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银行,安徽 合肥 230000)
摘要:行为金融学的应用价值,在于把心理学和金融学问题结合起来,实现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改造,解决诸多用标准金融理论难以解决的投资决策问题。研究行为金融学可以发现投资者对新信息的过度反应或者反应不足的情况,从而找出适当的投资策略。行为金融学它不仅是对传统金融学理论的革命,也是对传统投资决策范式的修正。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心理分析;投资策略
引言:
行为金融学是一门介于心理学与金融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它试图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传统经济理论假定进行修正,将非理性等复杂的人类行为分析融入标准的金融理论之中,以提高金融学对金融现象的解释力和预测力,为投资者提供指引,提升投资管理的效率。
一、行为金融学关于投资问题的基本观点
传统金融学理论是建立在理性人假设的基础上的,其核心内容是“有效市场假说。”理性人假设通常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以效用最大化作为目标;二是能够对一切信息能够进行正确的加工和处理。但是,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金融市场中存在着许多与有效市场假说相悖的异象,这表明基于理性投资者假设的有效市场假说存在着内在缺陷。赞同这种观点的金融学家认为,投资者并非是完全理性的,金融学研究应采用不同于理性行为模型的其他人类行为模型,将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其他社会科学的行为研究方法引进到金融学的研究中来。在这种背景下,近年来以研究金融市场参与者非理性行为的行为金融学得以日益兴盛起来。作为一门新兴的经济学科,行为金融学的兴起,为传统金融学在解释现实的经济世界中所遇到的难题提供了新的分析思路。行为金融学产生的意义在于确立了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因素在决策、行为以及市场定价中的作用和地位,否定了传统金融理论关于投资者理性的简单假设,更加符合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对于投资者而言,其指导意义在于:可以采取针对非理性市场行为的投资策略来实现投资目标。行为金融学主要讨论心理行为因素引起的投资者在市场行为中的偏差与反常,它试图通过投资心理因素来解释金融领域中观察到的反常情况,着重解释投资者在判断决策时为何会产生系统性错误。
传统的金融理论大多隐含完全信息的假设,但事实上,即使在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信息也是不充分的。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投资者的决策往往不完全是依据已有的信息,而是依据对其他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的判断来进行决策,这样就形成了所谓的“羊群行为”。行为金融学在研究资产定价过程中对人的心理因素的重视,无疑与为我们开拓了一片新视野。行为金融学理论着重分析金融市场中由于心理因素引起的投资者的失误偏差和市场的反常。它基于心理学的原则,把金融投资过程视为一个心理过程,包括对市场的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认知过程往往会产生系统性的认知偏差;情绪过程可能会导致系统性或非系统性的情绪偏差;意志过程可能既可能受到认知偏差的影响,又可能受到情绪偏差的影响,这些个体偏差加上金融市场上可能的群体偏差或羊群效应,可能导致投资或投资组合中的决策偏差。投资决策偏差就会使资产价格偏离其内在价值,导致资产定价的偏差。而资产定价偏差往往会反过来影响投资者对资产价值的判断,进一步产生认知偏差与情绪偏差,这就形成一种反馈机制。如果这种反馈机制受到市场其他因素的激励或强化,就会形成一种不断放大的效应。
行为金融学理论认为,人的心理因素有可能造成主观错误,如过度自信等,这些主观错误会造成投资者在市场中的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是投资者对市场信息的两种失当反应。投资者所犯的这些心理错误会导致其对未来收益的期望值的改变。行为金融学的目的就是要发现投资者对新信息的过度反应或者不足反应的情况,从而找出适当的投资策略。因此,它不仅是对传统金融学理论的革命,也是传统投资决策范式的修正。
二、金融市场中的心理分析
在传统的金融市场上,最受推崇、应用最广泛的金融分析方法是基本分析方法和技术分析方法。基本面分析是以基本的宏观经济数据和微观财务数据作为投资分析的基础,是一种比较客观的分析法,其核心是市场参与者对资料数据进行理性的分析评估并一贯坚持利用它们。技术分析是指以市场价格、成交量、价和量的变化以及完成这些变化所经历的时间等市场行为作为分析的基础,是一种通过人们的主观经验来判断市场未来走向的分析法。相对而言,心理分析法则是沿用了“从市场心理到价格”的分析思路,它认为投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经常受到心理因素的支配。由此出发,心理分析法以市场者的心理状态及心理变化对投资决策的影响作为分析基础,通过推测市场主导势力控制者的心理价格定位,分析主导资金的流向来判断未来市场的走向。一言以蔽之,心理分析法基于市场心理分析价格,强调市场心理是影响价格的最主要因素。较之已经完全体系化、理论化、系统化的基本分析法和技术分析法,心理分析法相对比较薄弱,但行为金融学研究表明,心理分析法在对某些市场重大转折点的心理把握和弥补其他分析方法的不足方面具有独到之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按照行为金融学的观点,在参与市场的行为中,投资者总会依据他们的主观判断和客观因素做出买卖决定,亦即投资者同时在用感性和理性两种方式对待市场。如果把基本分析视为对客观因素的分析,技术分析视为对主观因素的分析,那么,心理分析法的优势在于,它以同时具有感性和理性两种情态的投资者的心理预期为基础,既包含主观因素也包含客观因素,介于客观和主观之间、感性和理性之间;它填补了基本面分析法和技术面分析法的空白,以一个更中立、更平和的态度预测市场方向,使偏理性和偏感性的预期分析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有利于对市场走向做出一个更准确的判断。
三、改善心理范式与投资判断
(一)重视情商的培育
投资心理范式可以分为理性层次与非理性层次。理性层次主要涉及投资者在投资方面的知识及智慧的高低、对经济状况及股票等投资工具分析预测的能力,可以称之为投资智商;非理性层次主要涉及投资者自我情绪的理解与控制、判断和控制他人情绪的能力,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及自我激励与自我意识能力,可以称为投资情商。行为金融学更多地是从情商的角度看投资——人们在投资时受到的心理因素的控制,远大于理性的思考,如果不能够预先知道这种情境,事先约束自己,并时时警惕自己,则难免陷入投资误区。在行为金融学看来,情商比智商重要,绝大多数的投资者由于无法分辨负面情绪并加以控制,使其成了投资成功最大的障碍。
(二)避免被错误信息误导
正确的推断决策取决于抛弃各种错误的金融信息处理习惯,为了避免推断决策中启发式偏差的影响,投资者首先要尽量做到全面理解数据,避免以偏概全;同时要时刻注意自己的投资行为是否被个人偏好或投资大众的力量所左右,这两方面的力量可能会同时发生作用,并且都会受到种种外来信息因素的影响。对于投资要有现实的态度,在投资时要预计到最坏的事情发生;应学会比较正面的和负面的消息,努力找出市场上最乐观和最悲观的判断,注意是否存在过度反应或反应不足的倾向;要养成对所有的问题同时看到两个方面的良好习惯,通过自己的正反两方面思考去得出结论,同时应当尽可能地不断根据事态的变化对其进行修正。
(三)与投资氛围保持一定距离
金融市场的环境,以及频繁接触、关系紧密的人群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和投资经验等,都会影响一个人投资心理范式的形成,进而影响其对市场的看法和投资决策。为了避免产生投资决策中的从众心理,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是学会独立思考,不要深陷于各种投资群体的集体氛围。因此,建议投资者应该设法与投资的情境保持距离。远离投资情境可以分为两大类,首先是要远离所投资产品,想办法让自己不知道手中所投资产品的价格,避免受到所投资产品价格一时波动的影响而做出错误的决策;其次是要远离市场,也就是离开投资大众,避免受到市场气氛的影响,盲目从众而做出错误的决策。
(四)用投资规则与计划约束投资行为
克服人性的弱点并非易事,因此,投资者往往需要有一些规则或计划限制自己,以免被情绪影响投资决策。投资者的情绪之所以那么容易波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金融市场上充满不确定性。因此若想避免情绪的波动,首要的方法,就是要降低投资的风险。从这个意义上说,价值型投资提供了一种主要心理机制,投资者可籍此与市场情绪之间保持距离。而投资高风险的投资工具,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风险管理,风险降低了,投资人自然就会心态平和一些,避免屈服于一时冲动的心理倾向,欠理智地做出一些错误的投资决策。 作为投资者,应当保持理性,不断提高把握自己情感的能力,从而做出最符合自己心理特点的投资决策。因而,不同的投资者需要制定不同的情绪控制计划,严格遵守,长期按照计划去做。
结束语
因此若想成为真正的逆向投资者,就必须有能力承受这种短期震撼的压力。另一方面,相对于逆向投资策略,顺势投资策略是一个短期策略,风险很高,仅适合于有丰富投资经验的投资者。为了减少判断失误带来的损失,该策略必须有严格的风险控制标准。例如采用止损策略、采取分散化投资措施等。
参考文献
[1]王帅林.行为金融学初探[J].经济研究导刊,2011,122(12).
[2]特维德.金融心理学:掌握市场波动的真谛[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李国平.行为金融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郝什·舍夫林.超越恐惧和贪婪——行为金融学与投资心理诠释[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5陆剑清.投资心理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6]刘力等.信念、偏好与行为金融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戴赟赟,身份证号码:3401031983****1529。
论文作者:戴赟赟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2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9
标签:投资者论文; 金融学论文; 市场论文; 心理论文; 偏差论文; 理性论文; 金融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2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