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效用价格比:基于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比较优势模型_完全竞争市场论文

相对效用价格比——基于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比较优势模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效用论文,不完全论文,价格比论文,比较优势论文,模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修回日期:2008-04-30

中图分类号:F1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301(2008)04-0052-08

一、引言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二战”前以李嘉图[1]的比较成本论与赫克歇尔和俄林[2]的要素禀赋论为代表的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以完全竞争市场假设为立论前提。在其模型中,产品没有差异性、无消费者偏好、不存在规模经济,运输成本及交易费用为零,因此,比较优势仅仅取决于相对价格,相对价格仅仅取决于相对成本,相对成本又仅仅取决于相对要素生产率与相对要素价格。古典理论的高度抽象与严格的条件假定,使其难以经受住经验实证,所以“里昂惕夫之谜”(Leontief Paradox)的出现就在情理之中。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诸多解说也不可能揭开这个谜底,因为在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框架内,是无法充分说明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贸易现象的。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第二个时期是“二战”后的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主要代表有Dixit和Norman[3]、Krugman[4]、Grossman和Helpman[5]等人的新贸易理论,杨小凯[6]的内生国际贸易理论,Porter[7]的竞争优势理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共同特征之一,就是以不完全竞争市场为前提。但它们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并未形成一个一般性的分析框架。例如,产业内贸易理论引入了产品的异质性,因而抓住了不完全竞争市场的一个重要特征,但其构建的诸多异质模型,显得零散而片面。竞争优势理论将微观企业竞争优势、中观产业竞争优势与宏观国家竞争优势统一起来,构建了一个极具兼容性的分析体系,但并未形成一个简单而严谨的形式化了的经济学理论平台;二是抛弃了“比较优势”这一古典学派的核心范畴。产业内贸易理论以规模经济取代比较优势,迈克尔·波特以“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否定比较优势,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则主张向亚当·斯密“绝对成本论”(Absolute Advantage)的理性复归。

关于比较优势理论,国内存在着两派不同的观点:一是全面否定比较优势原理,其主要代表有高鸿业[8]和洪银兴[9];二是仍须坚持比较优势原理,其主要代表是刘力[10]和林毅夫[11]。事实上,正如克鲁格曼所指出,人们在选择实证指标和运用比较优势概念时常表现出理解或认识上的偏差甚至谬误[4]。最主要的谬误之一就是认为,只有当一个国家的生产率达到足以在国际竞争中立足的水平时,它才能从自由贸易中获益。其谬误就在于将相对价格优势与绝对价格优势混同了。以竞争优势否定比较优势是国际贸易理论甚至是经济理论的一种倒退。比较优势的实质是以机会成本或替代成本反映的资源优化配置。只要存在着选择,就会存在机会成本,也就有一个比较优势或比较利益的问题。因此,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比较优势是不可否定的。但我们也不可能固守古典学派的比较优势理论。因此,我们只有整合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新贸易理论以及现代的竞争优势理论,整合基于完全竞争市场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基于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国际贸易。其核心就是要整合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价格优势与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非价格优势。正是基于以上考虑,本文试图通过引入“相对效用价格比”(Relative Utility Price Ratio)的概念,在以上提出的问题中寻求一种研究视角。

二、相对效用价格比:一个一般性的分析框架

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产品是“无差异”的,不存在消费者的偏好问题,因此,产品优势就是其相对价格优势。但在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产品存在差异性,也就产生了消费者的偏好问题。这时相对价格优势无法全面准确地反映一国在某种产品上的比较优势了,要求我们从不完全竞争的新视角重新审视比较优势的定义。消费者之所以愿意为某一产品支付一定的价格,是因为这种产品能够为他带来买方价值或效用(Utility),并且他对这种效用的估价要大于或等于他为此支付的价格。由于产品存在差异,这就产生了一个效用价格比的问题。假如,A、B两国都生产同一种产品X,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产品是同质的,且消费者偏好与需求结构无差异,如果A国的生产成本低从而销售价格较低,则A国在X产品上有优势。但在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产品存在差异,如果B国的X产品尽管成本或价格要高于A国,但因其独特性给消费者带来了额外的效用或产生了较大的买方价值,则A国在X产品上不一定具有优势,这要取决于B国X产品给消费者带来的额外效用或买方价值。如果这种额外效用或买方价值高于其溢价,则B国比A国更有优势,反之,如果这种额外效用或买方价值低于其溢价,则A国在X产品上仍具有优势。

根据以上公式,由相对效用价格比决定的比较优势的变动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相对效用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相对成本或相对价格降低所形成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是在相对效用提高情况下,相对效用价格比提高所形成的比较优势。

三、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相对效用价格比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产品是“同质”(Homogeneity)的,所以不存在效用的差别,各国进行生产和贸易的“基准”(Benchmark)是比较优势,其中包括李嘉图的机会成本概念和赫克歇尔及俄林的要素禀赋因素。此时,效用价格比中的效用(U)为一常数,在这里我们假设U=λ,此时的效用价格比则变为λ/P,一国的比较优势完全取决于要素价格和要素生产率,所以国际竞争体现为价格竞争,没有非价格因素。同时,我们假设生产成本等于产品价格①。

(一)要素生产率对相对价格的影响

大卫·李嘉图模型假定各国只使用一种要素,同时要素资源禀赋一定,所以要素价格是给定的。因此,在世界工资率相等的情况下,各国产品的相对成本只取决于其相对要素生产率,从而比较优势取决于以相对要素生产率为基础的机会成本大小[1]。

(二)要素价格(禀赋)对相对价格的影响

四、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相对效用价格比

(一)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相对生产成本价格对相对效用价格比的影响

按照传统的效用函数,Y=U(x),x代表消费的商品数量,而x=m/P(m代表消费者的收入,P代表该商品价格),可以得出间接效用函数为Y=U(m,P),效用函数相对收入非递减,相对价格非递增。因为对于效用函数,任何单调变换都代表同样的偏好关系。我们假设收入一定,即收入为一常数(m=η),此时效用只与商品价格有关。在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价格的变化会导致效用的波动,由此我们不妨设定效用函数为

(二)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相对规模经济和相对交易成本对相对效用价格比的影响

Graham[12]和Ohlin[13]已经意识到规模报酬对贸易方式的影响,而一些规范的模型则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新贸易理论经济学家Krugman[14]、Lancaster[15]以及Helpman[16]建立。

按照新贸易理论的思想,我们认为规模经济通过减少产品的平均成本,从而提高一国的比较优势。参照鞠建东等[17]介绍的成本函数,假设某产品的总成本函数为:TC=f+cy。其中f为生产该种产品固定成本(研究与发展成本,管理成本和广告成本),c为产品的边际制造成本,y为产品的生产数量(y>1)。假设厂商生产没有利润,则产品的生产价格等于平均成本,表示为P=AC=TC/y=f/y+c这是一个规模报酬递增的最简单的成本函数。同时,我们进一步假设,交易费用影响资源配置效率与经济发展路径,即存在交易成本,则价格成本函数变为P=AC=(1+k)TC/y=(1+k)f/y+(1+k)c(其中k为交易成本系数,0<k<1)④;k越大说明交易成本越高)。由上文基本假设我们得到:

按照现代贸易理论学家的观点,要形成规模经济,需要实现专业化的分工,而专业化分工产生交易成本,这就造成了一个“两难境地”(Dilemma)[5]。当我们将交易费用和规模经济同时考虑进效用价格比框架下时,我们将比较清晰地看到其中的机理。我们首先分析两个国家一种产品条件下的效用价格比的变动。由(6)式和(7)式我们得知,在y和k都比较小的时候(即一国刚开始生产某种产品时),交易成本对效用价格比的影响强度大于规模经济。然而,随着y和k的增大,由于y对P产生的递增加速度影响,而k则是均匀加速度影响p。这导致随着生产的深入,规模经济对效用价格比的影响逐渐加强。所以,如果一国在生产某种产品上由于历史原因,形成“先入为主”的优势,那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种优势将加强。假设世界上有A国和B国两个国家,两个国家同时生产同一种产品;两个国家的生产技术一致,即两国的基本成本函数相同;两国的资源禀赋情况和要素生产率一致。同时,为了简化问题和突出研究重点,假定商品效用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

这说明,由于A国的信息成本、谈判费用与制度磨合成本等的下降,交易成本减少,导致A国同样在此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该产品。如果A国的生产规模增大的同时交易费用也上升了,这就要根据(9)式作具体的分析。同时,如果规模经济和交易费用的变动通过价格还影响到效用时,我们可以参照本章第一节的方法进行处理,即考虑规模经济和交易成本通过直接影响p,以及借助影响P的效应而影响到u两条路径影响效用价格比,在此不再具体说明。

如果,A国和B国在生产X产品上的数量都上升了,因而引发生产成本价格同时下降,这时就要具体分析双方生产数量变化的程度:如果B国生产X产品的数量增加幅度很大,引发的效用价格比上升的加速度也足够大,从而迅速扭转在生产产品X上的劣势,而A国增加生产的X产品不够多时,同样可以引起贸易分工的逆转。相对交易成本对相对效用价格比的影响分析和以上相对规模经济分析基本相似,不再赘述。

(三)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相对技术能力对相对效用价格比的影响

不完全市场条件下,通过技术创新决定比较优势的变动有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通过创新,以产品的独特性增加了消费者的效用并因此而获得“溢价”(Premium)[7],同时,创新也导致了成本与价格的提高,但创新获得的溢价超过了创新成本,从而使整体成本下降;另一种情形是创新以产品的独特性增加买方价值或消费者效用的同时,又有效地降低了产品成本或价格,从而显著地提高了相对效用价格比,形成了比较优势,其核心因素就是技术[5]。在本文中,我们为了突出研究重点,只考虑到第二种因素。假设技术(A(t))进步会降低产品价格(P);此外,技术进步对效用(U)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它可以直接提高产品的效用,另一方面通过影响价格降低增加产品效用。技术创新只影响商品的价格,从而产生同质商品的不同价格,也就是形成商品在价格上的不同质,从而影响效用。

从(10)式和(11)式我们可以得知,如果技术创新只影响商品价格,随着技术进步,产品的效用会直接增加,但是加速度是递减的。然而,在效用价格比框架下,技术的进步会使效用价格比加速度增加,说明即使只考虑供给方面的因素,即技术创新只直接影响商品价格,技术对效用价格比的影响度仍然很大。下面,我们在模型中介入需求层面的消费者效用,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向考虑技术进步对相对效用价格的影响。假设技术创新不但节约了产品的生产成本,而且创新以产品的独特性增加买方价值或消费者效用。由此,技术创新可以直接对消费者效用产生影响,从而对效用价格比产生更大的影响。

由(13)式我们可以看出,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向来考虑比较优势时,技术对效用价格比的影响也是正向的,而且加速度大于零,即技术进步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极大促进效用价格比的增大。下面我们比较一下在只考虑供给条件下和综合考虑供给和需求双向条件下,技术对效用价格比影响的程度。因为有假设0<P<a,βA(t)>,0<λ-A(t)<a以及1<A(t)<λ,由(11)和(13)我们不难得出:

(14)

由(14)我们可以得出,在综合考虑供给和需求时,技术对效用价格比的影响明显强于只考虑供给条件的情形,这说明效用价格比在用技术解释生产的比较优势上,整合了需求层面的分析和供给层面的分析,并给了一定的扩展。

如果A国在生产X产品上技术进步的幅度小于B国,那就要具体分析B国在生产X产品上的技术进步引起的效用价格比加速增加的程度是否可以抵消初试状态的比较劣势和A国同时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竞争。如果可以,则B国可能专业化于X产品,A国专业化于Y产品,国际分工发生了逆转,反而反之。

五、结论

贸易基础和贸易方式仍然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一个重点议题,而这个议题争论的焦点是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否在现代同样有效。传统的狭义比较成本优势概念无法整合竞争优势和新贸易理论中决定国际贸易基础的新因素,但本文中扩展后的比较优势概念或称相对效用价格比决定型比较优势概念在逻辑上可以较好的整合竞争优势理论和新贸易理论。如图1。

由图1和本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以机会成本概念为核心的比较优势理论仍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但以完全竞争市场为假设前提的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必须发展与创新;(2)产业内贸易理论、内生贸易理论及竞争优势理论对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但并不能否定比较优势原理;(3)以相对效用价格比定义的比较优势模型可以整合传统比较优势与现代竞争优势、需求层面的分析和供给层面的分析、完全竞争市场下的价格优势与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非价格优势、静态比较优势与动态比较优势,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国际贸易分工基础的理论分析框架。

尽管相对效用价格比分析框架的理论包容性较强,但是本文的分析还有一些不完整之处。首先,我们并未展开以相对效用价格比作为分析基础的贸易福利分析,并且未就多国多产品情形下的相对效用价格比决定模型进行扩展论述。其次,本文没有就图1中各种影响相对效用价格比的因素进行细化分析,对于效用价格作为一个经济学概念的深入逻辑分析不够彻底。最后,以效用价格比为分析框架对中国对外贸易的经验研究以及对策研究也没有在本文讨论。之所以存在以上不足,是因为在本文中我们只试图提出相对效用价格比的分析框架,并不作过多的扩展延伸;同时,本文模型中很多假设条件和现实有一些差距,这是为了抽象掉现实中影响我们分析的干扰因素,使模型针对性更强。当然,模型存在改进之处。以上提出的不足之处和扩展的可能性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图1 相对效用价格比的决定框架

注释:

①本文中,此假定条件一直沿用,所以下文不再重复。

②在本文我们统一使用这一效用函数,其特点是U′(P)<0,且U″(P)<0,说明效用对价格的非增性,以及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

③本文中我们是在一定取值范围内来讨论效用价格比的概念,所以加速度的增加也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增加,不会造成效用价格比的无限大。下文中如果涉及此类问题,不再作假设。

④为简便分析,仅将交易成本对效用价格比的影响用变量κ来表示,这与现实生活相去甚远,是十分抽象的简化。

⑤在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中,规模经济的形成是一个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稳态,它与各国的需求偏好等经济因素以及文化、地理、风俗习惯等非经济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标签:;  ;  ;  ;  ;  ;  ;  ;  ;  

相对效用价格比:基于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比较优势模型_完全竞争市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