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成本优化控制;管理措施
1. 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的原则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就是综合应用如管理学、经济学及建筑工程技术等各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技能,对建筑工程造价有关的资源、成本及风险等进行全面控制的过程。
1.1 全寿命周期内控制原则
建设工程全寿命期造价是指建设工程初始建造成本和建成后的日常使用成本之和,它包括建设前期、建设期、使用期及拆除期各个阶段的成本。在实际的造价管理过程中,在建筑工程不同的建设阶段及使用阶段,建筑工程造价存在很多的影响因素导致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为此在全寿命周期内控制造价要有一种实现整个周期内造价最小化的原则来指导造价管理工作,正确引导建筑工程的投资决策、设计方案已经施工方法等的选择。
1.2全过程控制原则
目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一般注重于施工图预算及竣工结算的审核,这种控制虽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存在着多方面的缺陷,一些隐蔽及不可恢复性工程量无法认定,只能事后承认“事实”,工程技术与工程造价结合不够,为此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就是要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其目的不仅在于把项目投资控制在合理预算范围之内,更在于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就是说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建筑工程的始终,既建筑工程项目从前期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到竣工决算阶段全过程的造价控制。在全过程造价控制过程中就是通过采用各种方法,对被控对象在实施中发生的各种实际值与计划值进行对比、检查、监督、引导和纠正的过程,来确保建筑工程造价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1.3全要素控制原则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不能单就工程造价本身谈造价管理,还应同时考虑工期成本、质量成本、安全与环境成本的控制,从而实现工程造价、工期、质量、安全、环境的统一控制。建筑工程的质量、工期及安全环境成本对建筑工程造价有着极大的影响,一般来说,造价工作人员往往对量化的造价本身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比较关注,而通常忽视了质量、工期及安全环境等对造价的潜在影响,以及这几个方面之间的可以相互影响的内在关系,如通过合理缩短建筑工程工期,严格控制建筑工程质量,注意安全环境等可以有效的降低建筑工程造价,实现造价的动态管理和成本优化控制。为此,要实现建筑工程造价的全要素控制,就要把握好造价影响因素在建筑工程造价中的影响,时刻对各个影响要素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与预测,协调并平衡好工期、质量、安全环境及成本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实现对这些影响要素的变动进行动态管理及控制。
1.4全方位控制原则
鉴于建筑工程的特殊性及单一性,建筑工程一次成品且造价高,为了达到造价控制的预期目标,需对建筑工程进行全方位的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建筑工程成品时间较长,建筑材料的价格、人工工资、机械设备租金都是会发生波动的; 为此各方主体进行监督和管控过程中,建立及时有效的反馈机制,一方发现偏离造价控制目标的因素时,都应及时的预警并反馈给其他部门,成本控制主体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及时采取措施,以此推进工程造价的有序、动态管理; 最终达到造价控制目标。
2. 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的措施
2.1 准备阶段
首先, 建筑工程施工的设计和规划必须保持科学性原则,在持有可靠技术的前提下,结合科学性考虑经济因素。特别是终身制的施工项目中,设计师经常会为了逃脱责任而将责任推脱给别人,以此来确保设计的合理性, 这样一来更多的资源和成本就会被浪费掉。即使部分建筑工程设计单位能够切实考虑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和成本的优化控制, 但是大多数的施工设计都是缺乏经验和意识,从而导致设计方案中的浪费随处可见。再加上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会出现种种变更的情况,因此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成本控制的有效性更加难以实现。
3.3 施工过程中
施工阶段是最为复杂、临时情况也较多的成本高度集中阶段, 因此,施工阶段是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和成本优化控制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施工阶段必须以签订的合同要求为基准对影响成本控制的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分析后,做出有效的协调。在施工建设计划方面,总部必须组织有经验的专业人才多次进行优化修改, 经过对比和分析造价成效,选择最合理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技术。
首先,科学制定施工进度,加强质量管理和监督。在正常的施工期限下,施工项目的成本较低, 工期的延长就意味着成本的增加,因此,安排工期时,必须结合实际施工效率和工期要求,合理科学地制定工期,不要过于紧凑,这样容易引起施工队伍的抱怨和不满, 防止不满的态度反映在施工质量上;也不要过于悠闲,任何延长工期的苗头都不能放过。要保持有节奏、有张弛性的施工安排。同时,还要保障产品的质量水平,全方位降低项目的成本。
其次,提高施工队伍的专业素质, 加强现场管理。建筑工程现场施工队伍的素质高低能够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和成本控制的效果。因此,施工单位必须保证所有施工人员树立起全面的造价管理意识, 加强他们的思想教育, 日常加强工作监督和抽查,规范施工队伍的操作, 从根本上提高现场的施工效率。保证所有的工作人员在岗位上保持高度的集中度,防止由于失误而带来的损失和浪费。
3.4 竣工阶段
当建筑工程所有施工环节完工、接近工程竣工时, 有关部门必须抓紧时间开始对各项支出和开销进行确认核对, 整理合同及相关的数据,形成最终的账目记录。也就是说,设立一个数据完善的、记录全面的施工数据库是十分有必要的。此数据库能够全面反映建筑工程每一项开销和施工具体情况,也可以为下一次的施工工程提供借鉴。
结语
总的来说,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被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环节当中。本文从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控制原则出发,探究了在准备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1]聂宏凯. 浅析建筑工程预算在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J]. 中外企业家,2018(24):101.
[2]苗静静,郭凌云,方明丽. 浅析建筑材料价格波动对建筑工程造价影响[J]. 山西建筑,2018,44(35):212-213.
[3]罗秋连. 浅析建筑工程预算在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J]. 江西建材,2015(19):250-251.
论文作者:昌雪梅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工程造价论文; 建筑论文; 成本论文; 造价论文; 工期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阶段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