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栽培鸡腿菇新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技术论文,日光温室论文,鸡腿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形似鸡腿、味胜鸡丝而得名,含有丰富的氨基酸,有增进食欲、降低血糖、治疗痔疮的功效,是一种食、药兼用菌。
由于鸡腿菇有不覆土不出菇、菌丝抗逆性较强的生理特点,可采用塑料大棚畦式直播栽培,覆盖黑色棚膜再加遮阳网,黑膜棚比室内遮光更便于控制光照,有利于优质高产。
现将栽培方法介绍如下:
一、栽培要点
1、栽培温度。根据鸡腿菇生长温度范围,一般以秋季栽培为主,5—8月份制种,9月下旬至11月份出菇,第二年3—6月份仍可出菇。春季栽培一般在1月份制种,4—6月份出菇。
2、培养料配方。以100平方米计算其干料用量:稻草17500公斤,尿素25公斤,硫酸铵25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石膏75公斤,菜饼125公斤,石灰50公斤,碳:氮为33∶1。
3、建堆发酵。选排水方便,靠近水源,避风向阳的水泥地建堆。培养料堆制在8月初进行,按5—4—3天式发酵翻堆即可。做法:先铺上1层20厘米厚、1.5—2米宽预湿好的稻草,按稻草、尿素、硫酸铵、过磷酸钙、菜饼的顺序逐层上堆,翻堆3次,石膏、石灰在第2次、第3次翻堆时分2次加入,最后一次翻堆时调整含水量在60%左右。
4、建畦直播。挖深约0.2米、宽1—1.5米的菌畦,灌水并渗透后,每平方米畦面撒施150克生石灰粉,上料前先在畦底撒一层菌种,用种量约占总用种量的20%,铺一层厚约10厘米的培养料并稍压实,在料面上均匀撒一层菌种,约为总用种量的30%,然后再铺一层厚约10厘米的培养料,稍压实,使料面总厚度为20厘米,再将剩余菌种采用穴播法播种于料面下,使其与料面持平或略低。播种完后,将料面整平、压实,覆土厚约2厘米,并喷水至覆土湿透为止。此后盖上一层报纸、一层薄膜,温度计插于料面下10厘米用以检查料温。一般播种量为干料的15—25%,应在早、晚进行播种。
5、发菌管理。播种后第四天开始,每天掀动一次覆膜使其通风换气,注意10—12厘米料温不得超过35℃,最好保持在30℃以下。料温过高时除加大通风外,可掀开报纸往料面适量喷水降温,但空气湿度应保持在75%左右。
6、覆土调水。在正常情况下,播种后15—20天,覆土表面布满鸡腿菇菌丝时,再在其上覆土厚约3厘米,覆土材料采用稻田土或菜园土,pH值在7左右,土粒大小为1—2厘米,并喷水至覆土最大持水量,重新覆盖报纸、塑膜等,令其继续发菌。待见覆土上长满一层菌丝时,掀去报纸,加大棚内通风和相对空气温度以及光照,促使菌丝良好生长。
二、出菇管理
1、通风。子实体生长阶段需良好的通风条件,是鸡腿菇的重要特性之一。气温较低时需在9∶00—15∶00敞开通风,若温差较大(如10月份),可利用晚上敞开通风口或掀开棚膜予以通风。
2、温、湿度。出菇阶段要求棚内相对空气湿度在80—90%左右,最适温度为20℃左右。增加湿度的办法,是往地面浇水、墙面喷水、空中喷雾等,不可直接向菇沐灌水或向子实体喷水。
3、光照。鸡腿菇子实体生长所需光照,在六阴四阳条件下生长较好,随着光照的增强,子实体老化速度相对要快一些,色泽变化也大。
三、采收后的管理
1、采摘时期。当子实体长至七分熟时,手捏上部不软、无空隙、无鳞片翻卷现象、菌盖部分呈光滑洁白状或极少褐色斑点,此时需及时采收,切不可待其充分成熟,一旦鸡腿菇开伞后,便失去食用及商品价值。
2、采摘方法。鸡腿菇采收时,要连“根”拔起,不可切断菇脚留在覆土内或基料上。采收时手持菇柄,旋转拔起,随即清理菇脚泥土杂物,即为初级商品菇。
3、收后管理。采收后及时整理畦面,凹洼处补土、整平,根据干湿情况,每平方米畦面浇灌约2—5公斤肥溶液。肥液配方为:每100公斤清水中加入尿素、磷酸二氢钾各1公斤、红糖0.5公斤,充分搅拌溶化后即可使用。然后再用清水将覆土喷透,重新覆盖报纸待用。此后管理可参考前述。鸡腿菇每投料栽培一次,可收3—4潮鲜菇,一般生物效率为10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