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用线收线方法改进---“8字绕线法”论文_林伟强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韶关供电局 广东韶关 512000)

摘 要: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是保障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而在日常使用各类仪器进行试验工作时,常因试验用线卷线方法不够合理,导致试验期间线材互相缠绕,增加试验用时、损伤线材、影响试验数据等问题,因此需要从卷线方法上进行改良,从而达到节省试验用时,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预防性试验、卷线、提高效率

一、引言

在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各种试验仪器。以完成一个110kV主变间隔的试验任务为例,需要进行绝缘电阻、交流耐压、介质损耗、回路电阻、开关特性、直流电阻、避雷器直流泄露电流测试等多达十几项试验,据统计,接线与收线时间占整个试验过程的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若能缩短接线与收线的时间,则能显著提高试验效率,减少设备停电时间。

二、现状分析

造成接线与收线耗费时间过长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仪器数量多,在多个试验项目时,试验用线数量大;线的功能、粗细、长短不一,较难采用统一的方法收线;2、 线材本身具有记忆性,容易发生卷曲缠绕,线材本身的弹性易导致收好的线散开;3、试验人员因为习惯性而采用不合适的收线方法,线收好后随意捆扎。因第1个问题属于客观原因,可用分类整理的方法缩缩短时间,限于篇幅,本文将着重讨论第2及第3种原因及解决方法。

对于第2及第3种原因,本文提出使用“8字绕线法”卷线,下面部分将对原因及对策进行具体分析。

在使用一般的绕圈卷线方法时,存在着以下问题:

1、使用常规的方式卷线,长时间绑扎下,因线材本身的记忆性,会导致下一次松开线时互相缠绕,给试验带来不便。

2、长时间不规则的弯曲,会导致线材绝缘层、屏蔽层的损坏,降低试验线的使用寿命。

3、试验线因记忆性导致的卷曲会造成电感效应,影响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在卷线时要让线不容易出现奇怪的弯曲,收起的时候必须是缠绕成大圆的形状。但是,即使是大圆,长时间向一个方向缠绕也难免使其产生记忆性,因为一个方向缠绕的方法会让线的每个部分都产生同一方向弯曲,时间长了产生记忆性自然会向同一方向打弯。因此这种绕圈的卷线方式无法消除线的记忆性,导致线松开后卷曲,互相缠绕。

三、对策实施

为了消除上文提到的问题,我们采用 “8字绕线法”卷线,采用“8字绕线法”缠好后的线里面其实每一段的弯曲状态相反,即使产生记忆性,其本身内部各处的弹力可以互相制衡,整根线打开后不容易收缩回圆。而且每次进行8字缠绕不可能每一部分都是跟上次同样的方向,也避免了长时间同一方向的扭曲对线材的伤害。

具体步骤如下图:

图1 步骤1 :首先向任意方向缠一圈,线不能挺起来的话转动线本身使其松紧到能打圈

图2 步骤2:缠好后捏住。

图3步骤3:下一圈让线从里面穿出来,实际上根跟上一圈是相反的方向。

图4步骤4 之后重复以上步骤,正反交叉将线缠好。

图5 步骤5(收好的线)

图6 采用一般绕线法后松开后

图7 采用8字绕线法后松开的线(相互缠绕现象减轻很多)

由图中可以看出,“8字收线法”对试验用高压端输出绝缘线有较明显的效果,使收好的线再次使用时不会因记忆性而打圈缠绕,方便了试验人员的接线。

四、结束语

在实际试验中,我们也采用了“8字收线法”进行收线,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但我们发现,此方法适用于例如高压输出线、电源线等较粗且材质较硬线材的收纳,并不适合单根细线的收线,需要不断探索、持续改进。

论文作者:林伟强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0

标签:;  ;  ;  ;  ;  ;  ;  ;  

试验用线收线方法改进---“8字绕线法”论文_林伟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