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公司管理人员教育培训体系设计刍议论文_郭栋,陆晟韬

电力公司管理人员教育培训体系设计刍议论文_郭栋,陆晟韬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扬州供电分公司 江苏扬州 225009

摘要:电力企业的发展正面临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想提高电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于科学的人才管理和培养制度的创新改革和建设完善。为此,很多电力企业都在密集开展教育培训,电力系统的从业人员也在积极尝试培训、讲座等多种教育培训模式。但目前的教学培训制度和体系建设中还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影响并制约企业教育培训的进一步发展,也影响到企业发展战略的规划和实施,这些问题需要引起管理层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体系;建设;教育培训;电力系统

引言:

电力企业是关乎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点骨干企业,是稳增长、保就业的中坚力量。以国家电网为例,其当前位列世界五百强第二位(2018年),共计员工160多万名,其中党员占比达40%。在40年的改革开放进程当中,电力企业有担当、履职责,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国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电力体制改革则是改革开放重要组成部分,始于20世纪80年代。

1、在新时期电力企业培训的发展理念和方向

1.1社会经济发展对电力能源的需求逐步增加

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为了紧随经济发展的脚步,相应的电力能源供给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各产业领域对于电力能源的需求逐渐提高,电力企业所面临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这就要求企业要实行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升核心竞争力。

1.2企业管控制度变革刻不容缓

电力企业的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国家经济发展对于电能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要想长期保证充足的电能供给和优质的电力服务,就必须对现有的经营管理体制和制度进行创新改革,这是新时期发展形势下的必然要求。在当前市场化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电力企业的生存发展压力大增,这也促使企业要加快优化升级的步伐,否则就会被市场所抛弃,这对于企业来说是极大的灾难。因此可以说制度变革和体制创新是刻不容缓的。

1.3技术升级和更新换代速度加快

电力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的科学技术,电力企业不仅要管理好日常事务,处理好核心业务,更重要的是要管控好庞大的电力系统网络,防止出现各类安全隐患和故障问题。为此,电力企业要充分地掌握各类科学技术的应用方法,利用高科技含量的先进技术来支撑企业各方面的发展建设,在电力能源的生产、输送以及后续营销销售、维护管理等方面推进各项技术的升级和优化。

2、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缺乏专业的员工遴选准入规划

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首要任务是妥善解决人才队伍的新陈代谢。其中,又以明确何种人才最为适合企业当前的发展最为关键。人才的遴选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起点,这一领域的专业程度,直接影响到企业未来的发展。当前,在国有电力企业当中,“选人”环节还存在一些不足,内部人力资源部门往往过分依赖于专业属性,片面解读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行业发展存在脱节。部分企业在招聘伊始,并未形成系统性的人才需求计划,部分企业即使有成型规划,却习惯于凭借当前人才需求状况进行布局,招聘工作存在盲目性、模糊性。此外,由于缺乏长远的人力资源规划,抑或人力资源与企业发展战略相脱节,导致部分企业没有规范化的招聘程序,甚至出现等到工作岗位空缺才着手开始考虑招聘事宜的情况。部分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从业人员同样缺乏专业素养,片面要求学历、院校等硬性指标,对人才的甄别过程过于粗放,甚至以裙带关系作为考量因素之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缺乏高效、公平、合理的竞聘机制

电力企业在数十年的人力资源管理改革进程当中,虽然不断完善相关内控的体制机制,但仍未实现对管理理念的全方位革新,计划经济及领导意识气氛浓厚。很多企业仅是人事部门更名为人力资源部门,内部运行仍旧不适应当前市场发展及企业现代化需要。此外,在企业内部竞争机制中,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评价体系,缺少公正、客观、可量化的评价标准。由此导致在企业内部竞聘环节,人为主观操控因素占比较大,极大限制了专业人才施展自身才华的契机,同时也对企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并且,大部分企业仅将部分岗位抽离出来作为竞聘试点,其余大部分岗位则多通过组织评议进行人员安排,企业内部没有形成岗位竞争氛围。最后,在对岗位绩效进行考核的过程中,缺乏规范的制度标准,考核往往更注重人际关系的经营,而非具体的工作成果。因此,与其他行业的大型企业相比,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存在着较大差距。因此,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受到较大削弱,企业的长远发展颇受影响。

2.3缺乏灵活递进的奖惩制度

根据以往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可知,单一的奖惩标准并不利于员工的综合发展。而随着职员对自身技能认识的不断完善,与之匹配的奖惩需求也将日趋多元化。人实现自身发展并获得内心满足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一味在单一领域给予奖励,将使得激励效果不断递减,与之相适应地应当是更高标准、更新领域的激励。以电力企业为例,企业发展与个人收益存在脱节,由于计划经济遗存较多,在部分时期仍采用平均分配的薪资管理模式,并缺乏精神层面上更为多元的激励措施。此类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人才激励方面的运用,是存在明显缺陷的,其所具备的激励效果将逐步削弱,不利于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

2.4人力资源管理缺乏长远发展规划

电力企业长期占据垄断地位,利益格局较为固化,人力资源改革阻力较大,并且缺乏能够作为参照的其他行业,制定长远发展规划过程中难免存在目标模糊。由于人力资源管理目标的模糊,使得企业运行的人才甄别和培育存在一定盲目性,政策指导、评价标准波动较大,未能形成与自身企业文化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并与其他大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层面存在较大差距。

3、电力企业构建科学培训机制的具体策略

3.1变革管理制度,健全培训管控机制

电力企业要组织精干人员组成培训管理小组,专门负责定期开展各项培训和教育工作,对于出现的问题合理应对并加以解决,找到当前培训管理体系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之处,进而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方针和策略加以解决,逐步健全和优化培训体系和相关管理制度,加强对培训流程的控制能力,将培训的最终效果纳入到考核制度中,提高对教育培训管理人员以及参加培训员工的重视程度。

3.2多方位、多渠道提供人才发展的通道

促使专业技术、技能人员的员工职业生涯与企业共同发展、共同成长。采用“点面结合”培训方式形成声势,加快企业内训师队伍建设,带动全体员工比学赶帮,加强现场培训,解决工学矛盾。结合岗位培训考核、竞赛、新员工培训、全省范围内的技能鉴定工作,培养出稳定的师资教学队伍,进行理论知识、技能操作的指导和培训。

3.3创新培训方式方法,推广网络培训,仿真培训

以“完善应用案例库、课件师资配套和远程培训深化”为突破口,整合培训课程、师资、基地及网络等资源;推广使用培训管理作业指导书,规范培训管理的关键环节,实现培训与各项工作的深入互动。

结束语:

构建合理的教育培训体系,是为培训效果转化提供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电力企业教育培训体系为教育培训工作指明方向,从结果入手,明确电力企业教育培训应该如何开展,解决目前电力企业教育培训面临的与时俱进、学以致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基于业务和岗位分类的国有企业用工管理策略———以某大型国有企业为例[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6(20).

[2]卢丙申.全球化视角下国有企业人才经营战略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7(5):189-192.

论文作者:郭栋,陆晟韬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30

标签:;  ;  ;  ;  ;  ;  ;  ;  

电力公司管理人员教育培训体系设计刍议论文_郭栋,陆晟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