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桥梁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探析论文_郭兴标

铁路桥梁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探析论文_郭兴标

中铁十二局集团四公司 陕西西安 710021

摘要:混凝土施工技术、铁路桥梁结构类型等随着铁路建设的迅速发展,均有了相应的发展。本文从铁路桥梁施工过程中运用混凝土施工工艺的优点进行了论述,并对铁路桥梁项目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铁路桥梁;混凝土施工技术;探析

1 铁路桥梁施工过程中运用混凝土施工工艺的优点

在建设铁路桥梁过程中,混凝土材料的控制在建筑过程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只有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工艺质量,才能有效避免在混凝土桥梁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因混凝土材料具有较多的优势和特点,具体表现在耐久性好、可塑性高、强度大等方面,同时因混凝土的原材料较为丰富,生产工艺简单、价格低廉,因而在各类施工工程中应用地较为广泛。随着经济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混凝土技术以及施工工艺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因而亟需开发出一种新型的混凝土施工工艺。

2 铁路桥梁项目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2.1选择合适混凝土原材料

铁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应选择合适的原材料:

2.1.1选择含碱量低、低水化热的水泥材料,严禁使用C3A含量高或者早强水泥

2.1.2采用粒型良好、级配合格、坚固耐久的干净骨料

2.1.3选择符合矿物掺合料或者矿物渣、优质粉煤灰等矿物掺合料,改善混凝土使用性能

2.1.4选择合适引气剂,在混凝土配制过程中添加适量引气,保障混凝土质量

2.1.5配制混凝土过程中减少硅酸盐水泥量,合理控制胶凝材料用量

2.1.6严格按照铁路桥梁施工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粒型的粗骨料和良好级配的骨料

2.1.7混凝土配置过程中严格控制用水量,添加适量的复合外加剂或者高效减水剂。

2.2混凝土运输要点

2.2.1要求整个运输过程应以最少的运转次数及最短的距离将混凝土运至施工现场。混凝土运输应控制在规定时间内,一旦超出必须对混凝土稠度及试块强度进行检测,确保混凝土质量。

2.2.2混凝土从较高的位置向下倾落也可能出现离析情况,应控制好倾落高度,应控制在2m以内,若高度大于10m,必须在传统内加装减速叶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拌制混凝土

2.3.1混凝土拌制形式

由大型搅拌站拌制生产商品混凝土,由小型搅拌站对配合混凝土进行搅拌处理,深水桥墩基础的混凝土由水上混凝土厂拌制。

2.3.2基本要求

不管使用哪一种拌制方法都应保证混凝土混合均匀,石子表面包满砂浆,颜色一致。混凝土的拌制分两种,一种是人工拌制,另外一种是机械拌制,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工程的塑性混凝土或半干硬性混凝土会由人工搅拌。混凝土拌制工程中,有的时候需要拌合添加剂,如有需要则应先把添加剂调成溶液,然后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搅拌,并与其他材料进行拌匀处理。对于水灰比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坍落度应随时进行检查和矫正,控制用水量

2.4混凝土灌注

混凝土灌注之前必须仔细检查模板和钢筋尺寸,预埋构件的位置。还要检查模板的紧密程度和模板表面是否清洁润滑。灌筑方法分为:分层浇筑和一次浇筑,分层浇筑分斜面分层和水平分层两种。混凝土的灌筑方法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密实度和稳定性,这对混凝土的质量影响较大,必须根据混凝土伴制能力、振捣能力、运距、灌注速度以及气温等因素,认真制定混凝土的灌注工艺。构件高度、厚度较大时,为保证混凝土能够振捣密实,就应采用分层浇注法。分层浇筑厚度与混凝土的稠度及振捣方式有关。

2.4.1中小跨径的T型梁一般均采用水平分层浇筑,对又高又长的梁体如果混凝土供应跟不上水平分层浇筑的进度时可采用斜层浇筑方法,可由梁一端浇向另~端。

2.4.2空心板梁,一般先浇筑底板,再立芯模,扎焊顶面钢筋。然后灌注肋板和面板的混凝土,等到混凝土初凝后,即可抽卸芯模。

2.4.3新老混凝土结合缝处理应注意以下事项:应凿除老混凝土表面的水泥浆和较弱层,使接缝面凿毛并用水洗干净;如接缝为应刷一层净水泥浆,如果是水平接缝可在接缝面上铺一层与混凝土相同而水灰比略小的l~2cm厚的水泥砂浆;斜面接缝应将斜面凿毛呈台阶状;重要部位接缝或地震区的构造物,灌筑前应加锚固钢筋,接缝处振捣时振捣器应离开先浇混凝土表面5~10cm。

2.5混凝土浇筑和振捣

混凝土浇筑前和浇筑过程中,试验监理工程师现场检测混凝土的坍落度、含气量、泌水率和入模温度等拌和物性能,在浇筑现场取样制作试件,按要求进行同条件养护和标准养护,混凝土试件要求56d抗压强度。混凝土浇筑根据不同的结构部位制定相应的施工工艺。混凝土浇筑过程,随时对混凝土进行振捣使其均匀密实。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帮垂直点振方法,或采用插入式振捣棒和附着式振捣器联合振捣。混凝土振捣密实标志为混凝土液化泛浆后,其表面不再下沉、气泡不涌出,表面泛浆、平坦。使用插入式振捣棒时,操作要点为前手紧握振捣棒上端约50cm处,以控制插入点,后手扶正软轴,前后手相距40-50cm左右,使振捣棒自然沉入混凝土内,操作时应“快插慢拔”,振捣棒的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50~100mm。每一振点的振捣连续时间控制在20-30s,防止过振、漏振,保证混凝土振捣质量。

2.6混凝土的养护与拆模

2.6.1养护,混凝土的水化作用发生在混凝土的凝固、硬化以及强度发育的过程中。混凝土的周围环境对水化作用的影响比较严重。温度低于5℃时混凝土的硬化速度降低;温度下降至-20℃以下时,混凝土基本停止硬化。在干燥的天气中,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比较迅速,混凝土水分蒸发过快导致:一方面使混凝土表面剧烈收缩出现裂缝;另一方面游离水完全蒸发后,混凝土停止了水化作用。为了确保混凝土构件的质量,需要保持混凝土硬化所需的温度和湿度。

2.6.2养护方法。

①自然养护。为了使混凝土构件保持湿润状态,在混凝土构件终凝后,将麻袋,草袋,稻草或砂子等覆盖在构件表面进行养护。养护时间受到水泥品种和是否掺用塑化剂的影响着,对于矿碴水泥,火山灰水泥或者掺用塑化剂混凝土,其养护时间控制在14昼夜左右,每天的浇水次数,以保持混凝土潮湿为宜;对于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混凝土养护以7个昼夜以上为宜,每天的洒水次数:当温度超过15℃时,对于前三天的养护,白天每隔1~2小时浇一次水,在以后的养护期间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适当减少,夜里浇水至少2~4次。当气候条件比较干燥,或者有大风的天气需要增加浇水次数,确保构件表面湿润。

②加热养护。所谓加热养护法,就是采用蒸汽法对混凝土进行养护,通过该法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模板周转速度,以及提高了施工进度。

2.6.3拆模。对于符合规定强度的混凝土构件,拆除其模板,模板的拆除按照先拆不承重模板,再拆承重模板的顺序进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铁路桥梁项目中的混凝土施工是一项较为复杂且系统的工程,影响施工的因素相对较多,控制不好则会对整个项目的质量造成影响。而铁路作为我国交通运输的主要设施,若其出现事故,后果不堪设想。为了确保铁路桥梁项目的整体质量,必须控制好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这就要求混凝土施工人员必须了解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并认真做好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以此来确保项目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瑜.高铁桥梁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程序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21:103.

[2]许强.浅析铁路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中外建筑,2015,09:135-136.

论文作者:郭兴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6

标签:;  ;  ;  ;  ;  ;  ;  ;  

铁路桥梁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探析论文_郭兴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