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在现阶段新能源友好接入配电网的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配电网的情况进行分析,指出其中关键问题,并提出一些针对性解决措施,为新能源友好接入配电网提供管理与技术上的基础。
关键词:新能源;友好接入;配电网;适应性
当前社会对供电质量、安全性、可靠性要求逐渐提高,配电网处于提高智能化的关键时期。另外,环境污染加剧、资源紧缺等问题为新能源发展提供动力,新能源进入飞速发展时期。新能源的一般以风力、光伏、生物质、地热等形式发挥作用。在未来一段时间,新能源友好接入配电网的主要形式为分布式光伏。光伏渗透率将会影响配电网规划设计、安全接入等,对配电网适应能力造成影响。
1.规划设计
1.1规划衔接性
现阶段的配电网一般为环状结构,成辐射状运行。在规划配电网时原则为与用户需要契合。接入大量分布式光伏,能够对用户需求产生显著影响,增加供电负荷具有的不确定性,为确定配变容量、选择线路增加难度。
在进行一次网架规划时,需要对大量分布式光伏的接入进行考虑,以及对负荷需求、潮流分布、运行方式等产生的影响,提高网架方案的合理性,增强配电网对分布式发电接入的适应能力。在二次规划上,特别是在自动化系统中,需要进行分布式电源监控接口等的预留,能够实现分布式电源与配电网之间进行信息上的交互,合理分级控制分布式电源,提高配电网对其的适应能力。
1.2经济性
只有在经济上具有可行性才能促进分布式光伏健康发展。我国已经出台对其的补贴政策,能够有效促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
根据当前国内建设光伏发电站的情况,对其应用的经济性进行分析。其中一种规划为:全部上网。基于补贴政策下,当发电量为5000KW时,能够获取每KW0.42元的补贴,5000×0.42=2100元;另外,该用户能够获取脱硫燃煤电厂标杆电价为每KW0.455元,为5000×0.455=2275元。得出年收益大概为4375元,需要10.3年左右才能将投资回收。另外一种规划为:自发自用、余电上网。若家庭单月使用200KW电量,那么自发自用电量大概为2400KW,剩余2600KW用于上网。在补贴政策下,当发电量为5000KW时,能够获取每KW0.42元的补贴,5000×0.42=2100元;自发自用2400KW能够节约电费2400×0.52=1248元;余电上网获取脱硫燃煤电厂标杆电价为每KW0.455元,大概为2600×0.455=1183元;得出年收益大概为4562元,需要9.9年左右才能将投资回收。
通过以上分析,能够得知政府的补贴政策能够使分布式光伏投资回收期得到缩短,有效提高其经济性,促进分布式光伏发展。采用第二种规划更经济。
2.安全接入
2.1运用适应性
当电网的运行条件发生比较明显的变化时,会危害分布式光伏设备,需要使用保护措施从电网中脱离。其接入配电网的适应性包括电压与频率上的适应性。为提高运行中适应性,需要对光伏发电自身的保护方式进行完善,对电压与频率保护的配置进行完善,需要时使用逆功率保护方式。
2.2电能质量
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时使用逆变器,容易引起谐波、三相不平衡,并且输出功率不稳定会引起电网电压发生波动与闪变情况,影响电力质量与正常供电。为改善该种现象,使用入网检测与在线监测等技术对进行监督,能够及时发现其中不正常指标,需要进行电能质量治理设备的安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配电网继电保护
在接入后,配电网络的拓扑结构会发生改变,在发生短路时光伏逆变器注入短路电流会影响继电保护。为防止逆变器发生损坏,需要进行限幅环节的设置。对大量的逆变器进行短路试验,能够发现逆变器出口三相短路电流能够控制在不大于额定电流1.5倍之内。通过研究发现,高频率的尖峰电流并不能持续很长时间,不会影响继电保护。另外,当光伏发电比例为上级的主变容量的五分之一左右时,不必进行继电保护定值的调整。
3.运行检修
3.1自动化监控
现阶段,大部分分布式光伏并不属于调度监控范围。在当前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下,分布式光伏将会影响配电网运行与检修工作。针对该问题,调度与监控中心需要对其进行监控,将并网中设备的运行状态、电压与电流、有功与无功频率等信息进行上传。
3.2预测功率
当接入配电网的分布式光伏规模大、渗透率高时,可以进行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系统的建设。结合实时气象信息,能够生成预测曲线,为制订发电计划、确定备用容量、安排检修计划、监督在线技术提供参考。
3.3反孤岛
由于一些分布式光伏在进行防孤岛性能的设置时具有不可靠性,在出现故障时,光伏发电与负荷会出现就地平衡,形成孤岛,引发安全问题。反孤岛技术能够进行防孤岛保护,对孤岛系数功率平衡进行改变,阻止孤岛运行条件的形成,起到反孤岛作用。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装置,组成部分包括操作开关与扰动负载。
4.计量安全
为保障分布式光伏稳定发展,政府出台相关补贴政策。由于其能够享受金额较高的补贴,所以出现用户使用一些技术方式超额计量光伏上网电量,以获取更高的补贴。针对该种问题,能够采取的反窃电措施包括:市电整流逆变法,能够使用整流装置整流市电,将其与直流侧进行并联,使用光伏逆变器将其转化成交流电;光伏计量表升压方式。使用附加升压变压器将虚高电压构造出来,然后接入到光伏计量表中,加快电表转动速度,导致计量增加,以此获取国家对电价进行的补贴。在使用该种方式时需要将光伏发电的计量表的铅封拆除;光伏计量表升流方式。进行虚电流的增加,加快电表转动速度。
为提高计量的安全性,可以从技术与管理上着手。在管理方面,使用智能电表甄别光伏实时数据,比较大发电数据的横向与纵向、当前与历史数据、每天不用时段用电量。如果发现其中存在异常,例如在没有日照的时间段出现不正常出力等。需要重点稽查该种光伏,处罚相关用户。在技术方面,由于发电量的多少与气象因素具有紧密关系,可以进行光伏发现功率监测系统的建立,对气象信息进行监测,从而推算出光伏电站的发电量,从而发现计量中出现问题,对其进行监管与稽查。在技术监督方面,需要重视分布式光伏发电现场检查情况,对计量表计进行定期检查,保证计量的准确性。
结语
本文从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中的规划设计、安全接入、运行检修、计量安全等方面对配电网适用性进行分析,并对其中问题进行针对性解决,提出规划有机衔接、保护设备优化、反孤岛技术等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适应性。
参考文献:
[1]李伟伟.基于新能源接入对智能配电网的影响分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8):00198-00198.
[2]袁云山,刘源,刘慨然,朱振环,刘洪.配电网中新能源最优接入的评价方法[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3,29(6):16-20.
[3]王俊华.探讨新能源接入对智能配电网的影响[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1):00160-00160.
[4]杨德平,高伟,刘立伟,齐占宇.新能源接入对智能配电网的影响[J].企业导报,2014(21):50-50.
[5]豆书亮,殷莎,李富强.浅谈新能源接入对智能配电网的影响[J].中国科技博览,2013(38):270-270.
论文作者:步科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
标签:光伏论文; 分布式论文; 配电网论文; 新能源论文; 孤岛论文; 适应性论文; 逆变器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