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工业现代化_工业生产论文

电子工业的现代化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电子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电子工业与工业现代化

(一)发达的电子工业是实现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工业现代化的内涵在不同历时期差异很大,甚至有不同的标准。18世纪的工业现代化主要是指生产环节机械化大规模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19世纪的工业化则以电力工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电气化作为主要标志。20世纪尤其是“二战”结束以来迅速崛起的信息产业,则成为当今工业发展和现代化的主要潮流。与之相对应的则是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技术不仅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成为体现一个国家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根据罗伯物·埃文森(Robert E.Evenson)等学者的研究归纳,市场导向的科技发展阶段是通过形成与发展“现代化岛”,逐步发展成为现代化的综合体制,科技水平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从而使技术成为该国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因素。根据科技水平的不同情况,可以适当划分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阶段(见表1)。

表1 科技水平与经济发展阶段对应表

资料来源:Robert E.Evenson等编:《科技富国——国外发展经济的经验》,第12~13页。

自20世纪中期以来,工业化进入以电子化和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新阶段。信息技术作为当代制造业和国民经济的核心技术,是形成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制造模式的关键,“影响和支配着世界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3)》,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版,第63页。)

(二)电子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电子工业是增长最迅速的现代产业部门,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1993年公布的数据表明,在全世界的GDP中,有65%与电子技术有关。(注:王延中:《装备工业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改革》2001年第1期。)1996年~2000年,全球信息产业总产值由6786亿美元提高到10000亿美元。目前世界经济增长的20%来自电信业,“十五”期间世界电信市场的发展速度将是各国经济平均增长速度的3倍。(注:国家计划委员会编《“十五”规划战略研究》(下),中国人口出版社2001年版,第165页。)

中国电子工业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1981—1998年,中国电子工业平均增速为22.4%,分别是同期GDP增速与全国工业总产值增速的2.46倍和1.87倍。(注:王延中:《装备工业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改革》2001年第1期。)1980年,中国电子工业总产值和出口额分别只有100亿元和0.1亿美元。2000年,全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实现总产值超过10000亿元,比1999年增长约28.5%;销售收入达到5800亿元,比1999年增长34%;工业增加值1334亿元,比1999年增长25.6%;利润380亿元,比1999年增长65%;出口额达到551.6亿美元,比1999年增长约41%,占全国出口总额的22%。(注:曾培炎主编《中国发展白皮书》,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年版,第237页。)

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信息产业是中国近年来发展最快的部门。信息通信运营业的飞速发展所产生的巨大需求极大地带动了电子工业尤其是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发展,推动了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现代化”进程,提高了电子工业(见表2)和通信设备制造业(见图1)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比重。

表2 电子工业占中国工业总量的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81、1991、1996、2002)》有关资料整理。

图1 1995~2001年中国通信制造业的总产值变动示意图

数据来源:《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3)》,第211页。

(三)电子工业是工业结构高级化和工业增长现代化的主要动力

由于技术进步是一个不断增强的持续过程,产业结构的变动与升级步伐也不会停止。“这就是产业结构随着技术进步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化发展的总趋势”。(注:李京文、郑友敬主编《技术进步应产业结构——概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10页。)中国目前进入了工业化的中期阶段,面临着完成工业化和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双重任务。发展电子工业是实现上述任务的重要途径,也是最重要的标志之一。首先,电子工业作为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民经济的信息化提供最重要的物质装备。由于“信息产业是当今世界最具竞争力的战略性产业,也是发展最快的产业,已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注:国家计划委员会编《“十五”规划战略研究》(下),中国人口出版社2001年版,第165页。)其次,通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进工业现代化,已成为我国新型工业化战略的主导内容,大力发展以电子工业为支柱的信息产业,有利于促进我国的工业现代化,并与当今世界工业化的趋势相衔接。再次,电子工业是提升工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工业竞争力的关键产业之一。电子工业的种类很多,其中的电子装备工业,不仅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还是“国家信息化建设和传统产业技术升级的关键设备,是国家竞争争夺的战略制高点。”(注:朱高峰主编《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制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40~141页。)大力发展电子工业不仅十分迫切,而且是对提升产业结构和工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环节。

二、中国电子工业的现代化水平

(一)我国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

1.电子工业的快速增长

以改革开放为界,我国电子工业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在第一个时期,电子工业的规模很小,主要围绕军事用途进行生产和使用,发展速度也比较慢。新中国刚刚成立时,我国仅能够利用当时接管的国民党仓库的物资、从苏联和匈牙利等国进口了一部分电子管和元件,组建各类电子产品的工厂,生产很少品种和数量的电子产品,主要用于抗美援朝战争等军事用途。当时的工厂设备极其简陋,根本不具备大生产的条件,加之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封锁禁运,使得关键元器件和原材料的进口非常困难,虽然建立了大批量无线电厂,促进了元器件工业的起步和发展,但总体水平和总产量都不高。为改变落后面貌,国家将电子工业作为重点投资产业,并把电子计算机、半导体、超高频、电子仪器、遥控等电子技术列为国家重点科学技术项目,特别是将电子计算机和半导体与原子能、喷气技术一起,作为重中之重大科学技术。尽管这一时期我国电子工业的发展遭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干扰,但在为军事服务的引导下,电子技术仍得到了一定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已能生产多种雷达、导航设备、广播发射设备、无线电通信设备、自动交换机、电子仪器等军事装备和生产资料类产品,收音机、扩音机、电唱机、录音机等消费类电子产品,同时能够生产电子管、电阻管、电容器等许多关键元器件产品。到60年代,我国研制生产出黑白电视机、电子计算机、半导体器件、工业雷达、广播电视产品、电子应用产品、电子测量仪器、无线电专用设备、电子管、半导体分立器件、电子元件以及电子专用材料等产品,初步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电子工业体系。70年代,我国研制了卫星、氢弹和中程火箭等重点工程所使用的电子设备,成功研制了卫星地面站、彩色电视发射设备、第三代电子计算机、集成电路等较先进的电子技术产品,但由于过分强调军用忽视民品的生产,加上闭关锁国的技术政策,影响了电子工业的规模扩张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我国电子工业进入了以民用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高速发展阶段。1980年10月,电子工业部根据中央关于军工企业实行军民结合的指示精神,作出了军工企业加快向民用转移的决策,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加快电子工业尤其是民用电子产品的发展。一是结合技术引进对电子工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使之迅速形成规模化的民品生产能力;二是对三线军工企业进行调整搬迁,改善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和经济效益,使电子企业具备了自我生存与发展能力;三是推进军用技术向民用生产转移,使电子技术主要为军事服务走向了经济建设主战场;开辟了以民用市场为主导的发展空间;四是大力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对外贸易,提高了我国电子工业的国际化水平。经过80年代初期的大规模结构调整,我国电子工业进入了持续高速发展时期。到1999年,电子工业产品中民用产品产值比重由1980年的27%上升到97%以上,真正走上了军民结合、以民为主的发展轨道。(注:史丹等:《中国装备工业的技术进步》,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3页。)同时,电子工业企业通过不断深化体制改革以提高竞争能力,通过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技术水平和规模生产能力,促进了电子产业的迅猛发展。

1981~1999年,我国电子工业年总产值平均增长率为27%,分别是GDP年均增长率的2.7倍和全国工业年均增长率的1.7倍。同时,电子工业的经济效益与全国工业的平均水平相比也有了很大提高。1980年,电子工业资金利税率只有全国工业资金利税率的一半,电子工业的劳动生产率(按净产值计算)只有2325元/人·年,仅为全国工业劳动生产率的61%。到1987年电子工业利税率已超过全国工业的平均值;1995年劳动生产率(按增加值计算)超过全国工业的平均水平,2000年电子工业劳动生产率(92932元/人·年)是全国工业劳动生产率(45679元/人·年)的2.03倍。到20世纪末,我国很多电子产品已经位居世界前列,电视机、电话机、VCD、元器件等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国内品牌PC机数量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程控交换机、光通信系统、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实现了自主开发生产,形成了自己的软件产业,研制并生产了高性能计算机。除了PC机外,我国的计算机企业现在还能生产高性能的服务器和小型机、网络产品、激光打印机等产品。(注:郭克莎等:《差距与超越》,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年版,第93页。)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尤其是90年代后半叶,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到21世纪初,已经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电信网(包括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和广播电视网,计算机互联网的发展速度极快。根据2003年7月进行的第12次互联网状况调查,截止到2003年6月30日,我国的上网计算机总数已达2572万台,同2003年1月进行的第11次调查结果相比,我国上网计算机总数半年增加了489万台,增长率为23.5%,和2002年同期相比增长59.5%,是1997年10月第一次调查结果29.9万台的86倍(如图2所示)。上网计算机的网民数达到了6800万,位居世界第二位;CN下注册的域名数、网站数也有较大的增长,分别达到了25万、47.4万;国际出口带宽总数和2002年12月相比增长了260M,达到9640M;我国大陆的Ip地址数达到了32084480个。(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十二次中国互联络发展状况调查报告》(2003年7月),ccid网站。)

图2 历次调查上网计算机总数(万台)

资料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十二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

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带动下,我国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在21世纪初期得到了迅猛发展。2002年,电子信息产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7800亿元,其中电子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980亿元,比2001年增长14.4%,比全国工业整体增幅高4.2个百分点;对全国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0.4%,拉动全国工业增长1.1个百分点,位于国民经济各行业之首。2002年全行业就业人数达到326万人,比2001年增加20多万人,增长速度为7.3%,在工业行业中名列前茅。2003年上半年增长率达到27.2%,比2002年同期提高10多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工业整体增幅水平11个百分点,对全国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4.9%,拉动全国工业增长16.2个百分点中的2.4个百分点,仍是拉动全国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见图3)。在产销快速增长的同时,全行业整体经济效益稳步增长,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7333.9亿元,同比增长28.5%;实现利润282.2亿元,同比增长13.8%;全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512.1亿元,同比增长33.9%,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20多个百分点。

图3 2003年上半年电子信息产业生产增长速度

资料来源:信息产业部:《2003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2003年8月)。

2.电子工业的结构变动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包含的产品种类非常多,达几千种,通常分为投资类、消费类和元器件类三大类,而投资类产品(如计算机、程控交换机等)和消费类产品(如电视机、录音机等)中需要大量的元器件类产品(如集成电路、电阻、电容等)为之配套,产业内的联系非常强。(注:王延中:《基础设备与制造业发展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4页。)

由于市场需求与生产环境的变化,上述三类电子工业产品的增长速度各不相同,使电子工业的内部结构不断发生变化。改革前军工产品的主导地位被改革后转向民用产品为主以后,以更快速度扩张的消费类电子产品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在1994年1858.9亿元的电子工业总产值中,投资类产品为405.4亿元,消费类产品为809.1亿元;元器件类产品为644.4亿元,三类产品的比重分别为21.8∶43.5∶34.7。到90年代中期,消费类电子产品进入“买方市场”,增速有所下降。投资类电子产品尤其是计算机逐步成为电子工业新的增长点。1996年,电子工业产品中,投资类、消费类、元器件类产品各占1/3左右,结构趋于合理。90年代中期以后,投资类产品日益成为拉动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增长的主要动力。1998年全国完成投资类产品产值2073亿元,比1997年增长41.4%,投资类产品产值首次超过消费类产品产值,投资类、消费类和元器件类产品产值比为38.8∶32.6∶28.6。1999年和2000年,投资类、消费类和元器件类产品(基础类)比例进一步调整为41.8∶30.2∶28和44∶28∶28;投资类产品持续高速增长,使其比重不断提高。投资类产品对全行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左右,成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主动动力,也促进了电子产品朝着高技术、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的方向发展。(注:参见陈锦华、曾增炎主编《中国发展白皮书》(1995、1997、1999、2001),中国计划出版社1995、1997、1999、2001年版。)进入21世纪,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品结构开始升级换代,通信及电子产品的消费产品正在向新型、高档次产品发展:手机产品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更新换代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彩屏手机、摄像手机等新品层出不穷;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便携式的家庭旅游电子产品产量不断提高,市场保持持续快速增长;显示器向平面、大尺寸方向发展,液晶显示器的市场份额不断提高,迅速成为市场主流产品;在彩电产品中,CRT背投、PDP等产品已经进入快速成长期,市场规模成倍扩大。这些新产品的发展,带动了相关的设备、材料、元器件等产业发展,促进整体产业结构升级。2002年投资类产品生产增长减缓,增幅仅为13.8%,对全行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为30%,比去年降低了16个百分点;消费类产品生产增长26.6%,对全行业生产增长贡献率为42.5%,自1998年以来首次超过投资类产品而成为行业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电子元器件类产品生产增长28.1%,对全行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为27.5%。投资类、消费类、元器件类产品的结构比例为45:29:26。(注:信息产业部《2002年电子信息产业年报数据综述》,CCID网站数据。)

3.电子工业产品的出口增长

随着电子工业规模的迅速发展壮大,电子工业产品出口日益成为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产业。国家对电子工业产品的出口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比如授予企业出口权,鼓励吸收外资创办出口企业等,使电子工业产品在出口中的贡献不断增加,成为我国出口的主要产品(见表3)。1981年,电子工业产品出口值只有1850万美元,1985年还不到1亿美元。“六五”期间电子工业产品出口上了一个台阶,1990年上升到37.87亿美元。进入90年代以后,电子产品出口迅猛增长。1995年达到165亿美元,并且第一次超过进口额实现了贸易顺差。1999年全国电子产品出口额为390亿美元,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出口产品之一拉动全国外贸出口的主要力量。2002年电子产品出口额达到920.4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41.4%,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28%。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5%。主要电子产品出口增长较快,如程控交换机、手持(车载)无线电话、移动通信基地站、微型计算机、打印机、彩色电视机、激光视盘放像机、电子元件、集成电路出口增长均在20%以上,高者超过100%。电子产品作为第一大出口产品的地位得到加强,全年实现贸易顺差69亿美元,占全国外贸顺差的22.7%。

1990年~2002年,电子产品出口年均增长30.46%,是同期全国出口总额平均增速(15%)的2倍以上。2003年上半年,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通信设备、计算机类产品出口增长较快,进料加工及来料加工仍是电子产品出口的主要方式。上半年出口额为569.1亿美元,同比增长47.1%,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29.9%,对全国出口的贡献率达到37.7%,拉动全国出口增长34个百分点中的12.8个百分点。

表3 电子工业产品的出口增长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中国电子工业年鉴》(2000),《中国统计年鉴(2002)》。

(二)电子工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电子工业作为新兴的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对资金、技术、人员、设备有很高的要求。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电子工业发展速度很快,但在效益、质量、结构等方面仍有很大的差距。

1.投入方面的差距

(1)资金投入。1990~2001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以年均19.2%的速度递增,其中20世纪后半叶以来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都在2万亿元以上,2002年更达到4.3万亿元,投资率超过40%,在大规模的投资中,信息基础设施和电子工业占有相当比重。“九五”期间,中国固定、移动电话网平均每年扩容4600万线,增加用户3700万户,已经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电信网。(注:王延中:《基础设备与制造业发展关系研究》,第79页。)同时,中国的计算机网络发展迅速,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日益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为电子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动力,促进了电子工业投资的迅速增长。2001年,全国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基本建设投资、更新改造投资分别达到299.57亿元、169.34亿元,是各制造行业投资额总量最多和比重最大的产业部门。近年来,国外大型跨国公司纷纷进入中国信息产业和电信制造业,促进了电子工业投资的高速增长。尽管中国电子工业发展很快,但美国、日本、欧洲仍占据世界电子工业主导地位,这三家的电子工业产值分别占1998年1.09万亿美元世界电子工业总产值的31%、24.6%和21.60%,中国仅占4.56%。(注:郭克莎等:《差距与赶超》,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年,第94页。)这说明中国的电子工业的投入的绝对规模还不大,而且有相当多的投资来源于国外。

(2)人员投入。中国拥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人工成本很低,这也是我国吸引大量外部投资的重要原因。目前中国制造业人工成本只有1200美元,只相当于亚洲“四小龙”的5%至6%,不足发达国家的3%,竞争优势明显。(注: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中心:《我国制造业人工成本优势明显》,《经济日报》,2003年8月18日。)除了工资以外,由于教育的发展,我国从业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不断提高。1980~1998年,电子工业工程技术人员数量由8.4万人增加到20.6万人,占全行业从业人员的比重由7%提高到13%,提高了1.4倍和0.9倍。在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制造业和软件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的比重分别为20.9%、20.4%和61.5%,说明电子工业从业人员的总体素质在制造业中是比较高的。但中国电子工业人员的R&D人员比重太小,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10。(注:史丹等:《中国装备工业的技术进步》,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1~102页。)其中高级研发人员比重更小。一方面,我国培养的优秀人才纷纷出国或流失到外企;另一方面,在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中优秀人才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这对电子工业、信息产业的技术升级是不利的。

(3)技术投入。首先看设备状况。根据固定资产新度系数(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与固定资产原值的比值)计算电子工业的设备技术状况,1985、1990、1998、2001年的新度系数分别为66%、68%、68%和64%。表面上看新系数不低,但由于中国工业设备折旧率低,实际装备水平低于上述数据。虽然大多数设备是20世纪90年代的产品,但一些行业(如半导体集成电路)仍大量使用七、八十年代的设备(见表4),特别是进口设备。这说明我国电子工业生产设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外的生产技术和大量引进,甚至重复引进。其次看R&D经费投入。电子信息产业本应是一个高投入、高收益、技术更新速度快的产业,没有较高的科技投入,无法创造和拥有高技术水平的科研成果,更无法实现产业快速的技术更新与升级。中国1995年计算机办公设备制造业和通信设备制造业的R&D投入强度(R&D费用占增加值比重)只有0.66%和1%,美国1987年为16.81%和7.91%,英国为12.70%和11.98%,OECD国家1985~1988年为11.81%和7.82%。中国企业R&D经费投入比重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投入强度不足其五分之一,甚至还低于一些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平均投入水平。此外,目前我国的投入结构有很大问题。中国有相当多的B&D费用投向科研院所,与企业联系不密切,科技成果转化率很低,不同于国外R&D、大量用于企业做应用研究。90年代中期,中国高新技术商品化率为25%,产业化率仅为7%。说明相当多的R&D费用没有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注:史丹等:《中国装备工业的技术进步》,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4页。)90年代末,中国对376家中央部委所属科研单位实行企业化转制,加大了R&D费用投入,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取得了初步成效。

表4 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设备装备状况

资料来源:史丹等:《中国装备工业的技术进步》,第106页。

2.产出和效益方面的差距

(1)劳动生产率和工资率。劳动生产率反映的是人员投入的产出效率,工资率反映的是从业人员的劳动收益。作为高资本收入、高科技密集的新兴产业,电子工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长迅速,并且在制造业各个行业中名列前茅。2001年电子工业人均劳动生产率是99271元,在制造业中仅次于国家垄断的烟草加工业和石油加工及炼焦业。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电子工业的生产率差距十分明显。1998年,中国按销售额计算的电子工业劳动生产率约为4万美元,仅相当于发达国家1/3到1/5,比韩国、印尼还低。同时,中国庞大劳动大军的人均工资也很低。1990年我国制造业人均工资为德美日等国的2%。亚洲“四小龙”的7%左右。自90年代以来,中国制造业从业人员的名义工资得到较快增长,但仍比发达国家和快速增长的“四小龙”低得多。到1999年,我国制造业人均工资仅为德美日等国的3%至4%,亚洲“四小龙”的10%至14%(见表5)。

表5 中国电子工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制造业工资率的国际比较

资料来源:郭克莎等:《差距与赶超》,第100页;贡森:《我国劳动优势国际比较》,《经济日报》,2003年8月18日。

(2)增加值率和资金利税率。增加值率和资金利税率是反映资金投入效果的主要指标,从中可以看出一个产业的经济效益和增长质量。2001年,中国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增加值为22.64%,在制造业各行业中位居上游,但低于全国工业29.68%的增加值率7个百分点。从资产贡献率分析,电子工业的总资产贡献率为9%,略高于全国工业8.91%的总资产贡献率。(注: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2)》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版,第436页。)电子工业的资金利税率相对好一些。1997、1998年分别为7.12%和8.09%,高于同期全国工业6.29%和7.12%的资金利税率。在国内制造业中,电子工业的资金效益状况一般,没有完全体现出它应是一个高收益的高技术产业的基本特征。从增加值率看,电子工业的效益状况处于低水平,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低约10~15个百分点。这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以加工为主、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品有一定关系。

(3)产品出口竞争力。中国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出口的高速增长,反映出其国际竞争国力不断增强。从统计数据分析(见表6),自90年代以来中国计算机工业、通信广播电视类、基础类产品的出口竞争力逐年增强,贸易竞争力指数([出品额-进口额]/[出口额+进口额])分别由1993年的-0.35、-0.44、-0.31,上升到1998年的0.192、-0.10和-0.209。通信广播电视类、基础类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仍为负数,但提高幅度是比较明显的。1999年到2002年,电子工业产品出口数量和贸易顺差不断增长,说明中国“除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竞争力外,机电产品的竞争力也有所提高。”(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济研究所:《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3)》,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版,第84页。)

表6 电子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

注释:a指2001年部分机电工业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b为2002年全国电子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资料来源:史丹等:《中国装备工业的技术进步》,第109页;《中国统计年鉴(2002)》,第616页及CCID网有关数据。

但是,中国电子产品出口的迅速增长并不意味着电子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同样提高。首先,中国电子工业出口的一多半是外资企业,也就是说“正在崛起的中国制造业的核心是外国资本”。(注:池永达夫:《今年对华直接投资急剧增长》,《参考消息》2003年8月21日。)其次,中国电子工业市场的绝对规模还很小。1998年,世界电子工业总产值为10904.65亿美元,美国占30.68%,日本占19.76%,中国仅占4.56%;在计算机(包括外设)、办公设备、控制和仪表、医疗和工业电子、无线通信和雷达、电信设备、消费电子、电子元器件八类产品产值中,美国和日本也占据了总产值的50%左右,中国只分别占有4.5%、9.72%、1.09%、2.29%、1.66%、3.24%、14.82和4.37%。(注:郭克莎等:《差距与赶超》,第96~97页。)再次,中国电子产品的出口主要是低附加值产品,电子整体制造业从本质上说属于组装性行业,很多产品的关键元器件如芯片却还需要进口。比如中国的集成电路产业只能满足国内市场的20%,80%靠进口。(注:谢朝斌主编《精选30行业研究报告》,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9页。)造成我国电子产品产量和出口量很大,但附加值和收益却很低。总之,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除在消费类电子产品方面规模差距较小外,其他领域的规模差距还都很大,产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还主要体现在附加值较低的生产加工环节,与世界先进水平尚有较大差距。

3.产业组织和结构方面的差距

(1)电子工业企业的规模劣势明显。1999年,中国电子百强企业产品销售总额为2588亿元,只有当年美国IBM公司销售额875.48亿美元的36%。实际上,当年全国电子工业产品销售总额也只有IBM公司销售额的60%。中国电子工业企业数量众多,但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协作分工不强,重复引进、不愿扩大技术投入(见表7)、难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往往沦为外资企业的配套厂商和一般环节的生产加工企业。外资企业在中国电子工业中的优势地位十分明显。1998年,外商投资的电子企业6580家,占全国总数的23%,但其销售收入占46%。外资企业还控制着中国电子工业产品市场的核心技术。美国IT产业控制中国信息技术产品市场的75%,美国VIET视讯公司占领中国会议电视市场的70%,西门子公司控制中国电话程控交换机技术的20%、传播技术的30%、光纤电缆的35%和数字通信设备的20%。(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2)》,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第187页。)

表7 中外大型电子企业R&D经费投入占销售额的比重(%)比较

资料来源:史丹等:《中国装备工业的技术进步》,第104页。

(2)产业和产品结构方面的差距。我国电子工业的产业结构有所改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制造过程中技术门槛比较低产品生产能力过剩,而一些技术要求较高的产品供应不足,关键元件仍大量依赖进口。”(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3)》,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版,第216页。)国产品牌手机的市场占有率由1998年的5%上升到2002年的39.4%,但绝大多数国产手机企业仍停留在散件组装和整机组装阶段,没有掌握手机应用层软件和射频模块设计技术。移动通信设备元器件与零部件的配套能力比较低、核心芯片(包括基带芯片和RF芯片)、LCD、RF器件主要依靠进口。由于光电子、微电子、材料技术等基础技术薄弱,光器件产业难以适应光通信产业发展的要求。尽管我国的光器件研发水平已接近世界水平,但在光器件产业化方面仍处于较落后的局面,表现在产值低、品种少、高档产品不多。在已形成的产业化产品中缺乏独立自主的核心技术——芯片技术,绝大多数产品仍以劳动密集的组装方式进行生产。我国能够完全自主生产的主要通信设备,包括程控交换机、电话机等的生产能力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过剩。技术水平越低的产品,生产能力过剩问题越严重,价格竞争越激烈,企业赢利率越低,制约了技术投入和进一步发展。

(三)中国电子工业的现代化水平

尽管中国电子工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但在技术、经济、效益和质量等指标方面,与进入信息化时代的发达工业国家的电子工业相比还有非常大的差距。电子工业人均生产率只有美国日本等国的20%至30%,增加值率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低约10~15个百分点,为发达国家的60%~70%。从技术指标衡量,2001年电子工业固定资产新度系数为64%。R&D经费投入从行业看约为发达国家的1/10,从企业看不足其1/5。从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总量方面有所提高,但在结构和利益分配方面外资企业控制着90%左右的先进产品和进口收益。产业组织结构状况有所改善,但从整体上看处于国际产业分工格局的低附加值、低收益的生产加工环节。从可持续发展方面,中国优质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庞大的市场潜力,为电子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并带动工业的信息化、现代化提供了巨大的空间。根据我们确定的“中国工业现代化水平指数”(注:参见本文表3~6。)衡量电子工业的现代化水平(见表8),可以初步判断中国电子工业的现代化指数大体为发达国家水平的50%,明显高于我国工业的总体现代化指数(31.39)和机械工业的现代化水平指数。这反映出电子工业作为新兴产业的特点,反映出中国电子工业在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具有起步早、发展快、潜力大的比较优势,下一步的重点是如何把这种比较优势逐步转化为竞争优势和更高的国民收益。

表8 中国电子工业折现代化水平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三、加快电子工业现代化的战略思考

(一)正确认识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对工业现代化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中国面临着继续完成工业化和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双重任务。实现工业现代化离不开信息化的发展和推动。信息技术是当今经济的核心技术,要生存下去,所有工商企业都必须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经济”的蓬勃发展尽管有一定的泡沫成分,但无法否认当今世界工业革命的信息化趋势。信息化已成为各国制造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革命为我国工业化进程打上了信息化的烙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已成为我国加快新型工业化和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基本战略。

认真落实“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国家战略,需要认真研究国家信息化和阶段目标及实施举措,更要认真研究如何提高我国信息产业尤其是电子工业的技术升级和国际竞争力问题。发达的电子工业是实现制造业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物质载体和技术支撑。未来20年电子工业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势头,信息技术产品在装备制造业中的比重进一步上升。(注:据预测,2000年至2002年间电子和通信设备制造业年增长率在10%左右,信息技术产品在装备制造业中的比重由9%上升到13%左右。见朱高锋主编《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制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64~265页。)问题是中国电子工业的快速发展实际是合资与外资企业为主导力量的。2001年,通信设备制造业中合资与外资企业生产能力占全国的70%以上。移动通信已有20多家合资企业,其中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市场占有率在75%以上。(注:刘晶、李国训:《国际通信厂商扎根中国》,《中国电子报》2002年5月14日。)引进外资和外国技术对提高我国电子及通信制造业的技术有积极作用,但不能因此认为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仅仅依靠国外技术就能够实现现代化,并进而推进制造业的现代化。“市场换技术”策略的失败表明,庞大的国内市场需求并不能使我国从外国企业获得我们所需要的关键技术。相反,合资企业的外方充分利用国内市场来延长其衰退技术的生命周期,获取更多的利润。事实证明,我国通信技术领域取得的重要技术突破几乎都是在国家支持或者国内企业自主研发取得的。(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3)》,第220页。)处理好技术引进与自主开发的关系,关系到中国电子及通信制造业的未来甚至工业现代化的进程,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中国要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以信息技术手段为支撑,大力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大力推进企业的管理创新和产业组织的优化,进而推进整个制造业的现代化。

(二)加快电子工业现代化的若干建议

1.继续实施电子及通信产业的技术升级政策

中国加入WTO之后,国内外市场的联系更加密切、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在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入的情况下,大型跨国公司纷纷以其领先技术进入中国市场,并进而占据了中国电信市场的主导地位。如果没有一定的扶持政策,中国电信企业难以获得自己的高技术,只能作为外资企业的外围配套产业,在世界制造业分工体系中处于低技术、低附加值、低收益的生产加工环节,难以提高国内产业的竞争力。实事上,中国在扩大开放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扶持国内电子及通信制造业技术升级的措施和有关政策。“七五”以来,国家先后将程控数字交换机、光纤通信、数字微波、综合业务数字网等技术列为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并制定了相关措施。国务院2000年颁布了《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在税收、引进设备、加快折旧等方面对电子及通信制造业给予扶持。2001年至2002年,财政部、税务总局等颁布了《关于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税收政策的通知》等具体政策。在有关政策的引导下,我国信息产业的技术状况近年来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目前我国在程控交换机、移动通信、光纤通信、无线接入技术等方面实现了“群体突破”。只要国家重视,并采取不违犯WTO精神和符合中国国情的扶持政策,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我国电子及通信制造业的技术升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促进电子及通讯制造业企业进一步加大R&D投入

目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生产方式主要以加工形式为主,产业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或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在国际上不具备竞争力,许多产品生产的关键技术或零部件依赖于进口。有些行业虽然在统计上认定为高技术产业,但实际从事的只是一些劳动密集性的加工组装工作,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高技术产业。其中的关键是企业对R&D的投入严重不足。这固然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却不是因为我国企业不具备这方面的潜力。其实,只要政策到位,逐步解决体制不顺问题,很多企业是愿意加大R&D投入、开发新技术的。比如,华为和中兴坚持把年销售额的10%作为科研投入。华为科研人员多达9000多人,在深圳、北京、上海、香港、美国、日本、印度等设立研发机构,开发出多项新技术,申请专利1000多项。(注:《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中国电子行业信息网:http:/www.ecic.gov.cn/)中兴的研发人员占企业全员的45%,年研发投入超过10亿元,申请专利近600项,其中发明占76%,并成功研制出多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通信专用芯片,目前已基本形成了独立自主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了市场份额,使我国电信产品从中低端向高端延伸。以华为、中兴、大唐、烽火和长飞等为代表的国内电子通信企业的产品在性能与技术能与外国品牌相媲美,但价格更有竞争力,成为促进国内外电子通信企业技术升级的促进力量。应当认真总结我国先进电子企业的发展经验,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引导企业提高R&D投入比例,逐步走向自我发展提高之路。

3.认真研究加入WTO之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

加入WTO后,我国不仅获取了普遍的最惠国待遇,赢得了与其他成员国一样更宽松的市场准入条件,而且还将在多边贸易体制框架下,参与贸易规则的制定和实施,使更加开放的国内市场逐步与世界市场融为一体,从而为我国产品创造更多的出口机会、更有利的对外投资渠道和更顺畅的贸易纠纷解决机制。同时,关锐减让和非关税壁垒的逐步取消将带动中间品和零部件的进口,一定程度降低我国产品的出口成本,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这些有利因素将进一步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改善我国工业品贸易的外部环境。但是,我国加入WTO之后制造业尤其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是国外竞争对手的专利壁垒。很多跨国通信企业把专利作为维持其长期技术优势的有效手段。IBM公司在进入中国前五六年,就开始在中国大量申请有关的专利,在其专利获取后,IBM才开始在中国选址建厂。中国光纤制造方面的专利绝大部分集中在康宁、住友、三星、阿尔卡特等大型跨国公司。几乎每一家跨国通信设备巨头都掌握了市场主导技术和通信前沿技术的大量专利,形成内资通信制造企业赶超过程难以逾越的“专利壁垒”。跨国公司还利用市场“事实标准”的专利来垄断市场,打击竞争对手。我国企业大产品大多是电子信息产品的后来者,进入国内外市场的难度很大。仅仅依靠价格竞争,又面临着国际市场“反倾销”和“非贸易壁垒的阻碍。当前国际贸易中非关锐壁垒众多,一些法令及标准的制定,使我国电子产品出口面临新的困难,如欧盟将要实施的关于废旧电子产品和管制其所使用的危害物质两项法令,将使我国一些电子产品出口成本增加;我国DVD、数码相机产品面临着知识产权使用费交纳问题;特别是近来美国对我国彩电出口提出反倾销,许多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电子产品的诉讼倾销案不断增多,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和出口造成不利影响。面对这些问题,我国一方面要加大技术进步投入,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另一方面,要根据国内巨大市场的潜力,切实推进我国的通信产品的国家标准,为我国企业实现赶超提供更大的帮助。同时,通过立法和调整有关政策内容,逐步改变内外资企业的不公平待遇,尽快建立起健全的反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的法律体系,建立公平竞争秩序的法律环境和社会环境。另外,我国企业也要认真遵循国际贸易准则,认真应对国际贸易纠纷,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在扩大中国产品出口的同时,维护健康的国际贸易新秩序。

4.继续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扩大国内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空间

中国电子工业的发展显然不能仅仅依靠国际市场,还必须把国内市场的开发建设作为基础和重点。这就需要发达的基础设施尤其是信息基础设施作为支撑。信息基础设施对投资类电子信息产品(包括软件)有很强的带动作用,而且由于投资类产品需要元器件类产品的配套,并会带动消费类电子产品的产销,所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继续带动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整体发展。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对制造业的直接拉动作用有所减弱,但对制造业和国民经济的制约作用(即它们对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依赖)却在加强。由于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包括的产品种类多,不仅包括整机,而且包括为其配套的元器件类产品。“大力建设信息基础设施,既会带动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发展,也是制造业和国民经济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所必须的。”(注:王延中等:《基础设施与制造业发展关系研究》,第94页。)“十五”期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将达到4000亿元,公用电话网络规模将扩大一倍以上,移动通信继续高速增长,互联网及其相互服务迅猛发展,IP技术为基础的新一代宽带高速公共信息网络将在不断演进中迅速发展。“十一五”直到2020年,我国信息基础设施仍将保持高于制造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这将为电子工业的发展和升级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并为实现以信息化推动工业现代化创造巨大的发展机遇。问题的关键是我国企业能否把握这一机遇。

5.加快电子企业的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创造发挥人才作用的良好环境

中国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电子群体和劳动力大军,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受制于体制、结构、人才等因素的制约,电子信息产业的高端环节被跨国公司控制。我国拥有巨大的软件市场和世界上公认的优秀软件开发人才,政策扶持不足,软件企业习惯于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难以与国际标准接轨,发展受到限制。企业比较重视引进技术设备,但对引进的技术消化、吸收和创新不足,难以改变对外国技术的依赖。受传统体制的制约,我国科研成果大量搁置没有发挥效益。要尽快建立适合市场经济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加大对社会化的风险投资项目扶持,为有效利用人才和人力资源优势创造良好的环境,使他们能够心情舒畅地留在国内工作。政府在制订有关优惠政策时,应着眼于鼓励的产业和产品,弱化企业的所有制和人员的身份,为各类人才发挥作用创造平等机会,提供不怕失败、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同时,加快建立符合电子工业特点的人才评估机制和利益激励机制,建立强大的人才队伍和后备力量,促进电子信息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标签:;  ;  ;  

电子工业现代化_工业生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