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论文_侯颖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论文_侯颖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城西树强小学 515800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应以教材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努力为学生营造开放自由合作的氛围。让学生不但学会合作、勇于质疑,还要勇于打破常规,使他们尽快提高学习能力。

关键词:培养学生 合作意识 合作能力

合作能力是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所以我们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提到关系民族兴衰存亡的战略高度来认识。语文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作为语文老师要充分利用学科的这一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达到终身学习的目的。下面是我的实践与探索。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通过设置各种问题情境,创设各种具有启发性的外界刺激,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起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欲望。故事是学生们非常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如果能在新课导入中以讲故事的形式切入,必然会受到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在新课的第一时间就能集中精神,认真自觉地去学习新知。爱听故事是每位学生的天性,用故事作为新授课的开头,最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诱发学习兴趣。合作精神强调的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团队与齐心协力,它要求发挥合作的优势,其核心在于大家在学习中加强沟通,利用个性和能力差异,在团结协作中实现优势互补,发挥积极协同效应,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评注:以故事的形式引入,既让学生了解合作的重要性,又激发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热情和学习新技能的兴趣。

二、鼓励质疑,让学生合作解决问题

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习的内驱力,是问题解决的前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思生于疑”,疑问往往是一系列积极思维的开篇,创造发明的起点。《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此可见,质疑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以人教版五年级上《鲸》教学为例:

1.刚才我们美美地当了一回研究员,我们知道鲸是哺乳动物,而且还了解了鲸的生活习性。作者为了给我们介绍鲸,用了很多说明方法。引导学生回忆说明方法:作比较、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

2.结合文中内容,你们能说说作者为什么要用这种说明方法?使用这些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列数字:

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鲸很大很重)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合作讨论,文中像这样用词准确的地方,还有很多,请大家找出来。)

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常常好几十头结成一群,围住一头三十多吨的长须鲸,几个小时就能把它吃光。

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十多米长,七千公斤重,一天能长三十公斤到五十公斤,两三年就可以长成大鲸。

作比较:

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和象作比较有什么好处?合作讨论,文中像这样用词准确的地方,还有很多,请大家找出来。)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举例子、列数字:

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的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宽敞。

打比方……

归纳总结:我们自己发现了这么多的说明方法,我们在写作时,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文章会写得更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这种新型合作教学模式,首先表现在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自觉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独立地感知教材、学习教材,深入地理解教材,把书本上的科学知识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并能够运用于实践;其次,学生还能够把自己看作是教育对象,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主动地去认识、学习和接受教育影响,积极向老师质疑、请教,以达到自己所预期的学习目标。

三、结合实际,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将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关系,还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家人之间的多向交流,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为他们提供一个较为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小组合作完成课外拓展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以教材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努力为学生营造开放自由、乐于合作的氛围。让学生不但学会合作、勇于质疑,还要勇于打破常规,拓展学习空间,使学生的思维更具灵活性、变通性,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培养“合作型”人才。

论文作者:侯颖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11月总第28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5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论文_侯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