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铜陵县顺安镇农业经济技术综合服务中心 安徽 244151
摘要:针对安徽省铜陵县的顺安镇,干旱缺水、生态环境脆弱的实际情况,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工作要以优化水资源配置为重点,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大幅度提高水的利用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用水要开源与节流并重,促进农业稳产,尽最大努力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发展水利经济,促进当地的国民经济。
关键词:节水灌溉;水资源优化
1 前言
顺安镇位于安徽省铜陵县中南部,总面积138km2,其中耕地面积3.6万亩。全镇辖8个村、3个社区,1个居委会,总人口5.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3万人。该镇属北亚热带季风过渡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384.7mm,降雨的雨季变幅大,且年内分布极为不均,夏季雨量较多,易形成涝渍灾害,其他季节则干旱少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水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而农业作为用水第一大户,其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60%。发展节水灌溉,缓解水资源短缺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使农业生产再上一个台阶,必须努力发展节水灌溉,优化水资源配置。
2 节水灌溉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节水灌溉的现状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开始,铜陵县顺安镇就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中进行了节水灌溉的探索和实践,先后在该镇先进、明湖、东垅、金港、沈桥、城山等村进行了示范推广,建立了一批节水灌溉工程。在模式上主要为防渗渠输水灌溉(包括浆砌石、砼板衬砌渠,砼衬砌“U”槽)、喷灌等。目前,全镇已发展渠道防渗节水灌溉1.2万亩,其中喷灌0.3万亩。节水灌溉的发展不仅改善了生产条件,促进了农业高产稳产,而且节省了大量的水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的供需矛盾。
2.2 存在问题
铜陵县顺安镇的节水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但在发展节水灌溉工作中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2.1 节水工程规模小。现有节水灌溉面积较小。仅占有效灌溉面积的33%,高标准节水灌溉面积更少,只分布在新桥高科技示范园。严重制约了当前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
2.2.2 资金投入少。由于节水灌溉工程投入较大,而地方财政和农民自筹能力差,部分示范工程是靠国家、省、市财政投资兴建,难以做到以点带面、全面发展。
2.2.3 群众认识不足。一些群众还存在“旱死怕涝”思想,只浇“救命水”,不浇“增产水”。而节水灌溉工程投入较大,虽能起到节水、节能、省工、省地等作用,但其产生的效益难以体现为直接的经济效益,不易调动农民的积极主动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发展节水灌溉的对策与措施
发展节水灌溉是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水利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改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措施。只有大力推广先进的、科学的灌溉计术,才能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与农业的可持续。
3.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节水意识
大力宣传节水灌溉的好处,使群众意识到节水是发展优质高效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和农村增产增收的需要,是促进国民经济其他行业发展的需要,是解决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用节水对推动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到科学的灌溉方式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前提,是农业现代化必备的基础条件。同时通过近年来遭受旱灾的实情,抓住实施节水灌溉大幅度增产增效的实例,用事实向广大群众宣传节水灌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彻底扭转粗放经营、靠天吃饭的小农意识。
3.2 加快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
为盘活资产,明确产权关系,搞好节水工程的管理使用,促进水利建设的良性循环,要进一步加快节水灌溉工程的拍卖、租赁、转让、承包等多种形式的产权制度改革,防止资产流失,充分调动群众发展节水灌溉的积极性。
3.3 因地制宜,大力推广不同的节水技术和模式
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水资源状况、地理条件相结合,因地制宜,形成自己的模式,以减少输水损失,提高水的利用率,同时大力推广非工程节水措施,在农田基本建设中,通过平整土地,提高土壤的蓄水、保水能力,在水稻种植区努力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加快节水灌溉的发展。在节水方法上,做到减少渠道输水损失与减少田间用水损失相结合,先进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管理措施相结合,水利节水措施与其他节水措施相结合。同时加强基层水务服务体系建设,围绕防汛抢险、抗旱技术服务、节水技术推广、小型农田水务建设等方面内容,扩大基层水务单位的服务领域和业务范围,提高服务水平,拓宽发展空间,现从工程水利到资源水利的重大转变。
3.4 加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建立健全技术服务体系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价值规律的要求,用经济的手段来促进节水,制订鼓励和扶持农业节水的各项政策,采取“以奖代补”、财政贴息等方式,引导群众投资兴办节水灌溉工程。克服“重建设、轻管理”的思想,一手抓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一手抓节水灌溉工程管理,做到管理与建设并重。同时,加强对基层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建立高素质的节水技术队伍。搞好水利建设,缓解水利对当地经济的瓶颈性制约,是水利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
3.5优化水资源配置,保证自身建设的良性循环和发展。
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已经导致产生许多生态环境问题。合理配置保护水资源,积极践行治水新思路,开发利用水资源,要优化水资源配置,要考虑上下游、左右岸和子孙后代的利益,特别要珍惜每一滴地下水,给后人留下一些可供饮用的地下水。“节约一方水,留给子孙用”,千万不能随意开采,无情使用和浪费。积极探索着力解决水资源短缺、洪涝灾害、水土流失、水质污染四大涉水问题的新办法,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伶俐.浅析农村水利工程管护中出现的问题[J].新农村.2012(04).
[2]郑随永.谈水利工程的重要性[J].农业水利.2014(09).
作者简介:
徐寿刚,男、1972年11月8日出生,大专,安徽省铜陵县顺安镇农业经济技术综合服务中心水利工程师。
论文作者:徐寿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
标签:节水灌溉论文; 水资源论文; 农业论文; 铜陵论文; 工程论文; 水利论文; 安徽省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1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