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治疗中布洛芬混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的临床效果论文_邝利中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院急诊科 湖南 423000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高热治疗中布洛芬混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阶段为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共纳入研究对象123例,均为高热患儿,根据入院顺序先后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3),对照组采用对乙酰氨基酚治疗,观察组采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第1h体温改变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第2h、第3h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81.67%(49/60)低于观察组总有效90.48%(57/6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8.33%(11/60)高于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7.94%(5/6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洛芬混悬液用于小儿高热的治疗临床疗效明显,可有效降低患儿体温,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具有良好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小儿高热;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临床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ibuprofen suspension and acetaminophen in the treatment of high fever in children. Methods:to study the phase as from January 2016 to December 2016,123 cases with into the object of study,are the children with high fever,according to admission order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n = 60)and observation group(n = 63),the control group treated with acetaminophen,observation group treated with ibuprofen suspension liquid,compared two groups of clinical effect. Results: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and P BBB 0.05. The difference of 2h and 3h after treatment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The total effective 81.67%(49/60)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total effective 90.48%(57/63)in the observation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The adverse reaction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8.33%(11/60),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total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7.94%(5/63),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Conclusion:ibuprofen suspension can be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high fever in children,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temperature of children,reduce adverse reactions and have good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children's high fever;Ibuprofen suspension;Acetaminophen;Clinical effect

在儿科疾病中,小儿高热非常常见,这与小儿机体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有关。高热患儿会出现精神不佳、呕吐等临床表现。严重的高热患儿还可能因长时间的体温高导致癫痫及惊厥的发生,危害到患儿的神经系统发育[1]。因此针对高热患儿的临床治疗十分重要。目前针对小儿高热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混悬液。本次研究重点探究两种不同药物对治疗小儿高热的临床疗效,旨在为指导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该院收治的123例高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1月~2017年12月),根据入院顺序先后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3),对照组60例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最大10岁,最小1岁,平均年龄(4.35±0.85)岁,其中支气管炎18例,支气管肺炎15例,扁桃体炎13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0例,水痘2例,其他2例。观察组63例中男36例,女27例,年龄最大打8岁,最小1.5岁,平均年龄(4.44±0.79)岁,其中支气管炎19例,支气管肺炎16例,扁桃体炎11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9例,水痘5例,其他3例。两组患儿的基线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1)纳入标准:①结合患儿体温、临床表现确诊为高热;②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2)排除标准:①对布洛芬混悬液和(或)对乙酰氨基酚过敏者[2];②肝肾功能不全者;③对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类消炎药过敏者;④活动性或既往有消化性溃疡史,胃肠道出血或穿孔者。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对乙酰氨基酚(湖北东信药业有限公司,规格:0.15g*10粒,国药准字H42021460)直肠给药。12岁以下儿童一次1枚,若持续高热或疼痛,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1次,24小时内不超过4粒。持续给药3-5天。

1.2.2观察组

布洛芬混悬液(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00ml/瓶,国药准字H19991011)进行治疗。口服给药,年龄1~3岁,体重10~15公斤,一次用量4ml。4~6岁,体重16~21公斤,一次用量5ml。年龄7~9岁,体重22~27公斤,一次用量8ml。年龄10~12岁,体重28~32公斤,一次用量10ml。如果持续疼痛或者发热,可间隔4~6小时重复给药1次,24h用药不可超过4次。连续用药3d。使用前需摇匀。

1.3 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观察对比接受治疗前及接受治疗后第1 h、第2 h、第3 h两组患儿体温下降的情况。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显效:体温恢复正常体温或下降2℃,临床症状小时;有效:体温稍微高于正常体温或者体温下降2℃内,临床症状改善;无效:体温下降小于0.5℃。同时比较其药物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皮疹;恶心、呕吐;头痛;嗜睡;大量出汗)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完成数据的处理与对比,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通过卡方对其予以检验,计量资料则以()的形式来表示,通过t对其予以检验,只有满足P<0.05时,才可认为差异在统计学当中存在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体温改变情况

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第1h体温改变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第2h、第3h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体温改变情况[(),℃]

3.讨论

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包括散热中枢、产热中枢,两种调节中枢相互制约,保持动态平衡,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但是一旦受到病毒、细菌的影响,机体会通过发热的方式进行反抗。如果体温异常,超过38.5℃会影响到机体其他系统功能的稳定,进而导致代谢障碍、咳嗽等症状的出现[3]。由于持续的高热可能会影响到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以及产生其他危害。因此针对高热患儿需要积极查明发热原因,并积极采用退热药退热。

目前临床上针对小儿高热主要是采用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对乙酰氨基酚的给药方式虽然是肛门给药,但是仍然可能导致患儿出现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采用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8.33%(11/60),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7.94%(5/6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乙酰氨基酚的退热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合成酶,通过减少前列腺素PGE1、缓激肽和组胺等的合成和释放达到降温的作用。具体机制为PGE1减少可下降中枢体温调定点,通过神经调节的方式引起外周血管扩张、出汗[3]。一项对乙酰氨基酚的研究显示,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对乙酰氨基酚在3类致癌物清单中[4]。虽然目前对对乙酰氨基酚用于小儿高热治疗中关于致癌方面的研究并没相关报道,但是如果临床有更好的用于小儿高热治疗可考虑不用对乙酰氨基酚[5]。

布洛芬混悬液可一直下丘脑前区,有效抑制前列腺素的生成,降低机体代谢率、白三烯水平,起到退热、降温的目的。布洛芬混悬液可被机体快速吸收,通过与血浆蛋白充分结合发挥出持久药效,减少重复用药,此举对于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有良好作用[6]。在本次研究中,

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第1h体温改变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第2h、第3h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81.67%(49/60)低于观察组总有效90.48%(57/6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结果与贺健的研究结果类似。

综上所述,布洛芬混悬液用于小儿高热的治疗临床疗效明显,可有效降低患儿体温,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具有良好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章.布洛芬混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在治疗小儿高热中的应用效果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24):158-159.

[2]毛艳.小儿高热治疗中布洛芬混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的临床疗效[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47):9265-9266.

[3]张小丹,谭军源.小儿高热治疗中布洛芬混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09):130-131.

[4]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癌物清单

[5]王乐男,张峥,买春芳.探讨布洛芬混悬液和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小儿高热的临床疗效[J].系统医学,2016,1(08):83-84+93.

[6]刘志军.布洛芬混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在小儿高热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2):111-112.

论文作者:邝利中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3

标签:;  ;  ;  ;  ;  ;  ;  ;  

小儿高热治疗中布洛芬混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的临床效果论文_邝利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