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语法知识为读书能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法论文,能力论文,知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毫无疑问,语法知识是“知识”。知识是什么?真正的知识,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知——对事物本质的把握,对客观规律的揭示。它既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又是引导人类智慧的明灯。培根的一句名言曾风靡神州大地:知识就是力量!当然,静态的知识本身只是潜在的力量,它作为力量的本色要在“运用”中才能显现出来。正如阿拉伯谚语所说:“无论你有多少知识,假如不用便是一无所知。”这话就应在汉语语法知识的头上了。 汉语语法知识,从词类到词、词组,再到单句、复句,以至句群,是几代学人辛辛苦苦探索才得到的关于汉语的规律性认知,它对学习、运用汉语的人无疑具有指导的“力量”。但不知从何时刮起了“淡化语法”之风。此风之起,盖缘于“无用”。既是科学的知识,怎么会“无用”呢?其实,不是知识本身无用,而是学了这些知识的人没有用之的意识,或者是用而不得其法。藏金于室而甘于冻饿,是不能说黄金无用的。 语法知识,不仅有助于写作,在阅读中也常常会显示为一种力量——阅读现代文如此,在古诗文的解读中此种力量尤为重要。要理解古文中所谓词类活用、成分倒装之类的语言现象固然需要语法知识;要正确解读古诗词,语法知识、语法意识更不可少。现在教读古诗词的,虽号称“鉴赏”,实际大多停留在读读背背的阶段,囫囵吞枣,似懂非懂,仅以能应付考试为目标。而这种做法与语文教学的宗旨是相违背的。语文教学,其核心价值是使学习者自能读书、自能作文。教读古诗文,主要是为了让他们自能读古诗文。所谓“鉴赏”,是以“分析”为前提的,其中就包含着语法分析。翻翻各种诗词选本、鉴赏辞典,因为缺乏语法意识不能对语句做正确的语法分析而误读的现象,比比皆是。这种解读能力的缺陷从反面提醒我们:语法知识有用,运用语法帮助阅读,语法知识就会显示为一种力量;作为读书人,就表现为一种读书能力。 以下是梁群霞老师所写的教学案例。 训之以道 举一反三 ——研读李清照词《醉花阴》 师:同学们好!我们刚刚读过了李清照的《声声慢》。现在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她的《醉花阴》,这也是她的代表作之一。阅读文学作品,常常要参照有关的背景,也就是“以事解文”。对于李清照生平的总体情况,大家已有所了解。具体到这篇《醉花阴》,这是她早期的作品。李清照18岁嫁给赵明诚为妻,一度生活很美满。大家知道,她的父亲、公公都在朝为官;而那时朝廷上的“党争”——政治派别之间的斗争——十分激烈。李清照新婚不久,父亲被指为“奸党”,她受到株连,不得居京而回归原籍,被迫开始了夫妻离居的生活,也可以说是一股政治的寒风吹散了这一对恩爱夫妻。这首词,就是她在离居的日子里写给夫君赵明诚的。——好,现在请大家参看教材注解,自己读读这首词。(板书:新婚—党争—奸党—离居) (生读书,教师巡视解疑。) 师:(范读后,再请一生朗读。)读得不错。李清照的作品文字平易,有几处生疏一点的事物,什么“瑞脑”啊,“纱橱”啊,都有注解。字面容易看懂,而要理解得真切,还得下一番工夫。我们已经读了几遍,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这首词所抒发的情感,或者说这首词的情感基调,是哪一个词? 师:好,大家说得很好。通过几个关键性词语——情态语、时空指示语,我们把握了这首词的情感基调和大体内容。这还只是一个粗略的了解。要想更真切地解读,还得字字句句慢慢品味。我们看第一句,大家读读。 师:“薄雾浓云”几个字告诉了我们什么呢?——要注意从“物象”中体会情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情解文”。 生:天气不好,阴沉沉的。 生:在阴沉的天气里,人的心情也往往受到影响,感到压抑。 生:连天气都“愁永昼”啊!人就更愁了! 生:到底是谁“愁”啊?是天气吗? (众生一时莫名) 师:我们遇到了一个问题,实际是一个语法问题。汉语约定俗成的基本句法结构是什么样的? 生:主谓宾—— 师:(板书)这是句子主干,还有什么成分?(众答)对,还有定语、状语、补语。(板书:【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师:这样,我们再造一个句子,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深闺少妇愁永昼(板书)。这与“薄雾浓云愁永昼”在句法上一样吗? 生:哦,这一句是主谓宾结构,“深闺少妇”是句子的主语,是她在“愁永昼”。词里的这句呢,应该是“诗人”在薄雾浓云的天气里“愁永昼”。 师:那么,“在薄雾浓云的天气里”,这个语言单位在句子里做什么成分? 生:应该是做“状语”! 师:好!状语!我们再复习一下(PPT显示): 状语是谓语里的一个附加成分,它附加在谓语中心语的前面,从时间、处所、方式、条件、对象、肯定、否定、范围和程度等方面对谓语中心进行修饰或限制。 因为主语、状语都处在谓语之前,有时会发生误读。在古诗词中,这种现象是常见的。我们不妨看几个例子(PPT显示): 主语还是状语? 师:这些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都有是状语还是主语的问题,有的比较好辨析,有的就容易误读。比如杜甫“群山万壑”一句,一般就讲成“群山万壑奔赴荆门”,其实根本没有这样的地理形势;这应该是说杜甫自己“越过了群山万壑奔赴荆门”,主语是诗人自己。姜夔的两句,就有人把“红萼”讲成主语,还说是拟人。其实,“翠尊”是状语,是说面对“翠尊”;“红萼”也是状语,是面对“红萼”。大家以后读诗词,在这样的地方要留意。 看下一句:“瑞脑销金兽”。我们从“薄雾浓云”中读出了诗人的情感。从这一句中能体味到什么? 生:瑞脑香,在香炉里一点点地燃烧,一点点地变成灰烬,陨落,消逝……诗人看着这种情况,不仅是无聊、单调,恐怕还会有所联想,想到自己的青春、自己的生命,不也像这香一样在消逝吗? 生:我有一点不明白,明明是“瑞脑消金兽”,看字面,主谓宾,应该是“瑞脑”把“金兽”给销融了;可细想想,这样解释又不合情理。 师:呵呵,又是一个语法问题。我们也造一个句子比较一下:烈火消金兽(板书)。两句有区别吗? 生:既是“烈火”,肯定是把“金兽”给熔化了。可是“瑞脑”不可能熔化铜香炉啊。 生:也就是说,“金兽”不是“瑞脑”的支配对象,它管不着那个“金兽”,不是宾语。 师:快说到点子上了。“烈火消金兽”是主谓宾结构,在这里,“金兽”是动词“消”涉及的对象,做宾语。而在“瑞脑销金兽”这个句子里,“金兽”不是“消”的对象,它只是补充说明“瑞脑消”的所在、处所。大家说,这在句子成分中叫什么? 生:补语。 师:对,叫补语。(也有人站在现代汉语的立场上,说这是“状语后置”。)这在古诗词的解读中也是常常发生错误的。看几个例子(PPT显示): 宾语还是补语(状语后置)? 师:除第一句外,下面的都有误读。“动危旌”一句,应解为“三边曙色在危旌上闪动”,有人却解释为“危旌在曙色中闪动”。“人烟寒橘柚”,意思是“从橘柚可以感到人间的寒气”,有人却解读为“人烟使橘柚带上了寒色”。“日色冷清松”,意思是“阳光照在青松上都显出冷色”,有人却解读为“日色使青松显出冷色”,等等。 生:老师,有什么办法可以区别是宾语还是补语呢? 师:问得好!有一种大体可行的办法:首先要从事理上考虑——上面区分主语还是状语,其实也是从“事理”的角度发现问题的——看作宾语违背事理,就可以考虑是否是补语。再看看能否加介词,像“于”“对”或“以”,等等,能加的就是补语。你们试试看! 生:“生残夜”是“生于残夜”,“动危旌”是“动于危旌”,“冷青松”是“冷于青松”——都是相当于现在的“在”。 师:不错。要有一种意识——句法意识,可以减少误读。再看“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这里没有语法的困惑,大家来品味一下。 生:诗人的物质条件还是不错的,前面说了“瑞脑”“金兽”,这里又说“玉枕纱橱”,富贵之家。但人生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享受,还有精神的需求。重阳佳节,人家在那里团圆、聚会,她却孤零零的一个人。半夜凉初透,说明她辗转反侧,到半夜还没能入睡,受着相思的折磨。 生:那个“凉”字,不仅说客观的天气凉,凉气逼人,还意味着心里的凉,凄凉。 师:说得太好了!上片大体如此。在解读上片时,我们遇到的最大障碍是两处语法问题:主语还是状语,宾语还是补语。看看下片,有没有同样的句法? 生:(再读后)有。“东篱把酒黄昏后”,“东篱”是“在东篱”的意思,不是主语,主语是诗人。 生:“帘卷西风”,是“帘卷于西风”,“西风”不是宾语。 生:不过,这里加的“于”不能解释为“在”吧? 生:“于”还可以表示被动,这里是“被西风卷起”的意思。 师:举一反三,孺子可教也!往下看:“莫道不销魂”,这“销魂”一词该怎么讲?从上片看,应该是与“愁”字相一致的。但还要再考察一番。请查词典。谁来读读词典的解释? 生(读):“销魂:灵魂离开肉体,形容极度的悲伤、愁苦或极度的欢乐。” 师:谢谢这位同学为大家介绍。那么,请思考一下,在这里,为什么一定不能讲成“极度欢乐”呢?东篱把酒,暗香盈袖,难道不是一种享受、一种欢乐吗?除了前面已经提到的因素,还有什么因素制约着? 生:后面还说“人比黄花瘦”。 师:这句话怎么讲? 生:人比黄花还要瘦,还要憔悴。人一瘦不就显得憔悴了吗。 师:要从人变得憔悴这个角度来说,“销魂”确实不能讲成“欢乐”。这一点没有问题。但是,说“人比黄花还要憔悴”,这个话得有个前提,什么前提? 生(众):花憔悴了。 师:这个时候,黄花憔悴了吗?我们常说要“以文解文”,文本中的各个要素之间是互相制约、互相阐发的。 生:(陷入思考后)不能说黄花憔悴,因为是重阳节之际,应该是菊花盛开的季节。 生:刚说完“有暗香盈袖”啊!这也表明菊花没有凋零,没有憔悴。 师:说得太好了。那么这句话该怎么讲呢?注意这个“比”字,有的版本作“似”,说“人似黄花瘦”。其实,“比”字本身也有“似”“像”这样的义项。 生:那还是“瘦”啊! 师:不错,是这样。不过,这里有个时空转化。东篱把酒,一般会以为是快乐的事,所以诗人赶紧解释:“莫道不销魂”!黄花正盛,诗人也正当青春。但你看那卷帘的阵阵西风,将一日紧似一日,满地黄花终会在西风的摧折下憔悴、凋零。大家回顾一下我们开始时介绍的写作背景(回看板书“新婚—党争—奸党—离居”),有什么发现吗? 生:明白了,是说自己也在受着一股西风的摧折,就是朝廷党争给她带来的伤害。 师:正是如此。她在向自己的丈夫诉说:自己也会像黄花被自然界的西风摧折一样,被政治的西风摧折,一天天地变“瘦”,变憔悴。这是说将然的情况,不是说已然如此。这样说,自然是希望得到丈夫的理解和关爱。——请大家在解读的基础上,再好好地读一遍。(生读) 师:这节课,我们读懂了李清照的《醉花阴》词,还在以事解文、以情解文、以理解文、以文解文方面有所体悟,特别是解决了两处语法问题,进一步认识到古诗词句法方面的一些特点,希望对以后的阅读有所帮助。下课! 梁老师这节课很好地贯彻了“训之以道,举一反三”的教学方针,不仅引导学生读懂“这一首”,而且着眼于使学生“自能读懂”更多的诗词。除了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以事解文”“以文解文”“以情解文”,训之以读书思路之“道”,还花相当大的工夫对词句进行语法分析,引导学生把语法知识“用起来”,让他们自觉地以语法知识助阅读,化知识为能力,显示了执教者的职业自觉。 我们之所以特地为此点“赞”,是因为这是语文教学的正道。学习古诗词,要不要“分析”,特别是语言分析?时下的风气对此是否定的。除了教学实践中“读读背背”的做法证明了这一点,还有所谓“理论”,就是“多读感悟”论。笔者前些年曾专门著文对此论进行抨击,提出“训练,是语文教学的良心”。所谓“训”,就是教师的指导;“练”就是学生的实践。教师训之以道,学生举一反三,这才是今日语文教学应遵循的道路。道,就是规律,就是人类已然获得的知识。就像几何定理、物理定律、化学方程式,等等,既然是已知的真理,在教学中自然不应该再让学生从实践中自己去“悟”,而应该指导学生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甚至去获得新的知识。语法知识既然是对语言规律的揭示,教学中运用它去解决读、写的问题,本是顺理成章的事,可偏偏要学生自己去“感悟”,这是什么道理?一些教材的注解、批注,也彰显着这种让学生自己“感悟”的方针。 就以李清照的这首《醉花阴》为例。这首词,人教版收在高中必修第四册,而京版收在初中第16册。人教版不给句解,京版有。京版教材对“薄雾浓云愁永昼”一句的批注是:“永昼:漫长的白天。此句表现了作者因思念丈夫而感到日长难挨的心境。”——对“薄雾浓云”四字不予理会。对“瑞脑销金兽”一句的注解是:“瑞脑:熏香名,又叫龙脑香。销:慢慢燃尽。金兽:兽形铜香炉。”——每一个词都解释了,唯独不涉及句法结构。对“帘卷西风”的解释是:“即西风卷起帘子。”——明明是“帘卷西风”,怎么“即”西风卷起帘子呢?解释到此为止,其余的,自己去“感悟”吧!再看对“人比黄花瘦”的解读:“黄花:菊花。因思念亲人而憔悴的女主人公比花瓣纤细的菊花还清瘦。瘦:拟人写法。”——且不管“拟人”之说这样的低级错误,这个“瘦”字是褒义还是贬义?在李清照词中,七用“瘦”字,五次言花,像“绿肥红瘦”等等,都是说花的减损、凋零,没有一处是含赞美之意的。说菊花瓣“纤细”,能和人的“憔悴”相比吗?要知道,这是重阳之际,菊花盛开之时,即使是“纤细”的菊花瓣,也应是清秀挺拔、充满生命力的,如果比之于人,该是赞美人的苗条或健美吧?再说,句中“黄花”该是指花的整体,一朵朵,一丛丛,而不能单提出“花瓣”作比,这是情理之常。以己昏昏,使人昭昭,如此这般,我们的学生在教材中(当然也是一般照本宣科的课堂中)学到的是什么?据说教材的古诗文篇目还要增加,如果还是“读读背背”而已,生吞活剥,食而不化,就不但不能引发学习者的兴趣,助长学习者的读书能力,还会进一步催化“文言恐惧症”,养成囫囵吞枣的坏习惯,并毁坏语文学科的声誉。 这种“多读感悟”的方针不仅误人子弟,其弊端也早已在提倡者自己身上显露出来。因为缺乏必要的语法知识,或者缺乏语法分析的意识和能力,“误读”的现象比比皆是,教材里有,高考试题里有,各种诗词选本、“鉴赏辞典”也都有。不会、不想“分析”,跟着“感觉走”,是一种朦胧的状态,“感”对了是幸运,而错误在所难免。 朱自清先生当年就强调青年人要养成“分析的态度”。他说:“只有能分析的人,才能切实欣赏;欣赏是在透彻的了解里。”“没有透彻的了解,就欣赏起来,那欣赏也许会驴唇不对马嘴,至多也只是模糊影响。”(毋庚才、刘瑞玲编《名家析名篇》第11页)这种分析当然包括语法分析。幸好梁老师在“分析”的路上迈开了脚步,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借鉴,我们感谢她。 看了前面的议论,所谓“处方”其实已在其中了。为了满足这个栏目,就再单提出几条来说说。 一、解决知识问题 既说要以语法知识助阅读,化语法知识为读书能力,读书人具备必要的语法知识就是不可或缺的前提。日前有人问我关于语文教学改革的意见,我提的第一条就是恢复语法知识和逻辑知识的教学。由于“淡化语法教学”的影响,很多青年教师自己对汉语语法都一知半解,何以引导学生?所以,所谓“具备语法知识”,首先是执教者自己要“具备”,然后才说得到让学生“具备”。早年曾有过“文学”“汉语”比肩而立的尝试,不幸无疾而终。现在想来,那个体制也并不完全合理。阅读教学,不能只讲“文学”,还应该有其他重要文体的文章;语法体系集中讲授,跟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没有很好地结合,变得好像是没有实用价值的“纯知识”。汲取过去的经验教训,教材编写者有责任有义务编写出更符合教学需要的汉语语法教材。 二、解决观念问题 认识“分析”的意义,认识语法知识在提高读书能力上的价值,增强以语法助阅读的自觉性,逐步养成好“习惯”。当下的语文教坛上,有囫囵混沌者,有照本宣科者,有天马行空者;有的地方,学校就是高考集中营,学生不过是高考敢死队,语文教学也就只有“练”,没有“训”。形形色色,而且每一形色都有追捧者、效法者。我们只能呼吁,那些有“话语权”,特别是有“评价权”的人士,做做善事,正本清源,拨乱反正,使语文教学真正解决低效率、坏声誉的问题。 三、解决操作问题 运用语法知识助阅读,不能一曝十寒,而要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坚持“五子方针”:选例子——在教材中选择最需要运用语法知识解决问题的地方作为训练点,也可以选一些因为不会“分析”而导致误读的反面材料,这可以起警示作用,而学生一旦解决了“专家”没有解决好的问题,就会获得极大的成功感;指路子——结合实例教给学生运用语法知识的具体方法;做样子——在学生仍然不能顺畅地进行思考、操作时,教师要做“示范动作”,具体展示思考问题的过程;给场子——让学生实践,在实践中体会,在实践中提高,逐步养成习惯;挂牌子——表扬,鼓励,这是教育心理学的常识,坚持做就好。标签:状语论文; 读书论文; 语法分析论文; 状语后置论文; 文学论文; 醉花阴论文; 文化论文; 李清照论文; 东篱论文; 诗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