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体育学院
摘要:随着中医各项措施在运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与研究,在中医哲学思维指导下的传统理论越来越受到运动医学界的重视,运动医学将会汲取中医学的医学模式、健康观念和哲学思维,为其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从藏象学说中五脏理论的角度,深入探讨藏象学说在运动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
关键字:五脏理论 运动医学 藏象学说 中医哲学思维
藏象学说,是中医生理学和病理学的基础,是在对古代解剖学的认识、对生命本体的认识、自然与社会、长期实践观察和医疗经验的积累而形成的,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为特点。在运动医学领域,藏象学说中的五脏理论,在得到充分的渗透的同时,也指导着运动医学各项中医措施的开展。
1 心
心主血脉。要发挥心主血脉的功能,必须要求心气的充沛、心血的充盈和脉道的通利,如心气不充沛,心血得不到生成,脉道则会涩滞而不通利,而循环系统的正常与否,直接影响血管的硬化与老化程度。在运动医学领域,运动员长期持续的高强度训练,要求具备良好的血液循环系统,在高强度训练中,血流速度和心率明显加快,血管扩张的同时血液也将受不同运动训练的支配,大量灌注到相应部位,保证训练的完成。
心藏神, 心涵盖了整体的生命活动,一旦心藏神的功能失调,不但全身的功能将会发生紊乱,同时心神靡乱也会引起抑郁的发生。在当代,随着体育竞技能力的不断提高,对运动员的成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伴随而来的就是运动员心理压力的提高,运动员也容易出现失眠、记忆力下降、抑郁等情况。因此,运动员在训练中不但要保持身体的健康,同时要注重心理的调节,中医称之为调畅情志、调养心神。
2 肺
肺主气,司呼吸。肺主气的功能概括为主呼吸之气和一身之气,气的生成和气的调节依赖与肺的功能正常运行,同时,肺可生营血,营气关键是靠肺来生成,营出中焦,营气的生成地点在于肺。肺功能下降,在临床上往往表现为贫血症象,对于运动员来说,肺功能正常与否,不但关系到运动过程中保持适度的呼吸频率,也关系到运动员运动生涯的长短。
肺主行水,通调水道,指的是肺对全身水液的运行、输布和排泄具有调节作用水液的正常输布,即所谓“水精四步布,五经并行”,肺为水之上源与水液代谢相关,肺的宣发和肃降失调会出现水液输布和排泄障碍,现代研究,前列腺素在肺中生成和灭活,前列腺素的浓度靠肺来掌握。
肺朝百脉,主治节。指的是全身的血脉都要经过经脉聚会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气体交换,而后在流注输布于全身,因此,肺气虚或肺失肃降,均可影响心的行血功能,从而影响到运动机能。
此外,肺合皮毛,肺气虚弱,不能宣发卫气,皮肤腠理开阖失调,易出现自汗盗汗等症,卫外功能低下,外邪易入侵,故处于疲劳状态下的运动员,往往易患感冒。
3 脾
脾主运化,主统血。脾的运化功能包括运化食物和运化水液,脾主统血,指的是脾气有统摄、控制着血液在脉中运行,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体力的产生与维持的物质基础是气血津液,而这些物质的化生和输布与脾脏功能密切相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此外,脾主肌肉,与运动的关系密切。脾的升清散津功能健运,才能保证气血的充盛,肌肉、四肢才能得养,对运动员而言,拥有强壮的四肢是必要的,徐琦【1】等研究发现脾气虚组大鼠肌肉内ATP、LDH、GPT、a一BHD明显低于正常组,用四君子汤后上述指标又恢复到正常水平。综上所述,脾脏与运动机能有着密切的关系,脾脏功能异常,会影响人体的运动机能。
4肝
肝主疏泄,肝藏血。肝主疏泄指的是肝具有维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的功能,肝主藏血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液和防止出血的功能。肝气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肝的疏泄与藏血功能调动一身气血的运行与疏布。肝主藏血,统筹着全身血液的分布,在运动过程,根据不同的运动项目,血液相对进行合理分布。例如,径赛中,下肢相对血液分布增加。举重时,胸腔内压力升高,上肢血液分布增加。肝脏的这种调节作用可以使全身各个组织器官之间平衡协调。“肝藏血”对运动机体具有血液调节作用。
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肝在五体主筋,筋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连接关节、肌肉、主司关节运动,筋之所以说能司关节运动,主要依赖于肝筋肝血的滋养,如果运动过度上肝血,筋的滋养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从而影响运动机能。史丽萍【2】等研究发现具有养肝血作用的养肝柔筋方能明显提高肝损伤小鼠肝、骨骼肌细胞能荷,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疲劳大鼠骨骼肌能源物质的贮备和代谢的状态,肝功能受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机体的运动能力。
此外,研究表明,三大物质代谢糖、脂肪、蛋白质均与肝有关,对于运动员来说,保证营养及能量供应是必需的。
5肾
肾主藏精,指的是肾具有贮藏、封藏人体之精的功能。肾在体合骨,生髓。补肾固本对损伤的预后恢复尤为重要,当运动员训练中受伤时,可导致髓海不足,适当的补肾益精强骨生髓,对于运动损伤后机体的恢复大有益处。研究表明,中医理论中的肾与下丘脑一垂体一靶腺轴功能密切相关。长时间运动造成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功能过度应激,皮质醇分泌增加,通过负反馈抑制性腺轴功能而导致血翠酮水平下降。长时间的高皮质醇一低血皋酮状态,会使蛋白质分解代谢加强而合成代谢减弱,出现类似肾精不足的临床表现【3】,中医的“肾”与运动能力密切相关,与内分泌水平、竞技运动能力密切相关,补肾固本的方法,不但有利于消除运动员的运动性疲劳,同时,有利于运动员损伤后期的恢复。
小结:
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中医哲学思维,包含丰富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建构自己理论体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医学在中医哲学思维的指导下,在几千年实践积累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体系,藏象学说,作为中医生理学和病理学的基础,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在运动医学领域,已经逐渐将其渗透,在具体的中医治疗措施上,也不断得到继承与补充,中医学在治疗运动性疾病,提高运动能力,协助伤病运动员康复,全民健身等方面已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我们完全有可能理由相信,中医学在运动医学领域将会占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徐琦,崔成德,何丽,等.“脾主肌肉”的生化研究.中国中医药科技,1(5):3
[2]史丽萍,胡利民,马东明,等. 不同程度肝损伤小鼠肝脏和骨骼肌能荷的变化及养肝柔筋方对其的影响[J].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0,19( 3) : 36.
[3] 张彩. 运动医学领域中中医传统理论的应用[A]. 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上集):,2009:4.
论文作者:李佩娟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4月上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5
标签:功能论文; 运动员论文; 中医论文; 医学论文; 血液论文; 学说论文; 领域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4月上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