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海通小学 224300
目前,针对部分学生“学而不思”现象,许多教师强调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强调要让学生“自主学习”。但学生如何才能大胆、积极地在课堂上提出自己对问题的见解呢?现代信息技术的盲目使用,也造成了教学中华而不实的现象,如何能助推学生数学思考,还原生本课堂呢?笔者结合自身对“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教学谈三点思考。
一、激发兴趣助推数学思考,点亮思维
“三角形的内角和”对三角形相关知识的学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帮助学生复习三角形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唤醒已有的知识积累,又为探索和学习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在课堂一开始,笔者通过多媒体展示出锐角、直角、钝角3个三角形,随后,笔者利用多媒体动态图的呈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借此抛出问题:“谁的内角和大?”学生迅速展开思考,进入问题情境,纷纷猜测比赛结果。对于学生猜测中出现的答案,不管正确与否,笔者都让学生谈谈各自的猜测理由,以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激发兴趣就是要求教师要围绕问题中心来展开,创设出趣味盎然的问题情境,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将问题问到知识点上、启发在关键处,打开数学思考的途径,从而为本节课的探索活动打下初步基础。
二、体验助推数学思考,拓展思维
教师应成为助推学生思考的力量,推动学生去思考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助推,就是创设一种新的思考模式的氛围,还原学生的生本课堂,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敢于超越,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
巧妙引领学生动手操作是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最理想的办法,学生在这一实践活动中,能加深对知识的体会和理解。在导入新课后,笔者用多媒体选择一种三角形进行演示,在三角形内角里分别标上∠1、∠2、∠3,然后把课堂自主权让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观察标示的角度来进行小组合作实验,引导他们探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学生们用量一量、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的办法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各组派代表上台展示,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接着,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三角形学具,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证明这个结论的正确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的学生把3个角撕下来拼在一起,有的用量角器测量出具体度数,他们都证明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在学生体验活动的过程中,笔者配上多媒体的演示,形象地将3个角整合在一条直线上,拼成一个平角,再次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这样的课堂设计,从让学生发现问题到让他们提出猜想,再巧妙引领学生动手操作,以助推其数学思考,拓展其思维。
三、实践助推数学思考,深化思维
当学生们通过动手操作验证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这一结论后,笔者趁势安排阶梯式的练习,通过实践运用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巩固。
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出的三角形,让学生快速回答它们的内角和是多少。单独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学生能快速抢答出来,而当出现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出的三角形时,学生们停顿了一会儿,而不是犹豫不决。这时,笔者提出动手操作要求:同桌两位同学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成一个三角形,拼成的三角形的内角分别是多少度?通过动手操作助推学生数学思考,精准落实过程体验。学生们在探究思考过程中,合作拼出以下3种图形。
学生通过操作实践巩固刚刚学到的新知,无论大小,任何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笔者接着安排第二关“猜一猜”:每个三角形都遮住一个角,看图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这一练习的主旨就是通过猜数活动,促使学生巩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的认识,并体验、感悟这一结论的应用价值,使其懂得用180°减去两个内角的度数,所得的差就是未知角的度数。笔者紧接着出示一个直角三角形,只展示一个角是40°,让学生求出另外两个角的度数。这道题难住学生们了,但马上就有一部分学生恍然大悟,发现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90°,求出另外一个角是90°-40°=50°。通过这一练习,让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能够自觉地运用这种逆向的思维方法分析、解决问题。
第三关“火眼金睛”,出示两组卡片,每组中有4个角的度数,让学生们帮角找朋友,哪三个角可以组成三角形?
学生用本节课学习探究得出的知识点,马上选择出两组:60°+30°+90°=180°,54°+46°+80°=180°。“火眼金睛”这道题进一步深化学生们的思考,训练学生们运用已掌握的知识点快速、敏捷地做出判断。
第四关“思维冲浪”,安排不同形状的四边形和六边形,让学生们求出四边形和六边形的内角和。这是一道开放题,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们小组合作,通过观察、添加辅助线、比较、归纳,并应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这个知识点,验证得出:四边形添加1条辅助线,分成2个三角形,得出内角和等于360°;六边形添加3条辅助线,分成4个三角形,得出内角和等于720°。笔者安排阶梯式的练习,避免了机械的计算操练,让学生们在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练习的实践过程中,思维上有所跳跃,进一步巩固了三角形内角和这个知识点。
教育要在唤醒思考方面下功夫,而不是强行地灌输知识。以生为本的课堂越来越看重学生的差异化才能,差异化才更能体现学生们独特思考与见解。鉴于此,郭思乐教授提出的“把学习还给学生,让教育回家”,体现了生本课堂的教育理念,即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教师的作用和价值则体现在最大程度上助推学生数学思考,智慧生成生本课堂。
论文作者:吕秀琴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4月总第3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2
标签:角形论文; 内角论文; 学生论文; 学生们论文; 笔者论文; 度数论文; 思维论文; 《教育学文摘》2020年4月总第3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