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塑铸天平--以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准兵淮安市清河区法院为例_文明创建论文

文明塑铸天平--以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准兵淮安市清河区法院为例_文明创建论文

文明塑法院 公正铸天平——记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淮安市清河区法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淮安市论文,清河论文,法院论文,江苏省论文,标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七大以来,江苏省淮安市清河区法院党组把切实加强、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作为锻造优秀司法队伍、打造优质司法环境、创造优良司法业绩的强大动力,以文明塑造法院、用公正铸就天平,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司法”三项重点工作。该院连续14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两届荣膺“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全院9个业务庭6个被省高院评为先进集体,109人次受到区以上嘉奖和表彰。去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同志亲临该院视察,给予充分肯定。

一、勇攀创建新高不松劲,大力加强组织领导

清河区法院创成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之后,百尺竿头、更上层楼,瞄准争创全国文明单位的奋斗目标,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凝神聚气,奋力冲刺。一是在审时度势中强化目标。今年初,院党组认真研判创建形势,决定集全院之智、举全院之力,在巩固拓展“省文明单位标兵”成果的基础上,乘势而进、再攀新高,争创“全国文明单位”。院党组向市中院郑重递交创建目标责任状,召开全院文明创建誓师动员大会,由院长与各有关部门签订目标责任状,将创建目标细化分解,使创建任务落实到各庭室,发动全体干警众志成城、全力以赴地投身文明创建。二是在造浓氛围中强化意识。全院每年专门召开两次创建大会,通过举办文明创建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开展“优秀法官、文明法庭”评比表彰,建立文明创建文化长廊,开辟执行大厅文明服务窗口,设置醒目的创建标语、公示牌、服务承诺等举措,使文明创建的氛围更加浓烈,让文明创建的意识深入人心。三是在精心组织中强化责任。院党组坚持一把手担任组长,加强创建工作组织领导,在全省县区法院率先常设文明办机构。今年初,老院长潘昌锋调任,新院长卢正苏上任,互相交接商讨的第一重大事项就是文明创建。加强目标责任管理,定领导、定责任、定时限,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形成了人人尽心尽责、个个奋勇争先的创建态势。四是在严格考评中强化落实。全院将文明创建工作纳入年度科学发展目标,一起下达、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年有创建计划,季有总结评比,月有督查考核,实现精力投入到位、经费保障到位、工作运行到位、效果确实到位。院文明办对各部门创建目标完成情况,严格督查考评,及时通报激励,促使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二、突出公正司法不动摇着力提高审判绩效

清河区法院紧紧围绕审判工作第一要务,把司法公正作为文明创建的执着追求,提升执法办案质效。2007年以来,共新收各类案件24503件,审(执)结24021件,解决诉讼标的1.3亿余元,实现了审判工作与文明创建“双丰收”。一是彰显司法尊严、维护社会稳定。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对严重刑事犯罪始终保持依法严惩的高压态势,三年受理刑事案件1246件,审结1245件,判处罪犯2142人;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对未成年人的全面司法保护;积极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建立帮教档案225件,回访446人,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二是恪守司法公正、化解社会矛盾。秉持公平公正的司法原则,化解利益冲突,促进社会和谐。受理民商事案件16857件,审结16498件,解决争议标的8600余万元。实践“全程、全员、全面”三全调解理念,年均调解率达74.1%;强化涉诉信访工作,实行领导包案,一案一策,共处理重点信访案72件,息诉率达80.5%。三是维护司法权威、勇于攻坚克难。针对“执行难”的问题,积极开展执行积案集中清理活动,以活动促执行,以执行力提高执结率。两年集中清理积案720件,兑现金额3600余万元,有效保护了申请人合法权益。四是加强司法效能、提升审判质量。在受理案件每年以2000件速度激增的境况下,坚持“质量第一”的审判理念,以无上诉、无发改、无申诉、无投诉和高调解、高结案为标准,广泛开展“三比三看”办案竞赛活动,全面推行集中送达、集中开庭、集中调解、集中研究的集约化办案方式,2009年案件总量首次突破1万件,发改率仅为0.25%。

三、推进服务创新不停滞,致力追求群众满意

清河区法院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创建主题,把让人民群众满意视为衡量文明创建绩效的根本标准,把创新司法服务机制作为增强司法公信力、提高社会满意度的重要举措。三年来,在对法院工作群众问卷和民主测评中,满意率每年都在98%以上,居全市基层法院之首。一是创新服务大局能动机制。延伸审判职能,拓展司法影响,全方位、多层面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出台了《挂钩联系全区重点项目实施方案》,院领导分别负责19家重点项目,提供法律服务39次,妥善审理拆迁案件134件,无一件强制执行;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与辖区内37个社区建立了结对共建关系,形成多主体参与、多层次防控、全方位覆盖的矛盾预警处置网。二是创新服务企业互动机制。想企业所急,帮企业所需,解企业所难,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最好的效益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在40余家企业设立联系点,开展法律服务229次;妥善审理企业改制案件70余件,为改制企业清收债权800余万元。三是创新服务群众主动机制。在全市率先建成集导诉导访、案件查询、诉前调解等功能于一体的“诉讼服务中心”,为当事人提供“一站式”便捷高效服务;开辟“网上法院”,发挥网上咨询、立案、文书公布、征求意见、庭审直播等功能,使办案程序更加公开透明、快捷便利;设立社区“审务超市”,选任37名驻社区法官,每月双周星期六在社区驻点值班,指导民调298次,接受咨询2757人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678件。四是创新服务民生联动机制。以维护民利、赢得民心为主旨,联合有关部门,建立农民工讨薪联动处置机制,由政法委、法院牵头,公安、信访、财政等8家单位共同参与,为7804名农民工讨薪9787万元。积极开展扶贫帮困和志愿服务活动,实施司法救助10.2万元,结对帮扶135户困难家庭、18名特困学生,向社会弱势群体捐赠生活用品价值10万余元。

四、提升队伍素质不懈怠,倾力锻造文明之师

清河区法院大力弘扬“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核心价值观,倾力培育一支崇尚法律、恪守道德、心系人民、公正清廉的法官队伍。一是强固精神支柱,坚定理想信念。广泛深入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全院干警增强“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使命意识。扎实开展学习型法院建设,以“五个一”活动为载体,加强理论武装工作,提升干警思想素质,先后涌现了全省法院一等功臣黄波,全国法院办案标兵、二等功臣董坚,全市十佳法官许曙芹等一批先进典型,更加坚定了全院法警“司法秉公、执法为民”的理想信念。二是锤炼精神风貌,树好文明形象。在建成17296平方米办公大楼、更新硬件设施的同时,更加注重法警良好精神风貌的培育,以优美的环境、优良的风范展示于众、取信于民。严格遵循《司法礼仪规范》,使之内化于自律养成、外化于自觉行动。坚持讲文明话、做文明事、办文明案,开展“文明之星、文明庭室、业务能手、服务标兵”系列评比,让见贤思齐、创先争优在全院蔚然成风。三是丰富精神生活,提升文化素养。注重法院文化建设,加强干警文化修养,运用好院电子网吧、图书阅览室、院史陈列(荣誉)室、文化长廊等阵地,开展好才艺展演、读书竞赛、体育比赛等文体活动,以文育人、以文化人,形成了和谐融洽、奋发进取的人文环境。四是筑牢精神防线,确保清正廉洁。扎实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活动,抓好廉政警示教育,反腐倡廉、警钟常鸣,从严治院、防微杜渐,从源头上管控司法腐败现象的发生。加强部门权力内控机制建设,紧盯关键部位、重点人员、高发环节,强化监督、严格管控,确保法警队伍清正廉洁、风清气正。几年来,全院无一名干警受到党纪、行政和法律处分。

标签:;  ;  ;  ;  ;  ;  ;  ;  

文明塑铸天平--以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准兵淮安市清河区法院为例_文明创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