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灵纵论货币新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政论文,货币论文,吴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5年7月23日的一场豪雨,给持续数日、郁闷难当的京城酷暑“桑拿天”来了个彻底的冲洗,透亮、清新之气扑面而至。
此前两天,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第16号文,亦一扫积累12个月之久的人民币汇率调整的不确定的紧张气氛,向全球传达了中国货币政策积极稳键、明确清晰的调整信号。
第16号文公布当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即在国内几大媒体发表了“汇率机制改革与转变思维模式”的重要文章,其特别强调“中国的汇率决策是根据中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优化资源配置需求作出的自主决策”。周小川还提出思辩之策:在国际国内经济条件发生变化与改革深化的新金融生态下,“该如何不断校正我们自己的思维模式来适应这个变化呢?”
23日,在“中国宏观经济走势与产业发展”论坛上,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强调,人民币汇率参考一篮子货币不等于盯住一篮子货币,它还需要将市场供求关系作为另一重要依据,据此形成有管理的浮动汇率。
对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吴晓灵的评述逻辑缜密:尽管1-6月份投资增幅下降为27.1%,但就6月份而言,投资增幅仍然高于前几个月,达到了28.8%。同时,6月份比去年同期多放贷1800多亿元,仅次于2003年的水平,“这两个数据说明如果经济要出现反弹,在资金和动力上都是有基础的,经济目前还存在着上行的动力。”
吴晓灵表示,有说法认为中国的经济要变冷、要通缩,除了投资率下降以外,另外一个证据就是说物价增速回落,1-6月份居民的消费物价指数才2.3%,比上个月高了1.6%,因而有结论是“增幅在下降”。“而央行认为现在价格的变化是在双线控制下的价格变动,即通货膨胀率4%,或月环比3个月超过1%这样两条线在控制整个物价的幅度。我们对很多价格是实行控制的,因此不能用这个来说要走向通缩了。”
“如果能够按照资源稀缺的程度调整能源价格和资源价格的话,还有很多服务的价格,如果也按照市场供求的规律调整的话,应该说我们还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压力。”
适逢不寻常时期,完整解读下半年央行货币政策尤显重要。为此,吴晓灵于7月23日在北京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银根的“松”与“紧”
在梳理2005年上半年货币政策时,吴晓灵擅以数据言势。
“首先,我们的货币政策基本上是按照预定目标实施的。”M2的增速在今年上半年是逐月上升,6月末已经达到了15.7%,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速回落到13.3%,这两个数据基本上做到了央行认定的“合理区间”。
除此之外,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卫生监督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社会文化管理所、文物管理所等事业单位,仍将保留在相关行政职能之下。
学界有人认为13.3%的人民币贷款增速偏低,并撰文提出“通缩”的警示。吴晓灵则提出,从1996-2000年的M2和贷款增长幅度分析,可能有人认为13.3%的贷款有点低了,但是央行认为这段时间外汇进得太多了,在某种程度上替代了贷款增长,许多企业即使没有拿到贷款,特别是有外汇收入的企业,则可拿外汇去结汇,企业有增加资金的来源,另外还有一些短期票据,加上央行推出的融资票据、民间融资等等都在某种程度上替代了贷款增长。此外,各家企业集团也加强了资金的内部调动,相对减少了对贷款的一定需求,因而现在企业的资金还是宽裕的。
对于资金“宽裕”之说,吴晓灵另有补充:一是中国企业的存款增加了;二是贷款的结构有所改善——从银行系统对企业的短期贷款的提供比例来看,中国是全球最高的。短期融资贷款占GDP的70%;M2占GDP的比重是189%,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在此情况下,“如果企业资金再紧张,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为企业开辟更多的融资渠道”。
银根的另一个敏感之弦体现于超额准备金利率的调整上。今年3月17日央行下调了存款准备金利率,其潜伏的目标就是要适当地引导货币市场的利率下调,鼓励商业银行去发放贷款,也鼓励社会资金投向直接融资。
此外,为了鼓励商业银行放贷,央行也适当地减低了公开市场操作的力度。吴晓灵说,“很多媒体一直在跟踪央行票据的发行情况,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这个力度,提高了商业银行的备付金率,希望商业银行在央行预测的总目标之下适当地增加力度。到目前来看,各家商业银行的资金是宽裕的。货币市场利率是在走低的,基本在1.5%左右。银行业同业拆借市场的情况也是在走低的 量在增加,利率在走低;银行间债券的价格是在上升的;7天回购的加权平均利率和7天拆借的加权平均利率也是在走低的;国债市场的收益率曲线是在下降的。这些均是在央行在调整了超额准备金率后形成的。”
当记者问这么做是不是放松银根,吴晓灵说,“不是总量的放松,而是鼓励商业银行能够更多地发放贷款或直接融资。”
民间融资“解禁”与房贷“区别”政策
有了对宏观形势的审慎乐观情绪,吴晓灵在解读下半年货币政策时,给出了“四大利好”信息。
除了常规地提到今后企业融资要逐步减少对银行依赖、增加直接融资的比重之外,吴重在强调“金融市场要注意到现在民间融资比较活跃,应该加强引导”。
据央行调查统计,推算我国民间融资规模为9500亿元,占GDP6.96%左右,占本外币贷款的5.92%左右。吴此次特别提到引导民间融资的方式包括两大新政——“一是应该允许、建议放贷的人靠银行委托放款;二是修订一些法规按照《合同法》的要求,给企业之间融资的权利。”
“我们在力推这样政策的实施,我们也想鼓励只放贷款的贷款性金融机构的试点,主要想给有钱的人及想贷的人开一个渠道。”
“当然目前仍不允许这些机构吸收存款,因为在投资者自我约束不太强的情况下,从化解风险角度来看吸收存款没有太大的好处。”吴晓灵指出,央行想让那些想办金融机构的人先运作自己的钱,运作好了再运作公众的钱,再允许吸收存款,可以说这是新的金融机构产生的一个预科。另外既要放宽民间融资,又要更加严厉打击非法融资,“你拿自己钱借贷可以的,如果把别人的钱凑在一起玩,没有正规的牌照坚决不行。”
第三个利好是新的金融避险工具的相继出台。汇率机制改革方案出台后,金融机构、企业如何以市场工具来管理自己的风险,来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这是一个大考验,“银行推行远期结售汇,这是为推出衍生工具准备条件,企业和金融机构应该加强对衍生工具的学习和培训,学会运用衍生工具,央行会尽早为社会提供避险工具。”
第四个利好是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规范化。“现在房地产价格的问题与不正常需求有关。住房需求应该是适度消费。对非自住房提高首付比例,目的是控制适度投资。不能要求人民都买房,还得有人租房,因而要有人投资。但既然是投资就要主要用自有资金,不能主要靠银行信贷,银行只能给予适度的支持。投资和投机很难区分,只要不给投资过度支持,就不会形成过度投机。在交易、再售环节给予适当控制。短期再售还是要控制。”
“还有一点,政府应加大普通商品房的供应。节约土地、节材、节能等应列入土地招拍挂的条件。有人说中国土地稀缺、土地价格高,所以房地产价格也会上升。我不否认房价的上升趋势,但是现在房地产商手里还有大量积压土地,因而合理充分利用现有土地完全可以稳定价格。所以应该调整合理需求,调整供应结构,在需求与供应相对合理的情况下,形成均衡价格。”
吴提出的综合解决之道是,由原来的限制信贷,转为更侧重于市场化的引导——为房地产商寻找出路,那就是要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企业债券市场以及信托制度。
当记者问到“有保有压”的信贷政策在下半年如何体现时,吴晓灵解释,有保有压是指行业,“我们觉得房地产是要发展的,正是因为我们觉得房地产是重要的支柱行业,所以我们才特别的呵护它,但是这个发展速度跟我们的需求要相匹配。有人算了很多帐,说需要多少多少房子。但是,第一,你的标准是按照哪个国家的人均水平,中国不可能有那么高的平均消费水平;第二,有良好的愿望没有货币不等于是真实的需求,必须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才是真实的需求。房地产能够带动经济的发展,我们要支持它,但是要支持到什么程度呢?房价的上涨已经超过10%,对这些地区就要提高首付比例,适当加以限制。像西部一些房价上涨不高的地区,还没有什么大的风险,就可以鼓励发展。中央政策只是制定了一个基础标准,要求地方政府根据本地情况指定本地标准,但是非常遗憾的是有的地方政府全都取了高线。没有理解到中央对于宏观调控的苦心。”
央行“注资券商”与拯救市场
关于央行“注资券商”与“启动百亿投资者保护基金”的说法,央行正式的表态迟迟未出。
吴晓灵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投资者保护基金不是央行近期用100亿元来启动的,这是证券市场新的制度建设,它向券商征收费用,“取之于市场,用之于市场。”
“证券投资市场上,应该是投资者承担风险。”吴晓灵说,“但是有时候券商挪用客户保证金,损害了客户利益,那么它倒闭的时候就要用投资者保护基金来给投资者一定的保护,这基金不是用来托市的。”
此外,吴晓灵告诉记者,作为维护金融稳定的央行,为了解决证券市场的难题,央行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而且与此前媒体报道有一定出入。如果用一个词概括,那么还是“市场化”。
首先是开辟了券商融资渠道。自去年以来,央行就已经允许券商到银行间市场进行拆借,发行短期融资券,修改了券商发长期债券的办法,即开拓了券商短期债券、长期债券和拆借的道路;与此同时央行还修改了股票质押贷款办法,用市场化方式向券商提供流动性,而且央行还有意进一步修改券商借款的办法,使其成为一个一般借款人。其次,央行在积极推进直接融资,央行推动了在银行间市场备案发行企业短期融资券,给了企业以极大的方便。第三是用市场化的方式促成券商的重组。
在市场化重组的方式上主要利用汇金和中建投两个平台。不同以往的是,“汇金和中建投采用的方式是市场化投资,不是用央行再贷款”。7月15日央行公布,批准中建投发行100亿元金融债券,“此举旨在支持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和维护金融稳定。”吴晓灵明确透露,如果有需要,这样的发债还会继续。
“中建投和汇金的运作方式完全是向市场发债,因为它们有信誉,有资本金,它们来通过市场方式发债筹集资金,然后对金融机构注资。”但是注资前提条件是:债权人必须要削债;股东要承担证券公司的坏帐损失;在这个基础上还要改善证券公司的经营管理;然后汇金和中建投才会考虑注资,注资的目的就是要“为了对它进行机制上、运作上的改造,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来打造好券商”。
在结束采访时,吴晓灵语气变得凝重起来,证券市场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不是救券商,而是建立好市场机制,让投资者有信心。“上市企业要好,老百姓才有信心愿意来买。”
“据我所知现在开户量是非常之大,每个月都在增加,大家都在等待。”
标签:吴晓灵论文; 货币市场论文; 企业贷款论文; 金融论文; 中建投论文; 央行回购论文; 银行论文; 外汇论文; 民间融资论文; 券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