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明
新化县人民医院 湖南新化 417600
摘要:目的:探究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临床治疗有效方法。方法:将收治区间为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70例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然后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将35例命名为对照组的患者进行西医治疗,将35例命名为观察组的患者进行中西医治疗,观察对比治疗效果选择最佳的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方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腰椎、髋骨、股骨、腕骨骨密度并无明显差异,经不同方式治疗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腰椎骨密度为368.16±29.02、髋骨骨密度为443.33±54.65、股骨骨密度为349.90±26.15、腕骨骨密度为396.13±25.09,观察组患者骨密度明显提升。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式。
关键词: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临床治疗
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因内分泌失调、雌性激素分泌减少引发的骨量减少、骨微观结构退化、骨韧性减少、脆性增加疾病,此种疾病会导致患者骨折率增加,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多出现在患者绝经后,属于更年期综合征的一种表现。以往临床中对于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往往采用西药治疗方式,如使用雌激素、钙剂吸收剂、降钙素治疗,但治疗疗程较长,患者满意度较差,本次临床调查研究中,我院尝试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对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治疗,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现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70例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临床调查研究资料,并对其进行随机分组方式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为女性患者,其中观察组35人,患者年龄区间为44岁~67岁,平均年龄为56±1.4岁,对患者进行中西医治疗。对照组35人,患者年龄区间为45岁~69岁,平均年龄在58±1.8岁,对患者单纯进行西医治疗,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有可比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在进行本次临床资料调查中,主要采用的骨密度检测方法为超声波检测方法。我院对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式,即对患者进行雌激素、钙剂吸收剂、降钙素治疗,其中雌激素为新疆新姿源生物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患者每日口服一次,每次0.3mg;钙剂药物选用碳酸钙D3片,为惠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日两次,每次一片;降钙素药物选用鲑鱼降钙素喷鼻剂,药物为北京世桥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日20ug或每日或隔日40ug,一次或分次给药[1]。35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使用中医治疗药物,主要药物包括山药20g、香附18g、补骨脂15g、黄芪15g、淫羊藿15g、川芎15g、熟地黄15g、红景天15g、仙灵牌15g、山茱萸10g、三七10g、甘草6g,治疗过程中,将上述药物放置在砂锅之中,加水没过药面,浸泡30min之后,使用大火煎沸后在转小火煎煮20min,留取药汁,然后滤渣加水在煮20min,将两次药汁合并,为患者早晚各服用一次。两组患者的治疗期长为1个月,在接受治疗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骨密度检测,最后对骨密度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1.3 临床观察指标
本次临床研究中主要观察指标为: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腰椎、髋骨、股骨、腕骨)。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内分泌激素与骨质代谢之间存在重要的关系,如雌激素会对破股细胞、降钙素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并直接作用到患者的骨细胞之中,从而为患者增加骨量,维持骨形成与吸收。而对于绝经前后的更年期妇女而言,由于雌激素分泌含量不断减少,破骨细胞活性和降钙素含量明显增加,这就会加重患者骨量流失,从而引发骨质疏松症,而患者一旦骨质疏松,骨折的几率就会明显增加,同时患者还会自发性的出现腰酸背痛、手脚无力等表现症状,症状较轻者,患者尚可耐忍,但是较重者,则会对睡眠造成影响,从而对患者正常的工作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2]。
以往临床之中对于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综患者,主要采用西药治疗方式,如采用性激素代替治疗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治疗方式,通过调节患者体内激素平衡,从而促进患者骨量增加。此外还可以为患者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提升患者的体内的钙元素含量,进而起到加快骨形成,控制骨折发生几率的作用。而鲑鱼降钙素药物的使用,则可以抑制骨细胞活性,为患者缓解骨量流失,同时还可以起到一定的降低炎症组织前列腺浓度的作用,进而为患者起到一定的阵痛作用[3]。但西药治疗方式疗程较长,同时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如降钙素的使用,可能导致患者子宫出血、乳房疼痛,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消极等不良情绪,患者满意度较差。而中医学博大精深,将骨质疏松分为肾虚、脾虚、血瘀几种类型,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能够帮助患者补肾助阳、强筋健骨、化瘀止痛可以提升治疗效果,为此我院尝试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希望能够更好的帮助患者缓解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
本次临床调查研究中,我院选取了70例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临床研究资料,分别对患者进行常规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通过患者治疗前后的骨密度检测结果,从而对治疗效果进行验证。通过上述调查研究数据可以发现,70例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前腰椎、髋骨、股骨、腕骨骨密度并无明显差异,经不同方式治疗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腰椎骨密度为368.16±29.02、髋骨骨密度为443.33±54.65、股骨骨密度为349.90±26.15、腕骨骨密度为396.13±25.09,观察组患者骨密度明显超出对照组患者。这样的调查数据表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可行的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治疗方式,建议今后在临床之中将此种治疗方式大范围临床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综是一种常见的更年期综合征表现,并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而与西药治疗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x效果显著,因此具有一定的临床用药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董桂茜.综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6):124-125.
[2]汪清,王原.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综合治疗与护理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20):3151-3152.
[3]孙毓蔓.42例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临床治疗分析[J].当代医学,2016,18(35):153-154.
论文作者:阳新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7
标签:患者论文; 骨质疏松症论文; 内分泌失调论文; 骨密度论文; 方式论文; 腕骨论文; 髋骨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