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启清
广州市公用事业规划设计院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迅速,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给水排水工程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市政给排水能够为城市居民的生活提供便利,优化城市的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市政给排水设计的科学性,成为了相关单位研究的焦点问题。结合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过程中特别重要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以提高城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结合规划实践,简要介绍现有的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和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特性。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设计和规划
1引言
市政给排水设计工作非常重要,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稳步提升,使得城市环境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需要注重市政给排水的优化设计,以此满足多方需求。当前,市政给排水设计工作的情况不尽如人意,在设计中始终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比如设计初衷与基本需求相互脱节,尚未全面考虑到目前初期雨水截留、超标雨水的应对措施等多种问题频现,严重的影响到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对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起到了阻碍作用。
2市政给排水设计的主要内容及规划原则
2.1发展要因地制宜
我国的水资源丰富,但淡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近年来,由于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干旱已经造成我国的水消耗明显下降,再加上人们的过度开发和严重的“不可控”的污染,水质下降已经成为现实,许多城市水质性缺水程度非常严重,城市的居住环境也让人难以想象。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遏制和解决,就会给城市的健康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有必要转变思维,供水和排水相结合的整体考虑,供水和排水系统工程的建立(见下图1),以达到节能的目的,提高水资源利用水平和回收。做好相关工作,充分利用我国独特的地形,制定合理的改造和建设规划,使居住环境更加贴近自然,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愿景。建立评价与预测方法,完善水质评价分析标准,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率和经济贡献率。
图1 城市市政给排水工程
2.2 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从城市化进程来看,在国家的经济环境和客观条件下,一、二线城市的城市建设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同时,由于人口压力小,二线城市往往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要实现市政给排水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宏伟目标,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给水排水工程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城市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基于最小干扰生态系统的原则,统一调配和利用好水资源,使城市更具活力和张力。
3给排水设计及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3.1排水工程规划设计不能与时俱进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政府在大部分地区的排水系统规划与时俱进的工程设计、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用地面积和资金难以满足要求,排水管线规划未能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的发展现状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无法跟上城市建设发展的步伐,不能满足当地洪涝控制的具体要求。
3.2城市排水系统严重不足
市政排水系统功能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防洪排涝、控制工厂生产废水还有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放。随着城市化不断发展,硬底化面积的不断扩大、河流湖泊面积的不断减少等对城市的雨水排放产生了十分恶劣的影响,致使城镇的滞洪、蓄洪功能呈现持续下降,泄洪能力和湖泊调节涝水的能力无法满足现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需要。而且部分占据自然水体的建设项目,时常会易出现诸多排水问题。目前我国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正在猛烈扩张,径流系数增加,越来越大的径流量致使积水现象更加严重。一些区域的排水设施原本可以满足规划设计要求,但是随着环境的恶劣程度愈演愈烈,原来排水功能较好的地区也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
3.3水资源规划缺乏合理性
水资源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水资源的开发、水资源的预测、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等。我国部分地区的水资源丰富,但水资源的总体分布和水质是令人担忧的,加上部分地区的设备和技术较为落后,观念陈旧、复杂的地理环境等原因,水资源不能有效发挥。城市规划过程中水资源规划不合理、缺乏协调性和科学性,影响供水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4优化市政给排水设计与规划的措施
4.1建立自上而下的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系统
目前绝大多数的城市均未形成统一协调的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系统体系,市政施工图与专项规划及控制线详细规划脱节,专项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及控制线详细规划脱节。目前急需建立一个自上而下的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系统,首先通过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主要的给排水设施及干管的布局;再通过给排水专项规划进一步论证给排水设施及干管的合理性,并细化次干管的布置;再结合控制线详细规划中的路网及用地人口等数据,进一步优化专项规划中确定的给排水设施和管网的布局规划;最后在控制线详细规划的指引下,结合现状管网及地质勘探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给排水设计方案。
4.2在充分分析总结现状管网资料的基础下进行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
在以往的城市建设过程中,由于部门管理经验的欠缺,绝大部分城市的地下管网的统计几乎为零,以至于在市政给排水的规划设计过程中,无法摸清埋于地下的给排水管网的真实情况。规划设计单位在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控制线详细规划或给排水专项规划时,由于缺乏现状统计资料,就无法提出契合城市发展的给排水规划方案。
目前大部分城市都在进行地下管网摸查工作,有了地下管网普查成果作为基础支撑,在编制城市总规、控规及给排水专项规划时,设计人员务必要结合现状管网情况,提出一个契合实际的最优方案。
市政给排水系统的建设在水资源建设工程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市政给排水的设计和规划是城市给排水工程的重要环节,我们在设计和规划时候必须要结合实际,规范建设过程,最大程度的优化其设计方案。另外,在市政给排水设计和规划中,地下设施,城市规划和建设情况,水资源分布和雨污水实际情况等重要因素必须要全部考虑进去,这样才能做到全方位一致,为城市给排水工程做好保障。
4.3协调区域供水,加大雨水利用及再生水应用力度
在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和规划中,不能够破坏水资源和供水之间的关系,因为水平衡也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匀,不可避免的会在时间空间上对城市供水产生影响,若某个地区出现缺水情况,就会影响到水资源的分配。为了让水资源分配平衡,需要我们对不同的区域用水量进行比较准确的预估,结合对农业,生活生产用水的预测,江河湖泊的储水量进行水资源配置。从大的层面来讲,对给排水工程的合理规划,对水资源的合理调度,才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除此之外,相关主管部门应该在倡导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同时,加强供水规划和管理,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规划质量,改善居民用水情况,让城市供水系统建设更加科学合理。
目前城市的雨水利用率较低,急需加强对雨水资源化利用的力度。雨水资源化利用主要通过居住用地、公用及商业设施用地、道路雨水的收集利用等措施实现;居住用地、公用及商业设施用地的雨水利用主要通过雨水通收集屋面雨水、道路及绿地雨水经处理后导入地下雨水池等途径加以收集利用;对于道路雨水的收集利用,可在道路红线内布置低洼绿地、植被浅沟等处理措施,在道路红线外的公共绿地中设置形式多样的措施组合,如分散式的雨水花园、低势绿地、植被浅沟,以及集中式的雨水湿地、雨水塘、多功能调蓄设施来对道路雨水进行处理与利用。
目前城市再生水的应用也尚未普及,污水厂经深度处理后达到回用标准的再生水资源,通过管道、输配设施及水车等输送用于市政杂用、工业农业、园林绿地灌溉等用水,再生水是未来城市重要的水源之一,加强再生水的应用,可有效缓解城市水资源的紧缺形势。
4.4加强污废水和初期雨水截留
目前全国很多区域都存在有水质性缺水的问题,比如说位于广东省的练江流域,目前很多水体的水质都是劣五类,存在严重的水质性缺水问题;要想解决水质性缺水的难题,首先必须加大对污废水的截流处理,逐步改善自然水体的水质标准。初期的雨水径流往往夹带大量的污染物质,对自然水体的水质也是有很大影响的,必须结合海绵城市的建设,加大对初期雨水截留和处理设施的建设力度。
5结束语
市政给排水工程对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优秀的规划和设计方案是老百姓生活质量的保障,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可以促进社会和谐。在此,我希望有关专业人士进行多方面考虑,总结出一套完整,有效,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应用在市政的给排水工程中,提高市政工程供水排水的能力,为百姓提供更方便的服务。
参考文献:
[1]罗水金.浅谈市政给排水设计与规划中常见问题分析[J].四川建材,2007(4):264~266.
[2]薛 鹏.市政给排水设计与规划中常见的问题分析[J].中国民居,2013(10):8~9.
[3]李文艳.市政给排水设计与规划中常见问题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8):51~52.
[4] 万树兴 , 靳晓航 , 潘静 . 城市市政给排水的总体规划设计 [J]. 工程技术研究 ,2016,(7):191.
[5] 吴思辰 . 市政给排水设计的发展及设计思路分析 [J]. 住宅与房地产 ,2017,(3):246.
[6] 宋桂栋 . 市政工程给排水设计合理性问题研究 [J]. 住宅与房地产 ,2017,(6):148.
[7] 楚道龙 . 机场航站楼给排水消防设计研究[J]. 南方农机 ,2017,48(14):49+70.
[8] 戚耿斌 . 市政给排水管道不开槽设计及施工技术探索 [J]. 工程技术研究 ,2017,(11):233+237.
论文作者:邓启清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9
标签:给排水论文; 市政论文; 水资源论文; 城市论文; 雨水论文; 规划设计论文; 管网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