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践行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论文_姚洪斌

浅议如何践行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论文_姚洪斌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满县第二中学 222000

一、校长应勇于担当素质教育的责任

温总理曾说:“让教育家办学,我这里所说的教育家他们可能不是某些专业的专门家,但是他们第一热爱教育,第二懂得教育,第三要站在教育的第一线,不是一时是终身。”温总理的一番话不仅道出了要办好一所学校,校长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条件,而现实中,大多数校长应该都具备了这些素质。但在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方面,依然有许多校长不得不违背办学的初衷,违背作为一名校长应承担的责任,特别是为国家未来育人,对学生终身发展的责任。教育的功利性依然弥漫在每一所学校,从而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忽略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昧着良心地去迎合家长的企求,迎合主管部门的扭曲的考核。政绩观、功利性忽略了学校的长远发展:应试教育盛行忽略了学生的终生发展。许多校长都很难独善其身,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对国家、对民族的未来负责,迎合现实的短视行为,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育教学。谁应担当起素质教育的重任,每一位校长义不容辞,每一位校长,不但要成为名义上的教育家,更要成为行为上的教育家。用实际行动践行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要能摆脱一切环境因素和干扰,将素质教育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核心和灵魂。学校教育如果偏离这一中心,将很难培养出合格的创新型人才。

二、落实新课改,以推动素质教育

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已经六、七年了,不管是新的课程改革还是规范办学行为的一系列要求,都是为了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从课程设置到课堂教学的变革,从实行学分管理到对学生实行综合素质评价,从多个环节推进中学教育教学的改革,推动着素质教育进一步实施,而作为学校教育引领者的校长应紧紧跟上课程改革步伐,利用课程改革的契机,认真落实课程改革的每一项工作,以此来推动学校的各项工作为素质教育服务,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学校要严格规范进行学分的认定,以促进每一位学生能按课程计划修完所有课程,特别是选修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只有严格学分认定,才能保证学校按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计划完成教学任务,才能促使学生完成一些与高考不太关联的课业任务,才能保证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学校每学期都要对学生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综合素质评价活动,发挥评价作用对学生发展的促进和引导作用。学校要将综合素质的评价充分运用于学生评优表彰,并能为高考选拔人才提供第一手资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照一个社会主义公民的要求,对照评价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修正完善自己的言行,培养良好习惯,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锻造良好的个性品格。也只有这样的教育,才会使学生受益终生。

三、整合课程资源,保障素质教育

课程资源错综复杂,除了国家课程和部分地方课程外,学校应着力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资源,并进行彻底的课程整合,以培养学生的素质为出发点,通过系列的课程资源,去熏陶感染培养学生的完善人格和道德情操。第一,学校要积极挖掘课程资源,广泛拓宽育人渠道,为学生搭建平台,提供更多的实践岗位和机会,让学生充分体验生活,走进社区,融入社会。学校应广泛地与社会各界、各单位建立友好的联系,让他们提供更多的让学生参与、观摩和实践的场所、机会和条件。如走进农村体验农民的耕作;走进工厂体会现代化的大生产;走进法庭接受法律教育,体会司法公平、公正;走进社区服务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社会的精神。第二,学校要将各种活动,特别是许多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等纳入课程管理之中,并进行学分的量化考核,一方面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依据。另一方面纳入学分累积作为学生毕业认定的依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和推动各项活动课程的开设,保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各项措施的落实。第三,要着力培养一批一兼多能的教师队伍。教师不仅要教好自己的专业课,更要能学有专长,在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中担当指导、组织甚至是教练的作用,特别是要能成为各种学生社团的指导老师,保证各种学生社团工作的有效开展。为此,学校也应该加强师资培训,让更多的老师身怀“绝技”,学有专长,为各种学生社团活动技术和专业实践提供保障。

四、实行学生自制,在自我管理中提升学生素质

学校管理,学生色不应是旁观者,更不应是被管理者,而应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学校管理的每一个环节,让他们争当管理的主人。学校本身就应该是学生实践的重要场所,是学生展现自我的大舞台。一个学校就是一个社会,学校应将学校管理的许多环节进行拆分,行成各种条块,分配给各责任团体。学生的自我管理,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协调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校要敢于、善于放手发动学生,让校园真正成为学生的校园,让学生管理成为每一个学生自己的事。只要我们努力去拓展空间,就会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不仅能提高学校管理效能,而且能培养学生全面素质,更能帮老师从繁重的常规管理中解脱出来,以更饱满的精神和精力投入到教学和教学研究之中。

国家未来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学校教育责任义不容辞。作为校长更应站在国家、民族振兴的高度,本着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态度,摒弃功利主义,要排除外界的干扰而独善其身,严格按教育规律办事,做一个睿智而且负责任的校长,担当起素质教育的重任。

论文作者:姚洪斌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12月总第16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4

标签:;  ;  ;  ;  ;  ;  ;  ;  

浅议如何践行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论文_姚洪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