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农业可持续性与可持续发展研究_农业论文

区域农业可持续性与可持续发展研究_农业论文

区域农业持续性与持续发展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持续性论文,持续发展论文,区域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 中图法 F3

持续发展这个概念起源于过去几十年的自然保护运动。与早期对环境要素进行原始保护的简单意味不同,持续发展范畴充分认识到环境、社会及经济诸要素间相互依赖的重要性。经济增长、社会公正以及环境稳定三者的协同共生和相互不可替代性,给以增长为核心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经济模型中最易忽视的环境退化成本成为持续发展模式的基本部分之一〔1、2〕。

纵观农业发展史,人类总也摆脱不了食物生产与环境保护这对固有矛盾〔3〕。 近期关于全球环境危机及常规农业对食物安全性的负作用或危害的思考,引发了对农业持续性和持续农业的广泛兴趣。常规农业的种种弊端,是持续农业提出的背景条件和试图研究的重点。农业化学物和沉积物对地表地下水的污染、农药对人类和动物健康的危害、生物种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水土流失与相应的土地生产力的降低以及对非再生资源的过分依赖等等问题,还有与之相关的更为深远的环境、经济及社会负效应,都成为困扰常规农业发展的瓶颈。这些弊端部分来自农作实践中的不善管理,可通过技术手段加以解决。根本原因在于常规农业就本质而言只强调生物产品为人类基本需求,生物生产力为农业活动的单一目标。在此情形下,单纯从技术上下功夫就可能使实践步入误区,为常规农业寻找出路便成为历史必然。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必须改观整体思路,同时也要进行技术探索,也就是说必须为常规农业构建理想的替代模式,即实现农业持续性。因而,可把持续农业研究归并成“什么是农业持续性”、“如何实现之”两个问题〔4、5〕。

1 农业持续性

农业是发生在生物—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技术这三重环境内的各种过程的综合体,农业的持续性必然从这三方面来体现。在农业系统分析中已以多种方式应用了持续性这一概念。达斯曼、阿尔提瑞、布克拉希契等人都给出了各自的理解。应用最广的农业持续性概念是道格拉斯提出的三重定义,即环境重要性、食物充足性和社会公平性。布朗等人的思想与此类似,提法为生态持续性、社会持续性和经济持续性,与上述论述的顺序一致。生态持续性重视生物—自然过程以及生态系统永续的生产力和能。社会持续性强调人类基本需要和较高层次的社会—文化需求的满足状况,一般都有公平的含义,包括代间公平和代内公平,其主要目标是持续不断地提供充足而可靠的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以满足社会需求。经济持续性则主要关注农业生产者的长期利益,一个重要方面是产量的持续性(这里着眼未来生产率和产量),另一个方面是农业经营的经济表现和可获利性。可以看出,社会持续性和经济持续性或与生态持续性直接联系在一起(如食物充足性的满足和持续产量的维持)或已超出具体区域限制(如平等和农业经营状况),所以,可用区域持续农业生态系统来近似代替持续农业系统。

2 实现区域持续农业的技术思考

持续农业既是一种目标,也包括实现该目标的特定农作实践。这两方面都很难精确定义。作为目标,持续性像真理和公正等概念一样,只可意会却难于进行定义。持续的农作实践也不易定义,因为没人能确定在任何地点和环境下都是最持续的农作方式。事实上,目前许多农作或相关实践都包含可持续成分。替代性管理、人类智慧以及对当今原始环境的封闭式保护等能够促进农业持续性。这一点已经得到比较广泛的认同。作物轮作可以打破害虫循环规律并保持土壤营养成分;杂草、病虫害可通过生物、机械或其它非化学方法,或称为综合害虫管理方法来控制;现代的水土保持技术也显然可以归入持续农作实践。当然,理想持续农作实践的实现还需依靠更新更充实的农业技术信息。

研究者知识背景和价值取向的差异,导致对实现农业持续性的根本途径和研究重点有不同理解。一种观点认为,单纯从技术上就可实现农业持续性,持续农业只是精心管理的常规农业,不断更新换代的农业生物和工程技术才是持续农业研究的全部所在;另一观点则相反,认为彻底改造常规农业才是获取持续性的唯一出路。前一观点的主要论据是常规农业是农业发展道路上的必然阶段。从本质看,常规农业的思路是正确的,其中包含了许多持续性的因素。不将经济效益置于第一位的农业,不会被农业实践者所接受,就不能算是持续的。不大可能因为保护美好原始环境而牺牲常规农业的生产力,常规农作实践带来的环境、健康及安全问题,借助技术发展即可解决。后一观点的主要论据有,资源环境保护、人类健康安全与高效生产一样重要,从长远角度看,它们往往并不矛盾。未来生产力及农作效益将愈加依赖现在资源和环境保护措施,从根本上防治水土流失、农业化学物污染以及常规农作其它负作用的发生,是实现持续性的基本保障。现在鼓励的精细高效农作实践,只是实现持续性长远目标的手段之一,持续的农田生产力仅是持续农业的一部分,社会的价值判断和公正观念以及环境生态伦理观亦是广义持续目标的组成部分。有鉴于此,除非接受一完全不同于常规农业的思考途径,才能期望真正实现农业持续性。

区域持续农业生态系统由农业生物及其环境构成,其持续性由生物主体、环境及其相互关联来体现。生物主体持续性要求保护基因资源和生物多样性,选择培育高产、高效物种(品种),保持生物主体(尤其是作物)对其环境的持续适宜性。环境的持续性主要包含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两方面内容。前者主要指土地、水、热量等自然资源的持续合理利用,以及化肥、农药、除草剂持续投入的可能性及其环境危害的可消除性;后者主要指保护生物生存条件,防止或避免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盐碱化、酸雨、土壤与水污染等现象发生。关联持续性要求维持或建立有益于人类的有机体、物质、能量流动机制,抑制或消除系统内不利关联。目前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混合农作、 土壤侵蚀综合防治等措施都针对或涉及到关联的内容。

可持续农业生态系统的实现,也应该从生物主体、环境及其相互关联这三方面入手。由于可持续农业是个正在发展的新概念,其科学技术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成熟或定论的体系。这里参考国内外的有关论述,将目前比较成熟的主要技术、措施进行归并,以说明上述思路。这些技术措施主要有多熟种植、节水农业、防治土壤侵蚀的综合措施、综合植物营养管理(IPNM)、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混合农作及多样化农作,以及应用于农业的生物、信息等高新技术。其中节水农业、防治土壤侵蚀的综合措施,从环境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角度出发;多熟种植、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综合植物营养管理,则主要通过调整主体、环境之间相互关联来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而混合农作或多样化农作主要干涉生物主体。事实上,上述技术并不单纯考虑一个方面,往往涉及到区域农业生态系统整体及其组成。例如,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就包含上述三方面的内容。

3 农业景观生态系统及其持续性

景观是以整体性为特色的地域综合体,是地球表层一定空间范围内自然和人类要素的结构功能统一体。作为地域综合体,景观通常是个泛空间尺度概念,不专指某一特定尺度层次;它也遵从地域等级分异规律,即某一景观单元既是更高层次景观的组成部分,又是较低层次不同单元的镶嵌组合结构。景观是复杂的系统整体,对其结构组分的划分有两种途径:一是着眼于地形、植被、动物、气候、水文、土壤、人类创造物及人文现象等组成要素,即所谓要素途径;二是着眼于景观的空间组成单元,谓之元素途径。景观的整体功能由其组成单元的空间组合(包含其中的相互关联)及其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来实现〔6〕。

农业景观是地球表层最广阔的景观类型,是人地相互作用的直接界面(interface),既具有一般景观的基本特点, 又突出地表现为人类和自然共同作用的结果。显然,理想的农业景观生态系统既可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又应维持环境的持续稳定(动态),即实现人类生态整体性,并将长期维持这种人地和谐。这正是区域农业持续性的最终目标。它的具体目标同样可归结为生态(环境优美)、经济(经济充满活力)及社会(社会期望)三个方面,主要包括:①农民有适当的经济收入;②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③最小的环境负效冲击;④较小的非农产品投入;⑤人类对食物和其它产出需求的满足;⑥理想的农村社会环境。可见,从目标上说持续农业系统在区域上就是理想农业景观生态系统。

按景观生态学原理〔7〕,要达到上述目标, 一需配置合理的景观结构,二要畅通完善的物能循环。合理的景观结构有必要具备多样性、异质性及与自然基底匹配等特点,而畅通完善的物能循环主要体现于景观单元间的相互关联〔8~11〕。 这与前述实现区域农业持续性的技术途径完全一致。综上所述,区域持续农业系统就是理想景观生态系统,其整体功能的实现依赖于合适的空间结构。也就是说景观规划设计是实现区域农业持续性的空间途径〔12〕。作出上述判断的基本假设为:第一,所有农业活动均可落实到相应的地域空间/景观单元上(注:Vink A P A.Landscape Ecology and Land Use.Longman Group Limited,1 983)。第二,景观单元基本属性的不同及其利用方式的不同是区域农业系统空间异质性的基础,这种异质性是区域整体性的前提〔13、14〕。第三,个体景观单元的功能是唯一的,整体区域的某种功能与其相应的景观单元面积成正比。第四,农业区域/区域农业的基本特色是其综合性,这种综合性是通过特定地域内农业内部产业类型之间、农业与其它产业之间以及农业与各种环境背景间的协调关系维持的。

4 实现区域农业持续性与持续发展:思路与案例

4.1 基本思路

持续发展是个全球性的问题,也是个区域性的问题。地球表层是区域或景观的空间镶嵌体,其持续性应以这些组成部分的持续性为基础。一般讲,规划和管理的有效性与其成功的可能性随所涉及时空尺度的减小而增大〔15〕。可操作性较强的景观或区域单元的持续性与持续管理的研究,无疑有益于地球表层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因而,“着眼于全球,着手于区域”就成为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普适性原则之一。

区域农业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就是建立持续农业系统,即建立稳定协调、能够持续进化的区域农业景观系统。从景观生态学原理出发,持续农业体系的建立是通过合理设计景观单元的利用方式及其空间镶嵌组合结构来实现。这种规划设计建立在景观生态调查与景观生态的系统研究之上〔16〕。

区域是个系统整体,又是各类空间单元的镶嵌组合体。从空间角度解析区域子系统,在这些子系统的分类、评价基础上,同时考虑区域整体功能与背景环境相适应,合理安排利用方式并进行空间组合格局设计〔17〕,从而实现区域总体发展目标,是该研究的基本思路〔18〕。

4.2 渭南地区农业持续发展战略对策

渭南地区山、川、塬皆备,川塬平地居多,呈中部低平、南北逐级上升的基本空间结构。土地面积13 134km[2], 耕地面积占其中的约48%。属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水热同期,能够满足主要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客水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此外,具有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具备农区工业发展条件。悠久的耕垦历史和良好的农业基础设施体系,构成今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条件。现存的主要问题是,对土地的管理、开发利用方式单一,在生态条件不同的地区都以耕垦为重心,导致山、塬区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与现状生物生态需求不尽适应,春旱秋涝突出;地表径流空间分布不均衡,占全区总面积52%及耕地面积62%的渭北旱塬区地表径流尚不足28%,而占区域面积10%的秦岭山地,地表径流达48%。另外,老化的农业机制和久已失修的基础设施,亦对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构成极大限制。

通过比较系统的景观生态研究,根据渭南地区景观生态条件及区域农业现状,我们认为,要实现向持续农业的转化,可以优先考虑采取下列对策。

4.2.1 构建合理高效的土地利用格局(景观结构)

根据区域景观生态空间特征,大致可划分出5个带状农业景观区。 中部平川区,以突出种植业的精细农业土地利用方向为特色,是区域优质粮棉商品生产基地,强调生物生产功能。渭北和渭南塬地以旱作农业和经济果园林为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向,发展重点是提高果林地比重,强化环境保护功能。建设粮食、优质烤烟和油菜商品性生产基地,使之成为具有保护性特点的以生物生产功能为主的景观生态系统。南北山地,以简单管理的林、牧业土地利用为方向,强化自然保护和对全区域的环境服务功能,使之成为兼具林、牧业生物生产功能以环境保护功能为主的景观生态系统。为提高区域的整体功能,尤其是自生功能,有必要加快以区内集镇、城市、道路等文化支持功能为主的人文景观生态系统建设。重点抓好渭南、韩城、华阴三市的基础建设和规划,增强其文化产品的“造血”功能和生物产品的还原功能。道路是典型的文化景观廊道,具有物能和信息的输运功能。在渭南,首先是逐步完善以陇海、西韩铁路为骨干的各级道路网络建设,重点加强南北山区道路建设。

4.2.2 合理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 强化区域农业的自生和再生功能(景观功能)

根据渭南地区优越的水热土壤条件,悠久的耕作历史,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多样化农业应成为该区的重要发展方向。粮食生产是发展农业多样化的前提,粮食供应只有满足需求,才可能使区域发展具备自调节和再发展功能。素以粮食生产为传统和特色的渭南地区,仍应把粮食生产作为重点来抓。首先是平川地上集约精细农田的再开发,主要途径是高投入换取高产量。渭北、渭南两塬区以旱作农业为主要方向,侧重于生物技术的革新,如优良品种的选择等,提高粮食的产量与质量。

多样化农业体系的建设既是农业自身资金积累、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途径,也可为广旷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供保障。除粮食生产外,渭南地区大农业其它部门的发展重点为:巩固和建立以大荔、渭南、华县三县市为主的优质棉生产基地;以合阳、澄城、蒲城及白水等四县为主的优质烤烟生产基地;以蒲城、渭南、大荔、合阳、澄城等五县市为主的油菜、花生生产基地;以大荔、渭南、富平、华县四县市为主的西瓜、蔬菜生产基地;以蒲城、渭南、富平、大荔四县市为主及南北两山的秦川牛、牛肉生产基地;以富平、蒲城、渭南、大荔四县市为主的商品奶生产基地以及以白水、蒲城、澄城、合阳四县为主的优质苹果生产基地。

积极发展以农副业产品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渭南地区工业基础薄弱,以农副产品为资源的加工业有充足的原料保证。与种植、养殖、多种经营的大农业各部门相比,加工业效益好,资金积累效率高,是农业生产再发展的有力推动力。另外,乡镇企业投资少,技术要求低,很适合以农业为传统的地区。在区域空间分布上,应以城市、城镇为依托,充分利用优越的技术和区位优势,重点发展中部。两塬、两山各地,宜就地办厂,逐步积累经验、资金以及竞争能力。

4.2.3 大力开发智力资源, 把适用技术的选取与替代作为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把人类智慧、技术成就当成必不可少的资源组成,是现代资源学的特点之一。其主要因素包括价值观念、教育、技术等方面。渭南地处黄河中游地区,是我国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也正是这种长期的文化积累,尤其是两千年之久的封建文化,形成了当地居民保守、封闭、自足的小农经济意识。更新价值观念、市场观念,强化商品意识、现代意识是当地农业突破限制、取得高速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提高教育科技水平。结合区域实际,首先应重视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尽快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使多数公民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其次通过职业中学、职业技术培训中心等方式,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促进对各类科技成果的运用和掌握。这也是更新居民观念的重要举措。

持续农业发展,也是技术的累积和进化过程。农业持续发展对技术的要求是一种“逐步替代适应性”,包括对技术水平的实际需要和消化吸收两方面。技术选择的基础不只是它本身的分析和论证,而且还包括经济、文化、环境、能源及社会标准。渭南地区适用技术的选择首先应是技术的空间分异性,即川地、塬地、山地应选取不同的技术发展对策。

4.2.4 优化管理体制,提供农业持续发展的良好社会基础

持续发展的社会目标和标准,是公众需求的满足和满意,其基本要素主要包括管理和机制的完善和流畅、社会分配的公正合理、大众的民主决策保证以及随时代而异的一般生活需求保障。渭南地区的现实,使其可以从流通、乡村合作组织、金融市场等方面入手,进行体制的调整和完善。

尽可能疏通城乡之间、产业部门之间、生产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努力使乡村商品生产、供应、消费逐步系列化。着力解决农村与城市之间流通环节不畅、浪费过高的问题。国营商业、农产品收购部门要加快改革步伐,充分利用价格体制和合同手段,使其真正成为具有衔接国家计划与农民行为的功能,积极参与市场调节,为乡村提供各种商品信息,特别是带有较长周期的预测信息。不断完善粮食的合同订购制度,扩大农副产品的销售合同。鼓励农民个体或户间联合,兴办商业、运输业,兴办农工商一条龙的新型产业体系。

建立完善的乡、村合作经济组织,搞好服务工作。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服务途径,采取国家、集体及个人相结合的办法,兴办服务事业,形成适合地区特点的商业服务网络。当前的重点是建立村一级的集体经济组织,发挥其统一经营、管理和服务功能,为家庭经营排忧解难。

进一步搞好农村金融市场、搞活资金流通。把农村信用社真正办成农民的实体金融组织,完善其信贷服务职能,为乡村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金融保障。

区域农业的社会持续性还包括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农产品对市场的需求、农业投入对资金的需求等多方面内容。因此,城市、集镇发展也构成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城镇基础落后的渭南地区,实现农业持续发展目标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大力加强城镇建设。重点抓好渭南、韩城、华阴三市建设,使区内条件较好的大荔、蒲城、合阳等县逐步向小城市过渡,同时加强一批中心镇和重点镇的建设,最终使渭南地区真正成为人文(城镇)、半人文及自然景观空间结构协调、农业持续发展的区域综合体。

收稿日期:1998-01-09;收到修改稿日期:1998-03-17。

注释:

〔1〕Jacob M.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deep ecology:ananalysis of competing traditions.Environmental Management,1994,18(4):477~488

〔2〕

Wang Yanglin,Fu Bojie.Landscape Ecology: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sustainable agrolandscape planningand design.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1995,7(3):289 ~296

〔3〕 Farshad A,Zinck J A.Seeking

agriculturalsustainability.Agriculture,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1993(47):1~12

〔4〕Douglass.The meaning of 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In:Douglass.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in a Changing WorldOrder.Boulder,CO:Westview Press,1984.3~29

〔5〕 Schaller N. The

concept

of

agriculturalsustainability.Agriculture,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1993(46):89~97

〔6〕Ahern J.Planning for an extensive open space system:linking landscape structure and function.Landscape and UrbanPlanning,1991(21):131~145

〔7〕Risser P G.Landscape Ecology:State of the Art,Landscape Heterogeneity and Disturbance.Berlin:Springer-Verlag,1987

〔8〕Forman R T T.Ecologically sustainable landscape:therole of spatial configuration.In:Zonneveld I S,Forman R T T.Changing Landscape: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New York:Springer-Verlag,1990

〔9〕 Frans Klijn. Ecosystem

Classification

for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Netherlands: KluwerAcademicPublishers,1994

〔10〕Golley F B,Bellot J.Interactions of landscapeecology,planning and design.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1991(21):3~11

〔11〕Haber W.Using landscape ecology in planning andmanagement.In:Zonneveld I S,Forman R T T.Changing Landscape: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New York:Springer-Verlag,1990.217~223

〔12〕Phipp M.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in agriculturallandscape.Ekologia(CSSR),1984,2(2)

〔13〕 Turner M G.Spatial and temporal analysis oflandscape patterns.Landscape Ecology,1990,4(1):21~30

〔14〕Zonneveld I S.Landscape ec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Landscape Ecology and Management.Montreal,Canada:PolysciencePublication Inc,1988

〔15〕岸根卓廊著(高文琛译),迈向21世纪的国土规划——城乡融合系统设计.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16〕傅伯杰,王仰麟.国际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动态与趋势.地球科学进展,1990(3)

〔17〕景贵和.土地生态评价与土地生态设计.地理学报,1986,41(1):1~7

〔18〕王仰麟.渭南地区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自然资源学报,1995,10(4):372~379

标签:;  ;  ;  ;  ;  ;  ;  ;  

区域农业可持续性与可持续发展研究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