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英语新课标强调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的整体发展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形成的基础。其中,文化意识的增强是得体运用语言的有力保证。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除了注重学生的探究学习语言知识外,还应适时、合理、科学地渗透西方文化知识的教育,从而有弥补中西方文化的隔阂。 本文作者通过举出错误用例、分析为何出错,给出正确用例和总结中西交际文化的不同特性等方面论述了初中英语教学中合理渗透西方文化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西方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8)04-0150-02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导入西方文化内容的重要性
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进行跨文化的交际,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而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主要表现在语言上,但文化上的障碍却不容忽视。语言上的障碍比较容易克服,而文化障碍的克服就没有那么简单了。跨文化活动会遇到如政治、文化、宗教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人们能否冲破各自文化的樊篱去领略、认可或接受其他文化中多重且隐蔽的特征。所有语言和文化都有其民族特色的传统和价值观,如果跨文化交际者认识不到或者忽视这一切,就可能导致交际双方的误解、对抗、甚至敌意。反之,如果交际者具备有关异族语言和文化差异的知识,客观地看待异族的文化传统和行为准则,跨文化交际就会变得和谐且有成效。正基如此,对于初接受英语学习的初中生来说,应该多介绍一些西方文化内容。
二、中西交际的主要文化障碍分析
(一)词汇文化义障碍
1、联想义。联想义指人们对事物属性所产生的联想。不同民族对事物的属性认识不同,心理反映不同,联想义亦不同。以suburban inhabitants一词为例来探讨。在中国人看来,“郊区居民”过去往往是那些贫穷落后的农村人口。但是在西方发达国家,这个词却指“rich people”和“well-to-do-families”。因为随着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原来住在城里的有钱人开始纷纷迁到郊区居住,因为郊区的环境要比城市中心好得多。后来suburban inhabitants便成了富翁的代名词。另外,许多名词在一种语言中表示积极的、正义的意义,在另一种语言中却可能表示消极的、否定的意义。如landlord(地主)、capitalist(资本家)等词,在英语国家往往具有积极的涵义,而在中国却带有强烈的贬义。
2、比喻。比喻植于联想。比喻表现出的障碍主要在“喻体”,它是在长期的语言生活中形成的,具有强烈文化色彩。汉语词语或成语中的“狗”为喻体的比喻常常带有贬义,如“狼心狗肺”、“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等等。但是在英语国家“狗”一直被视为人类的忠实伙伴,大部分带“狗”的英语及谚语都有褒义,如top dog(最重要的人物)、lucky dog(幸运儿)。
不同的民族往往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有时只注意到某些事物的某些侧面,并以之做比喻,久而久之,这些比喻便成为该语言的固定组成部分,包含了固定的喻义。
3、典故。每一个典故都有一个民族的历史故事、传说、或宗教中所特有的人物或事件。英语中的典故主要源于英国文学名著,尤其是莎士比亚的作品。如《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Shylook),常用来指贪婪、残忍、不择手段的守财奴。英语典故的另一个主要来源是希腊、罗马神话和传说。。如Herculean task指需要巨大体力和智力才能完成的艰巨任务,Hercules是希腊神话中的主神宙斯之子,他力大无穷,是欧洲人心目中的英雄。现代典故大多来自体育运动、电影甚至广告,如to hit below the belt在体育运动中指打对方下身的犯规行为,后来则用以表示其他的活动中用不正当手段打击别人的行为。
4、委婉语。委婉语带有极强的民族文化特征,它像一面镜子反映出形形色色的社会心理状态。不了解这种语言的社会背景就难以理解其委婉语的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虽然中英文都有委婉语,而且有些委婉语的结构用词很相似,如英语中表示“死亡”的委婉语“pass away”、“breathe one’s last”、“depart from the world for ever”与汉语中的“去世”、“ 咽下最后一口气”、“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或“与世长辞”非常相似。但英语中大部分委婉语与汉语在用词、结构与思路上相去甚远,不可生搬硬套。当你看到No Nuisance时恐怕不容易想到“禁止大小便”。若说“Mary has an accident”就更难想象这句话可能是表示“玛丽未婚就生了孩子”。
(二)言语礼节、习惯障碍
言语礼节、习惯是指在社交场景中语言的用法。在同英美人进行跨文化交际中应注意避免涉及有关“privacy”的话题,他们非常重视privacy。英语中有一句谚语:A man’s home is his eastle。其意思是:一个人的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未经许可,不得入内。对于个人的事情也是如此,不想让人知道,更不愿意别人过问或者干预。他人一提到这样的问题就会被认为在打听别人的私事,即用另外一种方式侵犯别人的“城堡”。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向英美人士谈及诸如:年龄、经济收入、婚姻状况、宗教信仰、政治倾向等方面涉及个人生活和隐私的话题是不得体的。当然,如果非涉及这些话题不可,一般也得在谈话之前加以说明。
(三)非语言行为障碍
有学者指出,在面对面交谈中,只有30%的信息是通过语言来传达的,70%的信息主要由非语言行为传达。非语言行为包含时间语言、身体语言、声音控制、环境因素等五方面内容。国际上将着装的时间、地点、场合定为T.O.P.原则,即英语中的Time、Place、Occaasion的首写字母缩略。就社交场合而言,何时去参加何种规格的活动以及着何种服装都有讲究,否则就会失礼或丢面子。非语言行为还涉及手势和一些姿态。Axtell(1991)指出,人类的非语言交际方法多种多样,富有创造性。他根据自身丰富阅历和感受,列举了许多实例以说明非语言行为是如何快速、高效、准确地传达了使人受到侮辱的信息的。例如在握拳同时,指节朝外,中指朝上直立,也可伴以从上至下和摆动举止。在美国这些非语言行为是令人厌倦的,常被认为有“性骚扰”的语意,是非礼之举。
总之,非语言行为可以表达相似的意义或者特定的文化内涵,进而体现了文化间的差异和特征,跨文化交际者应提高对目标文化的敏感性。
三、初中英语教学中导入西方文化内容应注意之点
(一)把理解放在第一位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导入西方文化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英语,掌握英美文化的“精神”。要达到此目的,则应注意讲清语言文化的背景,并通过与中国文化对比明确西方文化及英语的特点。许多外语专家认为:操本族语的人与外族人的接触中,比较能容忍他们的语音错误和语法错误,但违反说话原则是不礼貌的表现。
然而对因文化能力不足而造成的语言上的失误,仅仅是简单地通过判错、改错训练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重要的是要告诉学生错误的原因。模仿是外语教学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特别是在语音、句型等教学上更是如此。但是涉及文化的知识有时就不能模仿,因为模仿反倒会造成错误。所以,文化内容的教学不光要解决“知其然”的问题,更要解决“知其所以然”的问题。
(二)初级阶段可容许某种程度“误用”
由于文化原因而造成的语言失误,因涉及的问题比较复杂,不宜像对待语言、词汇错误那样,采取简单的判错改错方法。在初级阶段,过多地进行文化方面的说明是不明智的。这样做不但收不到预想效果,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心理负担,影响会话等方面的能力提高。所以,莫不如暂时容许初级阶段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误用”,待进入英语教学中级阶段,学生有了一定的英语语言、文化基础知识后,再循序渐进地改正。
(三)文化内容讲授应“点到为止”
英语课为语言课,教学内容以语言为主。文化内容的讲授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的辅助内容。这并不是轻视文化内容,而是为了摆正英语课中语言、文化内容的位置,避免把英语课上成英美文化课。对文化内容的导入应当用心规划,即只导入那些不必过多讲授便能说清楚语言习惯、语言现象的内容。精讲必须导入的文化内容,采取“点到为止”的原则,既保持语言课的性质,又讲清语言文化背景。
参考文献
[1]邓炎昌.语言文化即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 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9.
[2]方文惠.英汉对比语言学[D].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10.
[3]胡敏.美国文化教程[M].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9.
论文作者:康丽娅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4月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语言论文; 文化论文; 英语论文; 内容论文; 委婉论文; 西方文化论文; 都有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4月0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