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可持续人居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我国的城乡规划中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当前的城乡规划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城乡生活的以及功能区域的规划。为了给居民营造更为和谐的人居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城乡规划的过程中。本文针对我国城乡发展的现状,对城乡规划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我国城乡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城乡规划;可持续发展;人居环境;现状
引言
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环境的规划和建设与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工业革命推动了全球城市化进程,城市化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综合效益,同时也使城市土地的扩张人口的增长速度更加激烈,从而加剧城市交通的混乱和住房的紧张的问题。因此,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城乡规划的发展
城乡规划的本质是对城市空间资源多元利益的平衡、协调,是公共政策,而非技术问题。《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落实新型城镇化,为城镇化提供空间支撑。结合中央精神,各省结合自身实际,纷纷提出了推进城乡规划,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要求大力促进城市群发展,壮大区域中心城市,做优做强县级市和县城,积极发展重点小城镇,等等。这一切,均要求在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县城规划和集镇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中得到体现,并作出科学合理的空间安排。
二、人居环境理念推动城乡规划转型
人居环境科学的目的是要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更好地建设符合于人类理想的适宜聚居环境推动城乡规划转型。第一,要丰富规划的内涵[1]。从单纯的物质空间规划转向更多关注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公共政策等方面的社会空间规划,进一步明晰城乡规划在社会治理中的角色和地位,调整与完善各层次城乡规划的内容,加强与公共治理行为的协同作用。第二,要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要求,优化城乡空间资源和布局,合理划定基本农田保护线、生态保护线、城市增长边界线,统筹规划市区、城郊和周边乡村发展,为子孙后代留足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第三,要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全过程。由扩张性规划逐步转向限定城市边界、优化空间结构的规划,科学确定城市功能定位和形态,加强城市空间开发利用管制,合理划定城市“三区四线”,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开发边界、开发强度和保护性空间。以湖南省为例,湖南省系人口净流出省份,7100万的户籍人口,常住人口只有6600万。今后一些城市和县城,尤其是集镇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核定既要做“加法”,更要做“减法”,规划修改要从扩张性规划转向提质性规划[2]。第四,要充分体现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要彻底清除“规划是向权力诉说真理”的错误思想,让规划从贵族走向平民、从专家走向社会,改变过去封闭的精英式规划,加大公众参与程度,实现社会不同利益群体的沟通和协商,尽可能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和诉求。
三、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人居环境设计
城乡规划是人居环境事业的龙头,合理的规划及设计在和谐的人居环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在尊重城市其他职能的前提下,重新树立并强化城市的“人居环境”意识,这是纠正解决诸多现实问题、进而实现城市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之一。
(1)加强体制机制改革
大力推进绿色城市建设652个城市,2077个建制镇,这是前所未有的中国城镇发展规模。什么是绿色城市,一个基本思路是视觉上的绿色宽敞空间,是我们很多地方长官和居民最简单的认识。但是根据国际城市化发展经验,绿色低碳的城市并不仅仅是可视的,更重要的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人口密度,减少资源浪费。体制改革就包括城市经济模式的转变、城市管理人思想观念的转变、城市公共安全和服务意识的提升,必须有比较科学合理的产业结构支撑产业发展活力;必须有比较完善的民生政策保障市民安居乐业;必须有坚定不移的环境计划保证生态可持续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积极推进低碳社区建设
首先要创造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低碳社区是指采用低碳模式建设,社区成员采用低碳生活、生产方式,将社区内所有活动的碳排放量降到最低的社区。设计住宅小区时,必须考虑人的生活习俗和各项诉求,尽量优化空间布局,美化小区环境,力求建造出经济舒适安全宜居的生态区。
(3) 探索小区的文化氛囤
提高人居环境的品质建筑设计师应该结合小区所在地域的文化习俗,合理安排空间布局,为邻里交往提供自由的空间,同时充分考虑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结合地形、植被等因素设计自然环境,开辟便于居民休息交往儿童游戏的空间,创造丰富的、生动的环境,在满足居住需要的同时,兼顾自然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共融[3]。
四、改善城市可持续人居环境的策略
目前城乡规划设计也只能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物质需求,但是在当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目前的城乡规划建设是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的。想要促进我国城乡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合理规划城乡建设。下面就我国城乡规划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设措施。
(1)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城乡规划的本质在于对城市空间资源多元利益的平衡与协调 ,在城乡规划建设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原有的建设基本上都是建立在权威的基础之上,没有过多的考虑民众的需求,城乡规划要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站在民众的角度对城市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2)将绿色因素渗入到城市规划中
在人居环境的建设中,绿色生态文明城市是建设的重点。绿色不仅仅是颜色上的区分,更是文明以及低碳、环保的的真正内涵。想要将绿色因素渗入到城市规划当中,必须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应当重视城市生态环境管理 中科学技术的使用。在城市的生态环境管理相关部门,必须通过 大力推行先进生产技术的实际应用。在建设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方面彰显安全绿色理念。除此之外,还要保证城市空间布局的科学合理性,促进产业结构的科学性发展。
(3)社区的低碳化发展
低碳化的发展在本质上也是促进节能环保,想要实现社区的低碳化发展必须要发动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参与,引导社区居民低碳排放。在对居民小区进行建设时不仅要考虑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同时还要对群众生活的习惯以及生活要求等进行全面的考虑,保证生态4、区建设的经济性以及舒适性J。
(4)促进小区的文化建设
可持续人居环境的建设同样不可以忽略小区文化的建设,小区集聚的居民以及人群其生活文化的都是不同的,设计师在对小区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同时还要考虑邻里之间的关系的建立。另外,还要分析当地的自然以及生态环境因素,小区的建没要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城乡规划建设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内容,实现城乡合理科学的规划在我国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意义重大。城乡规划建设是一项比较复杂系统的工程,其涉及的内容比较广,包括审批以及实施工作,因而在具体的建设中也会遇到各类问题。城乡规划的每个细节都不能懈怠,要立足于人本思想,切实的实现可持续人居环境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侃,蔺雪芹,申玉铭,等.京郊新农村建设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价[J].地理科学进展,2016,(03):361—368.
[2] 颜文涛,王正,韩贵锋,等.低碳生态城规划指标及实施途径[J].城市规划学刊,2015,(03):39—41.
[3] 何璇,毛惠萍,牛冬杰,等.生态规划及其相关概念演变和关系辨析[J].应用生态学报,2016,(08):2360—2368.
论文作者:代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9
标签:城市论文; 城乡规划论文; 人居环境论文; 城乡论文; 空间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小区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