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外墙裂缝处理论文_朱星星

江苏南通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南通 226200

摘要:本工程地下室外墙有竖向裂缝存在,根据分析研究应为混凝土浇筑后硬化过程中收缩引起的干缩裂缝.不影响结构的承载力和安全性,但是对地下室的结构耐久性和防水造成影响,通过采取措施,避免日后渗漏隐患。

关键字:地下室外墙;混凝土收缩;裂缝;注浆

1 工程概况

某工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高层,东西主楼为框架-核心筒结构,裙房及地下车库为框架结构;为高层综合楼建筑,含酒店及办公两种主要功能。包括东西两座塔楼,中间以裙房连接,塔楼地下2层、地上14层,建筑高度60m,裙房4层,建筑高度24m。

本工程南侧基础类型采用独立桩基承台+防水板基础形式,防水板厚度为500mm;北侧基础类型采用桩筏基础,筏板厚度为500mm;塔楼核心筒区域采用桩筏基础。地下车库外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抗渗等级P8,厚度为400MM。地下车库外墙防水做法为2厚高分子强力交叉膜湿铺自粘防水卷材+3厚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防水层Ⅱ型,保护层采用60厚挤塑聚苯板。

2 地下室外墙裂缝概况

裂缝出现的时间较早,在墙板拆模时裂缝便已出现。裂缝出现具有规律性,地下室外墙两端附近裂缝很少,而墙长的中部附近裂缝较多,较多裂缝为垂直于底板平面,出现在每段墙长中部或柱墙刚度变化较大部位,柱侧较少。负一层和负二层外墙板迎水面和背水面均有裂缝分布,裂缝一般高度接近墙高,宽度不一。地下室裂缝有表层裂缝,也有贯穿裂缝,施工人员选取地下室有代表性的裂缝凿开,发现裂缝深度在5mm~10mm,说明裂缝为表层裂缝,但也有部分裂缝在下雨天有渗水现象,说明该部分裂缝为贯穿性裂缝。

目前发现东侧外墙中部裂缝较多,其余几侧外墙裂缝偏少,且多为细微裂缝,长度不一,且在靠近后浇带区域裂缝基本没有,大多在后浇带与后浇带之间的中部。裂缝分布较有规律,裂缝基本上呈竖向分布,长度基本与混凝土分段浇筑高度相等,裂缝间距在3~5m左右,裂缝宽度较均匀。

3 地下室外墙裂缝的处理

就地下室裂缝进行分析,现场地下室外墙的裂缝应为混凝土浇筑后硬化过程中收缩引起的干缩裂缝。不影响结构的承载力和安全性,但是对地下室的结构耐久性和防水造成影响,必须对裂缝进行聚氨酯灌浆处理。

现场采用斜孔处理法对外墙板外侧裂缝进行聚氨酯注浆液注浆堵漏处理,达到止漏目的,回填后如再出现外墙渗漏现象再在外墙板内侧进行补注浆防渗漏处理。

4 堵漏材料

针对目前市场上诸多的注浆堵漏材料,性能较好的有水性聚氨酯注浆料和单组份油溶性聚氨酯化学注浆料两种,其各自成分及特点如下:

4.1 水溶性聚氨酯灌浆材料

水溶性聚氨酯浆料的特点是易分散于水中,遇水自乳化并进行聚合反应。凝结后具有较好的抗渗性、耐低温性和一定的弹性,对岩石、混凝土等具有良好的粘聚性能,灌浆后对水质无污染,其次凝结物具有弹性和膨胀止水的双重作用。水溶性聚氨酯灌浆主要有以下几个优点,具体见下表。

序号优点

1可在大量水存在的条件下与水反应,固化后形成不透水的固结层,可以封堵涌水。

2固化反应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封闭的注浆料中初期的气体,压力把低黏度浆液进一步压进细小裂缝深处以及疏松的孔隙中,使结构缝隙填充密实,后期的气泡包封在胶凝体中,形成弹性固化物。

3在渗水量大的裂缝处理中,常选择快速固化的浆液,它不会被水冲稀而流失;形成的弹性固结体,能充分适应裂缝的变形。

4注浆液可调黏度,可注入1mm以内的细缝;注浆固化速度可调节、损伤简单。

5注浆设备少、投入费用低。

  

4.2单组份油溶性聚氨酯注浆料

单组份油溶性聚氨酯注浆料遇水后化学反应后产生气体,体积膨胀并生成一种不溶于水并具有一定强度的发泡体,一般用以防水堵漏,也适用于加固补强。

本工程对地下室外墙板采用油性聚氨酯注浆液进行注浆堵漏,利用注浆设备将注浆液注入到混凝土裂缝内,使注浆液沿裂缝进入到所有缝隙并使之填满,达到止漏目的。采取对渗水部位缝隙内进行注浆,以达到长期的堵漏效果,并且防止渗水对混凝土内钢筋的锈蚀。

5 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检查裂缝位置→裂缝缝口的表面清理→钻孔→安装灌浆接嘴→灌注聚胺脂浆料→检查→拆灌浆嘴→清理→验收

⑴ 清理墙面,用钢丝刷清除缝口及缝口两侧的灰尘和污垢。

⑵ 裂缝部位表面处理后,将注浆嘴埋在裂缝的交叉或弯折、两端处。埋设距离为150~300mm,窄缝应加密,宽缝间距可稍大,在裂缝旁3~4㎝处与基面保持45o角钻孔,孔径为注浆嘴的直径,然后在钻完孔的地方安装注浆嘴,安装时要尽量深设,外露1~1.5㎝于墙表面拧紧。

⑶ 注浆前检查注浆机和注浆管的使用工况,检查结浆嘴的强度,疏通裂缝,根据裂缝的宽窄、长短、深浅、环境温度及注浆时的注浆速度等因素配制浆液,配制完的浆液应在2h内用完。竖裂缝的注浆顺序为由下向上进行,单孔逐一连续进行。注浆采用电动注浆机进行,并在注浆管的一端安装压力表,一般注浆的压力为2~4Mpa,当注浆各孔段的进浆量小于5L/min,并达到压力后稳定10min后注浆结束,然后进行下一处的施工。

⑷ 注浆结束后,拆除注浆嘴,然后用水泥砂浆将注浆孔填补平整。

6 结语

为减少和防止地下室外墙板产生裂缝,可通过以下几个预防措施:

⑴ 复核外墙板配筋,避免配筋间距过大。

⑵ 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控制水胶比以及粉煤灰参量,掺入适量抗裂膨胀剂等。

⑶ 控制水平筋以及竖向墙板筋的绑扎,保护层超过5cm时,在外墙外侧增加钢丝网。

⑷ 混凝土浇筑前,应充分湿润模板。浇筑时,控制下料高度不超过3m,防止混凝土离析,混凝土一次浇筑高度应控制,并且应振捣密实。

⑸ 不要过早拆模,防止混凝土水分的丧失过快和降温过快,收缩应力增加。

⑹ 养护要到位,养护不得少于14天,使混凝土墙面拆模后保持常态化湿润。

论文作者:朱星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5

标签:;  ;  ;  ;  ;  ;  ;  ;  

地下室外墙裂缝处理论文_朱星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