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农村学校“后进生”普遍存在,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转化要讲究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后进生 转化工作 爱心
在我三十多年的农村教育生涯中,所接触的班级几乎年年都有“后进生”存在。这些后进生主要表现为:一是是非观念模糊;二是心理健康存在一定问题;三是行为习惯不良;四是学习成绩不佳。后进生在群体中常起着消极影响,也给教师带来较大的工作量。作为教师必须冷静对待,细心分析和研究,认真探索转化的方法和技巧。我肤浅地认为,只有找到病源,从源头治起,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对于“家庭环境”造成后进的这类学生,应用爱心抚慰他们的心灵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为家庭成员的父母、爷爷、奶奶或哥哥、姐姐的言行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教育对象。有的家庭成员经常赌博、嗜酒,甚至享乐成性,或者性格暴躁,动不动就大打出手,或者过分溺爱,或者见识面狭窄,文化水平低下,或者利己主义思想严重,都很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的父母或爷爷、奶奶常常是拿钱打发孩子去读书,或者以钱作为奖励,有时还带有一些欺哄,往往缺乏心灵的沟通,更谈不上因势利导的教育。其次是家庭管教的严重缺乏。
后进生有很大部分是留守儿童,有的父母虽在家,却疏于管理教育孩子,甚至放任自流。有些家庭是父母离异或由其他原因造成的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关心不够。父母疏于管教和关心是形成后进生的重要原因。
面对这类后进生,只有用爱心和耐心来对待后进生,才能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由于后进生自卑心理的存在,往往怀疑老师和同学是否真诚地爱护和关心自己。这就要求教师在转化后进生时应该特别热爱他们,让他们真正感到老师不嫌弃、不歧视、不疏远他们,并教育集体正确对待和帮助他们。这样,后进生才会相信教师的善意,体会到集体的温暖,消除疑惧和对立情绪,才会乐于接近教师并接受指导,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并从中得到教育。
二、对于“学校教育”造成后进的这类学生,用范例增强后进生的上进心
1.学校管理不当。学校一味强调少数学科的教学成绩,给学生圈定代表优、中、差的A、B、C范围,让后进生知道自己已贴上了差生的“标签”。同时也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相当部分学生难免出现厌学情绪。同时,要应付上级统考,教师的德育工作时间也受到削弱。学生人数过多的班级,也会导致较多后进生的出现。
2.教师耐心不够。学生存在问题,本应得到同情和帮助,如果教师经常性地挖苦、讥讽、责骂他们,必然会使学生失去上进的信心,甚至产生厌倦情绪。时间一长,他们在意识上就会出现偏离集体的倾向,在行为上就会出现失控的现象,最终发展成落伍者。
面对这类学生,教师可向学生提供身边的有正反面经验教训的生动事例。通过启发、讨论,使他们明辨是非,分清好坏,从中得到借鉴,领悟到改正自己行为的必要性与可能性。通过榜样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激发起后进生改变现状、不断要求进步的上进心。
三、对于“社会环境”这类学生,应该家校结合,形成合力
1.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社会上有不少的家长认为“我们没有多少文化,出去打工不是照样挣钱吗”。这样的家长在乡村并不少见。在外打工的家长想孩子时就寄点钱给家里,让孩子吃好穿好,以为这就是关心,这样造成少年儿童好吃贪玩,无心学习。
2.消费文化的负面影响。给学生消极影响较大的是影视和网络游戏,有不少的聪明学生由于迷恋上网打电子游戏,使学习成绩和行为习惯一落千丈。这些学生上网有时可以通宵达旦,甚至在游戏厅吃住,经常不去学校上课,没有钱上网就去偷、抢。暴力、色情的东西也使得少年儿童往不良的方向发展,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面对这类学生,往往是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配合不够。一方面,学校苦口婆心地教育后进生;另一方面,社会上不关心和讽刺后进生的现象比较普遍,从而淡化了学校教育。为此,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利用校外因素对他们的积极影响,尤其要十分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做好后进生家长的工作,尤其是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取得家长的配合和帮助,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
总之,对后进生的教育是艰巨、细致而又复杂的工作。教育后进生没有现成的妙策和固定模式,也不会一蹴而就。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摸清情况,找准问题,对症下药,耐心细致,持之以恒,既要看到后进生所存在的缺点,又要善于利用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作为转化的契机,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教育方法。教师要在深入调查了解的基础上,针对每个后进生年龄、性别、性格特点、错误轻重、态度好坏等,选择灵活有效的教育措施,发现教育的突破口,寻找钥匙打开他们的心灵之锁,促进转化,就一定会使后进生不断进步。
论文作者:代秀容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9月第29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9
标签:后进生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这类论文; 他们的论文; 学校论文; 父母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9月第29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