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条件下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_国际竞争力论文

开放条件下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条件下论文,国际竞争力论文,制造业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2年是我国重新加入WTO后的第一年,我国政府、企业、学界纷纷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产业竞争力,我国的产业竞争力如何?打开国门之后,我国企业能否与国外企业抗衡?如何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成为2002年最热门的话题。加入WTO时留给人们的一个悬念,是中国经济是否会受到较大的冲击。一年过去了,人们再回头审视时却多多少少有点出乎意料的感觉。在过去1年世界经济持续低迷、贸易量徘徊不前的环境下,我国经济的表现却可圈可点。我国企业在加入WTO的第一年抗冲击的能力也比预想的要好。国内企业既没有像不少人预期的那样兵败如山倒,国外产品、国外企业也没有像不少人预期的那样横扫千军如落叶。如何解释这种出入意料?国内企业并不如想像的不堪一击,我们又是否可以由此乐观地认为,国内企业坚不可摧?对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一、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计量方法

1.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计量指标

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就是我国制造业企业提供较低价格或较高质量产品的能力。竞争力可以分为静态与动态竞争力两种形式。静态竞争力乃指特定时期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动态竞争力是指不同时期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动态变化。全面的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计量应包括静态的市场份额指标和静态的效率指标及动态市场份额指标和动态效率指标。静态的市场份额指标和效率指标反应了当前竞争力情形,动态的市场份额和效率指标反应的是竞争力的变动形势。

在计量产业竞争力时,市场份额是较为普遍采用的指标。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份额指标是基于顾客的价值基础的。消费者购买较低价格或较高质量的产品,其剩余就大,购买较高价格或较低质量的产品,其剩余就少。所以,在完全竞争条件下,那些能以较低价格或以较高质量提供产品的企业,占有的市场份额就大,那些不能以较低价格或较高质量提供产品的企业,占有的市场份额就少。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份额的高低可以真实地计量国有企业的竞争力。

在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前提下,市场份额的高低和企业的效率是相关的,市场竞争不完全时,市场份额与企业效率的联系就较弱。生产率和市场份额的问题有密切联系,其他情况不变,较高质量和较低价格会增加市场份额,但两个问题不是一回事。即使效率不改善,市场份额也可能增加。在不过多改变产品质量或价格的前提下,增加我国企业国际市场份额至少有三条途径:其一是将本国货币贬值,本国货币贬值能降低按外币折算的本国产品的价格,藉此使本国产品在国内外更具竞争力。其二,采取关税、配额、国产化要求等形式的贸易保护措施,增加我国企业的市场份额。其三,运用垄断力量操纵市场。上述三种方式虽然都增会导致我国制造业的市场份额的增加,但都是以降低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的总福利为代价的。所以,此时,仅用市场份额指标就不能真实地计量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由于市场份额指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计量产业竞争力时,除运用市场份额指标外,还必须运用效率指标。但就像市场份额指标不能单独计量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一样,纯粹的效率指标也无法全面计量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80年代中期,麻省理工学院组成了美国产业竞争力研究小组,这个小组出版了一本影响颇大的著作,(美国制造:如何从渐次衰落到重振雄风》。该小组对竞争力的评估主要是基于生产业绩来进行的。该书认为,尽管生产率很重要,但生产率只是影响企业业绩的因素之一。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否也许同样(或者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产品质量和为用户提供的售前售后服务。企业的响应时间也许和产品价格及质量同等重要。是否具有竞争力也许取决于新概念变成可制造产品并进入市场的速度,取决于企业根据变化中的市场情况,从一个产品系列转移到另一个产品系列的灵活性,或者取决于公司收到客户下的订单后交付产品的速度。企业的市场定位也是一个关键问题;如果企业不生产客户想要的产品,那么效率、质量和速度根本没有价值。虽然原则上,生产率的度量应该反映这些因素。提高质量和改进服务应该增加产品的市场价值,而较高的市场价值又应该自动在生产率增长度量值中反映出来。但实际上,生产率发展趋势并不会告诉我们有关企业或者产业在创新、生产和竞争力方面的所有情况。除了劳动生产率、综合生产率等指标外,还必须运用质量、创新或产品开发速度等方面的指标,但是这些指标的数据很难获得(德托佐斯,1998)。不过,这些因素都能通过市场份额占有的高低反映出来。所以,为了全面计量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运用市场份额指标和效率指标是必要的。

2.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计量的“标杆”法

开放条件下,国有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表现为三种形式:在国内市场上同国外进口的产品进行间接竞争,与国内的外商投资企业进行直接竞争;通过出口产品同国外的企业进行间接竞争;到海外直接投资,进行生产销售,在国外市场上与国外企业进行直接竞争。在对外开放的前提下,一个国家的市场既是国内市场,也是国际市场,既是本国企业与本国企业的角斗场,也是本国企业与国外企业相互搏杀的场所。所以,在开放条件下,一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既包括其国内市场的竞争力,也包括其国外市场的竞争力。仅从一个市场出发,考察一个市场的竞争力,都只能是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不全面的把握,也不切合企业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跨国经营不断发展,企业国际化水平有所提高。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累计已经在181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6700多家非金融类境外企业,中方协议投资额已超过88亿多美元。我们已经有了一批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公司。但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跨国经营还处于初期阶段,规模、数量还十分有限,在分析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时,可以忽略不计。

我国是个发展中的大国,市场潜力和规模很大,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深化,大量的外资投资进入我国,我国正在成为一些跨国公司重要的生产基地、采购基地和研发基地(尹成杰,2002)。所以,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越来越集中地体现与“三资”企业的竞争上。面对纷纷进入中国市场的产品和外商投资企业,中国绝大多数企业主要关心的是在本国市场上如何迎接国外企业的挑战。我国制造业企业与“三资”相比,其竞争力的高低、强弱,是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高低、强弱的最集中体现。所以,在计量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时,以“三资”企业为标杆是较为合理的。

根据上述讨论,本研究构造了2级8类指标以计量我国制造业的产业竞争力(详见图1)。图1所列指标,都是相对指标,为我国制造业企业的指标对“三资”企业同类指标的比值。

图1 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计量指标

二、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1.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总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表1是根据图1所列指标,以静态的和动态的综合市场份额指数、静态的和动态的综合效率指数为依据,对我国28个制造业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分类(注:由于资料原因,本文以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作为我国制造业企业的代表。)。综合市场份额指数是将国内市场份额指数与国外市场份额指数的简单算术平均。综合效率指数是劳动生产率、资产利润率和流动资金周转次数的简单算术平均。动态综合市场份额指数是2001年静态市场份额指数与1995年之比。动态综合效率指数是2001年静态效率指数与1995年静态效率指数之比。

依据表1,我国制造业中的28个行业依国际竞争力的高低可以分为5种类型:(1)竞争力最高的行业。这类行业,无论静态竞争力还是动态竞争力都较高。这类行业数量十分有限,仅有2个。(2)竞争力中上等的行业。这类行业包括两个亚类,第一个亚类是动态竞争力高,但静态竞争力中等的行业,第二个亚类是静态竞争力高,但动态竞争力低。这个类型的行业,与竞争力最高的行业一样,数量十分有限,也只有2个行业。(3)竞争力为中等的行业。这种类型的行业包括3个亚类,第一亚类为动态竞争力高,但静态竞争力低的行业;第二亚类为静态竞争力高,但动态竞争力低的行业;第三类,就是动态竞争力和静态竞争力都为中等的行业。这个类型包括的行业较多,10个行业之多。(4)竞争力为中下等的行业。这种类型的行业包括动态竞争力中等,静态竞争力为下的行业和静态竞争力中等,但动态竞争力为下的行业等两种亚类型。我国制造业28个行业中有12个行业属于此类。(5)竞争力最低的行业。这种类型的行业,无论是静态竞争力还是动态竞争力都是较低的。我国制造业中的28个行业中仅有2个行业属于此种类型(详见表1)。

表1 我国28个制造业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分布

注:静态竞争力中的“中1”是效率指数高、市场份额指数低的组合,“中2”是市场份额指数高、效率指数低的组合。动态竞争力中的“中1”是动态效率指数高、动态市场份额低的组合,“中2”是动态效率指数低、动态市场份额指数高的组合。

2.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在国外市场与国内市场的表现差异较明显

表2是以市场份额为计量指标,以“三资”企业为基准对制造业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计量的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到,在国内市场上,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较强,在国外市场上,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明显较弱。在国内市场上,28个行业中,我国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高于“三资”企业的达17个,在国外市场上有9个行业的我国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不及“三资”企业的1/2。尽管国有企业在非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弱,但是部分行业仍体现出较强的竞争力,我国制造业企业在6个行业中的竞争力高于“三资”企业。

为了全面衡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我们构造了一个市场综合竞争力指数,它是由国内市场的竞争力指数与国际市场竞争力指数的简单算术平均数。该指数表明,我国制造业企业在13个行业占领市场的能力较强,在15个行业中竞争力较低,其中,在8个行业中的企业市场占领能力不及“三资”企业的外商投资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的1/2(详见表2)。

表2 不同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以份额计量,以“三资”企业为基准)

注:本表根据《中国工业统计年鉴》(2002)和《中华人民共和国1995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资料汇编》的有关资料计算。1995年“三资”企业包括的是乡以上“三资”企业。其产值和出口交货值是根据产值与销售收入的比例估算的。1995年的国有企业是完全独立核算的国有企业。以下各种资料如无特别说明,来源都同此表。

以综合动态市场份额指数计量,2001年与1995年比较,国有企业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除交通运输设备制造是增加的外,其他行业的竞争力都是下降的。在国外市场上,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在医药制造、橡胶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有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电子通信设备制造等,竞争力有所提高。综合考察两个市场,只有3个行业,医药制造、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在市场份额的竞争中2001相对于1995有所提升。

以市场占有能力衡量,我国企业的静态竞争力和动态竞争力在国内外市场上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形成源于对外开放对本土效应的弱化作用和对效率提升的强化作用的平衡。

本土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位优势。我国企业在国内很多市场上相对“三资”企业来说,进入较早,是先行进入者,为在位企业。第二,信息优势。国内企业相对国外企业来说,拥有信息优势。国外企业进入我国市场正如国内企业进入国外市场一样,在信息上处于劣势地位。这种劣势要经过一段学习过程才能逐渐得以扭转。第三,政策偏好。国家的政策偏好本地企业,这对内资企业占领国内市场是有利的。

对外开放,使我国企业的本土优势有所下降。1995年和2001年相比,我国的开放程度要低些,当时的对外开放程度有限,我国企业受益于国家的保护政策,所以,市场占有率较高。但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三资”企业进入我国,开始利用我国的市场优势和资源优势,外国公司在我国经济的重要性不断加强,外商投资企业在很多行业中,其规模都位居前列,“三资”企业固有的占领市场的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在不少行业处于垄断地位。

一般认为,实行对外开放,引进外资,有学习效应,有利于国内企业的成长,这看起来产生了一种“斯密效应”,就是跨国公司为了寻求自身的利益,来到东道国,其结果却增强了东道国企业的实力,以致于最后足以与跨国公司自身进行竞争。我国的实践也表明,实施对外开放后,我国企业的效率确实有所提高。但国内企业是否能成长起来,最终打破外商在技术上所处的垄断地位?迄今为止,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企业的技术进步影响十分有限,我国企业的效率虽有所改善,但仍没有完全达到与国外企业相竞争的程度,对外开放对于效率的积极影响并不足以免补对外开放对本土效应弱化的影响。

在国外市场上,我国企业占领市场的能力虽然也是下降的,但下降的幅度较国内市场为低。其原因在于,对外开放,弱化了国外企业在其本土市场上的本土效应。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增加,国外市场对我国企业的开放度也在增加,我国企业进入国外市场的经验逐渐丰富,由于学习效应,作为非本土企业的各种劣势逐步消除。国外企业在其本土市场上的本土效应弱化使得国有企业在国外市场的动态竞争力高于国内市场。

3.资产利润率指数较高,流动资金周转次数指数和劳动生产率指数明显较低

表3列出的是制造业中我国国有控股企业的效率指数,该指数为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的各项指标之比,是对我国28个行业竞争力指数进行简单算术平均后得出的。表3中指数显示,除资产利润率外,我国制造业国有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等反映效率的指标与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企业比,大致为后者的50%~70%左右(注:据有关资料的计算,日本制造业企业的平均成本利润率为8.2%(1990~1996年),美国的平均成本利润率为6.6%(1990~1997年),德国的平均成本利润率同样为6.6%(1990~1995年)。2001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平均成本利润率约为3.24%,相当于日本的39%,美德的49%。)。28个制造业行业中,国有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和流动资金周转次数只有3个行业高于“三资”企业,国有企业的资产利润率高于“三资”企业的有13个行业,它表明,国有企业的资本密集程度远远低于“三资”企业。相对于“三资”企业而言,我国的企业更是选择了劳动密集型技术,这和我国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优势是有关的。

表3 不同行业中的效率指数(以“三资”企业为基准)

4.效率指数的变动与市场份额指数的变动出现背离

2001年与1995年比,国有企业的相对效率有所提高。图2显示的是对资产利润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劳动生产率等权平均后2001年相对于1995年的变化情况。图中显示,2001年与1995年比,19个行业的效率是提高的。1995年国有企业在5大行业中强于“三资”企业,到2001年10大行业中的国有企业效率高于“三资”企业(详见图2)。2001年与1995年相比,很多行业的企业效率有所改善,但占有市场的能力却并没有随之提高,相反很多行业中企业占领市场的能力却下降了。

图2 效率指数与市场份额指数变动的关系

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市场份额没有随着效率同步增长,而是在效率增长的同时,市场占有的相对份额出现下降趋势。这种背离的形成,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是,随着对外开放的增加,使国有企业日益失去了政策的保护。过去我国企业之所以能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相当程度上是建立在政策保护的基础上。但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化,大量外商进入我国,开始利用我国的市场优势和资源优势,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三资”企业在我国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另一方面,这种背离也反映出我国企业的市场营销能力相对“三资”企业而言较弱。所以,要进一步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就需要在进一步提高企业效率的同时,加强市场营销能力的培养。

三、结论

我国加入WTO后,我国的产业表现出来的抗冲击能力多多少少出人意料。对这种多多少少出人意料,目前流行很多解释,但大多数解释认为我国产业表现出来的抗冲击能力与一些短暂的因素有关,如某些行业整体开放的速度要慢于其他行业,加入WTO的头一年还未受到真正的冲击;部分行业的关税虽然有了明显下调,但进口配额等其他非关税措施的调整出现时滞,也从客观上帮了国内企业的忙;在一些中国较具竞争力的行业,中国企业早已憋足劲要冲到国际市场,而跨国企业在华市场战略还未完全调整过来,从而出现中国企业暂时的市场强势等;我国产业的表现与我国的经济周期有关等。不可否认,上述这些因素对我国企业和产业的竞争力是有影响的,但是我国产业和企业表现出来的抗冲击能力相当程度上体现了我国产业竞争力的高低,表明的是,我国企业在经历了20多年改革开放的洗礼后,具备了一定的承受国际竞争的能力。我国制造业的28个行业中,虽然具有较高国际竞争力水平的行业屈指可数,但我国制造业的28个行业中,同样也只有极少数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处于极低水平。我国28个制造业行业,一半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处于中等以上水平。我国制造业竞争力中等偏下水平的形成,其原因包括:我国制造业企业占领国内市场能力较强,占领国外市场的能力较弱;我国制造业企业的效率增长和市场占领能力增长相对较慢;资产利润较高但劳动生产率、流动资产的利用效率都较低。所以,要解决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处于中等偏下这种状况,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就需要进一步提高我国制造业企业占领国外市场的能力,提高我国制造业企业的效率。

标签:;  ;  ;  

开放条件下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_国际竞争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