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思考论文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思考论文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思考

赵雅光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摘 要: 结合《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过程的思考,对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并结合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部分改进建议。教学过程中,在注重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注重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的紧密结合,进一步改进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关键词: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建筑行业是一个围绕建筑的设计、施工、装修、管理而展开的行业。城市建筑是构成城市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很大程度上与我们的经济、文化和生活相关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建筑行业呈现出迅猛发展的趋势。因此,具有建筑给排水专业知识的专业人才也备受青睐,需求量不断增大。《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主干课程之一,是给水排水工程的一个分支,也是建筑安装工程的一个分支。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是建筑设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满足人们舒适、卫生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授课和教学实践环节,使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建筑给水排水体系中主要系统的基本理论、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初步掌握各系统的安装、管理、管线综合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具备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管理、科研的基本能力[2]。本文针对《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综合性强、实践性强和专业性强的特点,在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分析该课程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进一步研究该门课程的教学方法。

一 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课堂是指以教师、教室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师根据预先制定的授课计划, 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授课[3]。目前,该种教学模式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仍然是高校教学的主要模式之一,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传统课堂也存在其不足之处,特别是对于工科学生来讲,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短板,以《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为例,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唐代音乐机构的建立都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尽管规模职能各不相同,但依旧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促进了唐代音乐文化的发展。雅乐与俗乐的高度发展,太常寺、教坊和梨园的发展与改革,乐工技艺的精湛,政治、文化、经济的高度发展和民族团结,都为后世留下了一笔丰厚的宝藏。并且在安史之乱后,乐工虽大幅剪裁出宫,但他们也起着传播的作用,将宫廷音乐文化带入民间,使其与更多的音乐文化进行碰撞,完成一次又一次的质的脱变。

(一)传统教学模式容易造成知识点的碎片化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主要内容有建筑内部给水系统、建筑消防系统、建筑内部排水系统、建筑雨水排水系统、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饮水供应、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建筑中水工程、专用给水排水工程以及建筑给水排水设计程序、竣工验收及竣工验收及运行管理等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相关计算等[4],教材内容相当丰富。其中,建筑内部给水、消防、排水、雨水、热水供应以及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毋庸置疑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饮水供应、中水工程及专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等也逐渐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在课堂教学中也应给予一定的教学学时。另外,建筑给排水设计程序、竣工验收及运行管理是站位于工程角度的概括性知识点,亦应做简单介绍。以教学学时48学时为例,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各部分重点概念、基本理论及重要计算等教学安排已基本完成了教学学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局限于重点概念、基本理论及重要计算等分散知识点的掌握上,而对各系统知识点之间的区别、联系、对比等理解和掌握不足。这样,会造成学生在进一步进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乃至走上工作岗位开始从事建筑给水排水相关工作时,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将课堂上所学各系统知识点正确应用于工程实践,以及各系统之间是如何联系、相互影响及相互协调的。

(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工程实践过程中,在进行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等工作时,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等毋庸置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实践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往往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本专业管线综合、水井管道平面布置、与其他专业的协调配合等。传统教学模式受教学学时、教学手段等多方面因素限制,很难将工程中个别细节问题进行适当的讲解与呈现,而这些相关的细节问题,对学生理解工程的整体概念、工程项目的实践性又十分必要。比如虽然在给、排水管道的布置要求中,我们也会讲解其布置的基本要求。但是,一方面,概括性的、抽象的条文讲解会造成学生的记忆疲劳;另一方面,在工程实践过程中专业内部和其他专业之间的管线综合等系统工程的理念稍显欠缺。学生往往是掌握了公式和计算过程,而忽略了工程项目的个性因素而引起的所选计算参数的偏差;只注意本专业的站房布置、管线排布等,而忽略了整个建筑工程各专业之间有机结合的整体观念等。

(三)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主动思考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采用教师单向知识的传递、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形式。这往往使教师成为一个处于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角色,教师课上讲授、学生课后完成练习,这样一来,一方面学生在课后练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答,另一方面也会造成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效了解不足,从而往往影响 “教”与“学”的效果[5]。这种教学模式虽然有利于授课教师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安排,但是学生在课堂上知识被动接收教学内容,受教学学时的限制,往往教师讲授占据了课堂教学的绝大部分时间,而课堂上对某些工程问题的讨论、规范条文的解释以及课堂互动等则往往没有时间进行,这种情况下,学生主动思考不足,难以对全部教学内容和知识点进行理解与吸收,最终可能造成学生学习效果不佳。另外,工程解决方法的答案不是唯一的,最终的设计方案是在综合考虑不同建设目标、不同现实要求、不同的建筑特点、以及各专业相互配合等客观条件下的一种优化组合。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思考和对本课程的设计基本方法、基本原理和基本思想等理解和掌握的基础,单靠授课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很难完成和达到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

二 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一)加强绪论与概述部分的教学

城市之间必然会有差异性,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氛围与历史底蕴,因此城市建筑以及规划自然会有所差异甚至是完全不同。但是目前我国城市规划中出现了大量的照搬照抄和拿来主义现象,城市出现规划统一性,根本没有体现本城市的特色所在,这就造成了城市建设的千篇一律,仅仅是制造一座用来居住的城市,而不是制造一座真正具有人文气息的城市。

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强调基本知识点的系统教学与广泛性知识点的概述教学相结合,强化绪论与概述部分的教学。绪论对于一门课程具有先导作用,为学习者建立其该门课程的知识轮廓。好的绪论教学能使教师和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使学生熟悉教材的主旨和篇章结构,从而达到认识教材轮廓、熟悉教材知识系统的目的[6]。章节概述则应除讲解本章的内容、重点及难点外,还应讲解本章内容与其他章节的区别与联系,进行对比教学。在绪论教学和章节概述教学相互配合下,强化学生对本门课程知识体系的理解与思维构架的形成。加强绪论与概述部分的教学,能够先导性的将本门课程的知识体系架构与思想提前“置入”,有利于学生在学习具体各系统知识点的过程中,主动地将“碎片”化的知识点“编织”入已建立的知识框架结构中,防止学生陷入机械性地公式推导和记忆中,更有利于学生对本门课程系统地理解和掌握。

(二)加强教师自身素质培养,利用相关应用软件,强化案例教学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相关计算的基础上,能够完成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相关设计、施工、管理等相关的技术工作。其最终目的是将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相关设计应用于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就目前来看,绝大部分高校已经具备了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教学条件,而且学生在后续从事建筑给水排水相关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相关应用软件(如CAD)的应用必不可少。因此,教学过程中在进行某个系统授课时,首先应讲解该系统在不同形式的建筑中的设置要求,然后再将该系统融入到某一种适当的工程案例中,利用本专业较常用的应用软件,边设计、边讲解,并在此过程中对该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设计计算方法、管网的敷设与布置要求、以及在此过程中与其他专业应如何配合等各方面进行展开。这样,一方面对学生而言,在进行课程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了本专业常用的应用软件,有利于学生在后续的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迅速进入角色,缩短其从学习到工作的“过渡期”;另一方面,案例教学本身就是利用工程实践的方式进行理论教学,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更有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当然,这在很大程度上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授课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精力接受工程方面的训练,以适应利用相关应用软件进行案例教学的需要。

本文将刺槐豆胶加入冷冻面团中研究其对冷冻面团水分分布及状态的影响,旨在探讨面团中的水分分布状态与最终产品品质的关系,为寻求品质更佳的短保面包产品提供理论依据。

(三)适当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知识单项传递学生被动接受、受课时限制信息量小、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性难以调动等一系列 “短板”。翻转课堂是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过程颠倒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学生课前的在线自主学习和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讨论的问题答疑,实现学生主动并富有创造性的学习[7]。翻转课堂模式主要借助互联网科学技术,学生学习不限于在实际课堂之中,还可以通过互联网,不受时间和空间等外界条件限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随地观看教学视频,学习和理解视频中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学生的碎片时间,提高学生时间利用效率。适当引入翻转课堂,一方面,可以将部分讲授内容安排学生提前进行学习和理解,从一定程度上缓解教学学时的不足带来的课堂教学信息量小与课程内容丰富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教师对将要学习的课程内容通过微视频、课程“导学”(比如重点及难点学习要求)、相关问题的思考与拓展等,在面授前以学生自主研习的方式加以引导和讲授。并辅以强有力的课前学习的考核要求,量化考核目标,使翻转课堂的课前研习真正起到其应有的作用,使学生能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在课堂上专门预留一定的时间主要针对问题进行讨论、对工程问题进行拓展等,增加学生对课程教学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三 结语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实践性强,内容丰富,既有系统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又有大量琐碎而分散的知识点。在进行该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既要加强系统性知识网络的构建,又要注意分散知识点的融入,使学生对本门课程内容全面掌握和理解;既要注重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设计计算方法的讲授,又要注重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实问题;积极引入新型教学模式,以弥补单纯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不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进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张灵军.《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学改革探索[J].河南城建高等转科学校学报,2000,9(4):69-70.

[2] 岳秀萍. 高等院校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的整合与教改探讨[J].给水排水 ,2003,29(8):68-69.

[3] 程康. 传统课堂存在的必要性与改进建议[J]. 中外企业家2018,(27),124-125.

[4] 王增长.建筑给水排水工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5] 李远婷, 马晓林, 田永芝, 等. 翻转课堂在免疫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 微生物学通报, 2017,44(5): 1242-1248.

[6] 王亚君,栾加双.绪论教学在大学授课过程中的重要性探讨[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8,10(129):57-58.

[7] 彭永佳,毋文静,尤忠毓,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食品发酵技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OL].微生物学通报.

本文引用格式: 赵雅光.《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思考[J]. 教育现代化,2019,6(61):129-131.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61.050

作者简介: 赵雅光,男,河南省内黄县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高工。

标签:;  ;  ;  ;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思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