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沉降段路面施工技术要点探析论文_张雄

市政工程沉降段路面施工技术要点探析论文_张雄

杭州市城市基础设施开发总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2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了很大进展,在城市中,市政工程建设越来越多。人们对道路施工的问题越来越关注道路施工的问题,很大相关人员开始进行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本文重点分析和研究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沉降段;施工技术;道路桥梁;路基路面

引言

单体的沉降属于正常现象,因为工程上部结构会给下部基础施加压力,基础土体必然出现压缩,所以会出现沉降。市政道桥工程中,当两个以上的结构层沉降值不同,就会引发上部路面结构高低不平,当沉降值差异过大,可能造成上部路面结构断裂。

1研究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的现实意义

当前阶段,交通运输系统网络建设的不断加快,使涉及地区现代化经济建设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然而,在实际运用使用过程,一些道路桥梁工程受沉降病害影响,降低了工程建设使用的安全可靠性。此交通运输环境下,区域发展受到了一定阻碍。为改善此现状,研究人员应对道路桥梁工程沉降段的作用不稳定性问题进行分析,即在明确问题产生原因及影响的情况下,通过对路基路面施工建设措施的改进来强化工程建设使用的可靠性。这样一来,道路桥梁就能以安全稳定运行状态实践各行各业发展的可持续建设步伐,进而服务于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

2道路桥梁工程产生沉降情况的原因分析

2.1道路桥梁工程中的结构设计问题

在设计的过程中,结构设计方案对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直接影响,当前在进行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的时候,一般使用的都是钢筋混凝土搭板,并且让钢筋铺设数量增加的方式进行建设,在路基修建的时候,这种方式能够产生很大的优势,这种工程建设方式主要对建设和改造道路桥梁工程的路基路面的结构方面有较大的帮助,能够让道路的整体承压力和抗压性大幅度提高,然而需要关注的问题在于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这种方式无法避免跳车问题的出现。

2.2路堤变形

路堤变形是常见的沉降产生变化现象,因为工程所涉及的地理环境十分复杂,其地形、水文等分布错综复杂,难免会产生一些陡峭的地形,路堤台背的下方土体凹凸不平,如果进行压实施工,无法保障压实充分。其次,压实的应力传递,会造成路堤变形问题,此时路堤与基础之间的力学结构会发生变化,引起不规则沉降。在临水环境中,上述两个条件会极大延缓土体内的水分排放时间,此时水分会进一步对基础进行影响使其软化,该现象会加大路堤变形的程度、沉降的幅度以及加速沉降速度。

2.3桥头搭板设置存在不足

在路基桥头搭板设计的过程中,通常弹性支撑的弱点都在牛腿上,而路基部分土体与桥台的距离非常紧密,所以会减少路基自身的承受应力造成整个路基的受力不够均匀,而随着汽车的通行导致路基的应力会呈现出波动式的变化,这样也就使得整个路基路面长期运行时自身的受力出现明显的变化,导致桥头搭板断裂。

3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要点

3.1土体夯实

土体夯实处理是市政道桥工程中最为常规的沉降段路基面施工技术,主要通过强大的冲击力来夯击土体,促使土体结构密实度增加,可有效改善沉降段路基的力学表现,这种方法在绝大部分的沉降地质条件下均可应用,所以可以普遍使用。具体来说,市政道桥工程沉降段通常具有力学结构差、水含量较大的特点,而通过夯击对基础进行冲击,消除土体内部的大量空隙,可以改善沉降段力学结构差的问题,同时夯击还会对土体进行挤压,排除土体内的大量水分,有效提高基础的干密度极值。此外,在一些含水量过大的条件下,普通夯击工艺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建议采用湿法重型击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搭板方面的施工技术

在施工的过程中,横向之间进行拉杆的设置是很有必要的,可以防止搭板沿竖向方向滑落而造成桥头出现凹陷的问题,另外在纵向之间固定锚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使用适合的钢筋来确保各控制器之间的距离,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纵向锚栓可能会导致搭板出现一定的损害,所以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科学合理的固定横向拉杆的位置以及锚栓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让施工安全性提高。在选择制作的过程中,一定要首先在靠近桥台搭板下进行铺垫层的设置,另外需要控制橡胶支座的距离低于80厘米,只有如此才能合理的保证橡胶支座的距离符合要求,确保桥梁在建设过程中的稳定性。在连接桥头搭板的过程中,往往可能产生一些缝隙,一定要确保施工的质量符合要求,并且在缝隙处进行填充材料的设置,加强防水渗透性。在选择填充材料的过程中,主要使用的材料是纤维钢、沥青等,在进行填充材料操作的时候,也需要注意浇灌一定浓度的沥青,在填充材料位置更好的控制缝隙,让防水性提高。

3.3填筑台后

在道路桥梁路段沉降段施工的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沉降类型包括固结沉降,瞬时沉降等而固结沉降时跳车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保证填筑材料具有较强的压缩性能,可以有效的避免地基沉降的问题,另外还能够减少荷载累积形变的可能。在后台填筑材料选择的过程中,要保证填料自身的刚度与路基桥台材料刚度良好配合,既能够增强整个路基的压实度,又能够提高透水性能。

3.4桥台软基施工控制

道路桥梁沉降段桥台软基的施工控制,应采用强度夯实法,来提高加固作用效果。具体施工操作,就是结合沉降段桥台夯实情况,为达到整体施工控制效果,将软土夯实作为重点工作对象,如采用土工格栅,经外部辅助作用,来强化沉降段施工控制稳定性。以某道路桥梁沉降段桥台软基施工控制为例,沉降层的夯实设计采用5m作为标尺。其在进行沉降结构基础设计过程中,需逐步增加防护栅高度。工程建设者基于对安全性的考虑,将施工高度控制在25m以下。由此可以看出,桥台软基施工应结合路基路面的实际建设要求,通过合理调节外部辅助设置来提高施工控制措施运用的质量效果。

3.5基面处理技术应用

市政道桥路面施工中,沉降段基面的问题表现类型较多,原则上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相应的基面处理技术,本文以沉降加固为例进行分析。基底过度的沉降加固工作,主要采用挤密桩,通过夯击将桩打入土体当中,产生强力的挤压效应,可有效提高土体密实度。然后进行排水,在挤密桩周边进行基底、桥台、横向结构、相邻陆地、相邻隧道等结构的处理。高路基修筑的沉降加固工作中,常出现基面不良地质厚度较大的问题,如果依照挤密法进行施工,会引起不良土体的大面积位移,所以不可采用该方法,应当采用回填法来进行施工。任何基面处理技术,都必须遵守相应的规范要求,重视现场排水工作,以免施工现场土体不断恶化。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施工单位在开展道路桥梁沉降路段路基路面施工时,需要先对该路段的详细情况有着充足的了解,并根据了解的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施工技术进行处理,才可以更好的保证工程质量。需要注意的是,在施工的过程中,还要保证路面整体结构的完整性,避免对路面完整性造成破坏,这样就能够有效的提升施工质量。并且,施工单位在施工的过程中,还要积极的采取各种预防措施,避免出现沉降的问题,使路桥工程能够充分的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元聪.探究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应用[J].低碳世界,2017(18):223-224.

[2]陈道祥.试论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探究[J].中国高新区,2017(20):168.

[3]王麟钰.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7(07):264-265.

[4]杨小兵.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研究[J].山西建筑,2018(04):135-136.

论文作者:张雄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3

标签:;  ;  ;  ;  ;  ;  ;  ;  

市政工程沉降段路面施工技术要点探析论文_张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