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园大班区域材料中操作表单投放的意义与方法论文_唐孟帅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文华九号院馆幼儿园 518111

摘 要:自20世纪80年代,区域活动从美国引入中国,区域活动在我国幼儿教育实践中逐步兴起,并取得了长足发展。那么操作表单在大班区域活动中结合操作材料的使用到底具有多大的实际意义,操作表单又怎样才能有效投放呢?本文将从幼儿园大班区域材料中操作表单投放的意义与方法进行阐述。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材料 操作表单 方法

本文中提到的幼儿操作表单指的是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操作材料时配合使用的一种表单。操作表单可以是教师按照科学实验需要等活动中记录活动过程、结果而提前设计的一种表格,也可以是幼儿按照自身意愿根据自身游戏需要所设置的一种记录单,而非脱离操作材料而单独存在,只为强化幼儿学习小学化知识的一种“考试卷”。

一、投入操作表单的意义

1.发展幼儿前书写能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成人应让幼儿在写写画画的过程中体验文字符号的功能,培养书写的兴趣,并会正确书写自己的名字。成人应鼓励幼儿在绘画和游戏中做必要的书写准备。幼儿在记录操作表单的同时,需要记录自己的名字,同时根据操作区域材料的过程用文字或者图画记录游戏过程或者结果。因此,根据操作材料投入事宜的操作表单利于培养幼儿前书写能力。

2.便于幼儿记录游戏过程、结果,促进幼儿深度学习。

在名为“科学开端”的幼儿园课程中,康妮泽尔与弗伦奇将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概括成四大步。其中四步为:记录与反思——与他人分享信息(例如:告诉某人、听写、绘画、作图、作曲和创编小喜剧)。如若没有操作表单,何来记录?使用操作单,帮助幼儿回顾自己的探究过程,反思自己做了什么,怎么做的,记录实验过程与结果,利于幼儿及时将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分享,并与同伴进行比较,促进幼儿深度学习。

二、操作表单投入的有效方法

操作表单的投入意义重大,那么我们该如何将它投放到我们的学习区域中去并让孩子们有效利用起来呢?笔者通过自身幼儿园发生的一些实际情况,总结出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1.备注班级、姓名、操作时间。

可能你会发现有这样的情况:

(1)操作表单完成后,老师和孩子欣赏查阅之时,却找不到操作表单完成的主人。

(2)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试卷批阅之后,老师找不到试卷的主人。因此教师在设计的任何一张操作表单时都应有操作时间与操作人姓名,并提醒幼儿在操作前先记录完成者姓名与时间(大班幼儿尝试自己写名字,小中班可以采取盖上自己名字的印章),养成良好习惯。

2.操作说明简单易懂。

据多数小学老师与家长反映幼儿给出一道题的答案出现错误时,更多情况可能是因为幼儿误解题目的含义。因此为确保操作表单的有效利用,教师的操作说明应该尽量图文并茂,让幼儿记录时简单易懂。

3.内容严谨,紧密结合操作材料。

操作单的设计一定要与操作材料相结合。例如:一份自制泡泡水的操作材料,教师提供水、洗洁精、洗发水、洗衣液、醋。那么在操作表单中就不应该是食用盐、酱油与洗衣粉。操作表单内容需严谨,整个内容为实验过程与目的服务。相同种类的操作材料可搭配多种操作表单以适用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幼儿,以及幼儿对材料的不同的操作方法。

4.利于保管,方便取放。

笔者在研究幼儿操作表单的投入前曾在班级经常发现幼儿操作表单“卷边、有水渍、模糊不清、杂乱”等现象。针对以上问题,我联合幼儿园教研组成员总结出以下经验:操作表单有封面、封底并进行过塑,操作单的左上角用可开扣环或者易于操作的小夹子进行装订。封面配上相应操作材料的图片,易于幼儿找到想对应材料的操作单。封面过塑后加上封底,幼儿进行科学实验时,操作单不宜打湿并有效解决操作单卷边杂乱现象。使用可开扣环或者小夹子更有利于孩子取放操作单。

因此,操作表单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使用意义非凡,教师科学投放并引导幼儿有效利用操作表单,将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

附大班级《探索液体的沉浮》操作表单:

 液体的沉浮

请将不同的液体滴入水中,观察液体的沉浮。如能浮在水面上请在该液体下方画↑,沉在水底的画↓,在水中融合的画。

论文作者:唐孟帅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8月总第3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9

标签:;  ;  ;  ;  ;  ;  ;  ;  

论幼儿园大班区域材料中操作表单投放的意义与方法论文_唐孟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