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时代的文艺变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艺论文,时代论文,电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历史上,能够作为一个时代标志的发明是不多见的,数得着的大概只有石器、弓箭、文字、青铜、铁器、蒸汽机和计算机等有限的几种。石器标志着“人猿相揖别”,弓箭是人类由蒙昧时代进入野蛮时代的里程碑,文字则是原始社会与文明社会的分水岭。青铜器是古代奴隶制繁荣的见证,铁器昭示着封建制的兴盛。蒸汽机吹响了工业社会取代农业社会的号角,电脑则昭示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文艺活动在任何时代都以一定的社会条件作为自己的背景,并随着上述社会条件的变迁而弃旧图新。本文将分别考察电脑时代的文艺创作与文艺鉴赏领域所发生的变革。
电脑时代的文艺创作
传统意义上的文艺创作,是一种以笔为主要工具、有目的的创造活动。它以文本为主要形式、以传统媒体为依托,由人独立或集体完成,并且是面向人(以人为预定鉴赏者)的。电脑所带来的冲击波,正在文艺领域造成或酝酿着巨大的变动,其中包括由书写到输入(换笔)、由定向到随机、由文本到超文本、由传统媒体到超媒体、由独立创作到人机合作、由依托生物人到依托智能电脑(或机器人)等转变。
如果说文字的发明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的话,用笔便是文明时代作家的基本技能。事实上,不仅是作家,美术家、音乐家、戏剧家、电影家以至于广播电视艺术家都离不开笔,因为画稿、乐谱和脚本经常要靠笔来完成。机械打字机的发明对文明人用笔的习惯造成了强大的冲击,但这种设备的笨重使之难以成为笔的终结者。直到计算机问世,轻巧的键盘才奏响了新时代的音符,其速度令传统的笔相形见绌。其后出现的光学字符识别(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OCR)、手写体识别等技术创造了将文明社会所积累的书面文献转换成为电脑数据的可能性,语音识别(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ASR)、文语转换(Text-to-Speech,TIS)、表情辨别等技术正在使计算机成为可与人对话的伙伴。以上述技术为代表的非键盘输入如今已远快于键盘输入。与此同时,“笔”的概念正在发生巨变,作为计算机输入手段的新型“手写笔”已具有512级压感调节,能模仿油画笔、铅笔、 蜡笔等多种传统书写工具,以至于创造浓淡分明的绘画效果。换笔的意义并不只是书写工具的改变。它标志着主体能力的新飞跃,标志着主客体交流的新阶段。开发中的脑波通信将是人机对话更高级的形式,并为人与人之间共享包括艺术在内的各种信息提供前所未有的新途径。
人的思维具有模式化的特点。模式的运用使人们的思考变得省事,但也造成了常落俗套的毛病。与普通人相比,文艺家的思维具有更大的创造性,这是“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注:陆机:《文赋),《四部丛刊》影印宋本六臣注《文选》卷十七。)的保证。但是,文艺领域的惯例、成法、范作等仍起着巨大的定向作用,因此,文艺家要想不落窠臼、始终保持旺盛的创造精神,事实上说易行难。将计算机引入文艺领域的先驱者们所追求的目标之一,就是利用随机性来摆脱人脑的思维定势,从而开拓艺术的新境界。这种随机创作不再是像莫扎特等人那样靠掷骰子来选择音符,而是由程序提供伪随机数,(注:这类数字由程序生成,不是真正随机,因此有“伪”之名。但是,它们符合随机数的基本要求。)以此实现对语料、乐音或图像变化的随机选择。当然,由此而产生的“作品”虽可能有几分意味,却无法代替真正的文艺家在强烈的热情和责任感驱使下创作的佳构。尽管如此,文艺家仍可以从中得到某种启发。至少,随机性产品具有充当艺术素材或半成品的价值,经过有计划、有目的的筛选或再加工,可望丰富文艺家的意象储备。
随着电脑的普及,传统的文艺作品正在进行“载体大迁移”,即由纸张、画布、录像带、录音带等载体迁移到计算机储存器上。与之相伴的现象之一,是超文本正取代传统文本的地位。超文本本质上是互相连接的数据。它采用一种非线性的网状结构组织块状信息,没有固定的顺序,也不要求人们必须按照某种顺序从事阅读。传统文本的结构是封闭的。这就是说,每个文本都有自己的结构,这些结构是自我完足、彼此不相交叉的。“超文本”之所以称得上“超”,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超越了个别文本的限制,而使众多文本形成一个彼此相互联系的系统,保证用户方便地从一个文本中调用与之连接的另一个文本中的信息。这些文本甚至可以储存在世界各地的计算机系统上,万维网服务器能让提出请求的用户获得它们。如果承认超文本比起传统文本具有诸多优点的话,那么,文艺家们便不能将自己的视野局限于传统文本上,而应当善于运用超文本的形式来进行创作,使自己的作品不仅仅是孤立存在的文稿或音像制品,甚至也不是个人电脑上的“文件”或者“文件夹”,而是万维网上的精美网页。信息共享是网络的优势所在。因此,以传统文本为基础的版权观念已和网络时代的要求不相适应,将有越来越多的人们站在共享的高度主张“自由的文学”、“自由的艺术”(正像“自由的软件”一样),反对将文艺作为赚钱的手段。
如果我们在传统意义上将美术、舞蹈和书面文学称为视媒文艺,将音乐和口头文学称为听媒文艺的话,那么,戏剧、电影、电视等综合文艺便是多媒(兼具视媒与听媒)的。不过,电脑时代的超媒体不仅意味着可视、可听(将来或许还可嗅、可闻、可触,这取决于传感技术所达到的水平),而且意味着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对感觉通道加以选择。以上提到的超文本的显著优点之一,就是既能处理文本,也能处理声音与图形。诉诸多种感觉通道(多媒体)的信息一旦借助于超文本相互连接,超媒体便应运而生。超媒体系统所要实现的目标,是“建立一种差不多可以用无限多的方式组合、排列和显现信息的系统”。信息在其中既可以“自由地采取任何形态”,也可以“自由地流动”。(注:[美]阿尔文·托夫勒著、刘炳章等译:《力量转移——临近21世纪的知识、财富和暴力》,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第202~203页。)目前正崭露头角的超媒体,要求文艺家必须具备多方面的创作才能,不仅得拥有原先专业分工所规定的专长,而且必须熟悉其他文艺形式,并且掌握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多种艺术信息综合成整体的方法。
文艺创作是一种个性化的精神生产,通常是由文艺家独立进行的。即使有合作,也是人与人的合作。但是,在运用智能化的电脑进行文艺创作的过程中,出现了新型的合作,即人——机合作。计算机美术专家指出:传统的计算机绘图是把计算机绘图系统当作一支“笔”,在人的构思定型之后,用计算机仿制传统绘画工具绘制的文艺作品;而高级的计算机绘画是将计算机当做一个创作伙伴,人与计算机共同思考。计算机通过显示器告诉我们人类所意想不到的图画,而我们又将人类所特有的、在作品中需要出现的东西输入给计算机,对它所绘制的东西进行修改、补充,产生完美的作品。这种在人机对话、密切配合、共同思维的情况下产生的作品,当然会具有极其独特的风格。(注:李雁、李桐:《计算机绘画艺术》,上海书画出版社1991年版,第40~41页。)事实上,这种人机合作不仅见于电脑美术创作,还见于应用计算机进行的其他形式的文艺创作。
文艺创作是相对于文艺鉴赏而存在的,文艺家们在进行创作时衷心期盼“知音”,便说明了这一点。“对牛弹琴”之所以成为一个带有贬意的成语,是由于地球上的芸芸众生除了人之外没有文艺的知音。随着智能化电脑和以之为中枢的机器人、机器动物等类人生物的出现,上述情形势必改观。要想使类人生物成为人类的助手或伙伴,必须对于它们(他们?)进行必要的教化,在这方面,文艺正大有用武之地。现今人们已经应用音乐增加家禽产卵量、家畜产乳量等作过实验。将来,用类似的手段来“感化”类人生物或者与可能来访的外星人沟通,未必是不可能的。类人生物也可能以文艺自娱自乐,正像科幻作品所描写的那样。(注:参阅迟方的科幻小说:《柳暗花明又一“鸡”》,收入《琼岛仙踪》,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35页。 )电脑刚发明时每秒运算速度不过数千次。50余年后,超级电脑已创造了每秒运算4 万亿次的纪录。神经网络计算机、超导计算机、光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等高性能设备的研制,又展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乐观前景。从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推断,由具有情感的智能电脑独立进行文艺创作也不一定是无稽之谈。当然,上述分析目前还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假设,正确与否,尚有待于未来实践的验证。
电脑时代的文艺鉴赏
半个世纪以来迅猛发展的电脑技术,不仅对于文艺创作发生了重大影响,而且为文艺鉴赏的革故鼎新提供了新的机遇。在作家换笔、电脑作曲等现象引起世人关注的同时,文艺鉴赏领域也发生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变化,其中包括由阅读到机读、由“登攀”到“漫游”、由定性到定量、由静观到交互、由自理到代理、由立足今人到立足后人等。
传统的阅读是和印刷出版物相适应的,而与电子出版物相适应的则是机读,即以电脑为工具的信息接受。与印刷出版物相比,电子出版物拥有许多优点,其中包括字号可调、图文并茂、易于检索等,比较先进的还可选择语种、自动翻译、由计算机朗读,甚至可用电子笔在页边上作注释。对于联网电子出版物来说,信息适时更新又是一大长处。一旦“媒体炉”(media fumace)之类设想获得实现,联网电子出版物将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它们可以通过广电网、电信网、因特网以至于电力网传送到用户的住宅或办公室,再由媒体炉传送到包括多媒体投影仪、壁挂数字电视机在内的多种显示设备上。(注:“媒体炉”指的是功能强大的信息控制和传送设备。因其作用宛如暖气炉将热量散遍整个房间,故名。)当然,不是说机读样样都好。人们经常抱怨荧屏图像闪烁、画面炫目,机读比阅读传统意义上的书籍要慢20~30%,而且停电时屏幕上只剩下一片漆黑。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科技人员正在进行不懈的努力,而且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例如,使用铁电体的新型液晶显示器已经可以克服停电对阅读的妨碍。即使关掉电源,这种显示器仍能清晰如故地持续显示图像。“电子墨水”(注:电子墨水的原理是:预埋于纸页上微囊体中的微粒与电荷相互作用,电荷的正、负极性的转化会使微粒向前或向后移动,从而造成白色和黑色的变化。每个微囊体仅有40微米大小。)、“文同文件”(注:文同文件是一种电子文件规范,其特点之一是“高”(高效)、“保”(密码保护)、“真”(真实还原原件,最大程度保全文件类似书籍纸张式的设计风格)。我国出品的光盘《家庭藏书集锦》就使用了文同文件。)等发明则使电子出版物有望在显示效果方面更加接近传统书籍,从而集二者之所长。
常言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尽管人们早就将知识探求形象地比作上山与下海,但是,在书面传播占主导地位的时代,“书山”上的登攀无疑是更受重视的。不论在本义或喻义上,“登攀”都是一种具有明确方向性的活动,其目标自然就是巅峰。与此相应,比起浏览来,精读(包括对于文艺珍品的细细玩味)往往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当全世界的众多计算机联成网络、它们所储存的信息正日益形成一个无比庞大的“超文本”时,用“书山”来作比喻已经很不适合了。人们很自然地想到了大海,几乎是不约而同地将因特网上的历程比作“航道”,将各种管理网上大量无序信息、指引用户查找信息资源的工具称为“导航系统”,将自己的网上活动称为“漫游”。文艺鉴赏者一旦进入因特网,很难避免网上五光十色的信息的诱惑,经常从一个节点跳到另一个节点、从一个网址“游”到另一个网址。静心读完网上的一部小说、听完一首曲子或看完一部电影的情况不能说没有,但是,更常见的是未俟终篇便欣然改换门庭。适应人们之联想的超文本就这样引导鉴赏者的思路,在减少静心思索、辐辏开掘的可能性的同时,增强了思维的发散性和跳跃性。不仅如此,移动通信已从第一代模拟通信、第二代数字通信向能提供宽带多媒体服务的第三代IMT2000发展, (注:这是由国际电信联盟确定的国际移动通信方案。“2000”有二重含义,即“在2000年实现”、“工作在2000MHz 频段”。)全球无缝隙覆盖很快就要实现,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不管走到天涯海角,都有望能通过开放的接口、多样化的终端进入网上世界,从而随心所欲地进行艺术欣赏,“随身影院”、“移动剧场”将成为可能。这是“漫游”的另一层含义了。目前,国际电信联盟已决定在2004年前制定全球信息通信基础设施( GII)的统一规格,以便使各个国家、各种媒体的网络能够顺利地互相连接。这项计划对于经常在世界各地旅游的艺术爱好者来说无疑又是一个福音。
传统的艺术鉴赏以定性分析见长,漫长的艺术史所留下的汗牛充栋的文献中,难得发现对于作品的定量分析。这并非单纯由于艺术和数学历来分属于不同领域、灵想独辟的骋才运思和缜密详备的统计分析早已分道扬镳,而是和搜集、加工艺术数据之困难密切相关。进入电脑时代后,情形大为改观。本世纪60年代开始起步的数据库技术有力地推动了艺术的定量分析。在数据库技术发展过程中,下述趋势格外引人注目:其一,适合经营管理过程中制定决策的需要,出现了“数据仓库”的理论与实践。这一概念90年代初由W.H.Inmon 在《建立数据仓库》一书中提出,目前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二,由于环球网的迅速扩展,网上可用数据源与日俱增。科技人员正力求将网上数据源集成一个完整的数据库。其三,由于多媒体通信的日益发达,多媒体数据库技术成为一个热点。其四,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重要性,数据挖掘因此提上议事日程。(注:所谓数据挖掘,指的是使用复杂的统计分析和模型技术来揭示隐藏在组织机构数据库中的模式和关系,其目的为从大量数据记录中挖掘出有用的信息和知识。)其五,各种专门化数据库大量出现。目前,已有多种与文艺相关的数据库建成,其中包括我国社会科学院开发的《全唐诗》数据库、深圳大学开发的《红楼梦》数据库、文化部和北京图书馆牵头研制的《国家书目回溯数据库》等。借助于这些数据库和相应的检索技术,人们可以从多种角度对作品进行统计分析,完成有关用词习惯、作品真伪、作者身分、作品风格等方面的研究课题。例如,《全宋诗》数据库建立以后,研究者便能相当便利地就某个诗人的风格进行定量分析,并在概率的意义上判定某些存疑的作品是否这一诗人所作(北京大学正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一旦人们建立了涵盖全球艺术作品的多媒体万维网数据库,那么,相关研究将深入到定量化水平。以Yaboo 等为代表的搜索引擎能帮助用户从浩如烟海的因特网中找到自己所需的各种信息,从而大大便利了定量艺术分析的进行。在各种形式的数据中,视频、图像和声频的检索是比较困难的。根据有关专家的看法,理想的搜索引擎应当不仅允许用关键词找出相关视频、图像或声频的内容、制作日期和制作者,而且要能够根据颜色、形状或旋律等属性进行查找;不仅能够统计出相应站点数据库符合要求的资料的数量,而且可以对所需视频、图像或声频加以显示;不仅能找出相关资料的著作权拥有者,而且可以让用户了解使用这些资料的条件。完全满足上述要求的引擎目前还未问世,但是,国外已经开发出若干种图像搜索引擎。我国国防科技大学多媒体研究开发中心已于1998年研制出“多媒体查询与检索系统MIR”, 实现了图像和视频基于感知的颜色检索算法、主色调和双色调的扩展检索算法、轮廊检索算法,可用于电视台影片镜头检索、各种图片社的图像资料管理和其他视频图像资料库的管理和检索。有关的研究所取得的各种成果为音乐、美术、广播电视艺术的定量分析奠定了基础。从数据库技术和检索技术中受益的不仅仅是一般的欣赏者和研究者,甚至也不单单是若干具体部门。一旦建立起先进、相对完备的艺术信息系统,整个社会的艺术管理将上一个新台阶,选题撞车等现象可望大大减少。
书面艺术一旦诞生,便拥有相对于创作者而言的独立性,鉴赏者也不便对它们加以修改。于是,人们面对着它们除静观外别无选择。不仅如此,在书面艺术作为单一媒介物起作用的情况下,创作者和鉴赏者之间的交往相当困难。由于日新月异的电脑技术的推动,文艺鉴赏出现了由凝神静观向交互化转变的趋势。这不仅体现在以磁盘或光盘为载体的各种音乐、绘画、文学等教学软件上,而且见之于以网络为依托的电台点播、电视点播上。至于电子游戏的交互性,那是不言而喻的。正是电子游戏首先亮出了“交互式电影”(Interactive Movie)的牌子, 新兴的虚拟现实具有更强的交互性,能使人们获得无与伦比的沉浸感。由于面向万维网的虚拟现实造型语言( Virtual
RealityModeling Language,VRML)的应用、传输速率更高的第二代因特网的建设、分布式虚拟现实技术(Distributed Virtual Reality,DVR )的推广等原因,交互式电影、交互式电视和虚拟现实可能走向合流,网络就是它们的共同舞台。交互不仅是节目外交互,而且包括节目内交互(鉴赏者进入艺术情境,和其中的人物相互作用)。交互也不仅发生在鉴赏者与艺术人物之间,而且发生在鉴赏者之间,像对抗性电子游戏就是如此。人们的参予热情由此空前高涨,艺术所能产生的效果也空前强烈。
随着艺术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全球性艺术交流的日益频繁,人们所能接触到的艺术作品已经到了目不暇给的程度,而且这种趋势还在增强。多样化本身带来了选择的困难,带来了精力不济、难以分身的烦恼。应运而生的智能代理使人们得以摆脱困境,对“信息爆炸”应付裕如。有这样的软件作为助手,人们将拥有许多不同的自我,它们同时在几个不同地方工作,主动搜寻委托者所可能感兴趣的文艺信息,或对特定的选题监测其动态。在硬件方面,“全媒体”将为智能代理的活动提供方便。如果说“超媒体”着眼于多种媒介(如视觉媒介、听觉媒介等)的组合的话,“全媒体”则看重多种媒体(如广播、电视等)的相互结合,指的是集多种信息通道于一身的新型终端。目前,由于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三网合一”的推进,电脑、电视、电信一体机逐渐走俏。全世界不少电视厂家正在努力开发“全媒体数字电视机”。它可以作为多种媒体图像显示终端,这些媒体包括电视、有线电视、个人电脑、电视电话、DVD、杜比功效系统、数字卫星广播、数字有线广播、 数字丽音广播、数字图文广播、因特网等。电脑厂家也不示弱,正在将联通越来越多媒体的功能赋予计算机,使PC机(特别是个人手提电脑)全媒化。电信厂家则在努力推出各种通信设备新产品,让电话不仅可听、可视,而且可以录音、录像,接收和储存各种媒体所传播的信息。未来的智能代理完全可以周游或驻留于多种网络,根据主人的指令,将所搜集到多种信息汇集到同一台终端上。
在电脑已经或将要带来的种种变化当中,最深刻的莫过于人本身的变化了。1992年,美国著名医生和文艺批评家杰夫·戴奇在瑞士推出了题为《后人类》的展览。他指出:人类正由自然进化进入人工进化的全新时期,处于由“今人”向“后人”过渡的转折点。计算机和生物工程科学可以帮助人类实现对身体的模式替换及大脑的超内存处理,而艺术将为人类充当身体外形美学的顾问和大脑活动内容的标准。在未来,艺术家将不再只涉及定义艺术的工作,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不但将改变艺术的历史,而且将改变人类自身的命运。(注:杰夫·戴奇著、叶永青译:《后人类:文艺在未来面临的挑战》,《美术界》1997年第1 期,第48、24页。)他的主张并非没有现实根据,将电极埋入体内、传感器植入皮下之类报道,至今已屡见不鲜。毫无疑问,由今人向后人的过渡,是一个历史过程,“电脑人”可以说是伴随上述过渡而出现的一种社会角色。在上述过程中,可能出现三种类型的电脑化文艺鉴赏者:一是将电脑用为工具的鉴赏者,如当前那些使用电脑进行作品甄别的专家等;二是同化电脑以增强自身功能的鉴赏者,如植入定音系统以改善自身辨音功能的音乐批评家、通过电脑服装与网络上的文学数据库联通的文学批评家等;三是真正能够独立(或相对独立)进行文艺鉴赏的电脑,它们是未来的智能机器,目前的专家系统则是其前身。
生在20世纪、21世纪之交的人们是有幸的。我们已经目睹了书面传播向电子传播的转变,正在经历印刷文明向电脑文明的转变,将要看到人类由“今人”向“后人”的转变。本世纪由科幻作家用生花妙笔所描绘的某些现象,如电脑化的生物人与善解人意的机器人共处、人类生活环境以电脑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化和艺术化、具有某种人性因而也能进行某种艺术活动的电脑化智能动物的培养、运用电脑探索外星文明及其艺术等等,在下世纪(或者较远的未来)可能变成现实。当然,在上述转变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新的矛盾和冲突,电脑病毒的肆虐、“筑波病”(注:“筑波症”即信息污染综合症,因大脑对超负荷信息“消化不良”而引起,表现为抑郁、沮丧等。因最先发现于全球著名的日本筑波科学城,故名。)和互联网瘾的危害固然已为人们耳目所能详,计算机统治人类之类凶险的预言亦已不止一次地由悲观的人文主义者发出。尽管如此,人类社会毕竟在矛盾斗争中前进。我们固然不能像算命先生那样对于未来作出种种臆测,但可以而且应当满怀信心地面向新世纪,审时度势,让“电脑与艺术共创未来”,造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