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183;效率#183;公平#183;政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公平论文,效率论文,利益论文,政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53(2002)02-0086-08
利益与效率、公平、政治,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信赖,互相制约的关系。这些关系虽 然通过具体时空和具体事件以偶然的形式表现出来,但它具有内在的、必然的性质。当 今的信息时代,是科技经济迅猛发展、各种社会思潮此起彼伏的时代,社会生活迫切需 要重视效率和提高政治管理艺术,迫切需要把“外在”于人的社会生活变成“为我”的 逐步被人们所制约和支配的社会生活。因此,深入探讨和揭示它们之间的关系,无疑是 人类利益及其实践的要求。
一 人类追求利益的本性决定了效率对政治的攸关性
在利益起作用的条件下,效率对政治的攸关性是明显的,因为人们总是追求自己的生 存和发展利益,追求富裕幸福。人们的利益支配着他们的思想行为,自然也支配着他们 对国家和社会制度的态度、评价和选择。一个国家和社会制度能否巩固和发展,就看其 能否实现广大社会成员的利益要求,而这又与经济能否发展相联系的。因此,经济发展 程度和状况,及社会生产效率对政治确是攸关的,可以说效率就是一个国家的生命,一 个社会制度的生命。
革命经典作家指出的“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保证新的社会制度胜利的最重要最主 要的东西”,其根本道理就在这里。
在古代,由于统治阶级有着强大的暴力工具,动辄镇压,诛连九族,加之文化落后, 人们受各种礼教和“天命观”的影响,因此经济发展状况对政治的制约作用要通过很长 的历史时期才能表现出来。但是,经济对政治的这种制约关系和作用还是存在的。为什 么秦、晋、隋、南北朝、五代十国等朝代这么短命,有的仅五六十年,甚至仅一二十年 ,就是因为他们经济凋敝,人民无以为生,酿成大规模农民起义的灭顶之灾。为什么西 汉、唐等朝代有着近3个世纪这么长的生命力,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他们注重并解决了生 产发展问题,人们安居乐业,社会必然升平昌盛。人民群众的利益终究是社会前途和历 史命运的决定性因素。我国唐代杰出的政治家李世民有强大的国家机器,但他基于历史 教训,谨慎从政、自我约束,他曾告诫从臣和皇族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此,须“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 时为本”。这种把发展经济以解决民众的物质生活问题作为政治巩固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的社会政治哲学是清醒的哲学,无怪乎他在政治上较遂其意。
在当代,经济发展对政治的制约性更为明显和突出。第一,由于逐步实现了民主政治 ,一种理论一种学说及其代表人物,如果在实践中不取得应有的效果,未能解决经济发 展问题,是要被淘汰的。尽管有些国家的选举,带有“金钱选举”的弊端,不少人的情 绪往往受到金钱的干扰和制约,但在整个国家经济今非昔比,社会成员的生活每况愈下 的条件下,仅靠几个钱是很难买到人心和大多数人的选票的。在经济长期搞不上去的国 家中,政治家频繁更换,各种政治经济理论频繁地更张,司空见惯。第二,由于人造卫 星和电视机等人类通讯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各国经济发展状况和人民群众生活条件及其 发展一目了然,因而不能不对经济科技落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低的国家和地区的政治 家造成巨大的压力。可以说,没有一个国家的人民能长期地看着周围的国家进入高工资 、高消费、高福利时期而自己能“安贫乐道”,无动于衷。第三,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 大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产效率和开发新产品的能力,以及人类海陆空的运输能力,竞争 加剧,进而加强了对各国政治家的压力。经济欠发达的国家面临着开拓前进,摆脱贫困 ,缩小差距的历史任务。经济发达国家也面临着锐意进取,争取主动,保持优势的任务 。在竞争激烈、科技迅猛发展的今日,国家领导人意志稍有松懈,他们国家经济就有落 后、失利的危险,因此,经济对政治的压力,更是政治家每每感受到的。
只要放眼全球,就无不发现,经济发展对政治的压力,在当代不论是哪一个地区,哪 一种社会制度都是普遍存在的。亚非部分落后国家,五六十年代先后取得民族独立后, 没有致力于经济文化建设和科学技术现代化,而是闭关锁国,不停地进行所谓的社会革 命运动,实行带有空想性质的平均主义分配政策,结果搞了几十年,仍然没有摆脱落后 、贫穷和饥饿,社会动荡,政变频繁。社会主义国家条件不同,但是由于体制设计上受 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缺乏活力,经济发展缺乏应有的速度,因此社会经济对政治压力 的事件也屡屡发生。
50年代的匈牙利事件,60年代的布拉格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是经济发展受阻而引发的,8 0年代初的波兰罢工,要求增加工资,80年代,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更是经济对政治压 力的表现。资本主义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危机频繁,经济经常受到大破坏,工人运 动愈演愈烈,对政治压力是异常巨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他们对生产关系作了 某种调整,经济有了新发展,并导致科技革命,经济对政治压力相对于战前小一些。尤 其是日本和西德,均把发展经济作为最根本的战略。甚至提出“经济的政治”战略口号 ,围绕着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成长、加强出口来制定和调整国内的方针政策,包括外 交方针政策,结果他们在短短的二三十年时间内迅速崛起,成为世界上经济大国、工业 大国、金融大国、贸易大国,他们占领了好几个行业的世界市场,国民生活水平迅速提 高,社会较为安定。当然,他们并非没有压力,尤其是在国际经济科技竞争异常加剧的 条件下,这在他们每次政府换届的选举大战中无不反映出来。社会经济发展及其人民群 众利益要求对政治或社会管理机关的压力,永远不会完结,因为人们的利益要求本质上 是不断发展的,人类文明的发展是永远不会终结的,它总是推动人们前进,并无情地为 自己开辟道路。
二 人们追求精神利益的本性决定了公平对政治的攸关性
公平作为一个社会道德的概念包含着丰富的内容:第一,包含着公正、公道的含义。 它要求主体对不同对象的是非曲直作判断和处置时使用同一标准、同一尺度。马克思说 过,平等是与不平等相对而言的。所谓平等权利“就它本性来讲,只在于使用同一尺度 ”。[1](P12)第二,公平概念包含着机会和权利均等的含义。这是就人的自然权利和社 会权利而言,例如,一些国家的宪法就规定,作为国家公民享有生存、劳动、休息、结 社、选举和被选举的平等权利。第三,公平概念是从社会财富分配的角度而言的。它要 求社会进行财富分配时,尽可能地照顾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尽可能缩小差距,减少两 极分化的现象发生。我们在这里所讨论的公平概念既包含后两种含义,但主要是就第一 种含义而言。当然这三种含义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第二、第三种含义本身就包含了 第一种含义的成分,是第一种含义的具体体现。
公平作为一种道德观,它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公平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一定社会 存在的反映,它受当时认识水平、生产条件尤其是经济关系的制约,因而人类各个时期 的公平观是不同的。原始社会,由于生产能力极其低下,生活资料极其匮乏,决定了人 们的社会关系是原始共产主义平等分配的关系,并形成了与此相适应的公平观。后来随 着生产力的逐渐发展,分工的发生和深化,效率也随之提高,随之形成了与此相适应的 公平观,公平意味着与所属的等级与他们的财产、特权相适应。所以,希腊人和罗马人 的公平观认为奴隶是公平的。[2](P310)
在我国古代,王权的世袭,皇帝专制式的统治,以及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在当时都被 认为是公平的。因为它与当时的生产力以及政治传统相适应,当时取得统治的唯一方式 就是暴力。资本主义社会是在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这种经济 制度中,商品是最大的平等派,它不允许公开的等级和特权,新的经济关系产生了新的 公平观。在这里,公平不再是所属的等级和王权的世袭,而是等价交换、机会均等和平 等竞争。这种公平观在历史上有进步意义,它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效率的提高。“资产 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 还要多,还要大。”[3](P256)但是应该看到这种公平的物质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私人所 有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在于,物质生产资料以资本和地产的形式掌握在非劳动 者手中,而广大劳动者则只有人身的生产条件即劳动力,所以在外观上的公平掩盖着实 际上的不公平。
社会主义社会是崭新的社会制度,它建立在公有制的基础上,所以社会主义的公平观 ,除了继承前人合理的因素外,它主张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人民当家做主,政治上人 人平等,经济上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有尽可能的公平权利和义务。社会主义公平消除了 阶级压迫这个人类社会最大的不公,这是一个最重要的事实。然而现实上它还不是十全 十美的,需要在实践中充实、完善和发展。正因为公平观是一个历史概念,所以我们所 讨论的限于现代意义的公平观,是与效率相联系的公平观。
公平观的形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它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与一定的生产 方式、一定的经济制度以及一定的文化生活条件相联系。其次,公平观的形成和发展与 人们对精神利益的追求相联系。人作为有意识的、能动的社会生物,既有物质利益需要 ,又有精神文化利益的需要和追求。他们有积极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愿望,因此他们总是 在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伦理观,当然也包括公平观,并以这 种价值观、公平观作为参照系认识世界、评价世界,从而能动地影响世界。在这里需要 明确的是:第一,公平观属于上层建筑,它虽然受社会文化、政治制度、风俗习惯等因 素的制约,但它也是与人类对精神利益的追求有内在联系的。没有人类对某种价值观的 追求,公平观的形成和发展是难以理解的。第二,公平作为一种道德观,它一经形成对 社会存在有巨大的反作用。过时的公平观对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有阻碍作用,新的公平 观对社会进步则有推动和促进作用。具体而言,公平观对人们具有指导实践的功能,教 育评价的功能,相互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功能,还有认识和预测社会的功能。马克思曾指 出,道德具有理解社会环境的超科学的手段和功能,“如果群众道德意识宣布某一经济 事实,如当年的奴隶制或徭役制,是不公正的,这就证明这一经济事实本身已经过时, 其他经济事实已经出现,因而原来的经济事实已经变得不能忍受和不能维持了”。[4]( P209)近代当人们大力宣扬与商品经济相适应的人权和公平观,咒骂和斥责封建特权和 专制时,那不是社会变革的鲜明信号吗?
人们追求一种公平的条件和社会制度,这本身是人们实现物质利益的需要,同时又是 人们追求自身精神利益的表现。在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上,对于人而言,不仅物质利益 重要,精神利益也是重要的。人的精神利益受到损害,人格受辱,名誉受到玷污,在一 定条件下,比某种物质利益的损失对他们的伤害更大,更深刻。马克思说过,“耻辱就 是一种内向的愤怒。如果整个国家真正感到耻辱,那它就会像一只蜷伏下来的狮子,准 备向前扑”。[3](P407)
一个国家政权和社会制度,没有广大社会成员作为基础接受其统治,它是不可能长期 支撑下去的。而人民群众既从物质利益的角度去评价政府,也从公平观的角度去评价政 府。因此,一个政府纵然一时实现经济的发展从而使其广大社会成员受惠,但如果与此 同时,社会极不公平,官员腐败,鱼肉百姓,它也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的。得心者得天 下,在这里也是如此。在中国历史上纣王手中有强大的国家暴力为后盾,不可一世,然 而它倒行逆施,失去人心,结果导致整个王朝的灭亡。整个社会政策不公平,伤害了广 大社会成员的心,既损害了他们的物质利益,也损害了他们的精神利益,整个社会凝聚 力和向心力弱化,一盆散沙,就很难有序平稳地运转。近现代以来的历史反复说明,没 有一定的社会公平,社会财富分配过于悬殊,就会导致激烈的社会冲突和社会动乱,政 局动荡,经济建设遭受巨大的破坏。就是说,公平既影响到稳定,影响到效率,从而又 影响到政局,公平对政治是攸关的。尤其在民主政治有了一定的发展,广大社会成员有 较充分的发表意见权利的条件下更是如此。
因此现代以来,人类为解决公平问题进行了长时期的探索。最初,社会主义率先实行 较平均的分配制度,并实行与此相联系的住房、医疗等福利政策,尽管它不尽完善,效 果不尽人意,然而它对其他国家多少发生了影响。后来西方发达国家也对社会的分配政 策作了某种程度的改革,通过税收和福利政策对社会财富的分配进行调节,使社会和阶 级矛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和。
三 发挥利益的杠杆作用是提高效率的基本条件之一
在利益起作用的条件下,效率对政治是攸关的,发展经济无疑是巩固和发展国家及其 社会制度的要求。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效率呢?最基本的一条就是确立和设计经济关系 和经济政策必须注意发挥利益的杠杆作用。
这是任何时代社会都概莫能外的。从我国古代社会来说,“商鞅变法”、“文景之治 ”和“贞观之治”等均是比较成功的例证。他们成功的奥秘就在于他们的经济政策与利 益作用要求相一致,让民众有利可图,在当时的条件下,比较充分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 众的生产积极性。而秦、隋朝等经济之所以每况愈下,其根本原因就是实行横征暴敛、 竭泽而渔的政策,民众辛勤耕耘,但是利甚少甚至无利可图,泯灭了生产热情。从资本 主义社会来说,上个世纪30年代,频繁的经济危机,对经济造成多次巨大的破坏,这是 群众购买力低,社会生产力大大超过市场的需求造成的。既然资本家无利可图,他们的 积极性就必然下降,把资金储备起来,不投入运营。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资本主 义国家的经济曾出现萎缩和下降的趋势,曾一度影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原因在于 过多地实行国家福利政策,税收过重,挫伤了投资者的积极性,也使劳动者缺乏应有的 推动力,实质上也是违反利益原则导致的。80年代以来,随着各国经济全球化,市场竞 争加剧,各经济发达国家为适应环境,采取了货币供应学派的理论,缩减了社会福利开 支,降低税率,鼓励平等竞争,结果经济上出现了新的转机和发展势头,这实际上是遵 循利益原则的结果。
人类历史上经济发展此起彼伏,波浪式的推进,实质上是利益功能和作用对当时统治 阶级不同的社会经济政策作出反应的结果。统治阶级的经济政策符合社会的利益要求, 就能激发人们的生产热情,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经济生气勃勃地发展。反之, 各种经济政策违反社会的利益要求,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及其生产积极性,就受到压抑 和埋没,经济发展就没有希望。
从人类历史上看,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社会条件不同,尤其是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遵 循利益作用所需要采取的具体形式也就不同。然而由于利益要发挥正效应作用所需要的 条件本质上是一致的、类似的,因此,人类的各个历史时期要遵循和利用利益作用调动 人们的积极性,也有一些规定性需要共同遵守的。
(一)必须给生产者有利可图
马克思认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做事, 他就什么也不能做。”[5](P286)确实如此,人民群众与天奋斗,与地奋斗,与各种困 难作斗争,开财富之源,引物质生活资料之流,就是为了解决自己的生存发展问题。人 们为了“理想”而斗争,实质上也是为了理想生活而战斗。因此,给生产者有利可图这 是遵循社会客观规律,调动其积极性的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当然也是发展经济的最基 本条件。如果连劳动者的这个基本动机和内在目的也否定了,只能调高和寡,南辕北辙 ,除了人民群众的怨恨外,什么也得不到。
(二)必须给投资者谋利的余地
谋取利益是人们行为的基本动机,当然也是投资者的基本动机,因为他们必须依赖物 质利益和精神利益而生活,同时物质财富的拥有量,不仅决定了他们物质生活的状况, 而且决定了他们的社会地位、社会权利和他们的精神生活。因此,要调动他们投资的积 极性,当然要让其有利可图。在社会生产的过程中,有两个条件是不可缺少的,一是要 有劳动者,二是要有劳动资料,只有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才形成现实的社会生产。因 此,要使社会生产得以正常发展,除给劳动者有利可图外,给投资者有利可图也是不可 缺少的。这一点在资本主义社会尤为明显,资本家见没有利可得,就会纷纷把资本抽调 出来,使之脱离经济运行过程,从而出现企业锐减、失业大增的局面。建国后一段时间 ,我们一方面经济建设严重缺乏资金,另一方面对人们通过劳动获得的有限货币投入经 济运营持否定态度,使经济张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 走上了改革发展的道路,允许集体或个人办企业,并允许他们盈利,在一定程度上调动 了他们的积极性,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建立和发展就是生动的说明。这里应该指出 的是,给劳动者有利可图和给投资者有利可图,在一定程度上是矛盾的,只能采取利益 协调的方法。资本主义国家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资本家和工人利益采取协调的方 法,起了一定的缓和作用。如联邦德国政府规定,每一个企业的整改方案都必须有企业 主和工人代表签字方可有效,照顾了各方利益、协调了他们的关系,使彼此都有利可图 ,否则如果从根本上否定私人企业赢利的可能性,这无异于扼杀他们。
(三)把人们的利益与其经济活动联系起来
既然谋取利益是人们的基本动因,利益与劳动者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因此,对于劳 动者来说,给予一定的利益是启动他们进行生产劳动的基本法码;而要比较充分地调动 他们的积极性,就必须把其利益与劳动者及其产品联系起来。这是对问题更深入一步研 究后得出的结论。
现代心理学的重要成果巴甫洛夫的反射学说揭示,有机体之所以对与自身无直接利害 关系的条件刺激物作出反应,因为它是与自身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条件刺激物相联系的, 而有机体对条件刺激物的反应程度包括强度和速度与其间接利害关系成正比例的关系。 据此原理,主体对条件刺激物即劳动过程作用的反应和努力,须使主体劳动与其获利紧 密联系起来,并使这两者的关系呈正比例,才能逐步建立和强化。条件刺激物(劳动)与 主体的联系,激起主体对条件刺激物(劳动)的兴趣。
从控制论的角度来说,主体利益要求——劳动——利益的实现即消费——劳动,这一 循环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控的动力再生系统。用图表示如下:
Y表示利益要求及其动机,s代表为实现利益主体所进行的生产过程,x表示产品,r表 示产品的分配、占有、消费的实现过程。显然,人的利益要求能否再生,能否激起生产 热情直接取决于r阶段,它是劳动的动力再生阶段,是整个系统得以连续运行的重要环 节。控制论认为,任何控制系统的自控作用都表现为使系统的状态逐渐地尽量地接近目 的参数。人们从事劳动的目的是实现生存发展需要,所以,r逐渐地接近人们的预期目 的,这是人们的要求和努力方向,而人们的利益实现程度即r的增大程度,一般来说是 与s即生产投入过程相联系的。因此,当s与r成正比例时,就容易诱发y的增大,使其焕 发更大的动力。
现代管理学也说明,劳动者的报酬多寡这是受历史条件、社会环境制约的,因此只有 工人的报酬与当时的社会条件、人们的习惯相一致,不管它所获得的酬金与其创造的价 值比率如何,他是不大重视的,他关心的是他付出的劳动与在常规条件下取得报酬之间 的关系。如果市场条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左邻右舍的工资标准没有变化,他的报酬无 缘无故地减少了一半,他会作出强烈的反应。不少企业管理研究专家指出,高薪水高福 利不一定能充分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它只起稳定人心的作用,起激励作用就是把其劳 动成果与其利益联系起来,切实拉开报酬的档次。
(四)给人们的利益发展留下空间
一般来说,人们的激情、心态、积极性是与业已存在的利益发展空间联系着的,旧的 生产关系制掣越大,人们的利益发展空间愈小,其积极性愈受到挫伤和窒息。反之亦然 ,人们的利益发展空间愈巨大,唤起的热情、积极性愈高涨,经济发展愈迅猛。我国西 汉时期,由于战争的严重破坏,经济凋敝,赤地千里,但由于实行罕见的低赋税政策“ 三十抽一”,给民众留下了发展利益的巨大空间,因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得到了空前的 调度,结果很快地医治了战争疮伤,走向繁荣。资本主义剥削是残酷的,然而它相对于 封建社会来说,留下的利益发展空间是巨大的,它没有人身依附、土地束缚和行会桎梏 ,因此对人们的刺激和推动是空前的,经济发展速度也是前所未有的。如果说,给民有 利可图是推动其进行生产劳动的必要条件,把利益与劳动联系起来是进一步调动他们积 极性的重要条件的话,那么,留下巨大的利益发展空间则是充分唤起他们生产热情的重 要条件。从整个历史发展趋势看,个人利益发展空间只能愈来愈巨大,否则,它就不能 愈来愈充分发挥人们的聪明才智,以日益加快社会科技、经济的发展步伐,从而实现人 们日益发展的利益要求。这是必然的,如果在不危害社会利益和公众利益的条件下,许 多个人利益发展空间都被堵塞了、禁锢了,社会经济是很难蓬勃发展并走向繁荣的,这 个社会是没有前途和生命力的。
四 实现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必要环节
要实现社会公平,在经济领域实行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是其必要的途径和环节之一。所 谓再分配,就是对不同收入水平的社会成员征收累进税和相关的税赋,然后由国家把这 些收入再进行分配。一般而言,它包括社会保障、基本服务和社会救济。这些制度和政 策也可统称为社会福利制度。社会保障是国家为帮助其社会成员克服特殊困难和意外灾 害而举办的各种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制度,其内容和范围各国有所不同,一般包括社会 保险、社会福利、公共医疗卫生等,用以保护其国民免受通常所说的天灾人祸的伤害, 如残疾、疾病、有工资收入的配偶或家长的死亡、离婚、失业、退休等,它可以成为那 些收入水准急速下降的人们的生活缓冲器。基本服务是指为其国民提供最为基本的生活 必需品和相关的服务,包括免费或低收费的教育、卫生保健、住房、幼儿日托和法律服 务。这些虽然面向全体社会,但主要受益的仍是占人口大多数的中低收入家庭和个人。 社会救济就是国家为收入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收入水平的贫困家庭提供救济,包括现金 补助实物供应等。
在现代采取再分配的方式实现社会公平的做法并不是一蹴而就,有一个探索的过程, 有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市场经济的竞争在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 导致两极分化,资本家为了攫取高额利润就尽可能压低工资。因此,在经济波动,工人 失业或遭受疾病的袭击等情况下,工人的命运是非常悲惨的。它不能不影响到人口的再 生产和劳动力的正常供给,影响到经济的复苏,甚至引起工人罢工罢市,上街游行,到 政府机关去静坐示威等现象的发生,从而造成政局混乱,社会震荡。1929年的“大危机 ”和随之而来的“大萧条”,使许多国家饱受磨难和创伤,同时也改变了一些人的传统 社会经济观,很明显,单靠地方慈善机构是无法解决社会的贫困问题。同时贫困不仅是 个人的事,更多是社会原因造成的,政府应该也必须通过再分配建立起社会保障和社会 福利制度,从而为个人同时为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提供保障。所以,上个世纪三四十年 代一些发达国家先后实施了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政策。当然其后也经历了矛盾和斗争, 最后才把黑人和其他少数民族包括进来。这些发达国家之所以这样做,多少带有被动的 性质,因为不这样做不利于他们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何况,还有争取民众选票的需 要和压力。虽然如此,广大社会成员所形成的公平观在人们深层意识中所起的作用也是 重要的。统治者之所以采取这些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政策,通过税收和这些政策实现国 民收入的再分配,在一定程度上说是顺应民心的结果。
社会主义国家是以消除两极分化,实现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从而实现所有社会成员 的共同富裕为己任的,因此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国民收入的公平分配是较主动和自觉的。 建国以来,我国先实行供给制,后实行工资制,按劳动取酬,长期实行充分就业的政策 ,用群众的话来说“3个人的饭5个人吃”,并实行公费医疗和福利住房的政策。在农村 ,国家为农村的基本建设包括农村水利和公路桥梁的建设提供资金,同时给鳏寡孤独、 残疾人和受灾的群众提供生活补助和帮助。现在又在全国中小城市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 度。可以说,国家在这方面是倾尽心力的。尽管在实践上也有偏差:一是太过“平均主 义”,在分配政策上曾实行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政策,挫伤了人们的积极性;二是没有注 重经济的发展,有些社会保障政策超过了国家承受的能力。当然这方面正进行改革探索 。
五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矛盾,以期实现社会的最大利益
在东西方的一部分社会学家中已形成了这样的共识:没有效率的提高就没有社会的进 步,没有利益差异和竞争就没有效率的增长,因此社会差别是长期存在下去的。在一定 意义上,它是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同时,没有社会稳定就没有社会的进步和有序发展 ,而社会稳定和有序的发展也离不开社会公平,因此社会公平也是长期存在下去的,不 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显然,效率与公平都是我们需要珍视和维护的。只要我们掌握好 社会差别和社会竞争的度,那么,其中就有公平。同样,只要我们掌握好公平的度,它 就有利于并促进效率。但现实上并不那么如意,往往存在着效率与公平的矛盾。这又表 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差别巨大,竞争过度,它虽然导致一时的高效率,但它是以牺牲 公平为代价的。资本主义社会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是这样。另一种是片面强调公平,严 重制约甚至牺牲了效率。我国过去的情况就是这样,欧洲的瑞典等国也发生了这样的情 况。
怎样解决效率与公平的矛盾?中共中央在十三大中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方针, 这显然是正确的方针。之所以说它正确,因为:
第一,效率的战略地位比公平更重要更根本。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是解决 其它社会问题的前提。只有提高了效率,发展了经济,才能为提高人民的生活,实现社 会进步和国家的富强奠定基础。邓小平所说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是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 关键,它决定着中国的历史命运,其道理在于此。其实,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生产 力决定生产关系,从而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已经揭示了这一原理。
第二,公平是以效率为基础的。效率为改善社会公平状况提供物质保证。在一个效率 低下,物质生活资料严重短缺的社会里,所谓“增进社会公平”只是一句空话,充其量 也只是导致某种虚假的“公平”(如“大锅饭”的平均主义),维护和增进社会公平必须 以相应的效率为基础。效率提高了,社会财富增多了,国民收入增加了,真正的社会公 平才能建立起来,并不断得到改善。正因为如此,在效率与公平这一矛盾中,效率是矛 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了这一主要方面才能取得战略上的主动,从而推进国家的经济建设 和社会进步事业。过去,我们片面强调公平,不惜牺牲效率,致使经济长期得不到应有 的发展,使人民长期陷入生活资料匮乏,衣食住行都陷于较困难之中。另一方面,“大 锅饭”式的社会公平,也没有导致人们心灵和精神上的慰藉和满足,反而由于物质上的 缺乏,导致了亲戚朋友之间的冷漠,以及因微小的利益引起同事之间、领导与被领导之 间的争执和矛盾。
第三,这个方针在重视效率的同时,也强调兼顾公平。也就是说在抓住主要矛盾方面 的同时,不忽视非主要矛盾方面。市场经济之所以是效率经济,就是因为它通过价值规 律的作用,使同一起跑线上不同的生产者在竞争中发展利益关系,从而给经济发展以最 强烈和最持久的推动。但是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所产生的利益的分化,若不从整个社会运 行的角度对它加以干预和调节,就会导致“弱肉强食”。毫无疑问,这与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目标是相背离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 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如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同 时,又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和社会的动荡,使市场规律变为“弱肉强食”的法则,那么 ,它就会失去群众基础,被人民所抛弃。因此,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调效率的 同时,必须强调兼顾公平。由国家在宏观上对个人的收入分配进行调节,建立相应的社 会保障制度和福利制度,为人民群众进行生产、交换,以及生活学习提供一个必要的机 制和物质前提,以保证整个社会的有序运行。第四,这个指导方针是从国家和社会的总 体利益出发的,它既重视社会的物质利益问题,也不忽视人们精神利益的需要。人和社 会的行为都是有动机和目的的,这就是满足和实现其需要。我们之所以强调效率和公平 ,归根到底,就是为了实现人们的物质利益需要和精神文化的利益需要。离开了这一点 ,就毫无意义,同时也把握不到它的根本依据和原因。为什么效率要优先,除了公平须 要以效率为基础等诸多原因外,这与物质利益在人们生活中根本性作用相联系的。在人 们生活中,在历史发展中,物质利益始终起决定性的作用,其原因在于物质生活是人们 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当然人类也有精神文化利益的要求问题,这就提出“兼顾公平 ”的问题。
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方针,除了有重视物质利益需要又有兼顾精神利益需 求的问题外,更重要的是它还包含有最大地实现整个国家和社会利益这种战略上的考虑 。从这一方针出发,我们就能从片面强调公平的怪圈中跳出来,正确地处理效率与公平 的矛盾,在参与国际的竞争中,使我国的社会经济快速和协调地发展,尽可能地实现我 国人民的物质、精神和政治利益。
收稿日期:200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