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作业的设计原则与实现策略_最近发展区论文

个性化作业的设计原则与实现策略_最近发展区论文

个性化作业的设计原则和实施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作业论文,原则论文,策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确实,学生是鲜活的、有差异的,而适合的才是有效的.

      练习律是最基本的学习规律.数学作业的适切性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水平.因此,提高数学作业的个性化水平,让作业适应和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落实课改理念以及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数学作业的现状分析

      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数学作业的处理存在很多问题:

      一是作业内容陈旧、形式单调.作业以计算题和应用题为主,基本上是纯粹的数学题和通过机械地辨别、模仿即可套用相关的公式或模型解决的所谓的“应用题”,缺乏与实际生活或其他学科的真正意义上的联系.这样的作业固化了学生思维,不能从多方面检查和训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不利于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建模能力和数学观念的形成.

      二是作业的布置“一刀切”.很多教师往往要求所有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同样的作业,期望达到同样的目标.这样,往往忽视了学生学习水平、认知方式、情感需求等方面的差异,将学生当作了标准化的机器.同样的作业,对“学优生”来说可能缺乏挑战,对“学困生”来说可能总是出错,从而降低了他们的学习兴趣,阻碍了他们学习水平的提高.

      二、个性化作业的设计原则

      个性化作业是指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意水平,确定不同的训练目标,运用不同的练习策略,进行有针对性的作业布置与批改,以期借助学生自身的力量促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总体来说,个性化作业应该体现“四性”:

      一是主体性.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体体验、习得的过程;个性化作业要考虑能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愉快地参与学习过程.

      二是过程性.做作业是学生自我实践、体验的过程;个性化作业要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在过程中获得各自的体验、感悟,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并学会思考、反思.

      三是发展性.作业的目标不仅要指向知识,更要指向学生生命的成长;个性化作业要立足促进学生“三维目标”的同步发展,促进不同水平学生的共同发展.

      四是选择性.作业设计应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自主选择,变被动的“要我做”为主动的“我要做”;尤其可以在作业的形式上增加学生的选择性.

      三、个性化作业的实施策略

      (一)多元呈现,提升不同智能

      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揭示了人的智力构成是有差异的:有的长于语言表达,有的善于组织交际,有的具有绘画天赋……每一位学生的智能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在数学学习方面也存在着类型、方法等上的差异和不平衡.教师只有看到这种客观差异,善待学生的“多元智能”,才能真正地理解学生,并设计、呈现不同智能要求的作业,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例如,教学“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后,我布置了六项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其中的两项完成.(1)找一找: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或圆锥体?(2)做一做:利用我们身边的东西,分别做一个圆柱和圆锥体.(3)涂一涂:在它们的外表面涂上不同的颜色.(4)说一说:向家长或同学说一说它们的特征.(5)拆一拆:分别找一个圆柱和圆锥体纸盒,拆开后看看发现了什么.(6)想一想:圆柱和圆锥体分别有什么特征?请用自己的方式总结.这六项作业是根据学生不同的智能结构组成优势设计的,呈现方式及解决途径多样化、层次化.学生一般会选择自己最喜欢和擅长的两项,从而用自己的强势智能带动和促进自己的弱势智能的发展.学生完成时,不是在做枯燥的习题,而是通过找、做、涂、说、拆、想等多感官活动,不断加深对圆柱和圆锥体的面、高、表面和各部分关系的认识.最后总结时,学生也会用自己喜欢的各种方式,如语言式、文字式、图表式、图画式、操作式等,概括圆柱和圆锥体的特征.这样的作业,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加强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既让每一位学生轻松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又促进了他们多种智能的发展.

      (二)分层布置,发展每位学生

      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每位学生都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学只有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个性化作业的设计要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差异性,分成不同的层次和要求,进行不同的训练和辅导,从而促使每一层次的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好的发展.

      例如,教学“圆的认识”后,我布置了三组作业,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一组完成.A组作业:(1)按照下面的要求画圆——①半径3厘米,②直径3厘米.(2)画出你最喜欢的由圆组成的图形.B组作业:(1)画出直径是6厘米的圆,在画好的圆上画出两条半径,量一量它们的长度.(2)画出奥运的五环标志,再说说怎样才能画得像.C组作业:(1)在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想一想它的半径是多少.(2)在操场上画一个大圆,说一说需要哪些工具和步骤.(3)“小研究”——有人说,圆是自然界最美的图形,杯盖、车轮、树干、月亮都是圆形,你还知道生活中的哪些例子?研究一下,它们为什么都是圆形?A组题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注意“学困生”,考查内容以本节课应掌握的基础知识为主;B组题面向中等以上的学生,考查内容力求有一定的难度,指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C组题面向学有余力的优秀生,考查内容在前两类题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拓展,注重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二天,我对作业完成得好的“学困生”进行表扬,又让完成B、C两组作业的学生在全班进行展示交流,从而实现不同层次学生和作业的沟通和共享.这样的作业适合不同的学生,使得学生不再被动应付,而是主动探究;在实践中,我还发现“学困生”变得自信了,优秀学生的探究热情被点燃了.

      (三)分工合作,共享团队智慧

      每一位学生都具有相对于其他学生的独特优势.教师可以选择适宜的内容,设计一些学生无法独立解决,需要与同学、家长或教师等合作完成的作业,从而把独立作业与合作作业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小组内集体协商任务的分工和协作,根据各人的爱好和特长进行任务选择.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各自的需求,发挥学生各自的优势,又可以让学生学会交流与合作,实现团队智慧共享,还可以消除学生对作业的枯燥感、无奈感,充分体验活动的充实和成功的喜悦.

      例如,教学“几何形体的认识”后,我布置了一道别开生面的研究性作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量一量中华门城堡的高度,并了解中华门城堡的历史.中华门城堡是南京的标志和骄傲,历经了600多年的沧桑,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学生对这一身边的素材很感兴趣,小组成员根据不同的兴趣和特长进行了细致的分工:爱好文学的负责收集相关的诗歌、传说等资料;喜欢上网的在网络上搜索建筑特点和历史;动手能力强的去实地测量;爱好美术的将其他同学完成的内容图文并茂地呈现出来.不同小组的测量方法更是丰富多彩:有的先量出一块城砖的高度,再仰着头数块数来计算;有的在地面上竖立竹竿,利用实物和影长的比值来计算;有的先量出一个台阶的高度,再爬上去数个数来计算……在讲评时,我组织各个小组进行测量方法以及收集资料的交流,让他们分工协作面向全班进行展示.在这项作业中,每一位学生完成任务的层次和侧重点是不同的,但是都比较贴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每项任务都不是孤立的,需要小组成员不断地交流,集思广益.

      (四)个性评价,滋润生命成长

      作业的批改与评价,是实现作业价值的重要环节.平时,我们习惯用“√”或“×”来批改作业,用百分制或等级制作为作业的总评.这种单一的评价缺乏激励性,甚至可能对部分学生造成伤害.实际上,作业评价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个性化与创新.对于学生自主选择或分工合作的个性化作业,教师不能满足于对知识对错的评价,而要多准备几把衡量学生的“尺子”,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将批改的过程当作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全面发展的过程.

      笔者在个性化作业的批改过程中,重视发挥个性化评语的激励、引导、养成、交流等作用,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每次作业的具体情况,像语文老师批改作业一样,用色彩鲜明的语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或鼓励,比如“老师非常喜欢看你的作业,真是一种享受!”“你的进步真大,请继续努力!”“你的奇思妙想真让教师敬佩,能向同学们说说吗?”“你今天作业做得真好,老师相信下次会更好!”等等.或期待,比如“你是个好孩子,要是字再写漂亮些就更好了!”“你很聪明,老师相信只要努力,你会很优秀的!”等等.或商量,比如“你能计算得再仔细一些吗?”“你能把自己的想法写在作业后面吗?”“你需要老师的帮助吗?我很乐意你来找我!”等等.

标签:;  ;  

个性化作业的设计原则与实现策略_最近发展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