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产妇患者临床护理方法探讨论文_任芳

妊娠期高血压产妇患者临床护理方法探讨论文_任芳

甘肃省瓜州县人民医院 736100

摘要: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护理方法,提升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采取系统管理派专人给予护理,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不仅满足了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而且提高了患者和家属对治疗及护理的积极配合,患者对护理工作的综合满意度达到98%。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经过产前严密的病情观察以及动态母婴护理,实施正确细致的护理干预,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有利于母婴康复。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孕产妇;临床护理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即妊高症,在临床当中的发病率较高。多发生在妊娠20周之后,妊娠20周之前极为少见。在临床当中,妊高症的临床特征主要有身体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蛋白尿以及高血压为主,较为严重的患者会出现昏迷、抽搐、眼花、头晕头痛以及凝血功能障碍与心肾功能衰竭等,对母婴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在对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孕妇进行护理的时候,必须要给予孕妇全面的、规范的护理措施,从产前到产后,实施全过程护理,以保障母婴安全。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范围在20-40岁,平均年龄为(28.2±3.45)岁;其中80例患者为经产妇,40例患者为初产妇,45例为自然分娩,75例为剖宫产,本组资料中所有的患者都没有出现原发性心脏病、高血压、高血压等并发症。

1.2护理方法

(1)心理护理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由于疾病的治愈率低、病程长、并发症多,患者及其家属担心治疗用药和疾病本身会造成胎儿发育不正常或畸形,因此容易产生悲观、焦虑、紧张、烦躁、不安、绝望、恐惧等不良情绪。这些情绪会不同程度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甚至加重病情,因此心理护理对于疾病的治疗尤为重要。护理人员在与患者交流时,要在心里时刻关心患者,积极与患者沟通,耐心倾听患者的苦恼,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要认真地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妊娠期高血压的相关知识,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不良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产生对医护人员的信赖感,积极配合治疗,为治疗的安全顺利奠定良好的基础。

(2)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脉搏、心率、呼吸、水肿程度、胎动以及胎心率等各项生命体征,一旦患者出现头痛、眼花、胸闷、恶心、呕吐等异常反应情况,表示病情加重,及时报告医生,协助医生做好对症处理,并要及时做好记录。有污物者应及时清理地面和用具,并进行消毒处理,为患者更换衣物,以保证病人、病房的清洁卫生和通风良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并指定专人进行特护,准确记录24小时尿量,输液时注意滴速,以免输液过快,加重心脏负担。

(3)饮食护理

膳食中低钙的孕妇患妊娠高血压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但是补钙能否预防子痫前期尚有争议。对饮食缺钙的妇女应当补充钙剂。鱼油中富含ω-3脂肪酸,补充此类脂肪酸可以预防炎症介导的动脉粥样硬化,但未证实补充鱼油可降低子痫前期的发生。补充外源性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维生素E有助于改善机体氧化能力,降低患子痫前期的风险。

(4)并发症的护理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常常并发胎盘早剥、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以及脑出血等多种并发症,护理人员应该及时询问患者是否出现腹痛、阴道出血等并发症的临床症状,定期对患者的凝血功能、肝功能进行检查,密切观察患者鼻出血、牙龈出血等症状。

(5)出院指导

对于即将出院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要提前做好统计工作,引导患者办好各项出院手续,购买、配置好出院的药物,告诉患者要按照遗嘱服用药物,告知患者家属回家的各项注意事项,要求患者按时到医院进行复查。

二、结果

通过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健康教育,满足了患者及其家人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使患者和家属对此类疾病的相关的知识有了基本的掌握,提高了患者和家属对治疗和护理工作的积极配合,增强了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同时沟通了护患之间的关系,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综合满意度达到98%,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讨论

3.1护理对象

心理护理的对象是患者,主体则是医护人员和亲属,是通过他人对其进行的心理支持和帮助,解决患者心身症结,提高患者的信心和勇气,克服心理障碍,更好战胜疾病。在针对心身疾病开展心理护理时,首先要求医护人员及其亲属能够尊重和关心患者,建立起信任、和谐的医患关系、护患关系及家庭关系,形成良好氛围;其次要求医护人员及其亲属有一定的心理医学知识和相应的技巧,并了解患者的心理反应。妊娠高血压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改变,所以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必须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调整患者的心理使其达到最佳状态,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从而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3.2注意观察并发症发生

重症患者应注重有无胎盘早剥、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脑出血、脑水肿、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发生。应该注重:询问有无腹痛、阴道出血等症状。听胎心时要注重子宫壁的紧张度及胎动情况,以便早期发现胎盘早剥,避免长时间仰卧位,防止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而引起子宫静脉压力升高,导致胎盘早剥;定期检查凝血功能,注重有无鼻出血、牙龈出血,抽血时针头易堵塞,注射针孔出血等出血倾向;观察巩膜有无黄染,抽血查肝功能。

3.3注重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硫酸镁正常孕妇血清镁离子浓度为0.175mmol/L~1mmol/L,有效治疗镁离子浓度为1.17mmol/L~3mmol/L,如≥3mmol/L,可能发生镁离子中毒,即依次出现膝反射消失、全身肌张力下降、呼吸抑制,严重者出现心跳骤停。因此,使用硫酸镁治疗时,应确定膝反射存在,呼吸每分钟≥16次,尿量每24h≥600ml。

镇静剂的应用:服用安定后或静脉应用安定针后,嘱孕妇绝对卧床休息,以防体位性低血压而发生意外。应用降压药物时,应严密监测血压,因大幅度升降会引起脑出血或胎盘早剥,需根据血压来调节药的滴速。大量的利尿剂会导致电解质丢失和血液更加浓缩,因此,必要时做电解质检查和心电图,注重有无血液浓缩,血容量不足的临床表现。

四、结语

妊高症因其病情复杂,变化较快,特别是中、重度妊高症患者,如治疗不及时,病情极易恶化,危及母婴生命安全,本文120例患者中,重度妊高症患者经过产前严密的病情观察,动态监测母婴情况,实施正确细致的护理干预,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有利于母婴康复。

参考文献:

[1]刘萍.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J].医疗装备,2016,29(24):189-190.

[2]李英兰.产科护理干预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护理中的应用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3):177-178.

[3]赵艳芳.产科护理干预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护理中的效果[J].保健文汇,2017(4).

论文作者:任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8

标签:;  ;  ;  ;  ;  ;  ;  ;  

妊娠期高血压产妇患者临床护理方法探讨论文_任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