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由贸易的背后——进口贸易与国民经济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自由贸易论文,国民经济发展论文,贸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关于出口贸易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很容易被人们认识和接受,因为出口就意味着扩大市场,增加就业和取得外汇收入。但是对于进口的作用,往往会产生一些怀疑和争论。实际上,进口问题之所以更为复杂,是因为在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之争的背后,隐含着消费者与生产者、局部利益与全民福利之间的矛盾。1998年,我国在世界进口贸易的排名下降到第12位(实行扩大内需的政策,进口反而下降);同时,走私与反走私又成为新的社会焦点。这些不能不引起对进口贸易问题的认真思考。
进口与国民经济增长
近来,人们在评价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时,都把关注的焦点放在贸易顺差上。似乎只有贸易顺差越大,贸易对国民经济的增长才有积极作用。然而,回顾20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与货物贸易平衡之间的关系(见图1),就会发现, 贸易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之间是一种“负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贸易出现逆差的年份,往往是经济增长较快的时期。
其实,这种情况并不奇怪。在拥有巨大国内市场的国家,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是国内市场的需求状况;贸易顺差所反映的外部需求,只起次要的或辅助的作用。伴随经济高速增长而产生的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扩张,超出了本国的生产供给能力,势必引起国内市场价格上涨,从而需要增加进口来弥补供求之间的缺口。进口需求的扩大和出口动力的减弱,就会形成贸易逆差。这时,在资本项目上如果没有大量的流入,外汇市场就会作出反应,出现本币贬值。汇率不仅自动调节进出口,而且向宏观管理部门发出信号,要求减少货币供应和财政支出,以抑制过度膨胀的国内需求。当过热的经济开始降温后,贸易逆差也会随之逐步缩小。不过,这只是从一般意义上分析经济增长周期与货物贸易之间的关系。由于各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经济结构不同,市场开放程度不同,经济增长与进口之间的相关系数是有差异的。
在80年代,由于我国工业供给能力不强,加上价格关系没有理顺,国内多数产品一直处于卖方市场。人民币汇率还没有成为调节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杠杆,在很大程度上还保留着外汇计划分配制度,国家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经济增长的大起大落,往往伴随着进口贸易的急剧波动。为了抑制短缺经济下的“进口饥饿症”,不得不大量采取行政性的进口限制措施。实行进口配额、许可证和计划审批管理的商品单子越来越长,企业进口要通过的审批程序越来越复杂。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90年代初。1992年,我国的平均关税税率高达43%,实行非关税措施的商品占全年进口总额的46.7%;企业进口一台机电设备,至少要花费一、两年时间,盖几十个图章。过多的行政干预,不仅没有控制住进口需求,而且大量重复引进,进口设备闲置或利用率不高的现象屡禁不止。不过,总的来看,随着企业自筹外汇进口比重的上升和补贴进口商品的减少,市场调节在进口方面的作用在逐步加强。只不过由于宏观经济管理不成熟,还不善于调整经济周期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关系,在控制进口与减少控制之间,时常发生左右摇摆。
图1 贸易差额与GDP增长率的关系
资料来源:历年《海关统计》、《中国统计年鉴》计年鉴》
1994年以来,由于实行了以人民币汇率并轨为核心的外贸、外汇体制改革,市场的调节作用明显加强。同时,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使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得到抑制。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加快,关税税率连续大幅下调和大量减少非关税措施,并没有造成进口冲击;相反,国际收支状况明显改善,外汇储备逐年增加。充分肯定宏观调控和改革方面的成绩,并不等于说我国在正确把握经济增长与进口的关系方面,已经不存在问题了。去年上半年走私猖獗,在采取严厉的打击措施后,一般贸易进口迅速回升的现象,表明进口管理体制和政策方面,还存在明显的缺陷。如何进一步推进贸易自由化,使进口贸易能够顺应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方向,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仍是摆在我国面前的重要任务。
进口与消费的关系
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长时间实行“高积累,低消费”的政策,优先物质资料、特别是生产资料的生产,消费品以及满足消费的生产和服务部门得不到充分发展。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政府开始重视发展消费品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80年代经济结构调整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轻纺工业在整个工业中的比重。为了使农业得到休养生息,政府在80年代初期,较大幅度地增加粮食进口,相应减少对农民的计划征购,极大地支持了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改革,使农产品的产量和品种迅速增加。外贸体制改革,减少了指令性计划进口商品的数量,推行进口代理制,使地方政府和企业在进口方面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一些市场紧俏的日用消费品和耐用消费品的进口,不仅弥补了国内供应的不足,丰富了市场,而且大量回笼货币,支持了物价改革。更重要的是,进口给国内消费品生产企业带来国际竞争的压力。这种压力,对于国内企业改进生产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花色品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中国并不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市场,更不是一个消费品进口大国目前,直接用于居民消费的产品占进口总额的比例在20%左右,而且农副产品在其中占有较高的份额。进口结构与20年前没有多大的变化。中国主要靠本地生产来满足国民消费需求。这与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居民的支付能力是相吻合的。不过,由于实行了积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发展出口加工贸易的政策,进口对改善国内消费品生产的供给发挥了间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出口加工贸易对国内消费市场的示范效应。中国是消费品出口大国,出口的消费品很大一部分是采取境内组装加工方式;由于加工贸易生产布局在沿海地区遍地开花,无论通过合法途径(如海关允许的5%—15%不能出口部分内销), 还是非法途径,生产的出口产品不同程度地渗入了国内市场,对本地企业仿照生产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二是外商投资企业绕过贸易壁垒,在境内直接生产和销售外国品牌的消费品。据1995年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资料,外商投资企业在一些消费品行业的销售额中,已占有较高的比例,外商投资企业生产的消费品,大约有1/2是在国内市场销售。在大中城市的商店货架上,外国品牌的消费品绝大部分是在我国境内生产的。
2.在我国已经成为消费品出口大国之后,继续对消费品进口实行高关税和过多非关税措施,其消极作用非常明显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1992年我国算术平均关税为43%,而消费品关税为68%;1996年平均关税降至23%,消费品关税为35.7%。对消费品进口征收过高的关税,直接损害了国内消费者的利益,即国际经济学中所说的“消费者剩余”损失(如,轿车进口关税为100%,消费者愿意花12 万元购买一辆轿车,但购买不含关税的轿车只需花费6万元,那么, 此次购买中他的消费者剩余6万元)。 由于生产者相对于消费者更为集中和更有组织,他们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力要比消费者大得多。在要求保护民族工业的呼声下,政府对进口的限制更多地保护了少数生产者的利益,而牺牲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如果实行高关税的同时,能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那么还需要权衡消费者剩余损失与社会效益增加之间的关系。但实际上,我国的高关税政策并没有增加政府的收入(因为,被征收高关税的消费品几乎没有多少通过正常渠道进口);高关税只是给走私者和绕过关税壁垒在国内生产的外国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利润。此外,在高关税的保护下,国内市场许多消费品的价格过高,又刺激了大量的重复建厂和投资。
3.进一步降低消费品关税税率,同时对少数奢侈品征收消费税,是消费品进口政策的合理选择当前,通过刺激消费来拉动国内需求遇到的一个问题,是消费“无热点”,似乎除了住房和轿车,就再没有什么商品可以让消费者花钱了。其实,这种现象与我国对消费品市场的过度保护有一定的关系。据调查,目前我国市场上可供消费者选择的商品种类只及发达国家的20%。如果适当开放国内消费品市场,从国外引入适销的产品,不仅会产生一些新的消费热点,而且通过竞争,将推动我国消费品工业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资源技术进口与工业发展
中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资源不足,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突破资源约束发展经济开辟了一条新路。一方面,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工业,通过扩大出口换取外汇;另一方面,利用所获取的外汇资金,进口发展生产所必需的资源密集型产品,弥补国内市场的供求缺口。80年代以来,我国每年进口的工业原料占进口总额的比例,一直在40%—50%。部分产品的进口量与国内产量之比已相当高(见表1)。
表1 1997年部分产品进口量与国内产量的关系
进口量/
单 位 进口量国内产量
国内产量(%)
木材万立方米
446 6394.79 6.97
钢材 万吨1323 9978.93 13.26
纸浆 万吨 154 1146.98 13.43
机制纸及纸板 万吨 552
2733.2 20.20
原油 万吨3547 16074.14 22.07
肥料 万吨1649 2820.96 58.46
塑料乙烯 万吨 890
981.70 90.66
天然橡胶 万吨 43
45.197 95.14
资料来源:《海关统计》1997年,《中国统计年鉴》1998。
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和各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充分证明,科学技术进步是促进经济增长、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因素。目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科学技术进步的贡献率在70%左右;而我国经济增长仍然主要依靠劳动力和资源的投入。大量进口资源密集型产品,固然可以缓解人均资源不足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约束,但如果只是循着发达国家工业化的老路,即使竭尽世界资源为我所用,也难以使12亿人口的收入达到目前发达国家的水平。因此,要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转变外延扩张的战略,依靠提高效率,提高经济增长中的科技含量。充分利用国际竞争中的“后发性”效益,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是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技术差距的捷径。在过去18年里,我国进口的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累计达1012亿美元,对促进我国工业的现代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见表2)。
不过,我国在大宗资源性商品进口、在技术和设备引进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我国对大宗资源性商品进口,实行的关税税率相对制成品较低,但同时实行进口配额和许可证限制。进口配额的数量和分配由计划和生产管理部门决定,透明度不高,往往更多地照顾了国内生产部门的利益。由政府代替市场平衡供求,有时缺乏灵活性。例如,近两年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大幅度下跌,如果我国采取国内限产、增加进口的选择,将获得巨大的利益;然而,由于实行进口数量限制,1998年我国原油进口反而下降近23%。第二,对国内能大量生产或暂时不能大量生产,但将来有发展可能的中间投入品、资本品仍实行较高的市场保护(这实际上是一种进口替代政策)。这种政策的成本,最终是由国内用户承担,即意味着“生产者剩余”的损失。如果长期实行这种政策,就会使受到保护的部门丧失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技术创新的动力,形成“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第三,目前,我国工业装备的技术水平仍然比较落后,1995年达到国际90年代技术水平的设备仅占26.1%。因此,对近年来机电产品进出口出现顺差的情况,不能盲目乐观。有关调查表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并加以消化吸收仍是加快我国技术进步的首要选择。
表2 中国批准技术和成套设备进口情况
项目个数 金额(亿美元)
"六五"时期
1552 51.92
(1981-1985)
"七五"时期
2326 151.93
(1986-1990)
"八五"时期
5249 332.97
(1990-1995)
1996年 6074 152.57
1997年 5984 159.23
1998年 6254 163.23
总 计276191012.37
资料来源:外经贸部科技司
加工贸易保税进口的利与弊
我国的加工贸易与其它国家相比,有一个显著不同的特点,即加工贸易生产不是封闭在一个特定区域内,而是在沿海地区遍地开花。这种布局的有利一面,是利用了本地企业原有的一部分加工能力,而且对本地企业的示范效应明显。但也有不利的一面,即给海关保税监管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近年来,利用加工贸易逃避进口监管,飞料走私的情况愈演愈烈,不仅使国家损失大量税源,而且扰乱了国内市场秩序,对原有的工业体系构成冲击。目前,各方面对加工贸易进口“飞料走私”的问题提出多种解决思路。其中包括把加工贸易活动向特定区域集中,对加工贸易进口实行收取保证金或“先征后退”的政策。前者把加工贸易与国内市场彻底隔绝开来,虽然可以防止飞料走私,但加工贸易促进国内工业发展的溢出效应也被扼杀了。况且,这种办法的可操作性也较差。后一种办法与加工贸易本身无税流通的特点是对立的,无论以何种方式增加税负,势必使我国的加工贸易失去竞争优势。如果以继续对国内市场实行高保护的政策为前提,那么在目前的格局下,发展加工贸易和市场保护很难两全。如果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是“放”而不是“收”,那么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加快贸易自由化的步伐,把过高的关税总水平降下来。因为即使我国堵住了加工贸易进口飞料这条路,继续实行高关税,仍然会诱发其它形式的走私活动。而且,在大量外商投资企业已经绕过关税壁垒在我国境内从事生产的情况下,靠高关税已不能有效地保护本国工业。
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来看,我国一方面发展出口加工贸易,另一方面又对国内某些工业部门实行过度的保护。这种进口替代和促进出口并行的政策,已导致原有工业和出口加工工业两个体系并存,而且相互之间矛盾越来越尖锐。继续这种政策导向和工业格局已经是弊多利少。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以跨国公司投资为核心的生产营销国际化迅猛发展,为各国在更大范围内参与国际分工创造了新的机遇。如果视野再开阔一些,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的步子迈得再大一些,使我国门类齐全、已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工业部门,通过与跨国公司的合资、分包、合作开发,通过为加工贸易提供中间投入品,参与国际分工,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进口与出口之间的互动作用、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将更为明显。
标签:加工贸易论文; 关税论文; 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工业生产论文; 自由贸易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海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