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第一医院 719000
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减轻鼻骨骨折患者不适程度的效果。方法:筛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外伤性鼻骨骨折患者60例,按照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对比组30例予以一般护理,研究组加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情况。结果:实施护理干预之前,两组患者间的VAS评分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VAS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且研究组VAS评分要远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减轻鼻骨骨折患者疼痛不适感有着明显效果,有利于患者的尽快康复。
关键词:护理干预;鼻骨骨折;不适程度
鼻骨骨折时还通常会累及口腔、眼眶等部位,严重的情况下甚至还会伴有颅脑外伤[1]。鼻骨骨折发生后,患者鼻部处于肿胀状态,疼痛且很难呼吸,给患者造成强烈的不适。为此,我院通过加强护理干预来降低其不适感,做综合报道如下。
1对象及方法
1.1对象
筛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外伤性鼻骨骨折患者60例,按照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每组患者各30例,其中对比组男性、女性患者分别为19、11例,年龄在20~47岁,平均年龄为33.7±2.5岁,致伤原因:车祸9例、重物击中10例、摔伤9例、拳击伤2例;研究组男性、女性患者分别为18、12例,年龄在23~45岁,平均年龄为34.1±2.7岁,致伤原因:车祸8例、重物击中12例、摔伤7例、拳击伤3例。两组一般资料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比组患者予以一般护理,对其病情变化做密切观察,并持续监测其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叮嘱患者适当增减医务,避免感冒,减少打喷嚏与触动鼻部的动作。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组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
1.2.1心理干预
绝大部分患者都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发生鼻骨骨折,伤势严重且疼痛,特别是由于损伤而使其容貌发生变化,很容易因此而出现紧张、焦躁、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针对于此,医护工作者应热情的接待患者,并注意对其语言、行为的轻柔、文雅,说话要谨慎,用心交流,去赢得患者的共鸣,对患者提出的疑问予以耐心解答,尽量引导患者使其抛开这种负面情绪,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
1.2.2疼痛干预
对疼痛剧烈的患者,护理工作者可严格依据医嘱对其使用止痛、镇静等药物,做好对症治疗的工作,帮助患者摆脱疼痛。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使患者注意力转移,比如听音乐、看书,多到室外活动等,以此来缓解疼痛。
1.2.3口腔干预
鼻骨创伤后,患者会经口呼吸,较易发生口腔、咽部干燥的问题,可取湿纱巾覆盖患者口部,并鼓励其多次、少量饮水,及时对其口腔中的分泌物进行清除,避免发生感染。
1.3评估指标
使用VAS评分[2],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分值在0~10分,低于10分、高于7分代表重度疼痛;低于6分、高于4分代表中度疼痛,1~3分代表轻度疼痛,0分表示无疼痛感。
1.4统计学数据应用
对本次研究中所得到的关于患者疼痛程度情况数据,使用t检验计量资料,若结果为P<0.05,则代表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所有数据皆经由SPSS19.0软件统计。
2结果
实施护理干预之前,两组患者间的VAS评分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VAS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且研究组VAS评分要远优于对比组(P<0.05),见表1。
3讨论
护理干预是一种整体性、有效性的护理模式,其根本目的旨在使患者生理、心理达到最佳状态[3]。本次研究中,通过对研究组患者加强护理干预,结果表明,护理后,研究组VAS评分要远优于对比组(P<0.05)。可见,通过加强护理干预,明显减轻了患者由于疼痛带来的不适感。
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通过心理干预、疼痛干预以及口腔干预这几种护理干预举措,使患者了解到与鼻骨骨折相关的知识,加强对自我病症的认知,从而调整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医生开展治疗与护理工作,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由此可使护理质量得到最大化的凸显[4]。
结合本次研究来看,护理干预对减轻鼻骨骨折患者疼痛不适感有着明显效果,有利于患者的尽快康复。
参考文献:
[1]肖芝华.浅谈鼻骨骨折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8):241-241,242.
[2]魏淑君.浅析鼻骨骨折行鼻骨复位术病人的护理[J].中国医疗美容,2015,5(1):154-155.
[3]赵艳.鼻骨骨折行鼻骨复位术病人的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7,25(4):99-100.
[4]姚玉娇.护理干预对鼻内镜下外伤性鼻骨骨折患者复位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12):75-76,77.
论文作者:杜华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5
标签:患者论文; 疼痛论文; 评分论文; 两组论文; 对其论文; 口腔论文; 程度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