现在印度不但是信息软件大国,也是生物技术和核能大国,印度已经跻 身于世界科技的超级强国之列。在21世纪里,印度在某些科学领域将是带头人,而不是 追随者。在军事方面,印度也已成为世界第四大军事强国。
再次是国内政治与外交战略决策之间的关系。虽然任何一个国家外交战略的制定与实 施除了要受其综合国力和国际环境的制约及文化因素的影响,但是,其国内政局的变幻 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独立之初,印度百废待兴,尼赫鲁政府针对新政治体制下的矛盾与问题,同时为了使 印度在国际上成为有声有色的大国,他在南亚地区构想“大印度联邦”和在国际上推行 “不结盟主义”。“大印度联邦”最终导致中印交恶,而“不结盟主义”使印度在国际 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1962年中印边界战争后,由于印度在对华战争中败北,尼赫鲁在国内外的地位和影响 受损,而国内政治经济方面已暴露出的问题也变得更加尖锐复杂。英迪拉·甘地为了走 出困境,走上了与苏联结盟的道路,意在寻求苏联在政治经济上更多的支持,达到稳定 国内政局和发展经济的目的。在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后,英迪拉·甘地就极力推行强力 外交战略,并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削弱了巴基斯坦。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印度国内的矛盾与问题有所变化。印度国内经济改革与发展需 求,迫切要印度拥有一个和谐的周边环境,而宗教之间的矛盾与问题又反过来要求政府 尽快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以缓解昔日印度教徒与穆斯林在政治与生活等多 方面的不平衡。拉吉夫·甘地、拉奥和瓦杰帕伊在外交上进行了调整。印度在外交上先 后出现了“古杰拉尔主义”和“印度民族主义”实力外交。国大党联盟曼莫汗·辛格政 府上台后,其外交战略更注重独立自主性,在寻求促进多极化的国际关系的同时注意发 展与美国、俄罗斯、欧洲等大国与组织的关系,反对所有的单边主义企图,重视稳定与 发展印度与南亚诸国的关系,尤其是印巴关系。另外,在发展中印关系中特别注重经贸 关系,已成为曼莫汗·辛格政府外交战略调整的重点。
另外,众所周知,印度虽然是一个民主国家,但是遗憾的是印度自独立以来至1998年 间,印度国家的安全决策机制仍是不完善的,其历届政府也没有真正充分意识到建立一 个有效、全面、有各种类型人才参加的国家安全决策机制的重要性。印度社会舆论也认 为,缺乏一个整体和长期的国家安全安排是印度独立后半个世纪的一大失误。正是缺乏 这样一种安排,国家的安全决策大体上只能用应付新发生的威胁和事件。
1998年11月19日,印度国家安全委员会终于成立,印度政府也从此在有关国家安全的 重大国内外事件与问题的决策上,摆脱了个人意志的左右和影响,走上了科学调研决策 和全面整体长期规划的道路。印度国家安全委员会成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印度的 核试验进行了全面的评估与规划,还对中印关系的发展与作用及印度是否向伊拉克派兵 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论证、评估与决策,基本上杜绝了政府内某些强权人物个 人意志不恰当表现的机会。这不但有利于印度国内政局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也提高了印 度在国际上的地位。
二、印度的亚太战略
印度是南亚地区最大的国家。冷战结束后,由于国际社会和世界格局的变化、世界经 济和安全的全球化趋势及印度经济改革与谋求大国地位的需要,印度对自己的南亚区域 战略进行了反思,并审时度势从战略上进行了根本的调整,着重改善与南亚邻国的关系 。正如印度学者所说,“睦邻政策的重要性并不仅仅给南亚的发展、秩序和和平带来希 望,而且也使印度战略性地从这一地区脱身”。(注:Kanti Bajpai,“India-US Foreign Policy Concerns:Cooperation and Conflict”,in Gary K.Bertsch,Seema Gahlavt and Aunpam Strivastava(eds.),Engaging India:US Strategic Relations with the World's Largest Democracy,New York,Rootledge,1999,p.198.)由此,古杰 拉尔主义应运而生。古杰拉尔主义的外交政策的核心是“印度不要求以对等的原则处理 与南亚邻国的政治经济与贸易及相互间的关系,以和平手段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 古杰拉尔主义外交政策的推行是成功的。但是从目前南亚局势的发展来看,印度调整后 的南亚政策还面临着诸多的矛盾与问题。印度如何真正担负起大国的责任,使南亚地区 实现长期的和平、稳定与繁荣,是一个大课题。印巴最近关系的缓和使人们似乎看到了 克什米尔和平的曙光。但是,由于克什米尔问题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双方至今在此问题 上的分歧还是相当大的。不过,推动克什米尔问题最终以和平手段解决的因素已经出现 。国际社会对于推动印巴两国以和平手段解决克什米尔问题的力量增加了。由于国际形 势的变化,印度已不坚决反对第三方介入克什米尔问题,开始接受国际社会推动克什米 尔争端和平解决的努力,特别是美国的作用。有印度学者认为,“印度对美国卷入克什 米尔问题的态度发生了变化,愿意接受美国在推动和平进程时发挥幕后和低调的作用。 ”(注:C.Raja Mohan,“A Paradigm Shift Toward South Asia”,The Washington Quarterly,Vol.26,No.1(Winter 2002).)此外,印巴两国政府都已深刻认识到发展经济 是首要目标,克什米尔问题最终不以和平方式解决的话,只会影响印巴两国经济的发展 。况且,和平与友好才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他们是兄弟,不可能永远是敌人。鉴 于世界和平发展的总趋势,克什米尔问题不但能最终以和平方式解决,南亚的其他一些 矛盾与问题,也有望最终和平解决。
另外,印度的亚太政策也产生了新的变化。印度学术界和政府高官一致认为,自我封 闭已不可能和不现实,印度必须大踏步地走向世界,而国际社会秩序与合作也需要印度 参与。印度进行一系列的亚太外交战略调整,是顺应了国内外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变化的需求。为此,印度首先在外交上制定了“东向战略”,强调印度必须发展与东 南亚各国和远东各国政治、经济、商业和文化上的联系,要注重加深与日本在各个领域 的关系,尤其要有意识地努力发展印度与中国的关系,公平、公正、合理地解决两国的 边界问题。
认真、细致、深入地分析研究印度为何要全方位地在外交上推行“东向战略”,其目 的主要有三。首先,努力为印度在外交上开拓发展与生存空间,扩大印度在国际社会的 影响,谋求大国地位。同时,在努力获得广阔的外交空间时,可在地区及国际事务中更 大地发挥印度的作用。其次,向亚太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各国和中国学习与借鉴经济改 革及发展的经验,更充分地吸引外资,开辟印度的海外市场,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再次,印度需要与亚太地区各国共同构筑安全框架,特别是在当今的国际反恐斗争中, 印度与亚太各国在防务方面的合作显得更加迫切。这是为印度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安全 环境所必需的。
从目前看,印度外交的“东向战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印度不但进一步加强了与东 盟各国的关系,而且在经济贸易和安全方面的合作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如印日关系已 从平淡发展到全球性的合作伙伴关系。两国经济上有互补,政治上也互有所求。印度因 此也从日本得到了许多实惠,日本对印度投资的增加尤为明显。日本的ODA预算自2004 年开始,给受援国的贷款数量将向印度倾斜。“如果所提议的对日本ODA预算进行重新 分配的方案获得政治许可,那么,中国必然后退到第二位,而印度将成为2004年接受日 本ODA贷款最多的国家。”(注:普南德拉·贾因:《日本将对外援助重点从中国转向印 度》,载[香港]《亚洲日报》2004年月12日。)中国很可能只获得1000亿日元的贷款, 比去年减少200亿日元,而印度将超过1110亿日元,这也是日本政府试图赢得印度的最 好方式。
三、印度的大国外交战略
世界进入21世纪,特别是“9·11”事件和“12·13”印度议会枪击事件之后,国际环 境发生了新的变化。经济全球化趋势与国际反恐的需要,使得世界大国都进入了大国关 系的调整期,印度自然也不例外。
印度除了加大经济改革的力度,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外,更努力频繁地展开大国外交 ,借以提升印度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发挥印度在国际上的大国作用。
在印度大国关系战略的调整中,美国在印度大国外交中的地位属于重中之重。因为印 度清楚地认识到,在当今的国际环境下,印美关系的快速提升和“全球合作伙伴”关系 的建立,不但有坚实的基础,又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有较强的互补性。首先,印美都 在民主政体方面有认同感。印美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民主国家,政治体制的相同有利于 产生共同语言和协调统一的行动。其次,印美经贸方面的合作前景广阔,特别是在高科 技方面的合作,不但有利于印度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美国在印度拓展市场。再次,在 国际反恐方面,美国需要印度的全面合作,印度也需要美国的全力支持。如在国际反恐 和印巴克什米尔争端中,美国需要印度的理解和支持,而印度更需要美国在解决克什米 尔问题和打击越界恐怖主义方面真正发挥作用。
为此,印度不但全力支持美国的反恐战略,同时还主动迎合美国全球战略重心移向亚 太地区。印美关系也从昔日的互相猜忌和美国对印度核试验的单方面制裁,发展到今天 举行各军种在多个层次上的联合演习。美国不但取消了对印度的所有制裁,而且还向印 度出售尖端军事技术和武器系统。另外,两国在和平利用核能、空间技术等高科技方面 也在进行多层次多渠道的合作。
虽然目前印度视印美关系为维护国家安全、发展经贸合作和实现大国谋略的第一需要 ,但是我们也必须重视这一事实:印度是个大国,也是个文明古国,有着自己悠久的历 史、灿烂的文化与价值体系,而当今的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我行我素,独往 独来,向世界推行美国式的政治图谋始终存在。所以,印美在发展关系的进程中,印度 始终有着自己的游戏规则,而美国也总是依照自己的意志行事,因此印美关系的发展不 可能出现一边倒的现象。印度是不可能倒向美国的,因为印度的最终目标是要取得在国 际上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地位。对于这一点,美国也非常清楚。
由于苏联的解体,“印苏联盟”已无法适应当今国际环境变化的需要,也不符合现今 印俄两国的国情、需求和目的。印俄必须对以往的外交政策及战略做出新的定位。1993 年1月,叶利钦访问印度,“印俄友好条约”签订取代了冷战时期的“印苏友好合作条 约”,新条约也取消了军事同盟性质的条款。印俄关系从此从盟友变为合作伙伴关系。
印俄伙伴关系的确立,使印度能够抓住有利的战略机遇,充分利用与俄罗斯的传统关 系,为其进入中亚这个对印度极为重要的地区创造条件。同时,印度在经济领域也获得 了俄罗斯在石油天然气的开采权和高科技方面的合作。尤其在军事领域,印度从买武器 模式,已跃升到联合投资和共同开发研制新型武器系统的时代。这不但表明了印度综合 国力的提升,同时也证实了印俄两国已走上了“战略伙伴关系”之路。印俄关系的定格 ,不但提高了印度在国际上的地位,同时印俄的联合也使它们成了21世纪多极世界中两 个具有特殊关系的力量。
印度也视欧盟在其大国外交中一个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欧洲与印度也有着长 期的传统关系。如今的印度已有资格和能力与欧盟互助合作。不仅是因为印度和欧盟同 为当今多极世界中的一极,而且因为印度作为南亚地区的大国与南亚地区合作联盟中的 领袖国,有责任推动南盟和与欧盟的合作关系向双方满意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南盟 的种种具体情况,南盟与欧盟的合作也非常有限,印度仍主要将通过自身的努力推动南 盟与欧盟之间的关系发展,主要是经贸和科技方面的合作,以为印度实现自己的大国战 略目标服务。
印度与中国历史上是友好邻邦,有着几千年的友好交往史,在上世纪50年代,两国亲 如兄弟,还共同倡导了处理国际事务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幸的是1962年发生的 边界冲突,使中印关系跌入低谷。进入新世纪后,印度对华关系的战略调整,既是重点 又是难点,其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变数。但是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和中国的崛起,印度越 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在新世纪里,印度要成为世界大国、强国,如果不与中国和睦相处 ,印度经济地位的提升和大国地位的确立将会存在一定问题,从根本上讲也不符合印度 的国家利益。况且,中国和印度在国情上有相似性,又同属发展中国家,并都在致力于 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因此,中印超越地缘政治,共同创造一个双赢的外部环境显得十分 重要。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并寻求更多的平衡和共同利益。
目前,印度对华外交战略的调整有三个方面。首先,印度抛弃“中国威胁论”,并且 认为中印互不构成威胁。全面发展与中国的经济、贸易、外交和文化关系,成为印度大 国关系中必须达到的目的。其次,印度密切关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 ,尤其是国防能力的加强,从各个角度评估其对印度国际地位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对 策。再次,印度渴望成为世界大国,发挥大国的作用,期望中国在重大的国际事务中与 之合作。第四,中印在建立互信的基础上,通过平等协商,寻求以公正合理以及双方都 能接受的解决边界争端的方案。
目前中印两国正在努力建立互信互利的合作伙伴关系,寻求最终彻底解决影响中印关 系发展久存的问题的办法,真正走上和平共处与共同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