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与研究的联系是市场成败的关键_市场营销论文

营研衔接是市场成败的关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败论文,关键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营研衔接是本土企业的短板

产业社会进入“速度经济”时代,诸多优秀的企业都通过强化营研衔接,提高新产品响应市场预期变化的速度,压制对手,争夺市场。

比如卡西欧兄弟,提炼了当时电子计算器领域最优秀的企业“夏普”的营销策略,即总是先于对手推出新品,获取超额利润;然后扩大产能,在对手也推出新品时,迅速降低售价、提高销量,获取量产利润,使对手丧失获利能力。卡西欧将其研发力量集中配置在营销端,形成强有力的“营研衔接功能”,加速了新品开发速率,登上电子计算器领域霸主宝座。

而许多企业的营销部门和研发部门,往往“老死不相往来”。“组织功能”脱节,技术、产品与需求各自悖离。新品或因开发周期太长,胎死腹中,或由于对顾客需求理解偏差,先天畸形。

“一招鲜、吃遍天”的好时光已不再来,企业不得已将全部希望寄于“营销”部门的单打独斗。一条腿走路的结果是:营销部门的市场运作和品牌策划能力,也随产品竞争力的缺失而衰退,而营销费用却不断看涨。

更有甚者,一些本土企业的市场营销部门,已经蜕变成一个“外包部门”:需求研究委托“市调公司”,市场运作委托“策划公司”,广告宣传委托“广告公司”,产品推广委托“会展公司”,渠道选择委托“顾问公司”,人员培养委托“培训公司”。生产作业辛辛苦苦省下的钱,就这样白白流失在各个环节上。

本土的营研衔接实践

许多本土企业开始加大研发投入,聘请专业调研公司研究需求,改革或规范研发流程,引进高端研发技术人才等等,以期建立起强于对手的“产品研发能力”,提高新品的成功率,但结果并不如意。这是因为:

1.研发人才不能解决全部问题。

本土企业以为,只要集聚优秀的技术人才,就可以强化研发力量,提高产品研发成功率及竞争力。

这些企业还专门制定了轮岗或调迁制度,以培养和整合研发队伍的意识和视野。比如,规定初任研发职位人员,先从事半年销售工作,接触顾客,培养“市场意识”;再从事半年售后服务工作,接触产品使用状况,了解产品缺陷,包括客户关系维护成本等,培养“成本意识”;然后进入车间工作半年,接触产品生产制造过程,了解产品设计缺陷给生产带来的麻烦,培养“工艺意识”。

然而事与愿违。大把的钞票花出去,新品依然成堆死掉。

根本的问题出在营研衔接上。从市场需求到产品研发,再到新产品投放市场,营研衔接的过程长、环节多、流程复杂,单个人或研发队伍的产品竞争力意识增强,并不能提高新产品研发的成功率。面对复杂而多层面的营研衔接,仅靠一群研发人员的努力是无能为力的。

2.依赖导入的“研发技术”。

包括质量功能布置(QFD),装配设计(DFA),制造能力设计(DFM)、计算机辅助工程(CAE),以及项目工具等等,企业希望引进这些“研发技术”,克服营研衔接中的障碍,提高新品开发的成功速率。但事与愿违。

以QFD技术为例,它是一种训导手段,用以引导产品开发相关人员,围绕市场或客户需求,进行交流,编制计划,把需求转化成研发人员的语言,形成产品设计的行为规范。然而,本土某家高科技公司投入巨资引进QFD,并培养内部QFD专家,却以失败告终。

因为QFD只是一项技术,准确地说只是一种工具和手段。它有助于我们理解营研衔接的逻辑关系,理解市场需求如何转变为技术语言,以及如何去捕捉“顾客的心声”等等。

但是,QFD不能告诉我们顾客的心声是什么,市场需求的内容是什么。QFD对解决企业与市场需求如何对接,营研两大系统对接的意愿和能力,以及相应的对接机制等问题无能为力。

说到底,营研衔接是一个组织问题。其本质是协同:依靠跨部门,有组织的努力,使产品创新(Innovation)行为处在受控状态,使“顾客需求”(What is needed)和“技术可能”(What is possible)在企业组织状态上,有效结合起来。

3.本土企业终于明白,需要从组织的层面谋求营研衔接。

许多企业开始模仿宝洁公司,设立“品牌经理”或“产品经理”职位;有的甚至采用“双产品经理制”、“三产品经理制”;有的在研发、营销两部门之间成立产品管理办公室,或者在两部门之上设立产品管理委员会;有的引进或模仿IBM公司的IPD(集成产品开发模式)。

一家本土手机品牌企业为实现营研衔接,于2002年推行IPD(集成产品开发模式)。由市场部下属“产品组”负责产品规划,定义和产品概念开发,成立“产品线管理办公室”,强化对产品开发团队(PDT)的管理,推进新产品从立项到量产的进程;由高层领导直接负责制造(包括采购)部门与产品开发团队(PDT)之间,以及产品研发全过程的协同;“业务运作部”和“市场推广部”,则分别负责新品上市的推广和销售管理。

然而该企业在IPD实施两年后,不得不狼狈放弃。

因为IPD由高层领导对“产品研发的全过程”承担责任并实施监控,各个相关部门承担“产品研发分阶段”责任。在高层领导的统辖下,各部门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产品开发团队(PDT)则是在铁路上运行的列车。

因此,要使IPD全线畅通,必须打破“部门边界”,流程统一,价值立场统一,策略目标统一。

然而,该手机企业高层重视信息保密工作,允许信息纵向沟通,不鼓励信息横向传递,不经意中强化了部门本位。各部门无法形成共同的价值立场和策略目标,无法在统一的轨道上运行,此其一。

其二,产品研发团队(PDT)缺乏有效整合,不是真正的“团队”。团队中各成员依然“各为其主”,营销部的派出人员,象征性地参加项目组,只是帮助产品研发部门了解市场情况或客户需求。营销部本身并没有“产品概念性研发”的能力,没有产品创意、概念开发,以及产品定义的组织功能。项目组里营研两个部门貌合神离,得IPD之形而无其神。

营研衔接的关键

营研衔接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打破部门边界,实现无障碍的跨部门协作,使各部门共同承担“产品竞争力”的责任。

营销部门不再只是“提出需求的人”或“提出产品创意或概念的人”;研发部门也不只是“接受需求的人”或者“负责技术研究和开发的人”。营研衔接强调的不是分工清晰,而是协作;强调的是营销和研发两个部门齐心协力,共同承担“理解和实现顾客需求”、“提高产品研发成功率”、“提高产品竞争”责任。

在策略目标牵引下,有计划且富于成果地展开“产品研发全流程的活动”,有效的营研衔接需要关注以下几方面。

1.要关注“产品线规划”的制定。

营研衔接要横跨产品研发全过程,企业如果没有统一的产品规划指引,产品研发相关部门就无法理解自己的地位和作用。尤其营销人员,往往会从个人或区域立场出发,对研发部门施加压力,不断要求开发新品。研发部门则疲于奔命,忙于应对日常开发任务“数量”,而“质量”自然等而下之。

一般说来,研发部门往往更关注技术面,考虑哪些产品在老平台上派生或改进,哪些产品在新品平台上开发等;营销部门则更关注市场机会在哪里,客户需求是什么等。

因此,产品线的规划,须同时考虑“市场需求”与“技术可能”两个方面,并力求保持两者的均衡,这可以借助“产品路标图”方法(Roadmap)实现(参见下图)。

2.要关注产品研发全过程的“薄弱环节”。

营销部门与研发部门在参与“产品线规划”时,要弄清楚哪里是产品竞争力形成的薄弱环节,哪里是产品竞争力的核心来源,围绕关键薄弱环节,建立“战略任务小组”,展开跨部门协同。

通常,关键的薄弱环节存在于那些“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市场销售机会上,存在于那些“克敌制胜”的营销策略机会上。因此,营研衔接要关注“市场需求端”,要把研发功能前置于营销部门,就是所谓的“把实验室搬到市场上去”。

研发与营销两个部门,在产品开发前期要一起工作,深入协作。

首先,研发人员应在营销人员协助下,亲历顾客需求调研,特别是对顾客深度访谈和观察;避免被动接受营销人员的调研结果,或把市调报告作为产品开发依据。

其次,研发人员应该建立起自己对顾客需求的认知,理解顾客的价值取向、需求结构,理解产品功能与顾客利益之间的联系。

再次,研发人员要主动参与甚至主持产品测试,而不是被动接受产品测试结果。这样能有效减少目标产品“脱靶”率,减少返工,大幅提高产品研发的成功率。

3.要打通“部门墙”,营研脱节的主要成因是“部门本位”。

打通营研流程和环节,需要依靠高层领导的强力推动和资源支持,从“关键的薄弱环节”入手,从那些“现实见利见效,未来有战略意义”的环节入手,一项项把营销与研发衔接起来,逐步推进营研流程的衔接,形成阶段性规范,逐步建立营研衔接的具体模式。

这个过程中,企业须建立相应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培育企业内部的战略引导力量,鼓励营研部门在开发过程中做出努力。尤其是高层领导,要尽可能为营研沟通和协作创造条件,努力消除跨部门运作的障碍,拆除营研部门之间的“部门墙”。

标签:;  ;  

研究与研究的联系是市场成败的关键_市场营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