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订货会成功收场——出版新趋向可圈可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订货会论文,收场论文,图书论文,新趋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历时4天的北京2000年全国图书订货会于1月15日结束, 与会的500余家出版社、500余家书店成交达到15.7亿元,其中商务印书馆以1.4800亿元、辽宁出版集团以1.0395亿元成为两大赢家,另有31 家出版社达到千万元以上,单本书(套)销售第一句《新华字典》卖出700 万册。这样,尽管人们猜测的“黑马”(指特别畅销的热点书)并未出现,订货成交量仍然比上年增加了4000万元,显示出稳中回升的良好势头。2000年订货会表现出的特点,预示着我国图书出版业今后发展的新趋向。
市场分割 各领风骚
图书销售量从去年秋季开始回升,市场分割取向愈见分明。据组委会对不同图书的分类调查,订货会上的购销形势,反映出当下人们对图书消费需求的转变:1.科技类图书发展迅速后来居上,所占据的市场份额首次超过了社科类,尤以计算机、科普、医药保健三个门类旺销不衰,表明“科教兴国”、“知识经济”的深入人心;已有一些书店表示,将据此新变化来调整店堂的布局结构,增加科技图书而压缩社科、文艺类。2.文教类的明显特点是外语图书热,除原有的外语教学书继续走俏,原文影印本书籍的引进又成为新热点,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西学基本原理》100种经典原版丛书,受到了专家学者的一致赞评, 被认为是填补空白之举,并拓展出更广阔的出版空间。3.社科类出现分化,其中经济方面的图书发展势头极猛,最“火”的当属中国经济出版社的王力两部新作《不成咋办》和《匪夷所思》,会上即订出35万套、码洋逾千万。其他出经济书的出版社也是家家获益匪浅,这是经济越来越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与话题的直接反映;另外,法律类图书也保持着较大幅度的增长。4.文艺类处于起落不定、有增有降的状态,总的趋势是继续下滑,尽管余秋雨散文新作(书名暂时保密)、白岩松的《痛并快乐着》两书订数过20万册,赵忠祥的《岁月情缘》、敬一丹的《一丹随笔》等销量也不错,但毕竟是在少数,且此类畅销书打的是“名人效应”牌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创作;在网络文学的冲击与各种文化消遣的诱惑之下,人们正在远离纯文学而去。
形象各异 特色鲜明
出版社普遍增强了品牌意识,注重树立形象,明确市场定位,以争得自己的市场份额。为适应市场的激烈竞争,本次参会的多家出版社在布展的设计装置上运巧思、投重资,无论是造型、色彩、光电、音响多种手段的运用,还是各具独特鲜明个性的理念化口号的提出,都凸现出以风格树立形象、以规模显示实力的目标追求,开始具备了图书业应有的文化品位和格调。比如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新中国的文学事业从这里开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把阅读经典进行到底”,三联书店的“给信息时代的人们安装经济思维的软件”,作家出版社的“畅销书年年火爆”,知识出版社的“知识就是力量”等等。在做足“表面文章”的同时,各出版社更加下力开掘图书销售的市场潜力;“社科”力求经典面向大众读者,先后有《另类丛书》、《透视美国》、《中国人权利丛书》等一系列大众精品图书面世;“商务”的《新华字典》累计发行量已达3.8亿多册,此次根据1998年新版翻译、 编辑而成的《汉英双解新华字典》,集汉英两种释义于一书,是顺应时代的推陈出新:“人文”集束式推出的《歇马山庄》、《藤萝花落》、《协商建国:1948——1949年中国党派政治日志》等4部原创性长篇小说, 决意以真功夫探索纯文学的重新振作之路。还有的文艺类图书趋向图文并茂、装帧精美的设计理念,希翼可与网络文学的直观性、互动性相抗衡,把青年们再拉回到文学的“此岸”。
这些有益的尝试已在订货会上初见成效,其标志是尽管没有特别轰动的热点书、畅销书,书店方面的总订数依然上升了,各类图书的销量相对平均;书店进货、添货明显表现为心中有数、订货稳重、目的性强,一个书店一本好书的订数可达500册,这是以往少有的情形, 表明了图书市场经过几年的整合正趋成熟稳重,不再盲目浮躁。一位来自广东的发行老总直言:“出版社不要咬牙抓什么一本两本畅销书,要靠整体的提高。你出的书都好,整体效益自然就上去。”
网络出版 势不可挡
电子出版物首次“亮相”图书订货会,电子商务、网络出版与发行成为图书业新的热点。10家电子出版物单位以及软件公司的加盟与会,大会期间多个网络与出版的展示会、研讨会,以及各种网络文学“下网”成书的促销宣传,使得本次订货会成为我国图书出版进入网络时代的第一步。作家出版社隆重推出的“文侠小说”《智圣东方朔》,上下两卷90多万字、网上受访超过10万人次,在会上订货33000余册; 社科出版社精心策划了“网络文丛”系列,首批发布网上青春小说合集《旧同居年代》和网络新生代作家安妮宝贝的《告别薇安》两种,力争占得风气之先。网络服务于出版方面,“人民时空网”有计划地展开一系列动作:把参展出版社的3万余种书目全品种上网, 并制成光盘以便利各方面的检索、交流、订货、结算;在现场开通网上图书订货系统、设置20台电脑,显示其快捷方便的优越性能;与全国美术出版社联合发行集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协议”,为其50家成员提供技术服务。他们表示:网络出版在我国刚刚起步,现阶段还不能赚钱,但前景远大。目前不能等待而要推动其发展,使出版社和书店熟悉、应用网络,同时不断提供有价值的服务,促进市场尽早地发育、成熟起来。新闻出版署发行管理司副司长艾立民着眼点更为深广,他指出我国进入WTO 在即,一旦文化市场开放,我们的文化产业将在知识产权、服务权诸方面处于弱势;具体到图书出版业,发行交流不通畅,信息、交易方式落后等都会严重妨害我们的竞争应变能力,因此加快图书网络的建设,是对抗外来文化资本压力所凭借的必不可缺的物质基础。图书出版界提出5 年后要增长到1000个亿(现在是700亿),电子商务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