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营销:有效的互动是唯一的目的_大数据营销论文

大数据营销:有效的互动是唯一的目的_大数据营销论文

大数据营销:有效互动是唯一目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目的论文,互动论文,数据论文,是唯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大数据时代,市场营销的职能中心已经数字化,从强调漂亮的宣传照和朗朗上口的宣传语,转变为获取、整合、分析所有类型数据。根据现有案例我们发现,大数据营销本质上只做一件事:通过有效的客户互动来拉动价值。

      未来的市场营销,将依靠数据驱动,在洞悉结构性和多元结构性公司数据(大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搜集、分析和执行,为营销人员提供良好标准,更高效地制定计划、执行任务和证明其业务价值。

      获取400万名消费者数据,红牛只用了一场诉讼

      2014年,一名叫本杰明·卡里瑟斯的消费者把红牛告上法庭,理由是他喝了10年红牛,却没有“长出翅膀”。原来,红牛刚刚发布一句新广告语:“红牛给你翅膀”。这位消费者认为自己受到了愚弄。

      后来,红牛与原告签订了和解协议,承诺将支付1300万美元赔偿金。然而,这场离谱的官司并没有草草收场。

      不久,美国《今日美国报》发布了红牛针对这一诉讼的回应,宣布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只要在2002年1月1日~2014年10月3日之间购买红牛的美国消费者,都可获赔10美元现金或相当于15美元的红牛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消费者不用提供购物小票,无需证明自己买过红牛,只要在网上提交一份索赔申报表即可。此举让红牛一下子登上各国媒体头条,甚至引发了中国网友脑洞大开的吐槽热情。事实上,红牛趁此玩了一次以获取大数据为目的的事件营销。

      原来,上述1300万美元并非支付给个人,而是作为赔偿总额支付给每位索赔者,每人获赔金额将按照索赔总人数重新计算。在红牛宣布索赔方法后,其官网在24小时内就获得了460万次访问,消费者很高兴地在索赔申报表上填写了自己的真实姓名、邮箱、银行卡等相关信息,以方便红牛支付赔偿金。

      就这样,红牛实际上每人只支付了3美元,就一举获得了400多万个消费者的真实数据,接下来的精准营销可谓手到擒来。

      怎么能够获取消费者的真实数据,还能够让人家津津乐道,关注你,谈论你,有效互动?

      为老用户画像,别克找到精准新用户

      日前,别克与号称“跨平台、跨屏幕、跨渠道”的全域营销平台阿里妈妈,为即将在中国市场发布的新车“英朗”,设计了一场以找到精准消费者为目的的大数据营销。

      营销团队认为,现在更多汽车消费者在消费之前会在互联网上留下痕迹,那么通过将上一代客户的互联网痕迹与潜在客户进行对比,就能找到未来消费者并对其进行精准广告投放。

      为了对老用户进行精准画像,别克设置了5个维度进行描绘,涉及电商数据、用户特征、地理位置、思考周期等。具体如下。

      首先,别克将近期购车的车主数据与阿里大数据进行匹配,发现匹配度高达80%左右,从而得到基本用户特征——

      其次,他们通过分析用户特征,发现女性车主数量庞大,35岁以下消费者占绝大多数,其中25岁~29岁最多;而单身用户占3成,恋爱或准备结婚用户近2成,已婚的用户过半。

      再者,根据用户维度坐标分布,别克在中国地图上进行标识,得出用户分布图。这个分布图可精确至其所在的小区、街道和周边热点地区,从而识别不同地区的消费者特征差异,找到不同地区的主要用户群体特征。

      然后,通过研究发现,用户从有意向买车到决策,基本需要经过60天思考。而这60天又可细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中的用户存在变化和差异。

      第一个阶段处于购车前40~60天,用户主要关注汽车之家、太平洋汽车等汽车垂直媒体大量获取信息,同时开始关注太阳镜、苹果专用配件以及孕中期或为婴儿准备的玩具等。

      第二个阶段处于购车前20~40天,开始对中级车的主要品牌做了解,开始购买汽车配件用品,主要用品类型集中在新车所需的装饰及保护垫等。

      第三个阶段处于购车前20天,用户会直接搜索车型,并大量购买汽车配件和用品,主要集中在饰品、清洗、美容保养等,“呵护”未来的新车。

      如此,别克就完成了对老用户数个维度的精准画像,将这些数据上传到阿里达摩盘(大数据营销平台)后,就能对符合这些数据特征的人群进行广告投放。

      最终,交易数据显示,这些被投放网页广告的潜在消费者,人均点击1.36次;而在已下定金的客户人群中,有80.3%是由这群人转化而来的。

      只需两个数值,LinkedIn让用户流失减少40%

      拥有3.5亿用户、5000名销售的LinkedIn,已实现精确管理到每个客户。这让他们的用户流失率从50%降到10%,每年有90%的付费用户留存。

      一开始,LinkedIn做了一个“客户流失模型”,每当检测到客户即将流失时,就启动E-mail营销,即发邮件给用户给予50%折扣或宣布这个月免费。但结果是,收到邮件的用户更快地流失掉了。

      原来,很多付费用户早已忘记自己是在付费,邮件反而提醒了他们:“哦,原来我在付费!”于是,关闭账号的人反而越来越多。

      LinkedIn意识到这一点后,选择将客户关系维护的时间节点往前推,结果是用户刚刚开始注册,客户关系维护部门就开始介入,教用户如何使用付费功能、如何将小技巧运用于工作学习。

      那么,LinkendIn是如何识别客户行为的呢?

      首先,他们对每个用户的每个细微使用行为进行记录、分析,例如如何点击、查看、发布信息等,将之算成一个个积分。每天、每星期、每月的积分构成数据库,通过对数据库里面的积分进行排序,得出“最有可能流失客户”的数值,就可以监测到具体哪位用户可能会流失,客户维护部门就能及时针对个体做出反应。

      为了简化数据库使用难度,LinkedIn又将数据归纳为两个数值:温度和健康度。温度,就是说用户继续购买LinkedIn服务的可能性有多少。健康度,就是说用户使用这个产品的频次有多少。

      比如说一个客户非常健康却不购买,那么客户关系经理就要追卖东西;有的客户只付费不使用,这些客户一定会流失,客户关系经理就要开始培训客户如何使用付费功能。如此一来,这套体系也就带动了客户和平台之间越来越多的互动。

标签:;  ;  ;  ;  ;  

大数据营销:有效的互动是唯一的目的_大数据营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