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以来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综述_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2000年以来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综述_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2000年以来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研究论文,社会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02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9-2528(2004)12-0060-05

2000年以来,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速发展,社会发展呈现出许多新 情况和新问题,学术界对社会发展的动力、代价、道路和模式等从不同层面和角度进行 了深入探索,从而深化了社会发展理论研究和对当代社会发展问题的认识。本文拟对近 年来的这一研究做一综述。

一、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研究

社会发展动力问题始终是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一研究经历了从朴素 的自然统一论到单一决定论,再到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决定论的过程,并把重点放在工业 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过渡过程中的发展动力问题。尽管目前学术界在构成社会发展动力诸 要素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面颇有争议,但终究是把这一问题的研究大大向前推 进了。

1.社会发展是社会有机体诸构成要素合力作用的结果。有论者把社会看作是一个自适 应、自协调、自组织的有机系统,主张从内部理解其发展动力,认为社会整体建构的各 种因素既是发展的结果,也是发展的动因。它们的相互作用构成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 这个系统具体划分为经济力、政治力、文化力三个层面,社会发展是这三个动力子系统 矛盾作用的结果,其中经济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政治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权 威力、法制力、加速力和道德力,文化力是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参见杨信礼:《社会 发展的动力机制》,《广东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另有论者认为,社会发展动力系 统包含三个要素系统:动力因子系统、动力激发系统和动力载体系统。动力因子系统由 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改革等动力因子构成。它是社会动力发生的本源。动力激发系 统是确保动力因子正常发挥作用的制度机制系统。动力载体系统则指由不同素质的人所 构成的群体(参见宋成一:《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系统》,《学习与探索》2001年第5 期)。也有论者从“四个统一”角度理解社会发展的动力,即社会发展过程是根本动力 与直接动力的辩证统一、内因与外因的辩证统一、物质动力与精神动力的辩证统一、实 体性因素与渗透性因素的辩证统一(参见田启波:《系统地分析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 动力》,《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3期)。还有论者按照社会发展的全面性观 点,主张既要重视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根本动力(生产力)和直接动力 ,又要重视社会发展的杠杆——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总之,要重视社会动力系统中所 有因素“协同并进的整合作用”(参见侯衍社:《关于恩格斯社会发展的合力思想及其 启示》,《烟台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1期)。更有论者在坚持生产力是社会进步 的根本动力和标志的前提下,提出社会前进的动力系统由若干动力子系统构成,生产力 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但不是唯一动力。文化的、观念的等非经济因素对社会进步的 方向、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社会进步的过程等,都以其固有的方式起着重大作用( 参见刘长明:《智识是智识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理论探讨》2000年第4期)。以 上观点的共同点在于都认为社会发展是诸动力要素合力作用的结果。

2.社会发展动力诸要素的地位和作用。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除了有生产力、生产关系 、上层建筑、地理环境、人口以及人的需要等因素外,随着知识、技术和信息在社会发 展中的作用的凸显,近年来,一些学者又提出一些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动力因素, 主要有:(1)生态因素。所谓社会发展中的生态因素,一是指人及其社会对自然、生态 的依赖性,二是指人及其社会活动的结果出现了生态反馈与制约。有论者认为,生态要 素将是21世纪影响人类发展的最重要变量之一。发展使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的力度不断 加大,有可能超越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打破生态系统能量、物质输入与输出的平 衡,造成生物种群数量、结构、比例的失调,即导致灾难性的生态后果。这种后果今天 已经不同程度地显现出来。这种“生态反馈”表明,生态要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突 出,人的活动和社会发展受制于生态要素(参见蔡拓:《试论生态要素对社会发展的影 响》,《理论与现代化》2001年第2期)。也有论者认为,生态环境系统的承载能力是人 口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可能性空间和制约因素。当人口及其需求增长所形成的压力超 出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人类基于生存的压力又不断地向自然界索取,这就会使生态 环境变得日益脆弱甚至崩溃,生态系统的平衡被打破,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就将受到严重 的威胁,甚至会直接危及到人类的持续发展(参见杨信礼:《人天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1期)。(2)创新。我们处在一个创新发展的 时代,创新能够突破旧的思想的束缚,使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发生革命性变革和获得充分 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有论者特别强调在社 会发展中要建立一种创新发展观。因为发展本质上是新事物产生或事物的新质的形成, 总之是一种创新。在发展观上确立创新的理念是必要的(参见丰子义:《发展实践呼唤 新的发展理念》,《学术研究》2003年第11期)。也有论者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 指出,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理论创新是三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方面,共同构成了 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科技创新可以解决“生产新知识”、“开发新技术”及“创 造新组合”等知识的生产问题;制度创新可以改善知识的流动效率;理论创新则是一切 创新活动的观念背景和外在框架。从这一意义上说,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就 没有人类的未来(参见庞元正:《创新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求是》200 3年第5期)。还有论者从发展的本质方面指出,发展就是人类能动创造的主体能力不断 生成、提高、展现并由片面的人向完整的人跃迁的过程,是人类的实践观念、实践中介 、实践方式不断创新的过程。创新的意义在于能加速推进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进而使人民群众能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不断满足其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 需要,促进人的素质的提高,逐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参见杨春贵:《“发展 与创新”笔谈》,《文史哲》2001年第6期)。(3)人的素质。人的素质状况体现着并促 进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有论者认为,人的素质主要包括健康素质、智力素质、心理素 质(人格素质)、道德素质和角色素质五个方面。社会发展及其现代化需要人去实现、去 推动。人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主体。人的素质的提升,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是“ 校正偏离行为”的主体力量。不论从哪个方面看,人的素质建设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 求(参见沙莲香:《论中国人的素质构成与社会发展》,《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7期) 。还有论者认为,人的素质状况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尺,是现代化的重要指标,在 一定意义上,社会现代化就是人的素质的现代化。只有提高国民素质,才能加快社会现 代化的进程(参见尚九玉:《近10年来人的素质问题研究述评》,《哲学动态》2001年 第8期)。(4)智识。智识是对知识、才智和知识创新能力的总称,是一个基于知识而又 高于知识的范畴。与智识相对应的智识分子,是指掌握丰富知识和具备较高才智因而拥 有非凡知识创新能力的人才,是一个比传统知识分子更高的阶层。有论者认为,人类已 经(或即将)迎来智识价值时代,步入智识社会。所谓智识社会,“就是以不断膨胀的智 识为基础、以无限扩张的‘智识力’为主动力的社会。”在智识不断升值的智识价值时 代,智识力日益膨胀。智识作为一种特殊的可再生资源已经并继续在更广的范围内和更 大程度上取代其他无形资源而成为智识社会发展之源,成为智识社会前行的最强有力的 杠杆(参见刘长明:《智识是智识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理论探讨》2000年第4期 )。也有论者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改变人们对知识的既定理解,知识经济更为 看重的是“意会的知识”,即难以数据化、语言化和图形化的“知识”,是具有更大的 创造性与知识生产力的知识。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知识能力的要求也空前提高,要求 人能系统性地和在前所未有的水平上收集、综合和传播知识。意会知识的多少和人的知 识能力的高低是决定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参见邹诗鹏:《知识经济·后发 展·人的创新》,《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0年第5期)。以上四个方面的动力因素在社 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其重要地位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二、关于社会发展代价研究

社会发展代价是指社会发展中人们在追求、创造价值时产生的与价值取向相悖的负面 价值。社会发展代价的实质、代价与发展的关系以及代价极限等问题是近年来社会发展 研究的热点问题。

1.社会发展代价的实质。尽管理论界和学术界对社会发展代价实质的认识有所不同, 但其认识的角度则大都选择了社会发展的目标选择、发展进程的复杂性和代价付出的必 要性等三个方面。如有论者认为,“代价既是对某种发展目标的否定,又是以否定形式 蕴涵的进一步发展的目标”。代价是内在于发展进程的主体为换取某种发展而做出的必 要牺牲和应“投入”的必要成本;代价既是人类推动社会发展的活动的结果,又是这一 活动的中介,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必然性与人作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所作的价 值选择的辩证统一(参见范燕宁:《社会发展代价问题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分析》,《武 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年第6期)。也有论者认为,“代价是对某种发展目标的 牺牲和否定”。但是,在代价对发展目标的否定中,也包含着对其他发展目标、发展价 值的肯定与追求,并为人们指明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扬弃代价、调整目标是发展更为深 刻和强烈的内在要求,代价实质上是以折射的形式反映的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参见许先 春:《社会发展代价及其调控》,《人文杂志》2000年第2期)。还有论者认为,社会发 展代价是人们在面临众多价值目标时,为选择优先发展的主导性价值目标而造成的恰对 社会有益价值目标的压抑、损害或牺牲;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社会的活动中取得积极成 果的同时所产生的副作用;是从各种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失误中产生的背离自身价值取向 的消极后果(参见贺善侃:《社会发展代价的实质及支付原则》,《学术月刊》2000年 第8期)。

2.代价与发展的关系。代价与发展的关系是社会发展代价问题研究中的核心问题。近 年来,与国外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相比,我国学者的研究有以下特点:一是研究的视野 较为开阔,学者们多方面地和具体地研究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与代价的 关系;二是对发展中的代价问题的基础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三是着眼于确立更 加辩证、合理的发展观和代价观,强调既要承认社会发展过程中付出某些代价的必然性 ,又要随时注意付出代价可能诱发的社会问题,自觉把握代价的适度性,缓解代价所造 成的社会压力,把代价控制在最小范围和最低程度。发展与代价关系问题的研究,既从 理论上深化了关于社会发展问题的研究,也为党和政府制定和调整各项发展政策提供了 重要的理论支持和政策参考。代价与发展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它们既相互矛盾又相互 依存。社会要发展就不能没有代价。如有论者认为,承认发展要付出代价,不是为代价 尤其是各种负面问题进行辩护,恰恰是为了正确地对待、防范和限制代价,避免其扩大 化。如实地看待代价的客观性,既可以使人们正确认识发展的曲折性和复杂性,又可以 使人们以冷静、坚毅的态度和百倍的努力解决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各种负面问 题。归结起来,代价对社会发展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社会进程中必然付出的代价能 够换取和补偿某种发展,以牺牲较小的价值换取较大的价值,以某种静态的价值换取具 有自我创新功能的价值。但是代价毕竟意味着某种价值的丧失,由人的主观原因造成的 代价会对社会产生消极影响(参见韩庆祥:《代价论与当代中国发展》,《中国社会科 学》2000年第3期)。也有论者认为,代价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从三个方面得以体现:第一 ,代价产生于发展过程。发展是以主体的自由选择和创造能力为前提的,而人的选择和 创造能力又受着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这种矛盾是发展过程的内在矛盾,它导致发展 过程既不断产生代价,又不断扬弃代价。第二,代价是发展的一个内在环节。发展既是 以尽量小的代价换取尽可能大的进步的“价值转换过程”,又是以尽可能多的价值补偿 那些为发展而付出的代价的“价值补偿过程”。第三,代价是发展结果的一种特殊状态 。换句话说,是在代价背后隐含着的历史巨大进步(参见许先春:《社会发展代价及其 调控》,《人文杂志》2000年第2期)。还有论者认为,代价与发展的辩证关系表现在: 两者共同存在于实践结果和矛盾结果的统一中。也就是说,实践不仅为人类带来改造世 界的利益,而且同时还会产生或大或小的副作用;代价与发展还具有共长性,也就是说 ,随着发展的提升,代价对人的反馈作用也在不断增大;代价和发展在具体实践结果中 具有非均衡性,即在实践的正负效应同时发生作用的整个过程中,尽管在人类历史上的 某个时期或某个局部范围内代价可能是主要的方面,但总的说来发展才是真正起着主导 作用的方面(参见邱耕田、张荣洁:《简论社会发展的代价规律》,《社会科学》2000 年第7期)。

3.树立正确的代价观,把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代价限制到最小程度。研究社会发展代价 问题,树立正确的发展代价观的目的,在于以科学的态度认识和处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 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通过积极主动地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而把 发展中的代价降低到最小限度。要树立正确的发展代价观,学者们认为必须克服在代价 问题上的以下三种倾向:一要克服只看到发展的积极成果,而忽视代价存在的片面性; 二要克服以孤立、片面的观点认识代价,把代价的存在和付出视为完全的消极现象的倾 向;三要克服把代价合理性绝对化的倾向。这种倾向表现为把代价作为为自己的失误辩 护和开脱罪责的理由。对于如何通过代价调控而把代价降低到最小程度的具体方式,可 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有论者就提出了作为代价调控准备的“五个环节”的思路 :(1)代价预测。人们在制定方案、采取行动之前,应当对可能付出的代价和必然付出 的代价,进行成本和效果预测。这是在实施代价调控之前所作的一种价值判断。(2)代 价反馈。实施于实践过程的代价信息被及时反馈给实践主体,可以使之通过总结经验、 教训,及时调整战略,使代价减到最小程度。(3)代价抑制。一是要科学地选择发展目 标、发展方式、发展道路和发展手段,尽可能使代价最小化;二是通过发挥人的能动性 ,减少人为的失误,防止代价扩大化。(4)代价转换。就是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发 展。(5)代价取舍。就是本着立足当前,考虑长远的原则,优先选择主导价值目标实现 社会发展(参见许先春:《社会发展代价及其调控》,《人文杂志》2000年第2期)。也 有论者提出,为尽量减少社会发展代价,避免不必要的代价,要做到以下三点:其一, 在某些改革、发展方案出台之前,要尽最大努力做到周密论证,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详 尽的预测与考虑,并注重研究前人的经验教训。其二,在具体实施发展战略时,尽可能 采取与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完善的方法和手段,避免盲目冒进。其三,对发展过程中的问 题应当及时加以解决(参见贺善侃:《社会发展代价的实质及支付原则》,《学术月刊 》2000年第8期)。还有一些论者认为,降低和减少代价的关键是代价发生前的防范,既 要对可能出现的消极后果进行预测,又要提前采取措施制约和指点人们的选择来规避代 价。制约人们的选择就是用代价来限定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式,指点人们的选择就是通过 对代价的分析,发现进一步发展的目标,进而实现社会发展代价的最小化。

三、关于发展道路和模式研究

我国社会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历经20多年改革开放的摸索,经历了一个从经济发展观 到综合发展观,再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过程。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阶段,对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同时,由于受国际环境的影响,过去的发 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面临新的挑战。国内学者认为,一方面,我国目前的发展道路和模 式是符合我国实际和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的,是正确的;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适应经济 全球化的形势和国际关系新变化,及时检视和调整我们的发展思路。

1.关于我国现阶段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认识。经济快速增长是各个国家、地区的普 遍追求。但在不同发展阶段人们对经济快速增长的认识是不一样的。总的说,随着实践 的发展和人们关于发展理念的更新和进步,社会对经济增长的要求也日渐合理。有论者 认为,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特别是信息社会以后社会发展的根本模式 ,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但在现实条件下实现生 产力跨越式发展是具有新的内涵和要求的。这就是,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要充分发挥 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与市场导向的关系,合理利用世界历史条件和 科学技术条件,把创新和改革作为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灵魂(参见陈志良:《生产 力跨越式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根本模式》,《哲学原理》2002年第9期)。也有论者认 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当代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它体现了由单纯追求物质 财富的增长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转变,也体现了社会公正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为此,要把发展看作是历史文化传统、政治经济价值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摒弃 传统的单纯以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发展的方法(参见徐鸿武:《科学发展观与当代社会 发展理论》,《光明日报》2004年10月19日)。还有论者明确提出,一定要从只注重经 济增长、以物为本的片面发展观转到既注重经济增长又注重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 发展观上来。发展是在经济发展基础上的人的全面发展,追求物质指标不是最终目的, 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才是目的。发展不仅仅是物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人的发展。以经济建 设为中心,并不是说经济发展可以代替社会全面发展。保持GDP的适度增长是促进发展 的重要内容,但远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部。发展应当是经济增长基础上的社会全面综 合指标的增长(参见王伟光:《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党建 研究》2004年第3期)。更有论者概括性地指出,现在我国的发展道路体现了以下四个方 面的要求:(1)全面的要求。发展不仅体现在经济领域,也体现在政治领域和精神文化 领域,体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为的是社会的更加和谐。(2)平衡的要求。发展要使工 农间、城乡间、地区间和社会各阶层间的差别不断扩大的趋势得到扭转并逐步缩小,逐 渐实现共同富裕,最终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 路。(3)质量的要求。发展要使人们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获得充分的发展资料和享受 资料,获得优美的生态环境和有利的社会生活条件,使生活质量显著提高。(4)人的全 面发展的要求。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最主要的是提高人 的综合素质,使人的个性和能力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参见丰子义:《发展实践呼唤 新的发展理念》,《学术研究》2003年第11期)。

2.关于经济全球化与坚持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国 内学者普遍认为,经济全球化一方面为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以 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解体,促使社会主义以其不可逆转的历 史逻辑在全球更大的范围内孕育和发展,直至实现社会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胜利。如 有论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在不断扬弃资本主义的同时,也成为发展社会主义的“助产婆 ”。经济全球化的最终实现就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极限,全球资本主义的发展尽头是全球 社会主义(参见孔祥富:《经济全球化与当代资本主义矛盾的发展趋势》,《马克思主 义研究》2001年第4期)。有论者认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把 我国建设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个目标与全球化趋势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在现 实实践中我们既要适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跟上当今时代的发展,又要对以资本主义为 主导的全球化可能给我国发展带来的环境恶化、贫富差距加大、文化侵略等消极后果有 足够清醒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要在全球化大潮中做到趋利避害、更好更快地发展自己并 主动投入到全球化的进程中,借鉴别人,发展自己(参见李士坤:《论世界历史理论与 全球化》,《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也有论者认为,尽管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 造成了全球化这一世界性潮流,但资本主义驾驭不了这个潮流;社会主义与全球化是一 致的,全球化必将加速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进程,即全球化源于资本主义而终于社 会主义(参见梁树发:《全球化进程中的社会主义》,《<共产党宣言>与全球化论文集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还有论者认为,全球化是社会主义最终胜利的“前阶 ”。作为人类科技进步和世界交往扩大与深化的必然产物,全球化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劳动的社会化以及人类的普遍交往与能力的发展等方面,都有历史的进步意义,为社 会主义在全世界的最终胜利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参见罗文东:《全球化时代的社会 主义观》,《马克思主义研究》2001年第4期)。更有论者认为,全球化是把人类实现现 代化的成果全面推广、扩展到全球的各个国家和地区。资本主义现代化和全球化的三次 浪潮,固然使世界面貌发生了大变化,但是也造成了大灾难。全球化浪潮是以新科技革 命为原动力和以新生产力革命为主动力的不可抗拒的客观历史进程,它对于社会主义者 和社会主义国家,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只要我们能够正确应对,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 力,必然实现世界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全球化(参见高放:《从全球化浪潮看社会主义 前景》,《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笔者认为,2000年以来国内关于社会发展理论的研究虽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一 些不足和薄弱之处。首先,在基本理论的研究方面,如对社会发展动力机制的运作及其 优化、社会发展代价的标准等问题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对人的素质、生态环境和创新等 动力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的研究还重视不够。对社会发展理论有关问题之间的联系还仅 停留在一般性探讨的层面,缺乏深入的、严谨的理论论证。其次,在研究方法上比较单 一,基本上是纯理论的推演方式,缺少实例的分析和证明。再次,从研究成果看,近几 年来突出的特点是有关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的论文多,专门性的著作较少。但是总的来说 ,近几年来,理论界、学术界关于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的热情是高的,势头也是好的。相 信通过学者们的努力,会有更多的研究成果涌现出来,并真正能够为发展实践提供理论 指导和智力支持。

标签:;  ;  ;  ;  ;  ;  ;  ;  ;  

2000年以来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综述_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